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巢乡村的守望 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空巢乡村的守望 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 任运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978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农村-儿童教育-研究-西北地区;农村-儿童教育-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空巢乡村的守望 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社会现实背景1

(一)空巢乡村成片出现1

(二)大量留守儿童生存发展问题突出2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力度亟待加强4

二、相关研究述评6

(一)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进展6

(二)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缺失9

三、研究主题、意义和全书框架12

(一)研究主题12

(二)研究意义13

(三)全书框架15

第一章 “同在蓝天下”: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成因、对策研究20

一、综合问卷调查基本情况20

二、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系统解析22

(一)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与教育问题22

(二)留守儿童的整体素质与教育问题24

(三)留守儿童的生存处境与教育问题29

(四)留守儿童的发展前景与教育问题35

(五)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42

三、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成因51

(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整体恶劣51

(二)基础教育办学基础整体薄弱58

(三)中小学校师资建设亟待加强66

(四)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严重匮乏75

(五)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就学困难重重83

四、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讨论89

(一)高度警惕将留守儿童“污名化”的倾向89

(二)大幅度改善西部农村文化教育生态环境94

(三)加强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和法制教育工作99

(四)进一步加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建设102

(五)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108

(六)构建以寄宿制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监护体系113

五、结语122

第二章 “迷茫与希望之间”:一个劳务输出大区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128

一、研究过程简介128

二、南川区及其留守儿童概况129

(一)南川区概况129

(二)南川区留守儿童概况130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133

(一)故事:两位典型留守儿童的自传133

(二)解读:留守儿童支离破碎的教育生活142

四、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148

(一)抽样班级成绩统计与分析148

(二)抽样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156

(三)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学业问题158

五、留守儿童的发展前景160

(一)从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与日常生活看发展前景160

(二)从留守儿童的职业理想看发展前景164

(三)村民谈留守儿童的发展前景171

(四)干部谈留守儿童的发展前景176

六、农村中小学校的行动179

(一)探索: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的不同模式179

(二)评析: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成效与问题183

七、农村地方政府的作为187

(一)全局:南川区关爱留守儿童概况187

(二)个案:鸣玉镇留守儿童教育工程189

(三)解读:农村地方政府的价值导向193

八、结语199

第三章 “有梦难圆”:一个打工大镇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206

一、研究过程简介206

二、山水镇概况209

三、难圆“状元梦”:山水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212

(一)王金美家庭教育概况212

(二)王金美笔下的文字215

(三)对王金美家庭教育的讨论223

四、追寻梦想:山水镇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个案225

(一)追寻梦想的原因225

(二)追寻梦想的行动229

(三)追寻梦想的困难244

五、尴尬的“小太阳”:山水镇留守儿童社会教育个案257

(一)“小太阳”的前身257

(二)“小太阳”的建立260

(三)“小太阳”的辉煌263

(四)“小太阳”的退隐269

六、结语272

第四章 “绝大部分孩子是草”:一个空巢村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279

一、研究过程简介279

二、幸福村概况284

三、幸福村村长的讲述287

(一)前任村长的讲述287

(二)现任村长的讲述291

四、幸福村村民的讲述296

(一)一个新生代村民的讲述296

(二)五位探亲民工的联合讲述300

(三)三位留守老人的联合讲述305

五、幸福村小学老师们的讲述309

(一)一位支教老师的讲述309

(二)五位普通老师的联合讲述316

(三)校长的讲述322

六、幸福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活纪实327

(一)14位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327

(二)14名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332

(三)9名高中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339

七、结语344

第五章 “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研究351

一、研究过程简介351

二、柳守兰的家乡353

三、柳守兰讲述自己的故事356

(一)“我的成熟到底意味着什么”356

(二)“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360

(三)“最失败的是给弟弟当家长”362

(四)“眼泪不能解决任何问题”369

(五)“我们学习靠的是小米加步枪”373

(六)“我的未来应该不是梦”382

四、柳守兰日记选摘386

五、结语392

第六章 “百感交集的旅程”:我的研究自白396

一、研究范式与方法396

(一)定性研究范式的选择396

(二)人类学“蝗虫”法与“鼹鼠”法的整合398

(三)文化唯物论主位和客位研究方法的运用399

(四)社会学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方法的借鉴400

(五)“套娃理论”的提出与探索性实践402

二、研究的具体历程406

(一)文献研究406

(二)田野工作406

(三)书稿写作410

三、对研究的反省411

(一)研究效度412

(二)研究信度412

(三)研究推广度413

(四)伦理道德问题414

附录416

1.本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综合调研问卷416

2.本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干部书面访谈提纲422

3.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参研情况统计表423

参考文献424

后记4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