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教育改革 课程与教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校教育改革 课程与教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5008950.jpg)
- 张清滨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57112927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校教育改革 课程与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学校行政篇3
第1章 学校教育改革的基本概念3
第一节 教育改革方案3
第二节 变革与改革的涵义4
第三节 学校教育改革的模式6
第四节 学校教育改革模式的应用10
第五节 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13
第2章 学校教育改革与心灵改革15
第一节 心灵改革的背景15
第二节 什么是人文教育?16
第三节 心灵改革的途径17
第四节 培养更富人性的国民25
第3章 学校教育改革的契机:发展学校的特色27
第一节 创造学校的风格27
第二节 掌握学校的优势条件28
第三节 建立更制度化的行政体制28
第四节 设计特殊的校园景观29
第五节 运用社区资源30
第六节 树立优良学风30
第七节 创新点子31
第4章 学校行政的改革:教师评审委员会33
第一节 教师任用制度的变革33
第二节 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功能34
第三节 教师评审委员会的组织35
第四节 教师评审委员会的运作36
第五节 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利弊得失38
第六节 改革建议40
第5章 教师分级晋阶制度45
第一节 教师分级晋阶的法理性45
第二节 教师的分级与晋阶46
第三节 分级晋阶制度的实施46
贰、九年一贯课程篇53
第6章 九年一贯课程:理念与实施53
第一节 九年一贯课程准备好了吗?53
第二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理念54
第三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59
第四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配套措施72
第7章 课程统整与统整课程79
第一节 课程发展的趋势79
第二节 课程统整的涵义80
第三节 课程统整的原理81
第四节 课程统整的类型83
第五节 课程统整策略87
第六节 课程统整的例证89
第8章 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95
第一节 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发源地95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背景96
第三节 什么是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96
第四节 怎样落实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98
第9章 教科用书与两性平等教育109
第一节 教科用书是否合乎两性平权?109
第二节 什么是两性平等教育?109
第三节 人类生而平等吗?110
第四节 教科用书的性别检验112
第五节 中小学实施两性平等教育的途径113
参、小班教学精神篇125
第10章 现代教师角色与小班教学精神125
第一节 影响教学品质的因素125
第二节 扮演现代教师的角色126
第三节 发挥小班教学精神129
第四节 怎样落实小班教学精神?131
第11章 小班教学的理论与应用135
第一节 小班教学的理论135
第二节 小班教学理论的应用146
第12章 个别化教学161
第一节 个别化教学的涵义162
第二节 个别化教学的特性163
第三节 个别化教学的方式165
第四节 个别化教学示例175
第五节 配合措施178
第13章 协同教学185
第一节 协同教学的定义185
第二节 协同教学的特点186
第三节 协同教学的模式186
第四节 协同教学的步骤188
第五节 协同教学示例189
第六节 配合措施191
第14章 小组教学195
第一节 小组教学的涵义195
第二节 小组教学的模式196
第三节 实施要领198
第15章 电脑化教学203
第一节 电脑化社会的来临203
第二节 电脑化教学已成必然的趋势204
第三节 电子邮件的特点205
第四节 电子邮件在教学上的应用206
第五节 电脑化适性测验207
第16章 探究式教学211
第一节 探究法的涵义212
第二节 探究法的模式与步骤213
第三节 探究法示例217
第17章 思考教学:批判思考与创造思考221
第一节 培养高层次思考的能力221
第二节C.Q.的本质222
第三节C.Q.的教学活动223
第18章 情意领域教学231
第一节 德先生、赛先生与赖先生231
第二节 情绪的重要性232
第三节 什么是社交及情绪学习?233
第四节 为何需要社交及情绪学习?234
第五节 社交及情绪学习的概念及目标235
第六节 如何融入於课程与教学?235
第七节 提升情绪商数238
第19章 民主法治教育的途径243
第一节 社会互动是学习的主要历程243
第二节 什么是民主素养?245
第三节 民主法治教育的途径249
肆、教学评量篇257
第20章 小班教学评量257
第一节 教学评量的演变257
第二节 小班教学的理念258
第三节 多元化评量259
第四节 个别化评量267
第五节 适性化评量269
第六节 高中入学应参采在校成绩270
第21章 学习档案纪录评量273
第一节 评量不只是在试卷作答273
第二节 产生的背景274
第三节 涵义276
第四节 内容与特性277
第五节 优点与限制278
第六节 方法与标准281
第七节 应用282
第八节 记忆与记录283
第22章 实作评量285
第一节 实作评量的涵义285
第二节 实作评量的特性286
第三节 实作评量的种类287
第四节 实作评量的优点与限制288
第五节 实作评量的步骤289
第六节 导正为考试而教学的弊病296
第23章 小班教学绩效指标299
第一节 教学绩效有待评估299
第二节 学校效能的研究300
第三节 教师效能的研究304
第四节 教学效能的研究308
第五节 小班教学的研究313
第六节 小班教学绩效指标的建构315
第七节 检验小班教学的绩效320
附录篇329
附录1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329
附录2教育部发展小班教学精神计画339
附录3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评审委员会设置办法351
附录4国民中小学学生成绩评量准则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