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汉县新华乡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广汉县新华乡志
  • 出版社: 广汉县志编委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汉县新华乡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自然概况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位置、面积、人口、民族1

第二节 行政区划1

第三节 四至及交通1

第二章 地理2

第一节 地形、地势、河流2

第二节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2

一、灰棕冲积水稻土2

二、再积黄泥水稻土2

三、灰棕冲积土3

四、黄泥土3

第三节 土壤资源评价3

第三章 气候3

第一节 气温3

第二节 降雨4

第三节 日照时数4

第四节 风4

第四章 动植物资源5

第一节 动物5

一、家禽家畜5

二、野生动物5

第二节 植物5

一、农田作物5

二、林、果、花卉6

三、菌类6

第五章 自然灾害6

第一节 旱灾6

第二节 水灾7

第三节 霜冻7

第四节 风灾7

第二篇 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8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建置概况8

第一节 历史沿革简述8

第二节 新华乡在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置沿革8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9

第三章 新兴场的发展与变化10

第一节 民国时期新兴场概况10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新兴场的发展和变化10

第四章 新兴乡地名录12

第一节 新华乡各村村名来源12

第二节 新华乡各村老地名一览表13

第三篇 党群组织14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党派概况14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群组织的建立和发展1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14

一、党的组织建设14

二、党的思想建设15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和发展17

第三节 妇女19

一、民国时期妇女的地位19

二、妇女组织的建立20

三、妇女地位的变化和作用22

第四节 农民群众的阶级组织22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23

第六节 建筑工人联合会24

第七节 新华乡教育工会24

第八节 新华乡供销合作社工会25

第四篇 政权设置、军事、政法26

第一章 政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更迭26

第一节 民国时期政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更迭26

一、政权设置26

二、民国时期乡政权主要人事更迭(1913~1949年)2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更迭27

一、政权设置2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政权主要领导成员更迭表28

第二章 军事3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兵役制30

第二节 乡政权的武装概况30

第三节 人民武装的建立和发展31

第四节 建国后的兵役制32

第三章 公安、治保34

第四章 民政3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民政概况3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政工作37

一、拥军优属37

二、社会救济38

三、对无依靠的鳏、寡、孤、独的安排38

第五章 司法、调解39

第五篇 主要政事活动40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主要政事活动40

第一节 官匪合流、抢刮兼施40

第二节 修碉堡、修飞机场40

第三节 估拉壮丁41

第四节 清乡剿“匪”41

第五节 “选举”和“二五减租”42

第六节 官逼民反——记抗丁斗争43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主要政事活动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0~1956年)43

一、新兴场解放43

二、征集粮草,收缴枪支,教育改造乡保人员及团丁、土匪44

三、清匪反霸,减租退押44

四、抗美援朝45

五、土地改革运动46

六、粮食统购统销和“三定”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1966年)51

一、社会主义教育51

二、“四清”运动5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53

第四节 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1)55

一、揭批“四人帮”、清查帮派体系55

二、整党整风55

三、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56

四、平反冤、假、错案56

五、给地、富份子摘帽和改变地、富子女成份56

第六篇 人口及计划生育57

第一章 人口概况57

第二章 计划生育58

第一节 节制生育58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开展58

第七篇 农业、水利、多种经营61

第一章 农业6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农业概况61

一、农业生产关系61

二、农业生产概况6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1982年)农业生产的发展63

一、农业上的重大变革63

二、农业技术推广和农田基本建设68

三、主要农作物的布局及变化概况74

四、经营管理76

第二章 水利7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水利概况77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1950年~1981年)78

一、改造渠系、建设沉井、扩大水源78

二、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78

三、新华乡河、渠、民埝及灌溉情况统计表(附图)79

第三章 多种经营8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多种经营概况80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种经营生产的发展(1950年~1981年)80

第四章 生产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81

第五章 三十二年农业生产上的经验教训83

附:新华乡建国后卅二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84

第八篇 工业、交通、邮电96

第一章 工业9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工业概况96

一、工业96

二、小手工业9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队工业发展概况97

一、社队工业的发展概况97

二、社队工业取得的经济效益98

三、社队工业职工工资形式、计酬办法及劳保福利98

第二章 交通运输105

第一节 民国时期运输概况10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106

一、公路、桥梁及机耕道106

二、运输工具的改革和联运站的建立107

第三章 邮电10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邮电概况10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电事业的发展108

第九篇 商业、集市贸易、金融110

第一章 商业110

第一节 民国时期商业概况11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商业的发展110

一、供销合作商业110

二、对私改造与合作商店116

第二章 集市贸易11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集市贸易概况11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集市贸易变化119

第三节 集市贸易的管理120

第三章 金融12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金融概况12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金融事业123

第十篇 文教、科技126

第一章 文化12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文化概况12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文化概况126

一、文体活动的开展126

二、广播127

三、电影与戏剧127

第二章 教育12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128

一、私塾128

二、私立小学128

三、官学129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13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130

一、幼儿教育130

二、小学、中学教育131

三、民办中学和农中136

四、业余教育136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37

第三章 科技138

第一节 农科站138

第二节 沼气138

第十一篇 卫生、医药140

第一章 民国时期卫生医药概况140

第一节 卫生与疾病140

第二节 民间医药140

第三节 扯谎坝的江湖医和巫医141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141

第一节 医疗机构的建立和发展141

第二节 合作医疗的建立、发展和所起的作用143

第三节 疾病的流行和防治144

第四节 对血吸虫病的防治144

第三章 畜牧、兽医14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兽医和阉畜概况14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146

一、生猪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146

二、耕牛“看槽保健”制度的建立148

第三节 阉畜与良种猪、牛的繁殖和推广149

第十二篇 社会风土150

第一章 社会风土概况150

第一节 婚嫁、丧葬、祝寿150

一、婚嫁150

二、丧葬151

三、祝寿152

第二节 节日153

一、传统节日15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革命节日154

第三节 祭祀与庙会155

一、祭祀155

二、庙会156

第二章 社会组织157

第一节 会道门组织157

一、哥老会157

二、一贯道157

三、慈善会158

第二节 宗教组织158

一、佛教158

二、道教159

第三章 陋俗、恶习160

第一节 陋俗160

一、打醮160

二、庆坛160

三、打保符160

四、做道场160

五、算命、问卜、测字161

六、求巫161

第二节 恶习161

一、吸鸦片161

二、赌博161

第四章 服饰、饮食、住房、行162

第一节 服饰162

第二节 饮食163

第三节 住房163

第四节 行164

第五章 方言、谚语、歇后语(选摘)165

第一节 方言165

第二节 谚语167

第三节 歇后语(选摘)169

第十三篇 人物172

第一章 革命烈士172

第二章 大专学生174

第三章 高龄寿民175

第四章 人物小传177

第一节 军属模范177

第二节 知名人士177

第三节 著名艺人178

第四节 匪首恶霸179

第十四篇 杂记180

支援黑水记略180

新兴乡著名特产——记峰昌寺的铜罐萝卜181

李立喜弑父案182

“天王寺暴乱”流产记182

匪霸衣钵,三代相传183

大事记(公元469~1982年)1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