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史学科 1930年代的中国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国史学科 1930年代的中国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078607.jpg)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21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8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中国-现代史-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史学科 1930年代的中国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一 一九三○年代的中国政治3
论蒋介石第二次下野与再起&金以林3
蒋介石与“约法之争”&陈红民19
从对立走向交涉:福建事变前后的西南与中央&罗敏35
中国国民党“党国”体制述评&江沛 迟晓静52
中国国民党改组派的政治路线及其现代意义&〔日〕山田辰雄69
训政前期的党政关系(1928~1937)——以中央政治会议为中心的探讨&刘维开77
国防委员会的成立与运作(1933~1937)&王正华95
从国民会议到国民参政会:职业代表制的持续与变化&〔韩〕柳镛泰113
从复兴社到三青团的组织演变&贾维130
1930年代力行社眼中的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以《前途》杂志为例&徐有威146
1930年代中前期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县政改革的原因及主要内容&曹成建160
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王奇生177
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的创设、演变及其知识背景&翁有为193
抗战前夜中共中央战略决策的形成&金冲及208
193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危机与新生&〔日〕田中仁226
论吴玉章在海外的抗日宣传活动&吴达德233
Wuhan Spring,1938:The International Propaganda Victory&〔美〕Stephen MacKinnon(麦金农)250
汪伪政权与新民会&〔韩〕裴京汉263
二 一九三○年代的中国经济279
1930年代中国的财政与财政官僚&〔日〕久保亨279
战前“统制经济”口号的提出及其实践&郑会欣290
20世纪30年代山西省的公营体系与国防经济建设&姜明喜307
1935年的汕头事件——1930年代广东地方关税(专税)和日本&〔韩〕姜抮亚323
19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虞和平338
抗战爆发后稳定法币的应变措施——对照档案看历史(1937~1939)&卓遵宏354
源于实践之货币金融学真知——章乃器货币金融学术思想述论&李玉刚370
下卷391
三 一九三○年代的中国外交391
日本外务省与1933年中的华北危局——以应对黄郛北上为中心&陈群元391
蒋介石亲自掌控的对日秘密谈判——抗战期间中日关系研究之三&杨天石408
日本诱降汪精卫的政府自白——关于一份日本绝密文书的解读&臧运祜425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对日美关系的反应&鹿锡俊444
抗战前期美国外交官对华政策的分歧&王纲领461
抗战初期中国的对美“国民外交工作”&〔日〕土田哲夫473
1935~1940年英国对藏政策与中国西藏门珞察地区边界危机&张永攀487
四 一九三○年代的中国军事505
第五次反“围剿”中共军事政策再理解——以广昌战役为中心&黄道炫505
论中国军队淞沪会战的战略意图&刘贵福521
八路军平型关战斗再研究&杨奎松534
五 一九三○年代的中国文化555
民国学界的老辈&桑兵555
“国难”与中国现代学术的成长——以《独立评论》为中心的考察&章清571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政治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日〕水羽信男591
20世纪30年代教育领域里的自由知识分子与国民党之争&张太原603
胡适与1934年全国考铨会议&徐飞 杨天宏617
党治和法治:以罗隆基人权理论为视角&刘志强631
1920~1930年代国家主义派之内在文化理路&敖光旭643
1930年代《中华教育界》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的讨论&田利军658
1930年代乡村教育派分之间的自发互动&曹天忠673
社会史论战的先声——《新生命》杂志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贺渊687
Formation of Race and Racial Identity in China in the 1930s:Eugenic and Scientific Racial Revival and the China-based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Debate&Hsiao-pei Yen(阎晓培)704
聂耳——创作“新兴音乐”与1930年代的中国革命&〔美〕Joshua H.Howard(何稼书)720
1934~1937年的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汪朝光737
六 一九三○年代的中国社会755
1928~1937年《大公报》等报刊对中苏关系认识的演变&陈廷湘755
国民外交与学术研究: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基本活动及其工作重心的转移(1925~1933)&张静771
1930年代的佛教与政治:太虚法师和蒋介石&侯坤宏787
民国中后期的政治与宗教:刘文辉与西康地区藏传佛教界&王川804
1930年代中国人之香港旅行:超越另一个境界线&〔韩〕白永瑞815
1931年长江大水灾和湖南省的水灾救济——以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与湖南省当局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朴敬石82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货展览会述论(1928~1937)&马敏 洪振强839
National Products and West Lake——1929 Xihu Exposition&Guannan Li(李冠南)855
The Yangzi Meets the Amazon:Placing Pe ruvian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1930s——1929 Xihu Exposition&〔美〕Ana Maria Candela(甘安娜)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