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哲学东渐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哲学东渐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592003.jpg)
- 黄见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703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9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736页
- 主题词:哲学史-西方国家;哲学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哲学东渐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研究西方哲学东渐史的几个问题1
一、哲学交流是人类哲学事业发展的动力之一2
二、中外哲学之间进行交流的历史考察10
三、西方哲学东渐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进展15
四、研究西方哲学东渐史的意义19
第一章 明清之际西方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25
第一节 中西文化首度在中国直接交汇26
一、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汇的世界背景26
二、西方传教士东来30
三、中国学者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序幕掀开时发挥的作用37
第二节 基督教典籍与托马斯著作的译介43
一、西方传教士东来的使命43
二、基督教典籍的翻译与刊刻46
三、托马斯著作的翻译与出版48
第三节 基督教神哲学的初步传播53
一、形上学54
二、灵魂与认识67
三、伦理道德76
四、基督教神学与哲学传入中国的意义82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初步译介85
一、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译介86
二、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介绍88
三、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介绍92
四、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介绍93
第五节 平等对话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被人为地打断97
一、良好的开端97
二、西方哲学早期东渐被人为地打断107
第二章 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时期西学重新东渐(19世纪初至90年代初)11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西学重新东渐的新特点112
一、十九世纪初西学重新东来113
二、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发生的变化116
第二节 艰难地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121
一、林则徐“探访夷情”的努力122
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126
第三节 西学重新东来后对西学的选择131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与“中体西用”原则的提出132
二、西学器物层面的输入135
第四节 培根等西方哲学思想的零星介绍139
一、早期改良派对洋务派的超越140
二、王韬对培根等哲学思想的介绍142
三、其他有关人士对西方哲学的介绍149
第五节 西方哲学东渐史上的一段弯路153
一、从“中体西用”原则说起154
二、违背了知识输入的规律158
第三章 世纪之交西方哲学重新全面东渐(1895年至1915年)166
第一节 社会变革的发展与西方哲学重新全面东渐166
一、西方哲学重新全面东渐的社会条件及其推动力量167
二、对西学选择从制度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进展168
三、维新派和革命派为西方哲学重新全面东渐作出的努力179
第二节 西方哲学重新全面东渐的宏观展示183
一、翻译与出版的西学著作184
二、期刊发表的有关西方哲学文章篇目188
第三节 对几个西方思潮输入内容的综合分析199
一、古代希腊哲学的重新介绍200
二、星云假说的热心传播208
三、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最早传播216
第四节 对主要传播者及其传播西方哲学成果的评析224
一、梁启超对西方哲学的传播及其启蒙意义224
二、严复的西学翻译及其传播西方哲学的贡献239
三、王国维对康德、叔本华与尼采哲学的研究258
四、马君武传播西方哲学的贡献271
五、章太炎传播西方哲学的特点283
六、蔡元培对康德哲学的研究与吸收296
第五节 “哲学”概念在中文中的定译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307
一、“哲学”概念正式译出前的种种译法307
二、西文“哲学”概念在中文中的正式定译与使用312
第四章 “五四”运动前后西方哲学东渐之初步繁荣(1915年至1927年)319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西方哲学东渐的初步繁荣319
一、西方哲学成为西学东渐的主要对象319
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论争324
三、西方哲学东渐的初步繁荣331
第二节 康德哲学的热烈传播334
一、康德哲学传播的热烈景象334
二、甘蛰仙等论康德在哲学史上的位置338
三、张铭鼎论康德哲学的根本精神340
四、范寿康论康德的知识论344
五、吕澂等论康德的美学思想348
第三节 张颐对黑格尔伦理学说的研究351
一、研究黑格尔伦理学说的起点352
二、关于《黑格尔的伦理学说》一书355
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363
一、传播中的一个热点365
第四节 尼采哲学与五四思想启蒙365
二、鲁迅接受尼采哲学影响的特点372
三、茅盾对尼采哲学的全面论述379
四、李石岑对尼采哲学的客观评论382
五、S.T.W评价“超人”学说价值的角度386
第五节 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研究与输入389
一、“柏格森号”问世前后390
二、从陈独秀与李大钊的推崇说起392
三、张东荪的柏格森著作翻译与思想批评394
四、李石岑对柏格森哲学的解释397
五、瞿世英论柏格森对现代哲学的影响400
六、冯友兰对柏格森哲学方法的评述402
七、梁漱溟对柏格森哲学的比较研究405
第六节 杜威来华与实用主义哲学的传播407
一、杜威来华及其在中国的讲演407
二、胡适对实用主义哲学的全面传播415
三、陶行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420
四、蒋梦麟对杜威伦理学说的传播426
五、张东荪评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31
第七节 罗素来华及其分析哲学的传播435
一、罗素在华的五大讲座436
二、张申府以传播罗素哲学为己任444
三、王星拱等对罗素哲学方法的介绍449
四、高一涵等对罗素社会哲学的评介456
第八节 杜里舒来华及其生机哲学的传播461
一、邀请杜里舒来华的考虑与期望461
二、杜里舒在华的主题讲演464
三、张君劢关于杜里舒与罗素两家心理学之比较467
四、瞿世英论生机论与时代精神的关系470
五、费鸿年对杜里舒哲学的全面介绍473
第九节 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476
一、西方哲学在西学中的核心地位477
二、引进西方哲学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积极意义483
第五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哲学东渐的全面推进(1927年至1949年)492
第一节 在历史的山重水复中全面推进西方哲学东渐事业492
一、在历史的山重水复中对中国现代化前途的继续探索493
二、在促进民族精神全面觉醒中对西方哲学东渐提出的新要求498
三、为全面推进西方哲学东渐事业作出的努力503
第二节 西方哲学家著作的翻译和出版508
一、古代希腊哲学家著作的翻译与出版509
出版516
二、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哲学家著作的翻译与516
三、德国古典哲学家著作的翻译与出版519
四、现代西方哲学家著作的翻译与出版522
第三节 国外学者研究西方哲学成果的翻译和研究525
一、综合性研究著作的译介526
二、专题性研究著作的译介531
第四节 中国学者研究西方哲学发表的论文536
一、陈康等研究古代希腊哲学的论文537
二、金岳霖等研究休谟与斯宾诺莎哲学的论文544
三、谢幼伟论述经验论与理性论的特点549
四、张颐与贺麟等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论文554
五、郑昕等研究康德与费尔巴哈哲学的论文559
六、唐君毅等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综合研究564
七、陈铨宣扬唯意志论的消极因素569
第五节 研究古代希腊哲学著作的评析573
一、李石岑探讨希腊三位哲学家的视角574
二、黄方刚论苏格拉底哲学的转折性580
三、严群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著述582
第六节 研究近代西方哲学著作的评析584
一、汤用彤讲授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哲学的贡献584
二、施友忠等理性论与经验论著作的优点589
三、范寿康等对康德哲学的通俗解说591
四、郑昕及其《康德学述》592
五、郭本道对黑格尔哲学的系统介绍603
六、沈志远阐述黑格尔辩证法的重点611
七、贺麟钻研黑格尔哲学基本概念的功夫618
八、朱谦之探讨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结晶622
第七节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著作的评析627
一、张东荪的西方道德哲学研究630
二、洪谦及其《维也纳学派哲学》634
三、谢幼伟对现代西方哲学特征的揭示640
四、朱光潜评克罗齐的新黑格尔主义647
一、李长之论述《西洋哲学史》的出发点652
第八节 综合研究西方哲学著作的评析652
二、严群的《希腊思想》657
三、姚璋等《近代西洋哲学史纲要》简评665
四、方东美《哲学三慧》中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666
五、研究现代西方哲学著作的共同特色672
第九节 中西哲学会通研究与当代中国哲学体系的诞生682
一、西方哲学东渐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时期682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685
三、科学哲学体系的建构687
四、人本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