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鲁克全书 全新升级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鲁克全书 全新升级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2716965.jpg)
- 龚俊恒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德鲁克全书 全新升级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
第一节 对贡献的承诺,就是对有效性的承诺1
未予先求得,无异于自断生路1
重视贡献是提升成效的关键3
管理者应常为下属服务4
与下属共享成果5
目标能够产生动能7
专注于梦想更利于发挥潜能8
让自己的知识帮助组织成长10
第二节 卓越是训练出来的——成果管理至上12
卓越是训练出来的12
卓越领导的五项修炼14
树立明确的结果意识16
人事决策是费时的决策18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19
要事第一,不值得的事情不要做21
立即停止毫无成果的工作23
第三节 时间管理是一项基本技能25
不要再为昨日的任务而忙碌25
有效地管理时间26
时间没有替代品28
别把时间浪费在会议上29
不要放过任何零碎时间32
在行动前规划好时间35
做好时间记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6
第四节 只有经得起绩效考验的人,才是可以提升的人38
人事任命是一个赌注38
不要设置常人不可能胜任的岗位40
“少不了某人”的组织依赖41
制定合理科学的考评制度43
要招募到比你更强的人45
让最优秀的人才为己所用46
第二章 管理的实践48
第一节 管理的定位与成效48
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48
管理的三项任务50
管理要对产生绩效负责52
用旁观者的眼光审视管理53
靠突击来管理是混乱的一种标志55
企业机构越简化,越不容易出错57
组织模式随战略而调整59
经验是无法移植的60
第二节 管理管理者63
最高管理层的继任人选决策63
发挥董事会的作用65
中层机构不宜臃肿66
如何做到有效任命68
成功的管理来自充分授权70
给下属足够的自由与空间72
授权不等于放任73
高层管理者的四项工具74
第三节 人事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76
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76
人事决策是最重要的决策78
吸纳最优秀的人才80
家族企业的管理82
敢于让年轻人扛重担83
将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匹配85
让激励真正发挥作用87
理想的待遇标准88
第三章 世上没有理想化的组织模式91
第一节 世上没有理想化组织模式91
个人与组织之间是互利互惠的91
组织中不断衍生的是无序、纷争与绩效失灵92
任何组织都不能完全消除冲突94
信息化组织必须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上96
家族企业必须遵守的三条规则98
家族企业的管理规则100
第二节 组织结构优化之路——向组织结构要效益103
维持企业权力的合法性103
创造一个真正的有机整体105
如何才能有效摆脱专制107
让员工实现自我管理109
变革才能生存110
组织结构要随企业战略适时调整112
第三节 赋予组织一个令人激动的目标114
将企业的使命转化为目标114
商业思想由企业家的目标彰显116
目标激励是最大的激励117
工作目标由其贡献决定119
制定多种目标并将其具体化121
用目标管理促使员工自我管理122
请告诉员工企业对他的期望123
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125
第四节 变化的组织,永恒的管理命题127
人是唯一的管理对象127
战略上集权,战术上分权129
打造一个学习型团队131
寻求组织平衡的协调者133
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源整合134
管理机制的建立应始终放在首位136
活下来,是第一任务138
第四章 企业的生存、使命、责任140
第一节 企业生存的唯一目的是引导顾客进行购买140
站在顾客角度来思考经营140
顾客是企业的导盲棍141
从顾客需求中寻找机会143
产品能给顾客带来什么好处144
顾客只会为自己的需求埋单146
适应要求才能赢得需求147
信誉是无形的资产149
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150
第二节 用短线心态经营,势必付出昂贵代价152
每个人都有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责任152
资源配置要着眼于未来153
一味追求高利润,会危害企业的生存155
用短线心态经营,势必付出昂贵代价156
资金与人员的分配决定企业收益158
第三节 卓越,就是为企业寻找核心能力160
成就来自卓越160
技术领先是核心竞争力161
成为多个领域的领先者163
别被短板遮住眼睛164
从行业外寻找新的发展理念166
认清自己的长板及短板167
培养员工的“禁忌”168
研究对手,复制其优势170
第四节 如果还无法成功,就另辟蹊径172
如果无法成功,就另辟蹊径172
半块面包总比没有面包好174
利用对手的失误击败对方176
一次只做一件事177
将企业的劣势化为机遇179
对自己的测度能力不要过于自信181
第五节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常青的保证183
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价值183
责任是企业的生存之本184
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影响力186
无视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会被社会抛弃187
主动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负责189
管理者对负面影响应该未雨绸缪190
伟大的企业都有正确的价值观191
第五章 赢在未来的远见、洞察力与有效决策193
第一节 战略性计划关注的是当前决策的未来形态193
战略规划不是预测193
正确利用趋势而非对抗194
促使资源转化为成果196
别用过时的前提条件做决策依据197
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199
善用创新创造未来200
最有价值的战略信息往往来自顾客202
成功的战略要保持忧患意识203
第二节 不能为未来做准备,就是为自己掘坟墓205
精准把握未来的市场需求205
在今天就开始把握未来206
将行动立足于现有资源及条件208
没有任何一个判断是稳操胜券的209
做好手头工作比空想未来更重要210
尝试做一件能改变世界的事情212
真正的成就来自立即行动213
主动承担开创未来的责任214
第三节 决策者要站得足够“高”和“低”216
管理者要为决策找准方向216
以不变应万变217
鼓励下属积极参与决策219
审时度势做决策220
一旦做出决策就不要犹豫222
做决策也需要勇气224
“暂行缓办”就是“不办”225
用战术性决策解决问题227
第四节 管理者该如何成功营销而减少推销230
今天是昨天计划的结果230
别因为领先而忽视创新231
放弃没有理由存在的特色产品232
为产品做出合适的价格定位234
要明白顾客都是“懒人”236
只有创造市场才能创造企业237
销售渠道也要“精耕细作”239
第六章 变革时代的理性与智慧241
第一节 企业必须成为变革的原动力241
自满往往是企业危机的开始241
变革能使企业获得动力242
恐惧是抗拒变革的根源243
做好准备,等待机遇245
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246
要敢于“断臂”248
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动变革249
第二节 知识的特点就是不断变化251
成为知识整合的高手251
知识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断变化252
创新能力越弱越容易墨守成规254
只有卸下昨天的包袱,才能拥有明天255
把握住先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257
管理者的判断力是制胜的先决条件258
跟上潮流,积极拥抱信息革命259
第七章 是高歌猛进还是裹足不前261
第一节 企业发展的假象:是成长还是水肿261
成长过快,死亡也快261
专业化、多元化还是一体化263
轻重不匀,就会难以平稳264
企业要在变革中获得成长266
规模无所谓大小,合适就好267
业务模块越少越容易出成果269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270
第二节 风险控制就是消灭死273
建立企业的商业情报系统273
成功收购六原则275
不可忽视的公共关系维护276
构建企业危机管理体系278
有效控制财务隐患281
树立一个令员工信服的目标283
第三节 新事业的发展286
拥有完善的管理才能存活286
新事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287
比起利润,更要重视现金流288
创业者要善于听取内行人的意见291
新事业起步不能贪大292
第四节 企业内部只有成本中心294
找出企业的成本中心294
有效的成本控制296
控制成本要针对大项目297
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产出298
完全将资源集中于成果300
有效成本控制的几个前提301
控制成本要着眼于整个企业302
削减成本最有效的方法304
第八章 对创新进行有效管理306
第一节 创新并不是一种性格特质306
创业家的职责就是创造性毁灭306
企业家精神是风险最低的307
敢于决断是创业家的必备素质309
不能坚持的创业者只能昙花一现310
创业家要在变化中成为赢家312
创新是表现创业精神的特殊工具313
优秀的企业家一定是个冒险家315
第二节 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灵魂317
创新并不是让你去冒险317
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灵魂319
创新是一张让生意人承担新风险的保单321
创新是挑战竞争、避免竞争323
对创新进行管理325
创新是一件艰难的事情327
第三节 企业家柔道——把握创新规律的方法329
重视产业和市场的变化329
人口数据能预测结果331
思维决定一切333
衡量创新绩效的三个方法334
创新管理的禁忌336
市场才是创新的焦点337
企业家柔道339
“孤注一掷”的取胜要诀341
不图虚名享实惠的“生态利基”战略343
第四节 创新的考验就在于能够创造价值347
创新力强的企业没有对手347
让企业创新产生成效349
创新要具备超前思维350
推陈才能出新351
有了创意就要行动353
意外成功是重要的创新机会355
不一致是创新的征兆356
第九章 不要迷信所谓的“领袖气质”358
第一节 领导的实质是责任358
领导的危机意识358
首席执行官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360
领导者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361
和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363
挑选领导364
未来的领导是一个知道如何提问的人366
领导者应具备的四种能力369
第二节 领导者要成为团队的榜样372
优秀的领导是指挥家372
管理者要确定目标373
要敢于承担责任374
通过及时表扬来创造惊喜376
成功的领导者要以身作则378
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379
高效团队是组织成功的关键381
第三节 正直是管理者缔结人际关系的基石383
人脉是管理者成功的基石383
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生产力384
管理者要敢担当386
知识型组织更依赖合作387
知人善任才能产生最大合力389
信息化社会更需要有效沟通390
让下属成为英雄392
第十章 靠团队精神达成目标395
第一节 管理是一种人文艺术395
员工的人性应得以升华395
热爱工作,享受工作397
自主性与责任感缺一不可399
成长的三种循环模式401
人是最终的管理核心与归宿404
管理是一种人文艺术405
激发下属的巨大潜能407
第二节 个人与企业的价值观必须兼容410
预先建立经营团队410
让更少的员工制造出更多的产品413
了解你的团队成员414
企业的基础是经济绩效416
相互兼容的价值观是企业高执行力的基础418
用团队精神取代个人英雄主义420
第三节 以倾听者的经验来进行沟通422
管理者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422
有效的倾听是沟通的关键424
学会使用对方的语言425
充分掌握对方的沟通期望427
仅有自上而下的沟通是不够的428
用心倾听下属的意见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