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与图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戎利民,董建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3595454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脊柱-显微外科手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与图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微创脊柱外科发展史1
第一节 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与现状2
一、经皮穿刺技术2
二、内窥镜辅助下的微创技术4
第二节 培养微创意识与观念,不断提高微创技术6
一、微创意识的培养7
二、微创观念的建立7
第三节 脊柱微创与内窥镜技术学习曲线8
一、学习曲线的定义8
二、脊柱微创与内窥镜手术学习曲线的意义8
三、脊柱微创及内窥镜学习曲线的影响因素10
四、如何缩短学习曲线10
五、总结12
第二章 脊柱微创手术入路解剖基础14
第一节 颈椎微创手术入路相关解剖14
一、颈前外侧部软组织14
二、颈后部软组织20
三、颈椎前方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20
四、颈椎后方入路的应用解剖22
五、颈椎侧方入路的应用解剖23
第二节 胸椎微创手术入路相关解剖24
一、胸部解剖基础24
二、胸椎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28
第三节 腰椎微创手术入路相关解剖30
一、腰部解剖基础30
二、腰椎微创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33
第四节 脊柱骶尾部微创手术入路相关解剖36
一、骶尾部解剖基础36
二、骶骨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39
第三章 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41
第一节 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技术发展史41
一、椎间盘髓核微创介入治疗41
二、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技术42
第二节 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43
一、工作机制43
二、实验研究44
三、临床研究47
第三节 颈椎间盘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48
一、基本设备48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48
三、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49
四、围手术期处理53
五、并发症及防治53
六、疗效评估与技术分析55
七、病例介绍56
第四节 腰椎间盘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58
一、基本设备58
二、适应证与禁忌症58
三、操作步骤58
四、围手术期处理63
五、并发症的防治63
六、疗效评估63
七、病例介绍64
第四章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及相关技术68
第一节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发展史68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发展史68
二、经皮后凸成形术的发展史69
第二节 适应证及手术节段椎体选择70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适应证和禁忌证70
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PKP)的适应证和禁忌证77
三、手术节段的判断与选择77
第三节 经皮椎体成形术80
一、术前准备80
二、手术步骤81
三、术后处理85
四、病例介绍85
第四节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87
一、术前准备87
二、手术过程87
三、术后处理92
四、PKP的疗效92
五、病例介绍93
第五节 如何选择PVP与PKP95
一、关于PVP与PKP的比较研究95
二、如何选择PVP与PKP96
三、对PVP与PKP的最新争议99
第六节 并发症的处理与手术技术要点102
一、PVP与PKP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102
二、PVP并发症及其技术要点103
三、PKP并发症及其技术要点106
四、骨水泥静脉栓塞、肺栓塞的诊断与处理107
五、PVP与PKP失败病例翻修策略108
六、病例介绍109
第七节 椎体成形填充物的研究进展112
一、PMMA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及其不足113
二、理想填充材料应具备的条件113
三、CPC骨水泥的研究进展114
四、其他生物骨水泥的研究进展115
第八节 经皮穿刺与椎体成形技术在骨转移瘤中的应用115
一、脊柱转移瘤经皮椎弓根穿刺活检技术116
二、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椎体成形技术治疗脊柱转移瘤120
三、骨成形术治疗脊柱外骨转移瘤127
第五章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33
第一节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发展史133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发展史133
二、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134
第二节MED器械设备与手术适应证135
一、第2代METRx内窥镜系统的优点135
二、MED系统设备组成135
三、MED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138
第三节MED手术操作步骤与学习曲线138
一、麻醉及体位138
二、切口与手术节段定位139
三、递增置入扩张管及建立工作通道140
四、软组织清除与置入显微内窥镜141
五、椎板与黄韧带咬除141
六、神经根探查与椎间盘髓核摘除143
七、关闭切口与引流144
八、MED学习曲线144
第四节MED并发症及处理145
一、硬脊膜损伤伴脑脊液漏146
二、神经根与马尾损伤147
三、术后椎间盘炎147
四、髓核残留148
五、术后复发148
第五节MED技术分析148
一、MED的微创优势149
二、如何准确术前定位以减少透视151
三、黄韧带切除与保留的相关问题153
第六节MED治疗青少年型与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55
一、MED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56
二、MED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57
三、病例介绍158
第七节MED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60
一、发病现状与诊断存在的问题160
二、临床与影像学特点160
三、MED治疗技术的应用161
四、病例介绍162
第八节M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65
一、术后遗留症状及复发原因165
二、再手术指征与方法选择166
三、M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67
四、病例介绍168
第六章 内窥镜下单侧入路双侧腰椎管减压术172
第一节 单侧入路MEDL的病例选择与术前准备172
一、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172
二、术前处理与准备173
第二节 单侧入路镜下减压手术方法173
一、体位与工作通道建立173
二、同侧椎管减压174
三、对侧椎管减压174
四、术中判断减压效果与椎管造影的应用175
五、缝合切口与引流176
六、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176
七、术后处理、疗效评价与随访176
第三节 单侧入路内窥镜下双侧椎管减压技术分析177
一、单侧入路内窥镜下双侧椎管减压的意义与疗效177
二、技术要领179
三、减压范围、减压标准与术中造影的意义180
四、再手术率与术后不稳181
五、典型病例181
第七章 颈椎内窥镜微创手术185
第一节 内窥镜下后路颈椎椎间孔切开和椎间盘切除术185
一、前言185
二、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186
三、术前处理与准备186
四、操作步骤187
五、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191
六、技术分析192
七、病例介绍194
第二节 内窥镜下与内窥镜辅助下齿状突切除术198
一、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199
二、术前处理与准备199
三、经口与经鼻入路手术方法200
四、经颈入路内窥镜下齿状突松解与切除术203
五、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206
六、技术分析207
七、病例介绍208
第八章 颈椎显微微创手术212
第一节 颈椎前路显微微创手术212
一、颈椎前路镜下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12
二、术前准备213
三、手术方法214
四、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215
五、术后处理、随访和疗效评估216
六、技术分析217
第二节 颈椎后路显微椎板切开术220
一、颈椎后路显微椎板切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20
二、术前准备220
三、手术方法221
四、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222
五、术后护理222
六、技术评价222
第九章 极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226
第一节 腰椎极外侧入路相关解剖227
一、腰椎极外侧入路相关肌肉解剖227
二、腰骶丛解剖227
三、交感神经解剖228
四、极外侧入路相关血管解剖228
第二节XLIF手术适应症与手术方法228
一、XLIF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228
二、手术方法229
三、围手术期处理233
第三节XLIF技术分析与应用233
一、XLIF相比腹腔镜下ALIF的优越性233
二、XLIF内固定方式与相关生物力学研究235
三、XLIF的应用及其疗效236
四、XLIF在人工腰椎间盘翻修术中的应用237
五、术中选择与植入融合器要点239
六、XLIF与DLIF的异同240
七、临床病例介绍240
第四节XLIF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244
一、腰神经丛损伤244
二、生殖股神经损伤245
三、感觉异常性股痛综合征246
四、肥胖病例XLIF的早期并发症246
五、退行性侧凸XLIF的并发症246
第十章 扩张管下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249
第一节 手术适应证与器械设备249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249
二、术前处理与准备249
三、手术设备要求250
第二节 手术方法与并发症处理251
一、手术步骤251
二、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254
第三节 技术分析与临床应用254
一、微创扩张管小切口腰椎后路入路解剖特点254
二、微创扩张管小切口腰椎后路肌间隙入路的优点255
三、病例介绍256
第四节 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258
一、单侧固定的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258
二、扩张管下单侧固定手术操作及其要点259
三、单侧固定的临床应用现状262
四、单侧固定生物力学研究进展263
五、单侧固定技术相关问题264
六、病例介绍266
第十一章 腰骶轴向融合技术272
第一节 腰骶轴向融合技术特点与分类273
一、腰骶轴向椎体间融合的特点273
二、AxiaLIF内植物与技术分类273
第二节AxiaLIF入路应用解剖与生物力学研究276
一、骶前轴向入路应用解剖276
二、骶前轴向入路的安全性278
三、骶前间隙影像学测量研究279
四、AxiaLIF生物力学研究280
第三节AxiaLIF手术适应证与手术工具281
一、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281
二、AxiaLIF系统器械介绍282
三、AxiaLIF 2L系统286
第四节Axi aLIF手术操作287
一、麻醉及体位287
二、手术切口288
三、建立骶前间隙手术路径289
四、AxiaLIF操作步骤290
五、AxiaLIF 2L系统手术操作298
六、AxiaLIF 360°系统手术操作302
七、术后处理303
第五节AxiaLIF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303
一、AxiaLIF与其他术式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304
二、AxiaLIF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304
第六节AxiaLIF在腰椎微创手术中的应用305
一、单独应用AxiaLIF306
二、与后路内窥镜下减压技术联合应用308
三、AxiaLIF在腰椎融合失败翻修术中的应用312
第七节AxiaLIF疗效评估与应用前景317
一、AxiaLI F的疗效评估317
二、AxiaLIF技术的应用前景318
第十二章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技术321
第一节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手术适应证与器械设备321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321
二、手术器械与设备322
第二节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方法325
一、手术体位与切口定位325
二、穿刺椎弓根与置入导针326
三、扩张软组织建立椎弓根钉工作通道326
四、置入螺钉327
五、安装穿棒器与置棒328
六、锁紧螺帽329
七、双节段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操作(以L4 ~ S1固定为例)330
八、结合微创小切口扩张管入路技术同时行椎间融合331
九、操作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331
十、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332
第三节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分析与应用332
一、经皮置钉的微创优势332
二、穿刺技术333
三、置钉准确性问题334
四、徒手经皮置钉技术可行性与应用335
五、病例介绍336
第十三章 导航系统与机器人技术在脊柱微创手术中的应用341
第一节 荧光透视影像导航在椎弓根钉置入中的应用341
一、荧光透视影像导航的原理与种类341
二、传统椎弓根钉置入方法与不足342
三、导航系统应用于椎弓根钉置入的优越性343
四、适应证与术前准备343
五、操作方法344
第二节 影像导航微创脊柱手术346
一、脊柱手术导航系统的意义346
二、脊柱手术导航系统在脊柱内植物中的应用347
三、导航系统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347
第三节 机器人脊柱内窥镜手术348
一、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发展史348
二、手术机器人的工作原理348
三、手术机器人内窥镜操作系统及其种类348
四、手术机器人内窥镜的临床应用349
五、导航机器人手术的系统设计及临床要求350
六、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势与不足351
第四节 导航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352
一、导航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352
二、对计算机导航手术的认识问题353
三、导航系统展望354
附:疗效评估标准357
一、MacNab标准357
二、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量表)357
三、下腰痛JOA评分357
四、脊柱外科患者Oswestt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