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民事诉讼卷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民事诉讼卷 下
  • 江必新,何东宁,李延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5388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最高法院-审判-案例-中国;最高法院-民事诉讼-审判-案例-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民事诉讼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321

第十七章 案件的受理321

规则22 当事人就占有使用国家基本建设经营性基金而发生的借款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321

【规则理解】321

一、民事诉讼受理范围321

二、国家对“两金”的政策规定及相关政策的调整322

三、“两金”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借款纠纷应由人民法院作为民事案件受理324

【拓展适用】324

一、起诉条件、诉讼要件与胜诉要件之间的关系324

二、被告为多数时法院管辖权的确定325

三、相关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造325

(一)确立独立的案件受理程序326

(二)建立多样化审判程序326

(三)建立完善多渠道纠纷解决机制327

【典型案例】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327

第十八章 重复起诉的审查及处理340

规则23 判断基于同一纠纷而提起的两次起诉是否属于重复起诉,应当结合当事人的具体诉讼请求及其依据,以及行使处分权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340

【规则理解】340

一、诉的种类340

(一)给付之诉340

(二)确认之诉341

(三)形成之诉341

二、重复诉讼问题之探讨341

(一)诉讼标的因素342

(二)当事人因素342

(三)标的额因素343

【拓展适用】343

一、既判力制度与“一事不再理”辨析343

二、既判力制度与裁判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344

【典型案例】威海鲲鹏投资有限公司与威海西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省重点建设实业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纠纷案344

规则24 民事判决生效后,被告就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依据“一事不再理”的原则,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347

【规则理解】348

一、民事裁判既判力的概念348

二、既判力的内容348

三、既判力的本质349

(一)实体法学说349

(二)诉讼法学说349

(三)双重性质说349

【拓展适用】350

一、既判力的客观范围350

(一)既判力及于作为确定裁判对象的诉讼标的,不及于法律关系350

(二)诉讼标的一部分作为判决标的,其判决的既判力仅及于该诉讼标的的一部分350

(三)判决的理由(抵销理由除外)原则上没有既判力351

(四)对于主张抵销的对待请求成立与否的裁判,以主张抵销的数额为限具有既判力351

二、既判力的主观范围352

(一)既判力原则上及于当事人352

(二)既判力及于诉讼系属后当事人的继受人352

(三)既判力及于诉讼系属后为了当事人或其继受人的利益占有标的物的人352

(四)在原告或被告为他人的利益参与诉讼时,该他人也为既判力所约束352

三、既判力的时间范围352

【典型案例】奉化步云工贸有限公司与上海华源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商标所有权转让纠纷案354

规则25 已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的事实,当事人再行提起诉讼,应依法予以驳回357

【规则理解】357

一、既判力的作用357

(一)前、后诉讼标的相同的情形357

(二)前、后诉讼标的互相矛盾的情形358

(三)前一诉讼的诉讼标的为后一诉讼的诉讼标的的先决条件的情形358

二、裁判确定以后对于当事人的救济途径选择358

【拓展适用】359

一、争点效的概念359

二、产生“争点效”的判断及其要件360

(一)产生遮断效果的争点属于在前后诉讼的两个请求妥当与否的判断过程中的“主要争点”360

(二)当事人在前诉中已就该争点穷尽了主张及举证360

(三)法院业已对该争点作出了实质性的判断360

(四)前诉与后诉的诉争利益几乎是等同的(或者前诉的诉争利益大于后诉的诉争利益)360

(五)当事人在后一诉讼中必须援用(主张)这种争点效361

三、争点效在诉讼上的处理361

(一)争点效的调查361

(二)争点效的处理361

(三)对于裁判理由中的判断不服361

【典型案例】徐州市路保交通设施制造有限公司与徐州市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尤安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361

第十九章 二审的范围369

规则26 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而在二审中对一审判决提出异议的,通常第二审人民法院不予审查369

【规则理解】369

一、上诉制度的内涵及目的369

(一)上诉制度的内涵369

(二)上诉制度的目的370

(三)小额的简单诉讼一审终审制370

二、二审审理范围371

(一)立法沿革及解读371

(二)二审审理范围的界定371

【拓展适用】372

一、小额诉讼制度探讨372

(一)保障当事人“接近正义”的机会平等372

(二)有利于程序效益最大化373

(三)符合费用相当性原则373

二、附带上诉制度探讨373

(一)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374

(二)弥补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弊端374

(三)防止滥诉,便于息讼374

【典型案例】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市太平支行与哈尔滨松花江奶牛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中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375

第二十章 再审的范围381

规则27 当事人超出原审范围增加、变更的诉讼请求,原则上不属于再审审理范围381

【规则理解】381

一、关于原审范围的界定381

二、再审范围的确定382

【拓展适用】384

一、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民事再审事由的比较法研究384

(一)德国384

(二)日本386

(三)法国和其他国家与地区386

(四)比较与分析387

二、再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提出的理由与诉讼请求的区分387

【典型案例】安徽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与北京德法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协议纠纷案389

规则28 再审应当限于原审的审理范围,而不能超出原审范围进行裁判403

【规则理解】403

一、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的概念辨析403

二、民事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404

(一)二元诉讼标的说404

(二)一元诉讼标的说404

三、民事再审之诉的对象405

(一)针对生效判决的再审405

(二)针对生效裁定的再审406

(三)针对民事调解书的再审407

【拓展适用】407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衡平价值407

(一)裁判的公正性与裁判的稳定性的衡平价值407

(二)裁判的公正性与诉讼效率的衡平价值408

(三)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衡平价值408

二、对检察机关抗诉范围限制性规定的梳理409

【典型案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与海南省汇富房地产开发公司长沙公司、海南省汇富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建房合同纠纷案412

第二十一章 调解书的再审418

规则29 人民法院发现已生效的调解书确有错误,认为应当必须进行再审的,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418

【规则理解】418

一、法院调解的内涵及特点418

(一)法院调解的内涵418

(二)诉讼调解的特点418

二、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419

(一)自愿原则419

(二)合法原则420

(三)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420

三、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生效调解书依职权再审420

(一)对“确有错误”的把握420

(二)对人民法院依职权再审生效调解书的制度评价421

(三)人民法院依职权对调解书再审的限制422

【拓展适用】423

一、人民检察院对生效调解书的监督423

(一)检察监督的法定范围423

(二)不属于检察监督范围的理由424

二、人民检察院对生效调解书的监督方式424

(一)抗诉424

(二)检察建议425

(三)抗诉与检察建议的区别425

【典型案例】武汉中联证券劳动服务公司与港澳祥庆实业返还财产纠纷案426

第二十二章 案外人申请再审434

规则30案外人可以通过另行提起诉讼解决其与案件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其不能作为再审申请的主体434

【规则理解】434

一、民事诉讼法关于案外人申请再审权利的规定434

二、对有权申请再审的适格案外人的理解436

(一)申请再审的案外人只限于符合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案外人436

(二)应当具备无法提起新的诉讼解决争议的情形436

(三)案外人对原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437

(四)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继受人不属于可以申请再审的案外人437

(五)案外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再审438

(六)民事再审案件案外人的诉讼地位439

三、生效调解书的效力439

【拓展适用】440

一、《民事诉讼法》修订过程中对案外人权益救济问题的讨论440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关系441

(一)两者都是一种特殊的纠错程序441

(二)不能另行提起诉讼实现权利救济是共同的前提441

(三)两者之间启动要件存在不同441

【典型案例】兰州正林农垦食品有限公司与林柏君、郑州正林食品有限公司债务纠纷案443

第二十三章 执行强制管理447

规则31 人民法院在执行中为保障抵押物的正常经营,可委托相关机构对其进行托管447

【规则理解】447

一、执行强制管理的内涵及法律特征447

(一)执行强制管理的涵义447

(二)强制管理的法律特征448

(三)强制管理的适用条件448

二、强制管理的执行程序449

(一)强制管理执行程序的启动449

(二)强制管理人的选定449

(三)强制管理的执行裁定450

(四)强制管理的终结450

【拓展适用】451

一、委托管理协议451

(一)委托管理协议的订立主体451

(二)管理人的权利和义务451

二、处理委托管理协议应当注意的事项452

(一)管理期限的确定452

(二)委托管理协议终止的处理453

【典型案例】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东京分行、日本樱花银行、日本第一劝业银行香港分行、日本三井信托银行与奥林匹克饭店有限公司仲裁裁决执行案453

第二十四章 执行和解455

规则32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和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生效判决455

【规则理解】455

一、执行和解的内涵455

二、执行和解协议成立的条件455

(一)执行和解协议成立的条件455

(二)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456

三、执行和解的法律效力457

(一)程序上的效力457

(二)实体上的效力458

四、执行和解与诉讼和解的区别459

五、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恢复执行460

(一)恢复执行的条件460

(二)恢复执行后的处理462

【拓展适用】463

一、执行和解协议的性质463

二、执行和解协议的执行力466

(一)执行和解协议是否具有执行力问题467

(二)合法有效的和解协议能否直接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问题468

(三)和解协议能否由法律直接赋予执行力问题468

三、执行和解协议的可诉性469

(一)从和解协议的性质上分析469

(二)从诉的要素上分析471

(三)从法律规定上分析472

(四)从司法实践上分析472

四、执行和解中的担保474

(一)涵义474

(二)担保协议的效力474

(三)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后的追偿474

五、执行和解协议中第三人担保不能将其追加为被执行人475

六、执行和解和执行担保竞合时担保人的法律责任476

七、对和解协议达成前已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处理477

【典型案例】吴梅诉四川省眉山西城纸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478

第二十五章 股权的执行480

规则33 人民法院可依法强制公司收购控股股东的公司股份,并以收购款顶抵控股股东所欠公司债务480

【规则理解】480

一、股权强制执行的法理分析480

(一)股权的性质480

(二)股权的可执行性482

二、执行股权的原则483

三、执行股权的措施484

(一)股票的扣押、冻结484

(二)股票的变价486

四、股权的强制转让488

(一)对被执行人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488

(二)对被执行人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权的转让488

(三)对被执行人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股权的转让489

(四)对被执行人在独资企业中股权的转让489

(五)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中股权转让490

五、公司收购股份的强制490

六、实体法中对股份转让的限制性规定不适用于强制执行491

【拓展适用】492

一、对空股股权的执行492

(一)空股股权的涵义492

(二)空股股权的特征及可执行性分析492

(三)对空股股权执行中应当注意的问题493

二、对隐名股权的强制执行494

(一)隐名股权的涵义494

(二)有关隐名股权的规定494

(三)隐名股权的强制执行494

(四)执行隐名股权应注意的问题494

【典型案例】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房地产经营公司、上海浦东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广东恒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强制收购持有的股份以抵顶其债务执行案495

第二十六章 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499

规则34 处理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案件,应当审查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是否确有程序和实体错误499

【规则理解】499

一、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涵499

二、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条件和范围500

(一)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条件500

(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500

三、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启动501

(一)申请执行的主体501

(二)执行证书501

(三)申请执行的期限502

(四)执行管辖法院502

四、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的实施502

(一)对公证债权文书的审查502

(二)执行通知503

(三)执行措施503

【拓展适用】503

一、公证债权文书的裁定不予执行503

二、公证债权文书执行中的案外人异议504

(一)案外人对公证债权文书提出异议504

(二)案外人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504

三、公证债权文书与生效裁判的执行冲突504

四、公证债权文书执行错误的法律责任505

(一)执行根据错误的损失承担505

(二)执行行为错误的损失承担505

五、赋予强制执行力的担保合同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505

六、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可诉性的限度506

(一)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可诉性的不同认识506

(二)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可诉性的限制条件509

【典型案例】重庆德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重庆华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恒通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裁定复议案510

第二十七章 优先权的执行514

规则35被执行人与其他人将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工程等资产变更至新建公司名下,侵犯工程价款优先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院有权追加其他人和新建公司为被执行人514

【规则理解】514

一、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内涵及立法目的514

(一)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内涵514

(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立法目的515

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515

三、对侵害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行为的认定517

四、被执行人的追加及法律特征518

(一)被执行人的追加518

(二)被执行人追加的法律特征518

【拓展适用】519

一、执行竞合中的优先受偿权519

(一)执行竞合519

(二)执行竞合优先受偿的具体形态519

二、关于未经依法清算即被注销公司的股东在执行程序中能否直接追加为被执行人的问题521

三、关于涉夫妻一方为被执行人案件能否直接追加另一方为被执行人的问题522

(一)司法实践中的不同观点522

(二)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的条件524

(三)不宜直接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的理解525

【典型案例】吉林中城建中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诉案526

第二十八章 仲裁协议与仲裁裁决528

规则36 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生纠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当事人均应受该合同条款的约束528

【规则理解】528

一、仲裁协议法律效力的涵义528

二、仲裁协议法律效力的具体内容528

(一)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529

(二)对仲裁机构和仲裁庭的法律效力529

(三)对法院的法律效力530

(四)对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530

【拓展适用】530

一、仲裁当事人的涵义530

二、仲裁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530

(一)仲裁当事人的权利530

(二)仲裁当事人的义务531

三、仲裁当事人的特征531

四、仲裁当事人的变更532

(一)当事人消亡532

(二)合同转让532

五、关于仲裁第三人533

六、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和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重复救济的禁止534

【典型案例】江苏省物资集团轻工纺织总公司与(香港)裕亿集团有限公司、(加拿大)太子发展有限公司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535

规则37 当事人约定仲裁管辖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并订立仲裁协议,仲裁条款也只在达成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538

【规则理解】538

一、仲裁协议的内涵与法律特征538

(一)仲裁协议的涵义538

(二)仲裁协议的法律特征538

二、仲裁协议的形式与内容539

(一)仲裁协议的形式539

(二)仲裁协议的内容540

【拓展适用】541

一、对仲裁权的理解541

二、仲裁权的法律特征541

(一)意思自治是仲裁权的根本原则541

(二)公正性是仲裁权的必然要求542

(三)民间性是仲裁权的本质特征542

(四)赋予仲裁裁决强制执行力542

三、仲裁权的构成542

(一)仲裁权主体542

(二)仲裁权客体542

(三)仲裁权内容543

(四)仲裁权的法律关系543

四、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程序的性质及其救济544

(一)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程序的性质544

(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驳回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裁定的救济545

五、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后,上级人民法院不宜再监督546

【典型案例】苏州东宝置业有限公司、苏州市金城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市东宝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市东宝有黑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徐阿大与苏州百货总公司、江苏少女之春集团公司资产转让合同纠纷案547

规则38 当事人签订多个合同,未约定仲裁条款的合同发生争议形成诉讼的,人民法院有权管辖551

【规则理解】551

一、仲裁协议纠纷或裁或审制度的内涵551

二、仲裁协议纠纷案件管辖权的基础552

三、仲裁协议纠纷或裁或审制度的适用552

四、仲裁的受理553

(一)立案审查553

(二)受理的法律效力553

五、仲裁裁决553

(一)裁决结果和依据553

(二)仲裁裁决的证据效力554

【拓展适用】554

一、一裁终决制度554

二、仲裁裁决的撤销554

(一)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性质及效力554

(二)仲裁裁决撤销的事由555

(三)撤销仲裁裁决的程序556

三、重新仲裁557

(一)重新仲裁的内涵557

(二)重新仲裁的适用条件557

四、对撤销仲裁裁决或者指令重审的裁定不得上诉和再审557

(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于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判允许上诉557

(二)我国法律规定撤销仲裁裁决或者指令重审的裁定不得上诉和再审558

五、对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裁定不能再审559

(一)当事人对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裁定不能申请再审559

(二)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启动对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申请裁定的再审561

【典型案例】华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华建机器翻译有限公司与广州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谢雄平、张贺平、仇绍明、黄若浩合作协议纠纷案563

第二十九章 瑕疵仲裁协议的效力575

规则39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机构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补充协议约定;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575

【规则理解】575

一、瑕疵仲裁协议的内涵575

二、瑕疵仲裁协议的补救576

(一)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补救576

(二)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补救576

(三)对既选择仲裁又选择诉讼的仲裁协议的补救577

三、瑕疵仲裁协议的补救方式577

(一)当事人自行补充完善仲裁协议577

(二)仲裁机构协助当事人补充完善仲裁协议577

(三)人民法院督促当事人补充完善仲裁协议577

四、关于无效仲裁协议的补救578

【拓展适用】578

一、仲裁协议生效要件的涵义578

二、仲裁协议生效要件的内容578

(一)主体要件578

(二)形式要件578

(三)实质要件579

三、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580

四、仲裁机构确认仲裁协议有效对人民法院以仲裁协议无效为由裁定不予执行的影响581

【典型案例】景德镇市锦宫实业有限公司与景德镇广发置业有限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581

第三十章 涉外仲裁586

规则40 涉外合同中当事人约定适用于解决合同争议的准据法,不能用以判定仲裁条款的效力586

【规则理解】586

一、涉外合同中仲裁协议独立性内涵及法律特征586

(一)仲裁协议独立性的内涵586

(二)仲裁协议独立性的法律特征586

二、仲裁条款独立性的相关立法情况587

(一)国外立法情况587

(二)国内立法情况588

三、仲裁协议独立性在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588

(一)主合同转让、变更或解除、终止情况下仲裁协议的独立性588

(二)主合同无效情况下仲裁协议的独立性589

【拓展适用】589

一、涉外仲裁的内涵及涉外因素的认定589

(一)涉外仲裁的涵义589

(二)涉外因素的认定589

二、涉外仲裁协议界定的不同标准590

(一)以主体或仲裁地含有国际因素为标准590

(二)以争议的性质为标准590

(三)混合标准591

三、涉外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591

(一)仲裁协议有效性的法律适用问题591

(二)仲裁协议准据法的确定问题591

(三)我国对仲裁协议准据法的确定592

四、人民法院对涉外仲裁裁决处理的程序592

(一)仲裁裁决撤销的审理程序592

(二)仲裁裁决撤销的审查程序593

【典型案例】中国恒基伟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与广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香港青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594

第三十一章 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程序599

规则41 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不能仅以经手人涉嫌犯罪主张中止案件的审理599

【规则理解】599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内涵及类型599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内涵599

(二)刑民交叉案件的类型599

二、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原则601

三、处理刑民交叉案件应注意的几个程序性问题601

(一)关于应当按照民商事纠纷立案而不立案的问题601

(二)关于不当驳回当事人起诉的问题601

(三)关于对侦查过程中的证据材料是否应当质证和采信的问题602

【拓展适用】602

一、“先刑后民”不是一项诉讼基本原则602

(一)“先刑后民”的涵义602

(二)“先刑后民”不是一项司法原则602

(三)“先刑后民”的适用标准603

二、适用“先刑后民”应当注意的问题603

(一)人民法院要掌握最终审查确认权604

(二)要树立“刑”与“民”无先后、优劣之分的观念604

(三)针对个案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604

(四)关注司法效率的提高604

(五)处理方法得当604

【典型案例】郭景忠与天津石油集团天泰石油有限公司、蓝星石化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605

规则42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同一法律事实,同时涉及民商事纠纷和犯罪嫌疑的,应分别审理609

【规则理解】609

一、刑民交叉案件中“不同法律事实”、关联事实的界定609

(一)刑民交叉案件中“不同法律事实”的界定609

(二)刑民交叉案件中关联事实的界定610

二、个人涉嫌犯罪与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的关联610

(一)个人涉嫌犯罪与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610

(二)个人涉嫌犯罪与单位承担民事责任案件的主要情形611

三、个人涉嫌犯罪与单位承担民事责任案件的处理方式612

【拓展适用】612

一、移送处理的内涵及特点612

二、移送处理的条件613

(一)民事案件应当已经由法院受理613

(二)应当具备一定关联性613

(三)具有犯罪嫌疑线索和材料613

三、移送处理对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影响613

四、法院将犯罪线索移送后对民事案件的处理614

(一)全案移送后的处理614

(二)部分移送后的处理614

【典型案例】北京然自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与广东黄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一般股权转让侵权纠纷案615

规则43 民事案件的审理并不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无须中止审理622

【规则理解】622

一、犯罪行为对民事合同效力的影响622

(一)合同效力的内涵622

(二)犯罪行为对民事合同效力产生影响的情形622

(三)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方式623

二、民事欺诈行为与刑事诈骗行为的区别623

三、实践中常见的可能影响合同效力的几类案件624

【拓展适用】624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特性624

二、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624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方式比较625

四、刑事案件未经追赃对民商事案件受理和审理的影响625

(一)刑事案件未经追赃而影响民商事案件的受理625

(二)民事案件因未经追赃而应中止审理626

【典型案例】吴国军与陈晓富、王克祥及德清县中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民间借贷、担保合同纠纷案6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