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智能城市空间组织模式与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智能城市空间组织模式与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416583.jpg)
- 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组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5799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现代化城市-城市空间-空间规划-研究-中国;现代化城市-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智能控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智能城市空间组织模式与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3
一、城镇化转折点的城市挑战3
(一)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人口结构的动态化,从而影响了城市空间的需求3
(二)城市与环境之间关系更加紧张4
(三)城市不合理增长带来内部压力增大,传统城市发展与治理模式面对挑战4
二、世界城市走向智能化发展4
(一)欧盟——起步早、政策体系完备、覆盖面广、资金充足、组织健全,侧重清洁能源及政府服务领域5
(二)美国——市场主导、民间参与,政策面重点关注信息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6
(三)日本——三大战略应对高龄少子和国际竞争,提供完善领先的智能化低碳化公共服务体系7
(四)韩国——深度融合、无处不在的智能城市服务8
(五)新加坡——打造ICT驱动的全球竞争力优势9
(六)国际经验的启迪9
三、中国的智能城市探索10
四、关注实体网络和流动的组织12
第2章 智能城市空间的组织15
一、智能城市空间组织的理论基础15
(一)对智能城市的基本认知15
(二)城市空间层次与城市功能系统21
(三)智能城市空间组织的四个原则22
(四)智能城市空间组织的四大核心要素25
二、智能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30
(一)城市“时空”概念的转型30
(二)对城市四大功能的空间影响32
三、智能技术对城市空间规律认知的支撑35
(一)城市运行状态及其诊断技术36
(二)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诊断44
(三)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城市空间诊断74
四、智能技术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支撑76
(一)智能技术对城市规划的意义76
(二)智能城市规划新方法77
(三)智能城市规划实践80
(四)智能城市规划过程87
五、智能技术对决策系统的支撑91
(一)相关研究进展91
(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92
(三)案例:“智能市长桌”——城区管理决策平台98
(四)案例:“地球模型”——城乡发展监测预警分析模型104
六、智能城市空间组织的政策建议110
(一)智能城市空间发展目标110
(二)智能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重点110
(三)国家层面的推进举措112
(四)城市层面的推进举措113
第3章 智能交通系统119
一、智能交通概述119
二、国外智能交通发展述评120
(一)发展历程120
(二)发展经验总结125
三、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现状126
(一)发展阶段及特点126
(二)智能交通关键技术发展现状132
(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37
四、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建设需求138
(一)中国城市发展国家战略138
(二)中国城市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39
(三)中国城市交通现存问题140
五、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框架与重点内容142
(一)智能交通发展趋势预判143
(二)系统框架150
(三)重点建设内容152
六、智能交通建设保障措施155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智能交通规划体系155
(二)完善政策、资金保障机制155
(三)加强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155
七、北京智能交通建设案例156
(一)概述156
(二)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158
(三)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系统160
(四)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系统163
八、新交通理念及新型交通系统165
(一)慢行交通的回归165
(二)汽车共享(Car-sharing)169
(三)个人快速公交系统170
(四)真空管道磁浮系统171
第4章 智能物流系统175
一、智能物流的发展背景175
(一)中国智能城市的发展环境175
(二)中国城市物流系统的特征分析179
(三)逐步改变工业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的物流服务实践192
二、智能物流:企业的行动195
(一)物流企业的理念变换195
(二)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物流管控模式195
(三)园区企业推进以主导产品为目标的物流供应链系统198
三、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潜在技术201
(一)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201
(二)大数据技术应用206
四、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目标208
(一)战略层面的发展目标208
(二)实施层面的发展目标209
五、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愿景210
(一)满足物流需求的多样化210
(二)实现运输企业的精明管理211
(三)缓解物流活动与城市发展间的矛盾214
六、智能物流的关键技术215
(一)物联网技术215
(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219
(三)物流网络规划技术220
(四)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优化技术223
七、智能物流的推进战略227
(一)优化物流政策环境227
(二)推动体系制度改革228
(三)加强基础设施整合229
(四)强化跨行业间沟通230
(五)促进物流技术推广230
(六)优先关注发展重点231
附录235
附录1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的“理想城市”及对生态文明时期“理想城市”的探讨235
(一)农业文明时期的理想城市235
(二)工业文明时期的理想城市236
(三)生态文明时期的理想城市237
(四)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向239
附录2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新科学技术应用助推健康城镇化240
(一)研究目的与思路240
(二)典型国家的历史现象观察:城镇化率超过50%的时代背景与大事件242
(三)启示与思考: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250
(四)结语254
附录3智能城市的空间结构——试论信息化发展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255
(一)前言255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255
(三)信息化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256
(四)理论畅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向260
(五)回归现实:城市空间发展的潜在危机261
(六)结语263
附录4浅议智能城市建设中文化的发展与传承264
(一)信息技术中的文化264
(二)智能城市的构建265
(三)利用智能城市环境大力发展核心文化268
参考文献271
索引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