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防犯罪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预防犯罪学
  • 王玉才,张战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求实出版社
  • ISBN:780033193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预防犯罪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预防犯罪学概述1

第一节 预防犯罪学的概念和特点1

第二节 预防犯罪学的作用5

第三节 预防犯罪学的依据10

第四节 预防犯罪学的形成与发展17

第五节 预防犯罪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2

第六节 预防犯罪学的研究方法35

第二章 预防犯罪的方针和原则40

第一节 预防犯罪的方针40

第二节 预防犯罪的原则48

第三章 本书的结构体系58

第二编 犯罪预测60

第四章 犯罪预测的概念及基本要求60

第一节 犯罪预测的概念及特征60

第二节 犯罪预测的组织67

第三节 犯罪预测的原则和基本要求70

第五章 犯罪预测的对象74

第一节 滋生犯罪的环境74

第二节 助于犯罪的条件81

第三节 诱发犯罪的因素85

第四节 容易犯罪的重点人89

第六章 犯罪预测的基本方法92

第一节 网络预测法93

第二节 设点预测法95

第三节 定员预测法98

第四节 调研预测法101

笫五节 资料分析预测法103

第六节 预测中的实用技巧107

第七章 犯罪预测成果的应用110

第一节 筛选传递信息110

第二节 提供对策建议114

第三节 综合通报情况117

第四节 下发险情通知118

第五节 整理调研文章120

第三编 犯罪控制123

第八章 犯罪控制的指导方针123

第一节 什么是犯罪控制123

第二节 犯罪控制指导方针的内容127

第三节 坚持犯罪控制方针的意义131

第四节 贯彻犯罪控制方针的要求134

第九章 犯罪控制的原则137

第一节 党委领导原贝137

第二节 依法办事原则142

第三节 综合治理原则144

第四节 实事求是原则151

第五节 防打结合原则155

第六节 服从全局原则158

第十章 犯罪控制的方法161

第一节 教育控制161

第二节 骨干控制167

第三节 制度控制173

第四节 技术控制180

第五节 警卫控制184

第六节 联防控制188

第七节 重点控制193

第八节 要因控制204

第十一章 犯罪控制措施的督促落实208

第一节 进行安全检查208

第二节 开展竞赛活动210

第三节 推广先进经验213

第四节 实行奖优罚劣214

第四编 犯罪苗头的消除216

第十二章 犯罪苗头的概述216

第一节 犯罪苗头的基本含义217

第二节 犯罪苗头的特点217

第三节 犯罪苗头形成的主观因素219

第四节 犯罪苗头形成的客观进程223

第十三章 犯罪的种类及其形成的原因224

第一节 政治反动型225

第二节 排除险情230

第二节 暴力型232

第三节 财产型236

第四节 性欲型242

第十四章 犯罪苗头的发现及消除的原则245

第一节 犯罪苗头的发现246

第二节 消除犯罪苗头的心理依据251

第三节 消除犯罪苗头的原则254

第十五章 犯罪苗头的消除方法257

第一节 紧急排险法258

第二节 冷处理法260

第四节 帮教转化法262

第三节 防范监控法262

第五编 犯罪案件发生后的预防工作265

第十六章 案件发生后预防工作的意义、任务及指导思想265

第一节 案发后预防工作的意义266

第二节 案发后预防工作的任务267

第三节 案发后预防工作的指导思想268

第十七章 案件发生后的处置措施279

第一节 及时报告279

第三节 保护现场282

第四节 迅速了解情况,准确记录案情285

第五节 抓获罪犯287

第十八章 案件发生后的思想稳定工作293

第一节 案件发生后思想稳定工作的意义、任务和基本要求294

第二节 稳定思想工作的组织领导298

第三节 案件发生后的思想稳定教育301

第四节 正常秩序的管理303

第十九章 案件发生后的善后工作307

第一节 嫌疑人的监视与看管307

第二节 受害人的保护313

笫三节人犯的押送317

第四节 死者安置320

第五节 被害者家属工作322

第六节 来信来访的处理324

第二十章 案件发生后的反思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