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基础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0720475.jpg)
- 许志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2400816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33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1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基础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1
一、医药知识的积累和医学理论的萌芽阶段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2
三、中医学的发展概况3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辨证观6
第三节 中医学理论的两大特点9
一、整体观念9
二、辨证论治10
第四节 中医学理论的治学方法10
一、明确中医学的指导思想10
二、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1
三、奠定坚实的古文基础11
四、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12
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12
六、刻苦钻研,持之以恒12
七、几种具体学习方法13
第二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16
第一节 阴阳学说1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8
三、中医学的阴阳学说21
第二节 五行学说22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22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3
三、中医学的五行学说25
第三节 精气学说27
一、气的基本概念27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8
三、中医学的精气学说28
第三章 脏腑学说30
第一节 五脏的生理31
一、心的生理31
二、肺的生理33
三、脾的生理35
四、肝的生理37
五、肾的生理39
第二节 六腑的生理42
一、胆的生理42
二、胃的生理43
三、小肠的生理43
四、大肠的生理43
五、膀胱的生理44
六、三焦的生理44
第三节 奇恒之腑的生理45
一、脑45
二、髓45
三、骨45
四、脉45
五、女子胞46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46
一、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46
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48
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49
第四章 经络学说51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51
一、经络的概念51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52
第二节 十二经脉54
一、名称分类54
二、走向和交接规律54
三、分布规律和表里关系54
四、流注次序54
第三节 奇经八脉57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57
二、奇经八脉的特点57
三、奇经八脉共同的生理作用57
四、奇经八脉各自的生理功能57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59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59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59
第五章 气血津液营卫学说61
第一节 气61
一、气的概念61
二、气的生成61
三、气的生理功能62
四、气的分类62
第二节 血63
一、血的概念63
二、血的生成63
三、血的循环64
四、血的功能64
第三节 津液64
一、津液的概念64
二、津液的生成65
三、津液的输布和排泄65
四、津液的生理功能65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66
一、气和血66
二、气和津液67
三、血和津液67
第五节 营卫67
一、营气67
二、卫气68
第六章 精、神、情志学说71
第一节 精71
一、精的概念71
二、精的分类及生成71
三、精的生理功能71
第二节 神72
一、神的概念72
二、神的生成72
三、神的生理72
第三节 精与神之间的关系73
一、精能生神、养神73
二、神能统精、行精73
第四节 情志73
一、情志的概念73
二、情志与脏腑气血的关系73
第七章 气机与气化学说75
第一节 气机75
一、气机的概念75
二、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75
第二节 气化75
一、气化的概念75
二、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75
三、三焦、六经的气化77
第三节 饮食物的气化运动79
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79
二、饮食物的输布过程79
三、饮食物的排泄过程80
第八章 形体官窍学说81
第一节 头的生理81
一、解剖形态81
二、生理功能81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1
第二节 目的生理82
一、解剖形态82
二、生理功能82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2
第三节 耳的生理82
一、解剖形态82
二、生理功能82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2
第四节 鼻的生理83
一、解剖形态83
二、生理功能83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3
第五节 口的生理83
一、解剖形态83
二、生理功能83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3
第六节 舌的生理84
一、解剖形态84
二、生理功能84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4
第七节 颈的生理84
一、解剖形态84
二、生理功能84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5
第八节 胸的生理85
一、解剖形态85
二、生理功能85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5
第九节 腹的生理85
一、解剖形态85
二、生理功能86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6
第十节 背的生理86
一、解剖形态86
二、生理功能86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6
第十一节 腰的生理86
一、解剖形态86
二、生理功能86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7
第十二节 四肢的生理87
一、解剖形态87
二、生理功能87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7
第十三节 二阴的生理87
一、解剖形态87
二、生理功能87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8
第十四节 皮毛的生理88
一、解剖形态88
二、生理功能88
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88
第九章 病因与发病学说90
第一节 病因90
一、六淫91
二、疫疠95
三、七情95
四、饮食96
五、劳逸97
六、外伤98
七、痰饮、瘀血99
第二节 发病原理101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的关系101
二、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102
第十章 病机学说104
第一节 基本病机104
一、邪正斗争104
二、阴阳失调106
第二节 脏腑病机108
一、五脏病机109
二、六腑病机111
三、脏腑之间的病机联系112
第三节 经络病机114
一、经络气血的偏盛偏衰115
二、经络气血的逆乱115
三、经络气血的运行阻滞115
四、经络气血的衰竭115
第四节 气血津液病机115
一、气病的病理116
二、血病的病理116
三、津液病的病理116
第五节 精、神的病机117
一、精的病理117
二、神的病理117
第六节 气机与气化失常118
一、气机失常118
二、气化失常119
三、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120
四、血液的生成和运行障碍121
五、水液气化障碍122
第七节 形体官窍病理123
一、头的病理123
二、眼的病理123
三、耳的病理124
四、鼻的病理124
五、口的病理124
六、舌的病理125
七、颈的病理125
八、胸的病理125
九、腹的病理126
十、背的病理126
十一、腰的病理126
十二、四肢的病理126
十三、二阴的病理127
十四、皮毛的病理127
第十一章 辨证论治学说129
第一节 辨证129
一、辨证的概念和目的129
二、辨证方法及其相互关系130
三、辨证的基本特点131
第二节 论治132
一、论治的基本含义132
二、论治的基本内容132
三、论治的一般法则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