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 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 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
  • 刘锋杰,薛雯,尹传兰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0036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85页
  • 文件大小:203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文学-政治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 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为什么重新研究文学与政治?1

第一章 百年开端:文学的政治化抑或去政治化10

第一节 现代文论的发生与文学政治化11

第二节 梁启超:文学的政治化25

第三节 王国维:文学的去政治化33

第四节 鲁迅:启蒙文论的政治纠结44

第五节 笼罩百年的影响力56

第二章 1926—1936(左翼十年):文学政治化的涌动与奋进67

第一节 左翼之“左”:文学政治化的三个阶段68

第二节 文学政治化的基本内容75

第三节 理论策略与理论基础103

第四节 三种挑战中的认识分歧118

第五节 文学政治学的初期内涵与特征132

第三章 1935—1948(延安时期):文学政治化的确立与固化138

第一节 延安的争论与文学政治化138

第二节 《讲话》为核心的文学政治化论述148

第三节 理论策略与理论基础163

第四节 思想疑虑与理论空间181

第五节 文学政治学的两种模式194

第四章 50年代(建国初期):文学政治化的国家生产205

第一节 文学政治化与三次文代会205

第二节 由“批判”构成的文学景观213

第三节 理论策略与理论基础242

第四节 不合时宜的思考与修正264

第五章 60年代(调整时期):文学政治化的调整与松动276

第一节 调整与松动的三次会议276

第二节 文学政治化的内涵扩展283

第三节 理论策略与理论基础293

第四节 “左”的回潮与理论悖谬311

第六章 1978—1988(新时期):文学去政治化的全面推进322

第一节 文学论争与去政治化的展开322

第二节 文学去政治化的基本内容336

第三节 理论策略与理论基础347

第四节 文学工具论的柔性延续366

第五节 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分述与突破376

第七章 90年代(转型时期):文学再政治化的提出与发展387

第一节 文学再政治化的提出与发展387

第二节 文学再政治化的基本内容395

第三节 坚持派的策略与理论基础409

第四节 新潮派的策略与理论基础421

第五节 文学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刍议430

第八章 2000年后(新世纪):文学再政治化的拓展与深化448

第一节 文学再政治化的反思与推进448

第二节 文学再政治化的基本内容466

第三节 理论策略与理论基础478

第四节 审美反思与可能超越500

第五节 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发现507

第九章 殊途同归:理论的异质与“后理论”到来520

第一节 阶级政治与文化政治的分野521

第二节 美学的献祭与矛盾性(上)533

第三节 美学的献祭与矛盾性(下)540

第四节 其他区别与“后理论”到来548

第十章 艺象形态:新的理论基点与规定554

第一节 经济基础决定论的三种解读策略554

第二节 从意识形态到艺象形态568

第三节 起源性质与功能性质585

第十一章 想象政治:中介透明与主体超越601

第一节 从从属论、关系论到想象论602

第二节 中介透明:同为美好生活的想象608

第三节 想象差异与主体超越617

第四节 文学的政治自觉与抽象抒情630

第十二章 文学政治学的学科命名与形态644

第一节 文学现象、政治现象与交叉现象645

第二节 文学政治学:研究“文学政治”的学科660

第三节 “文学政治”及其存在形态667

第四节 文学政治学的学科形态与特征677

后记6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