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俄罗斯语言心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俄罗斯语言心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474531.jpg)
- 黄韬,杨明天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5799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俄语-文化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俄罗斯语言心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问题3
第一章 “心智”与“心智性”3
一、术语的渊源3
二、文化学的定义7
三、二者之间的关系9
四、世界范围内研究“心智”的传统12
五、区分“心智”和“心智性”14
六、俄罗斯研究“心智性”的传统19
七、研究“心智性”的方法20
八、语言“心智性”的研究21
九、研究“心智性”的新方法22
十、术语的汉译23
十一、我们对“心智”的定义,我们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25
第二部分 古罗斯时期与启蒙时期29
第二章 古罗斯时期——以11—16世纪的经典文本为例29
一、选材和讨论的依据29
二、古罗斯的经典文本所讨论的问题31
结语43
第三章 俄国启蒙时期——以17—18世纪的经典文本为例45
一、伏尔泰主义的影响45
二、新的民族思想体系的建设48
三、神秘主义55
结语56
第三部分 十九世纪59
第四章 恰达耶夫的极端性59
第一节 恰达耶夫思想概观59
一、恰达耶夫思想体系的复建61
二、恰达耶夫的思想特点概述61
三、恰达耶夫的基本的精神结构67
四、理解恰达耶夫67
五、恰达耶夫思想的几个要点68
结语70
第二节 “极端性”的几种表达手段——以恰达耶夫的思想为例70
一、使用表示全称意义和强调意义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段74
二、使用反义、同义等词汇—修辞手段,结合强调意义形成极端意义77
三、使用表示对比、比较意义的词汇—语法手段79
四、以问答问,第二个问句为修辞疑问句80
五、综合手段80
六、借助鲜明的形象形成极端意义81
七、“无所不有或者一无所有”82
八、内容的全盘否定或肯定82
结语83
第五章 奥多耶夫斯基“整体认识”的观点和表达手段——以《俄罗斯之夜》为例84
一、“认识的整体性”86
二、“整体认识”的表达手段91
结语97
第六章 霍米亚科夫论教派对立和俄国与西欧的差异98
一、霍米亚科夫的宗教(东正教)理想99
二、教派对立和俄国与西欧的差异103
三、霍米亚科夫的使命论110
四、表达特点111
五、评价112
结语113
第七章 基列耶夫斯基思想概观116
一、东正教对基列耶夫斯基的影响118
二、基列耶夫斯基批判西方的基础119
三、东正教和唯理论的对立120
四、三位一体和直接内在的统一125
五、西方灾难和精神疾病的源泉——唯理论127
六、哲学“新原则”——以精神的完整性为基础127
七、基列耶夫斯基的使命论131
八、评价133
结语137
第八章 别林斯基关于俄罗斯特点的思考138
一、别林斯基19世纪30年代的观点139
二、别林斯基1840年的观点144
三、别林斯基1841年的观点146
四、别林斯基1844、1846年的观点163
结语166
第九章 赫尔岑思想和性格的多重性及其马赛克文体171
一、赫尔岑思想的多重性172
二、赫尔岑性格的多重性176
三、赫尔岑表达手段的多重性179
四、赫尔岑的马赛克文体186
五、对立的统一189
结语189
第十章 索洛维约夫有关俄罗斯特点的论述192
一、“自然母亲”的隐喻193
二、俄国历史的不同发展方向197
三、古俄南北民众的性格204
结语205
第十一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存在逻辑和表达208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二律背反208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自我告白214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存在逻辑215
四、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语言表达217
五、《皮格玛利翁》221
六、语言相对论的假设223
七、巴赫金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表达手段224
八、加斯帕罗夫的存在语言学226
结语229
第十二章 托尔斯泰对福音书的“解构”:《四部福音书合编与翻译》230
一、《四部福音书合编与翻译》的创作和出版231
二、托尔斯泰有关主题分析的论述238
三、从语言表达看主题分析243
四、对托尔斯泰合编与翻译的语言批判279
五、托尔斯泰的解构与主题分析289
结语294
第四部分 二十世纪299
第十三章 弗洛连斯基的圆形思维方式和“分声歌唱”:来自集中营的具体玄学299
一、圆形思维方式301
二、具体玄学302
三、圆形思维的体现304
四、结构体现319
结语320
第五部分 二十一世纪325
第十四章 沙罗夫有关俄罗斯特点的一些认识325
一、作为原料输出国的俄罗斯327
二、俄罗斯社会变革的根源329
三、关注俄罗斯人的心智336
四、隐喻化与神话化337
五、随笔性质的表达形式338
结语339
结论341
参考文献343
后记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