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农林科学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农林科学通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30557319.jpg)
- 管康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103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农业科学:生物学;林业-生物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农林科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科学史1
第一节 生物科学发展简史2
一、古典生物学时期2
二、实验生物学时期4
三、分子生物学时期9
第二节 生物科学与农林业的关系12
一、传统农业12
二、近代农业生物学时期13
三、现代生物技术与农林业18
第二章 生命起源20
一、神创论21
第一节 神创论与自生论21
二、自生论22
第二节 化学发生说24
一、奥巴林的团聚体与海洋发生说24
二、米勒的原始大气模拟合成实验25
三、福克斯的类蛋白微球体与干热聚合说27
四、RNA的作用28
五、手性起源与熵29
第三节 天外生命说30
一、宇宙胚种论30
二、地外文明探秘34
一、进化论先驱——拉马克36
第三章 生物进化36
第一节 进化论36
二、达尔文进化论37
三、种与物种形成41
第二节 生物进化地质史料44
一、地质史44
二、生物系统树48
三、生物进化的依据50
第三节 生命演化规律55
一、进化不可逆55
三、适应辐射与分支进化56
二、渐变与突变56
四、分子进化特点57
第四节 人类由来与进化58
一、达尔文—赫胥黎的人类由来58
二、猿与人猿59
三、智人60
四、现代人与人种62
第四章 基因工程64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64
一、基因与染色体64
二、基因与DNA67
三、基因表达与调控69
一、制备目的基因71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操作71
二、基因工程载体74
三、基因重组76
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78
一、基因工程药物78
二、基因疗效79
三、转基因植物80
四、转基因动物81
五、克隆体与干细胞培养85
第五章 生物固氮88
第一节 固氮生物88
一、自生固氧89
二、细菌共生固氮91
三、蓝藻共生固氮93
第二节 固氮酶与固氮机理94
一、固氮酶的特性94
二、固氮作用机理95
第三节 固氮基因与固氮基因工程98
一、固氮基因98
二、生物固氮基因工程99
第四节 生物固氮与氮素循环100
一、水生系统101
二、陆地生态系统102
三、氮素循环103
第六章 光合作用106
第一节 光合作用秘密初揭106
一、光合作用的经典工作107
二、叶绿体结构与功能109
第二节 光合作用机理研究110
一、碳素同化110
二、光反应与光系统113
第三节 光合作用与农林业116
一、光合作用与农业作物116
二、森林生态系统与生产力及生态效应119
一、有氧与无氧呼吸121
第一节 呼吸代谢途径121
第七章 呼吸代谢与产物121
二、呼吸代谢基本途径122
三、生物氧化124
四、代谢途径与生理功能调控125
第二节 呼吸代谢与发酵工业128
一、初级代谢产物128
二、次生代谢产物131
第三节 生物多糖136
一、微生物多糖136
二、植物胶138
三、海藻多糖141
四、甲壳质与壳多糖143
第一节 微生物发展史145
第八章 微生物145
一、19世纪微生物学创立146
二、20世纪微生物学发展147
第二节 细菌与其他菌体149
一、细菌150
二、古生菌152
三、放线菌156
四、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157
第三节 病毒159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159
二、病毒的繁殖161
三、病毒的种类162
第四节 真菌164
一、酵母菌165
二、霉菌166
三、大型真菌——蕈菌168
第九章 农学概论170
第一节 中国现代农业史171
一、清末到解放前171
二、新中国时期172
第二节 种植业174
一、作物品种与遗传育种174
二、土壤与耕作栽培177
三、病虫害防治178
四、农业机械化179
五、节水灌溉180
第三节 养殖业181
一、畜禽资源与品种181
二、牧草与饲料改良183
三、兽医疫病与防治183
四、水产资源184
五、水产养殖技术185
第四节 农业生物技术187
一、农作生物技术188
二、畜禽生物技术189
三、鱼类生物技术191
四、工厂化高效农业193
第五节 未来的中国农业195
一、农业战略思想196
二、未来重点农业开发区198
三、生态农业199
第十章 林学概论205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林业之概况205
一、世界林业科教206
二、世界森林资源207
三、中国林业科教209
四、中国森林资源212
一、造林学214
第二节 造林学与森林经理214
二、森林经理217
第三节 林业生物学218
一、森林土壤218
二、遗传育种220
三、植物生理221
四、林木分子生物学224
第四节 生态学与森林生态学225
一、生态学226
二、森林生态学226
三、森林与城市生态环境227
四、森林在防风固沙中的作用228
五、森林在绿化祖国山河中的作用229
第十一章 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230
第一节 海洋环境与功能231
一、大陆架与大陆坡231
二、海水运动232
三、海洋的气象物理作用234
四、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与生物的宝库236
第二节 海洋生物237
一、微生物237
二、浮游生物与海藻类238
三、原生动物240
四、后生动物241
五、脊椎动物与鱼类243
六、海洋哺乳动物244
第三节 海洋生态系统245
一、浅海区生态系统246
二、海洋区浮游生态系统246
三、底栖生物群落247
第四节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249
一、海洋捕捞249
二、海产养殖249
三、药物开发250
四、开发与保护252
第十二章 人类与环境255
一、生物圈256
第一节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256
二、生态系统类型257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60
第二节 大气层、水和土壤264
一、大气层264
二、水267
三、土壤268
第三节 森林与人类270
一、森林资源与环境270
二、森林树木之用途271
三、森林的生态性272
参考文献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