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年金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年金与管理
  • 王刚义,陈树文,徐文新编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8936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企业-养老保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年金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企业年金导论13

1.1企业年金的内涵13

1.1.1企业年金的定义13

1.1.2企业年金与劳动关系14

1.1.3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障15

1.1.4企业年金与保险15

1.1.5企业年金与银行16

1.2企业年金基本理论17

1.2.1企业年金与企业文化17

1.2.2人力折旧理论19

1.2.3延期支付理论20

1.2.4国家责任及限度理论21

1.3多支柱养老社会保障模式25

1.3.1世界银行倡导的三支柱养老保障模式中的企业年金25

1.3.2国际劳动组织倡导的四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企业年金26

1.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三级养老金模式中的企业年金27

1.3.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倡导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企业年金28

1.3.5对四项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政策建议的评析29

1.4企业年金的特点和功能30

1.4.1企业年金的特点30

1.4.2企业年金的功能32

1.5企业年金的发展阶段36

1.5.1早期企业年金的产生36

1.5.2企业年金成熟发展阶段37

1.5.3企业年金与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阶段39

第2章 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和运行40

2.1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和运行概述40

2.1.1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40

2.1.2企业年金计划的运行42

2.2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缴费方式48

2.2.1企业效益与职工工龄确定法48

2.2.2企业为职工单方缴费法48

2.2.3工资基值法49

2.2.4补充基值法49

2.2.5工资比例法50

2.2.6绝对额分配法50

2.3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优惠政策51

2.3.1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基础51

2.3.2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国家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待遇53

2.3.3我国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54

2.4企业年金计划的给付机制55

2.4.1国外养老金受益年金化的措施55

2.4.2养老金受益年金化的障碍57

2.4.3我国企业年金的给付方式59

2.5企业年金的契约管理60

2.5.1契约原理60

2.5.2企业年金计划运行中的契约形式61

第3章 企业年金方案设计64

3.1我国企业年金计划的需求64

3.1.1国有特大型、大型企业64

3.1.2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65

3.1.3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66

3.1.4中大型民营企业66

3.1.5广大中小型企业67

3.2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原理68

3.2.1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一般原理68

3.2.2企业年金计划的计划类型70

3.2.3税收政策对企业年金的影响72

3.2.4年金缴费方法72

3.3我国《理事会型企业年金计划实施方案和章程》参考样本74

3.4我国《DB型企业年金实施方案和章程》参考样本83

第4章 企业年金缴费确定型计划的优化研究93

4.1研究背景及意义93

4.2企业年金计划模式比较分析94

4.2.1两类年金计划模式的精算原理94

4.2.2待遇确定型计划模式的特征96

4.2.3缴费确定型计划的特征97

4.2.4两种计划模式的优缺点比较99

4.3缴费确定型计划模型优化102

4.3.1基于年金管理目标下的DC计划模型103

4.3.2引入ADL利率时DC的计划模型105

4.3.3实证分析107

4.4完善企业年金缴费确定型计划的对策和建议113

4.4.1完善我国DC计划技术层面的对策和建议113

4.4.2完善我国DC计划缴费筹资的对策和建议115

4.4.3完善我国DC计划年金基金投资的对策117

4.4.4完善我国DC计划年金运营监管的对策121

第5章 我国实行EET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研究122

5.1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的比较分析122

5.1.1发达国家税收优惠政策122

5.1.2发达国家税收优惠模式比较126

5.1.3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的选择探究128

5.2我国实行EET模式的可行性分析131

5.2.1假设前提131

5.2.2模型建立132

5.2.3参数设置135

5.2.4 EET与TEE模式的替代率、应纳税额比较137

5.3参数赋值表138

5.3 EET与TEE组合税收优惠模式的提出139

5.3.1 EET与TEE组合税收优惠税优模式的布局分析140

5.3.2两种税收优惠税优模式的免税率和应纳税税率142

第6章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和管理144

6.1企业年金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144

6.1.1企业年金基金对资本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144

6.1.2企业年金基金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消极影响147

6.1.3企业年金基金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148

6.1.4资本市场的成熟性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影响148

6.1.5公共养老金与企业年金的基金投资绩效148

6.2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和工具选择150

6.2.1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150

6.2.2企业年金基金面临的投资风险151

6.2.3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工具选择153

6.3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157

6.3.1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157

6.3.2企业年金基金实际投资组合160

6.4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规划160

6.4.1投资管理的基本过程160

6.4.2资产配置决策161

6.4.3选择投资组合策略163

第7章 企业年金基金信托型治理结构171

7.1信托的基本原理171

7.1.1信托的产生和含义171

7.1.2信托当事人172

7.1.3信托的设立、变更和终止174

7.1.4信托财产的产权处理176

7.1.5信托资产的管理办法176

7.1.6公益信托和自益信托176

7.2养老金的托管问题177

7.2.1养老金计划资产托管与一般托管的差异177

7.2.2养老金托管的特殊规则179

7.2.3养老金托管监管体制180

7.3中国信托型企业年金基金治理结构180

7.3.1我国信托型企业年金基金治理结构分析181

7.3.2企业年金计划中介服务机构的治理职责182

7.3.3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受托人的定义与角色定位183

7.4中国企业年金信托立法和信托精神188

7.4.1完善信托法律以规范企业年金信托关系188

7.4.2确立当代信托法律精神和理念189

第8章 企业年金基金监管193

8.1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理论基础193

8.1.1公共利益理论193

8.1.2公共选择理论195

8.2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适度性199

8.2.1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强度与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成本收益199

8.2.2企业年金基金政府监管的边界200

8.3企业年金监管的机制202

8.3.1企业年金基金监管机制202

8.3.2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主要方法204

8.3.3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主要内容206

8.4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主体的内部控制208

8.4.1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内容208

8.4.2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主体内部控制的目标209

8.4.3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主体内部控制的原则209

8.4.4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主体内部控制的机制和内容210

8.5企业年金监督框架及监管措施213

8.5.1企业年金基金监督框架213

8.5.2企业年金基金监管措施216

8.6中国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220

8.6.1准入退出机制220

8.6.2风险分散机制——适度投资比例限制223

8.6.3信息披露机制——信息披露规定与报告制度226

8.6.4佣金限制机制229

8.6.5基金担保机制——风险准备金制度229

8.6.6外部监管机制——中介机构232

第9章 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核心参与主体博弈研究233

9.1集合年金计划建立环节核心参与主体博弈分析233

9.1.1博弈参与主体介绍233

9.1.2博弈模型构建235

9.1.3博弈模型求解与分析237

9.1.4改进措施和建议239

9.2集合年金基金运行环节核心参与主体博弈分析241

9.2.1博弈参与主体介绍241

9.2.2集合年金基金运行模式介绍243

9.2.3 “2+2”与“3+1”模式运营主体博弈行为分析247

9.2.4 “2+1+N”模式运营主体博弈行为分析251

9.2.5控制道德风险的理论模型255

9.2.6改进措施与建议257

第10章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构建261

10.1我国企业年金的现状、评价及其局限261

10.1.1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61

10.1.2我国企业年金的评价及其局限264

10.2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策略266

10.2.1健全企业年金的立法与优惠政策266

10.2.2建立规范的企业年金治理结构267

10.2.3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企业年金计划269

10.2.4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化运营主体270

10.3我国企业年金的管理制度建设276

10.3.1规范我国企业年金管理制度276

10.3.2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与运营机制278

10.4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与运作281

10.4.1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情况282

10.4.2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原则284

10.4.3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作的模式选择286

10.4.4我国企业年金的产品设计及服务287

10.4.5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建议288

第11章 发达国家企业年金模式292

11.1美国私有养老金模式292

11.1.1美国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292

11.1.2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294

11.1.3美国企业年金计划的模式和发展趋势296

11.1.4企业养老金计划账户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300

11.2英国职业养老金模式302

11.2.1英国职业养老金模式的基本情况302

11.2.2英国职业养老金计划的法律结构和监管框架304

11.3澳大利亚超级年金模式308

11.3.1澳大利亚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308

11.3.2澳大利亚超级年金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309

11.3.3超级年金计划的特征310

11.3.4超级年金计划的监管312

11.3.5对超级年金担保制度的一个标准化评估314

11.4日本企业年金(公司养老金)模式315

11.4.1日本企业年金的形成316

11.4.2日本企业年金的改革316

11.4.3日本混合型企业年金模式316

11.4.4企业年金立法317

11.4.5企业年金的政府主管部门317

11.4.6 DB养老基金的监督317

11.4.7 DC型企业年金计划317

11.4.8结论318

11.5韩国企业年金(退休津贴)模式318

11.5.1资金筹集与退休金318

11.5.2企业年金的管理和监管制度319

附录321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321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338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347

参考文献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