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 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 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研究
  • 邓志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54860161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伯克,K.-修辞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 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修辞学泰斗伯克:20世纪的亚里士多德1

1.1 伯克生平1

1.2 伯克的主要著作简介5

1.3 伯克的贡献及社会评价13

第二章 伯克研究的现状、特点与意义17

2.1 国外伯克研究的历史回顾17

2.2 国外伯克研究特点19

2.3 国内伯克研究现状与特点21

2.4 关于伯克研究的一点看法22

2.5 伯克研究发展趋势23

2.6 我国开展伯克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24

第三章 伯克修辞学之基石的语言戏剧性哲学观27

3.1 伯克的修辞理论与语言戏剧观27

3.2 语言的戏剧性30

3.3 语言戏剧的成因32

3.4 语言戏剧运作过程的描述35

3.5 结语39

第四章 伯克修辞理论及其认知心理学透视41

4.1 “同一”理论及其认知心理学透视41

4.2 修辞形式及其认知心理学透视49

4.3 结语52

第五章 伯克的戏剧主义修辞批评范式53

5.1 戏剧主义修辞批评的产生53

5.2 戏剧主义修辞批评的涵义54

5.3 戏剧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55

5.3.1 戏剧主义修辞批评的人性论哲学观55

5.3.2 戏剧主义修辞批评的语言哲学观56

5.3.3 戏剧主义修辞批评的修辞观58

5.4 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操作模式60

5.5 结语64

第六章 伯克修辞学的辩证思想65

6.1 引言65

6.2 伯克修辞哲学中的辩证思想66

6.3 伯克修辞理论中的辩证思想70

6.3.1 修辞动因中的辩证思想70

6.3.2 戏剧性“五位一体”中的辩证思想72

6.3.3 修辞“同一”策略中的辩证思想75

6.4 结语79

第七章 伯克修辞学的解构主义思想80

7.1 引言80

7.2 关于解构主义的解读80

7.3 伯克修辞学的解构思想之表征86

7.3.1 对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批判86

7.3.2 反对形式逻辑91

7.3.3 反对“客观知识”、“永恒真理”与“客观现实”94

7.4 伯克修辞学的解构方法98

7.4.1 不协调而获视角98

7.4.2 伯克解构的辞格途径:关于四个主要词格的理论104

7.5 伯克修辞学的解构思想溯源111

7.6 伯克修辞学的解构思想的原初动力114

7.7 结语:伯克修辞学的解构思想的积极意义116

第八章 伯克修辞学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比较(上)121

8.1 寻求劝说手段与诱发合作:定义的差异与蕴涵的变通121

8.2 获得幸福及正义与获得美好生活及社会和谐:功能观的“血源”关系125

8.3 三种口头演讲与广袤无边的人类象征行动:演讲被戏剧超越130

8.4 结语133

第九章 伯克修辞学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比较(下)135

9.1 伯克修辞学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在运作上的交织与变通135

9.1.1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之核心“修辞三段论”与“修辞三诉诸”之间的关系135

9.1.2 伯克修辞学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在运作上的交织与变通之体现137

9.1.3 伯克三种同一策略与修辞三段论之交织与变通的实例分析143

9.2 结语150

第十章 修辞学泰斗伯克与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比较151

10.1 伯克与海德格尔:修辞泰斗与哲学大师151

10.2 伯克与海德格尔:兴趣与研究方法153

10.3 伯克和海德格尔的共同灵感来源之一:尼采156

10.4 伯克和海德格尔的语言观159

10.5 伯克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观161

10.6 结语164

第十一章 伯克理论的应用研究:戏剧主义修辞批评运用举隅165

11.1 背景165

11.2 戏剧主义修辞批评与戏剧五要素分析法166

11.3 西藏“3·14”骚乱报道的戏剧主义解构分析169

11.3.1 对《时代周刊》“3·14事件”报道的分析169

11.3.2 对《经济学人》“3·14事件”报道的戏剧主义分析174

11.4 结语179

主要参考书1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