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研究
  • 龚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2257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社会教育-教育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研究的意义1

(一)从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看开展社会教育理论研究的迫切性2

(二)从西方形形色色社会教育理论广泛传播,看加强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研究的必要性3

(三)从我国社会教育实践需要,看加强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研究的必要性5

二、当代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探索6

三、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10

(一)关于“社会教育”的概念10

(二)流行的“社会教育”思想17

(三)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内涵21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4

(一)研究思路24

(二)研究方法26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8

一、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28

(一)经济条件:机器大工业发展带来人的异化29

(二)政治条件:工业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1

(三)文化条件:资产阶级社会教育愚民化32

二、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34

(一)德国古典哲学家和法国唯物主义者的社会教育思想34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社会教育思想41

(三)英法空想主义者的社会教育思想43

(四)其他思想家的社会教育思想50

三、马克思早期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对其思想的影响54

(一)早期直接受到西方社会教育思潮影响54

(二)马克思参加和组织了社会教育实践活动55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57

一、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萌芽57

(一)时代需要孕育了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58

(二)马克思撕去宗教面纱提出国家社会教育60

二、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形成62

(一)马克思找到了改造旧世界的物质力量和辩证法63

(二)马克思提出社会实践教育的思想67

(三)马克思阐析社会教育哲学基础70

(四)马克思拓展“社会教育”内涵71

三、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成熟与发展73

(一)以实践为基础考察社会教育的发生发展74

(二)《资本论》问世标志社会教育思想的成熟82

(三)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持续发展和传播92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96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实践教育的思想96

(一)教育在于培养人的“实践思维方式”97

(二)社会实践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人类社会化99

(三)社会实践教育的功能生成及正负作用101

(四)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教育事业及发展104

二、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教育的思想110

(一)人类日常生活的教育意蕴110

(二)构建专门的社会教育网络112

(三)国家社会制度蕴含教育的力量114

(四)社会教育促进人的生活完满118

三、马克思关于社会环境教育的思想122

(一)人虽是社会环境教育的产物,但人能够改造社会环境122

(二)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改造并推动社会发展125

(三)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革命的实践过程129

四、马克思关于职业技能教育的思想131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意义132

(二)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134

(三)马克思关于职业技能教育的具体内容135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特征与功能140

一、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特征142

(一)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实践性特征142

(二)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社会性特征151

(三)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人民性特征160

二、马克思关于社会教育功能的思想170

(一)社会教育的社会沟通功能170

(二)社会教育对个体的促进功能178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82

一、马克思社会教育的原则182

(一)社会教育的主导性原则182

(二)教育过程的协同性原则187

(三)教育效能的经济性原则190

二、马克思社会教育的方法196

(一)活动教育法196

(二)说服教育法197

(三)文艺熏陶法199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启示201

一、建设社会教育事业:基于马克思的国家社会教育观201

(一)坚持党对社会教育事业的领导,发挥国家社会教育作用201

(二)社会教育坚持“群众路线”,践行“以民为本”204

(三)培养新的生活方式之上的共产主义无产者及其后代207

二、优化社会环境:基于马克思的社会环境教育观210

(一)以教育总方针指导社会教育航向210

(二)以主流文化引领社会教育思潮214

(三)创新育人模式,开拓社区教育216

(四)规范大众传媒,引导正向育人218

三、实践中谋求发展:基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教育观220

(一)以社会实践思维方式探究思想道德教育221

(二)以实践为依托支撑社会教育事业成长223

(三)以理论学习和实践互动促进社会发展227

(四)以实践为纽带引导社会教育合理转化230

四、走向学习型社会:基于马克思的社会生活教育观232

(一)构建学习型政党:马克思社会教育任务233

(二)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国社会教育的今天236

(三)构建终身教育的体系:社会教育的明天237

主要参考文献243

后记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