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亚洲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亚洲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399748.jpg)
- (美)罗兹·墨菲著;黄磷译 著
- 出版社: 广州: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3710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21页
- 文件大小:206MB
- 文件页数:643页
- 主题词:亚洲-历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亚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季风亚洲——一个完整的研究学习单元1
地理环境2
人口密度4
共同的文化特点5
农业6
社会等级结构6
对季风亚洲的研究9
第1章 史前亚洲11
1.1 古代的和旧石器时代的文化12
1.2 新石器时代的革命14
1.3 东南亚农业的发端17
1.4 东南亚的居民18
1.5 史前中国19
1.6 朝鲜和日本21
1.7 古代亚洲的商业和文化交往23
讨论题24
第2章 亚洲的宗教及相关文化25
2.1 印度教26
印度教的教义和经籍26
转世28
2.2 印度的佛教及其向东方的传播31
耆那教31
走近 乔达摩佛陀32
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33
2.3 儒教35
孔子和孟子36
儒教的观点36
2.4 道教39
2.5 犹太教在亚洲41
2.6 伊斯兰教在亚洲42
2.7 神道教45
2.8 关于亚洲宗教的若干反思46
讨论题48
第3章 亚洲的传统社会49
3.1 社会等级51
印度的种姓和社会组织52
东亚的社会等级制53
东南亚54
3.2 家庭55
婚姻57
3.3 性风俗58
子女养育58
3.4 妇女的地位60
3.5 教育、识字和印刷品62
3.6 物质福利65
3.7 价值观67
3.8 法律、犯罪和刑罚69
讨论题72
第4章 古印度文明73
4.1 印度文明的起源74
4.2 印度河文明76
与苏美尔的关系76
印度河文明的城市78
衰落和瓦解80
4.3 雅利安人81
雅利安人的统治82
吠陀文化83
4.4 帝国的兴起:孔雀时代的印度84
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84
4.5 孔雀王朝85
4.6 华氏城和孔雀印度的光荣86
走近 “神所钟爱的”阿育王87
4.7 贵霜人和希腊人88
4.8 南印度和马杜赖城90
4.9 锡兰91
4.10 笈多王朝和戒日王帝国94
笈多时代的生活和文化94
笈多王朝的崩溃94
4.11 古印度的妇女96
4.12 印度的遗产97
4.13 笈多王朝在孟加拉湾地区的遗产99
讨论题100
第5章 古中国文明101
5.1 中国的起源102
5.2 商王朝104
5.3 周王朝105
战国107
走近 圣人孔子109
5.4 秦的征伐111
5.5 秦王朝的独裁主义112
5.6 汉王朝114
汉武帝的扩张115
中国与罗马帝国117
贸易规模扩大118
汉文化119
汉制度的崩溃122
走近 古代中国的城市123
5.7 汉代的成就124
讨论题125
第6章 中世纪的印度127
6.1 伊斯兰教对北印度的早期影响128
6.2 伊斯兰教向北印度推进129
6.3 德里苏丹国(又称奴隶王朝)130
走近 著名的苏丹:阿拉丁·卡尔吉133
图格鲁克王朝135
锡坎达尔·洛迪137
6.4 南印度138
寺庙建造者和对立诸王国139
6.5 朱罗人141
维查耶那加尔:胜利帝国141
讨论题143
第7章 古代的和中世纪的东南亚145
7.1 环境146
7.2 居民的起源146
7.3 伊斯兰教东扩149
7.4 印度化的东南亚150
7.5 柬埔寨、老挝和越南152
走近 吴哥:不朽的光辉之城152
越南:向南扩张154
7.6 中世纪缅甸的蒲甘和泰国的犹地亚155
7.7 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156
7.8 马六甲与西方人进入东南亚160
讨论题160
第8章 中国的黄金时代161
8.1 中国的再统一162
8.2 唐朝的辉煌163
走近 盛唐时期的长安166
8.3 文化的辉煌和政治的衰退168
8.4 宋朝的成就169
王安石:改革和引退172
北方的异族,南方的革新174
8.5 南宋时代174
创新和技术进展176
8.6 蒙古人的征服和元朝177
元朝中国180
8.7 中华文化与帝国180
讨论题182
第9章 远古、古典和中世纪的日本和朝鲜183
9.1 日本184
9.2 与朝鲜的关系和筑坟者186
虚构的历史187
氏族188
9.3 与中国的关系189
大化革新、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190
中国艺术和佛教艺术193
佛教和文字193
庄园制195
9.4 平安文化196
走近 紫式部197
艺术和花园198
假名和寺院军队199
9.5 对环境的压力200
9.6 镰仓时代201
9.7 足利时代的日本203
9.8 中世纪的日本与大陆的海上联系205
9.9 朝鲜206
百济、新罗和高句丽206
李朝时代的朝鲜207
讨论题210
第10章 莫卧儿时代的印度和中亚213
10.1 印度的莫卧儿人214
10.2 巴布尔和他的新王朝214
阿克巴的成就215
走近 阿克巴皇帝218
贾汗吉尔和沙贾汗219
10.3 奥朗则布的统治:镇压和反抗221
宗派和反叛者:拉杰普特人、锡克人和马拉塔人223
莫卧儿人与印度226
走近 莫卧儿港口苏拉特的商业227
10.4 中亚230
游牧人的生活方式230
干草原与农耕区233
游牧民族的战士234
10.5 伊朗简史236
讨论题238
第11章 中华帝国的新辉煌:明王朝239
11.1 明朝的建立240
走近 洪武:造反的皇帝241
11.2 明朝的藩属制度244
11.3 明朝的海上远征245
11.4 繁荣与保守249
11.5 商业与文化251
赞助与文学254
通俗文化255
精英文化与因循守旧256
走近 帝都北京:明朝天下的核心258
11.6 自满与衰退260
11.7 满族人的征服266
讨论题267
第12章 西方人来到亚洲269
12.1 独立发展270
12.2 葡萄牙人在亚洲271
12.3 扩张的动机272
探险远航273
葡萄牙商业帝国274
12.4 西班牙人在菲律宾275
12.5 亚洲的贸易基地275
12.6 “基督徒与香料”279
走近 利玛窦:出使明朝廷的传教士281
12.7 俄国人向亚洲推进283
12.8 日本的基督教世纪284
12.9 荷兰人在亚洲287
12.10 英国人在亚洲289
12.11 英国人在17世纪的印度292
讨论题293
第13章 清朝中国和德川日本295
13.1 满族统治下的中国297
13.2 繁荣和人口增长301
康熙和乾隆304
晚清:衰退和惰性307
来自外部的新压力308
13.3 清朝的光荣与技术落后310
13.4 鸦片战争312
13.5 日本重新统一与德川幕府314
军阀时代315
德川家族的统治316
驱逐外国人318
文化和城市化319
走近 江户与“浮世”321
走近 艺术大师葛饰北斋323
13.6 外国要求改革的压力323
讨论题326
第14章 英国势力在印度的上升327
14.1 莫卧儿帝国的崩溃328
14.2 西方人在印度331
14.3 英国人的早期存在333
领土基地334
莫卧儿与后莫卧儿局势335
14.4 英法竞争与征服孟加拉336
走近 罗伯特·克莱武与英属印度的早期阶段338
英国统治的确立338
从贸易公司到政府340
英国称霸的原因342
14.5 东方学家与孟加拉文艺复兴343
走近 殖民地首府加尔各答345
14.6 从宽容到傲慢347
14.7 1857年起义349
14.8 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权的巩固350
讨论题355
第15章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胜利357
15.1 新帝国主义358
各种对立的解释358
经济因素与帝国主义361
15.2 帝国主义在亚洲和亚洲的反应362
15.3 英属印度帝国363
近代发展364
殖民制度365
走近 新德里——英国统治极盛期的印度首府369
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370
15.4 东南亚的殖民主义政权373
英国人在缅甸和马来亚373
法国、荷兰和美国的殖民主义375
独立的暹罗376
海外华人376
15.5 内忧外困的中国378
商人和传教士378
太平天国革命379
变法尝试379
条约口岸与教会学校380
义和团运动381
15.6 跻身列强的日本382
有指导的改革382
经济与政府383
日本帝国主义384
走近 伊藤博文:明治时代的政治家386
15.7 帝国主义与在亚洲的美国人386
15.8 新帝国主义时代的亚洲妇女389
15.9 西方人统治的遗产390
讨论题391
第16章 中国和印度的屈辱、民族主义与革命393
16.1 民族主义与革命394
衰退中的中国396
“自强”和中兴398
新的屈辱400
变法尝试401
16.2 混乱与军阀统治403
孙中山与袁世凯403
五四运动406
走近 五四运动中的杰出人物406
16.3 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印度408
经济发展409
新中产阶级410
大众物质福利412
农业与人口413
若干对比414
16.4 印度民族主义的初期阶段414
第一次世界大战418
16.5 甘地的事业419
战后的镇压420
讨论题422
第17章 争夺亚洲(1920~1945)423
17.1 殖民主义在东南亚424
种植园体系427
东南亚民族主义的兴起429
17.2 印度走向独立432
甘地与群众行动433
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抗议与选举434
回顾436
17.3 中国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436
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援助437
南京政府十年439
走近 上海:条约口岸样板440
17.4 日本在1920年到1941年441
军人影响的增长4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日本445
17.5 中国战局446
统一战线瓦解与南京陷落446
毛泽东的游击战略447
走近 重庆:困境中的战时首都450
17.6 日本在太平洋和东南亚451
17.7 缅甸和印度454
讨论题456
第18章 日本复兴和中国革命457
18.1 日本的复兴458
军事占领和美国化459
经济和社会发展461
日本的国际角色464
走近 东京与现代世界466
日本与它过去的敌国的关系467
18.2 革命中的中国469
共产党的强大与国民党的衰弱469
重建和政治化471
“大跃进”472
中苏分裂473
文化革命473
走近 江青和四人帮477
毛泽东之后的中国478
成就和未来480
18.3 中国台湾482
18.4 中国香港483
18.5 中国大陆、台湾省与海外华人484
讨论题485
第19章 近现代朝鲜和东南亚487
19.1 李氏王朝的朝鲜走向衰亡488
排斥外国思想490
外国争夺朝鲜491
19.2 日本统治下的朝鲜492
19.3 分裂和战争493
19.4 1960年后的朝鲜495
19.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南亚499
19.6 越南499
越南的30年战争502
19.7 血迹斑斑的柬埔寨506
19.8 老挝:被遗忘的国家507
19.9 缅甸、泰国、马来亚和新加坡509
缅甸509
泰国511
马来亚和新加坡512
19.10 印度尼西亚513
19.11 菲律宾517
19.12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区域合作519
讨论题520
第20章 南亚:独立、政治分裂和发展521
20.1 分裂与独立522
分裂525
克什米尔纠纷526
20.2 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527
20.3 阿富汗531
20.4 斯里兰卡532
尼泊尔535
20.5 独立后的印度536
尼赫鲁治理下的印度537
英迪拉·甘地治理下的印度538
锡克教徒540
英迪拉·甘地的继任者540
今日印度541
走近 南亚的女性领导人543
20.6 印度和南亚的成就与不足544
变化的种姓和种族观念544
乡村的发展547
对发展的若干威胁548
讨论题552
第21章 21世纪的亚洲553
21.1 人口膨胀557
21.2 污染559
21.3 城市化560
21.4 经济增长率564
21.5 传统在现代亚洲的地位566
21.6 各国逐一述评568
印度568
中国569
日本571
东南亚和朝鲜572
中亚573
21.7 当代亚洲的民族国家574
讨论题574
年表575
延伸阅读578
索引598
出版后记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