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刑法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刑法总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5099970.jpg)
- (日)西田典之著;王昭武,刘明祥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4280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刑法-研究-日本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刑法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刑法1
一、作为社会规范的法1
二、刑法4
三、刑罚的种类与内容7
第二章 刑罚的目的13
第一节 刑罚的正当化根据13
一、报应刑论13
二、目的刑论14
三、相对的报应刑论16
第二节 刑罚论的演变——学派之争17
一、近代以前的刑罚制度17
二、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17
三、古典学派(旧派)的理论18
四、近代学派(新派)的理论19
五、学派之争21
六、日本的学派之争21
七、刑罚与保安处分22
第三章 刑法的机能24
第一节 法益保护机能24
一、法益的保护24
二、刑法的谦抑性、补充性、断片性25
三、价值观的变化与刑法26
四、刑法与社会伦理26
第二节 自由保障机能31
一、罪刑法定主义31
二、日本的罪刑法定主义32
三、责任主义33
第四章 罪刑法定主义35
第一节 法律主义35
一、成文法主35
二、狭义的法律主义36
三、法律的委任36
四、条例所规定的罚则37
第二节 禁止事后法39
一、禁止溯及性处罚39
二、公诉时效的溯及性延长40
三、判例的溯及性变更41
第三节 禁止类推解释41
一、解释的方法41
二、类推解释42
三、扩张解释的限度43
第四节 明确性原则44
第五节 刑罚法规的适正47
第五章 犯罪论体系49
第一节 何为犯罪论49
第二节 未遂与共犯51
第三节 犯罪论与刑法典总则之间的关系52
第四节 法定刑、处断刑、宣告刑53
一、法定刑53
二、处断刑53
三、宣告刑54
第六章 构成要件该当性56
第一节 何为构成要件56
一、要件与效果56
二、构成要件的确定57
三、违法、有责类型57
四、构成要件论的实际意60
第二节 构成要件的要素61
一、主体62
二、行为客体与保护客体66
三、行为67
四、结果69
五、状况与条件73
六、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74
第三节 因果关系论76
一、因果关系论的含义76
二、因果关系论的必要性76
三、因果关系的判断方法77
四、条件关系论78
五、相当因果关系论83
六、客观归属论95
第四节 不作为犯96
一、真正不作为犯97
二、不真正不作为犯97
三、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98
第七章 违法性107
第一节 违法性的实质107
一、结果无价值论107
二、行为无价值论108
第二节 违法阻却事由111
一、构成要件的违法推定机能111
二、形式的违法论与实质的违法论111
第三节 违法阻却的一般原理113
一、结果无价值论的结论113
二、行为无价值论的结论114
第四节 紧急行为与正常行为116
一、紧急行为116
二、正常行为116
第五节 紧急避险117
一、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117
二、紧急避险的成立要件121
三、特别义务者的例外127
四、避险过当127
五、假想避险128
六、假想避险过当129
第六节 正当防卫129
一、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129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132
三、防卫过当149
四、假想防153
五、假想防卫过当154
六、《盗犯等防止法》的特别规定156
第七节 被害人的同意157
一、要保护性的阙如157
二、伤害与同意158
三、危险的接受159
四、有效同意的要件160
第八节 推定的同意164
一、事务管理型164
二、权利侵害型165
第九节 正当行为166
一、概述166
二、法令行为166
三、正当业务行为167
第十节 可罚的违法性的理论173
一、滥用公诉权理论173
二、绝对轻微型174
三、相对轻微型175
第八章 有责性176
第一节 有责性的要件176
一、责任主义176
二、责任的本质177
三、心理责任论与规范责任论179
四、责任构成要件与责任阻却事由180
第二节 故意180
一、第38条概述180
二、故意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181
三、故意的认识对象183
四、故意的种类187
第三节 事实的错误190
一、概述190
二、具体的事实错误191
三、共犯的错误200
四、抽象的事实错误203
第四节 违法性的错误208
一、概述208
二、学说210
三、判例213
第五节 事实的错误与违法性的错误之间的界限217
一、问题点217
二、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错误218
三、行政犯中的事实认识219
第六节 过失225
一、过失犯的处罚225
二、过失犯的构造227
三、过失犯的成立要件232
四、过失的种类249
第七节 责任能力250
一、含义250
二、责任能力的判断方法252
三、原因自由行为254
第八节 期待可能性263
第九章 未遂犯265
第一节 犯罪的阶段性类型265
第二节 未遂犯的处罚266
第三节 实行的着手267
一、主观说267
二、客观说267
第四节 不能犯274
一、概述274
二、学说概述275
三、判例概述279
第五节 中止犯281
一、刑罚减免根据281
二、政策说与法律说281
三、违法减少说282
四、责任减少说(法定量刑事由说)282
五、中止犯的成立要件283
六、预备的中止288
第十章 共犯论290
第一节 限制的正犯概念与共犯规定290
一、共犯现象290
二、刑法中有关共犯的规定291
三、作为处罚扩张事由的共犯293
第二节 间接正犯294
一、行为支配说294
二、扩张的共犯论294
三、间接正犯的类型295
四、间接正犯的实行的着手时点298
五、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错误299
六、身份犯的间接正犯300
第三节 共犯的处罚根据301
一、责任共犯论301
二、违法共犯论301
三、责任共犯论、违法共犯论的弱点302
四、因果共犯论(惹起说)302
五、纯粹惹起说303
六、构成要件性惹起说303
七、未遂的教唆304
第四节 共犯的因果性305
一、与同时犯的区别305
二、物理因果性与心理因果性306
三、帮助的因果关系307
四、日常行为与帮助309
第五节 共谋共同正犯309
一、实行共同正犯与共谋共同正犯309
二、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法理310
三、形式的实行共同正犯论311
四、共同意思主体说311
五、实质的实行共同正犯论312
六、准实行共同正犯论313
七、重要作用的含义314
八、判例理论探讨(正犯意思)316
第六节 片面的共犯318
第七节 不作为的共犯319
一、问题之所在319
二、判例状况320
三、学说状况324
第八节 承继的共犯326
一、问题之所在326
二、判例态度的演变327
三、学说状况328
第九节 共犯的脱离331
一、问题之所在331
二、因果性的切断332
三、着手之后的中334
四、共犯关系的解消335
第十节 必要的共犯337
一、必要的共犯的含义337
二、对向犯338
三、立法者意思说338
四、对立法者意思说的疑问340
五、实质说341
六、实质说与立法者意思说的并用342
第十一节 过失的共犯342
一、问题之所在342
二、共犯构成要件的存在与否343
三、判例状况344
四、学说的展开与探讨345
第十二节 共犯的从属性347
一、问题之所在347
二、实行从属性348
三、要素从属性355
四、罪名从属性358
第十三节 共犯与身份361
一、第65条的立法宗旨361
二、身份的含义365
三、对第65条第1款的解释372
四、对第65条第2款的解释373
第十一章 罪数论375
一、单纯的一罪375
二、包括的一罪376
三、科刑的一罪379
四、并合罪383
五、数罪384
第十二章 刑罚的适用385
第一节 法定刑、处断刑、宣告刑385
一、法定刑385
二、处断刑的形成386
三、宣告刑389
四、缓刑(刑罚的执行犹豫)389
五、刑罚的执行390
六、假释391
第二节 刑罚执行权的消灭392
一、犯人的死亡(法人的消灭)392
二、刑罚的时效与刑罚的消灭392
三、恩赦392
第三节 犯罪的非刑罚处罚(diversion)393
一、警察阶段393
二、检察阶段394
三、裁判所阶段394
四、少年案件的特别规则395
第十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396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396
一、国内犯396
二、国外犯397
三、外国判决的效力398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398
一、刑罚法规的施行398
二、禁止事后法399
三、刑罚的废止399
四、刑罚的变更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