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划管理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划管理新论
  • 杨小苏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025650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计划管理(学科: 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划管理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1.引论1

1.1 中国计划学的创立和发展1

1.1.1 理论的输入2

1.1.2 中国的实践5

1.2 国外计划学的研究概况8

1.2.1 管理学和计划理论8

1.2.2 发展经济学和计划理论10

1.2.3 国民经济核算和计划理论12

1.2.4 必比较经济体制学和计划理论14

1.3 计划体制的设定17

1.3.1 国内的若干理解17

1.3.2 国外的若干理解19

1.3.3 本书的体制设定21

1.4 本书的结构安排24

1.4.1 总体结构24

1.4.2 计划的编制26

1.4.3 计划的调整29

1.4.4 计划的实施31

上篇 计划的编制36

2.传统理论、编制框架和灵活性36

2.1 传统计划理论述评36

2.1.1 传统计划原理评析37

2.1.2 传统计划方法评析38

2.1.3 传统计划原理和方法的结合41

2.1.4 传统计划与核算的关系述评43

2.2 编制的框架44

2.2.1 SNA的特点45

2.2.2 SAM和计划框架48

2.2.3 SAM的数字例子51

2.3 编制框架的灵活性53

2.3.1 消费帐户的扩展53

2.3.2 生产帐户的扩展55

2.3.3 典型的投入产出表56

2.3.4 简化的投入产出表57

3.投入产出、生产函数和最优化61

3.1 投入产出系统的求解61

3.1.1 一般形式和直接消耗系数61

3.1.2 列昂节夫逆矩阵65

3.1.3 投入产出系统的推算72

3.1.4 实际应用的若干问题75

3.2 生产函数79

3.2.1 一般形式79

3.2.2 函数的经济性质80

3.2.3 特殊生产函数82

3.2.4 设定和估计85

3.2.5 C—D型函数应用举例89

3.3 最优规划93

3.3.1 高效最终需求93

3.3.2 经济优化97

3.3.3 线性规划和L—函数99

6.1.1 灵活探索法104

3.3.4 最优规划与计划工作106

4.1 经济计量学概论110

4.1.1 经济计量学的概念110

4.计量模型、经济预测和一致性110

4.1.2 经济计量学的特性112

4.1.3 经济计量模型基础知识114

4.2 经济预测118

4.2.1 经济预测及其分类119

4.2.2 时间序列预测122

4.2.3 经济计量模型预测124

4.2.4 两种经济预测方法的比较127

4.3 计划框架和一致性131

4.3.1 第二种计划框架131

4.3.3 初始状态的形成过程131

4.3.2 初始状态132

4.3.4 一致性138

5.1 多数的调整144

5.1.1 参数的分类144

中篇 计划的调整144

5.局部调整144

5.1.2 直接消耗系数的调整146

5.1.3 优化模型的系数调整156

5.2 变量的调整163

5.2.1 变量数值调整164

5.2.2 变量变动调整169

5.3 结构的调整177

5.3.1 结构调整的涵义及例证177

5.3.2 新结构的求解181

5.4 局部调整的综合184

5.4.1 局部调整的综合和多方案模拟185

5.4.2 局部调整的综合和政策模拟187

6.目标调整193

6.1 目标调整的两种方法193

6.1.2 目标规划法197

6.1.3 两种目标调整方法的比较200

9.1 公共项目和整数规划206

6.2 灵活探索法的分类及其应用206

6.2.1 均衡增长目标的探索207

6.2.2 非均衡增长目标的探索211

6.2.3 政府操作性目标探索212

6.3 目标规划法的分类及其应用215

6.3.1 目标规划法的分类215

6.3.2 宏观经济结构分析217

6.3.3 宏——微综合发展计划分析225

7.1.1 指令性计划模式238

7.1 计划实施的三种模式238

7.计划实施概论238

下篇 计划的实施238

7.1.2 指导性计划模式242

7.1.3 混合型计划模式243

7.2 计划实施的涵义及内容245

7.2.1 计划实施的多重涵义245

7.2.2 计划实施的内容248

8.1.1 政策目标分类251

8.1 政策的分类251

8.国家计划实施的政策化251

8.1.2 政策工具分类252

8.1.3 政策控制分类254

8.1.4 政策效应分类255

8.2 稳定政策与计划实施256

8.2.1 财政政策及操作例证257

8.2.2 金融政策及操作例证263

8.2.3 财政——金融政策的配合270

8.3 发展政策与计划实施276

8.3.1 产业政策及其操作277

8.3.2 区域开发政策及其操作285

8.3.3 稳定政策与发展政策的配合290

9.国家计划实施的项目化295

9.1.1 项目决策中的整数规划296

9.1.2 整数规划分类300

9.1.3 整数规划在项目决策中的应用303

9.2.1 网络计划技术308

9.2 项目实施和网络计划技术308

9.2.2 网络计划技术的常用方法分类311

9.2.3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315

9.3 政策化和项目化的结合325

9.3.1 实例1:韩国的起飞经验325

9.3.2 实例2:中国改革的成功之举328

10.计划实施的评价及反馈333

10.1 计划实施评价概述333

10.1.1 计划实施评价的意义333

10.1.2 计划实施评价的手段335

10.1.3 计划实施评价的组织338

10.1.4 影响计划实施评价的因素343

10.2 计划实施评价的内容343

10.2.1 计划实施评价的分类345

10.3.2 数是评价346

10.2.3 非数量评价349

10.2.4 结束语:论计划评价3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