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传播环境 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建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大成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2964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移动传播环境 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建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1
1.2移动通信的特点2
1.2.1移动通信的传播媒介的特点2
1.2.2移动通信的传播环境是复杂的干扰环境3
1.2.3移动通信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4
1.2.4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4
1.3无线信道研究的发展历程4
1.3.1独立信道4
1.3.2时间相关信道4
1.3.3空间相关信道4
1.4无线信道的主要性能指标5
1.4.1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5
1.4.2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6
1.4.3MIMO信道的容量6
1.6建立信道模型的重要意义7
1.5信道的加性噪声7
参考文献8
第2章 基础知识9
2.1引言9
2.2概率论初步9
2.2.1概率论的基本概念9
2.2.2条件概率、边缘概率与联合概率10
2.2.3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与概率密度11
2.2.4常用的概率分布14
2.2.5特征函数16
2.2.6中心极限定理与契比雪夫不等式17
2.3随机过程的基本知识19
2.3.1随机过程的定义19
2.3.2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19
2.3.3平稳随机过程20
2.3.4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21
2.3.5常用的随机过程22
2.4.1基本概念26
2.4线性代数基础26
2.4.2广义逆矩阵28
2.4.3矩阵特征值问题30
2.4.4矩阵的几种分解31
2.4.5矩阵的Kronecker积33
参考文献34
第3章 地球表面均匀大气中的电波传播35
3.1引言35
3.2自由空间的传播36
3.3反射38
3.3.1电介质的反射38
3.3.2理想导体的反射39
3.3.3地面反射(双径)模型39
3.4绕射42
3.4.1菲涅尔区域42
3.4.2刃形边缘传播44
3.4.3多重刃形绕射46
3.6.1阴影衰落的统计特性47
3.5散射47
3.6阴影衰落及地形影响47
3.6.2地形因子模型50
3.6.3树木因子模型61
参考文献68
第4章 室外传播模型70
4.1室外无线传播概述70
4.2室外宏蜂窝传播模型72
4.2.1Longley-Rice模型72
4.2.2Durkin模型74
4.2.3Okumura模型76
4.2.4Hata模型81
4.2.5Walfisch-Bertoni模型及其扩展83
4.2.6LEE模型86
4.2.7Egli传播模型88
4.2.8Carey传播模型88
4.2.9Bertoni-Xia模型88
4.3.1双线模型89
4.3室外微蜂窝传播模型89
4.2.10TIREM模型89
4.3.2经验模型91
4.3.3准三维UTD模型92
4.3.4LEE微蜂窝模型93
4.3.5宽带PCS微蜂窝模型96
4.4混合室内-室外传播模型(曼哈顿模型)97
4.5室外传播环境的测量98
参考文献102
5.1.1室内无线传播的基本特点105
第5章 室内无线传播及覆盖105
5.1室内无线传播概述105
5.1.2室内无线传播研究的概述106
5.1.3室内电磁波的传播106
5.1.4室内无线传播的研究及发展109
5.2室内无线信道110
5.2.1室内信道和传统移动信道的比较110
5.2.2室内无线信道的主要参数及信道模型110
5.2.3常用的计算和测量参数118
5.3室内无线传播模型121
5.3.1经验模型122
5.3.2确定性模型128
5.4室内覆盖系统139
5.4.1建设室内覆盖系统的原因139
5.4.2室内覆盖系统的特点及组成140
5.4.3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和评估146
参考文献149
6.1.1衰落和多径的物理模型151
第6章 小尺度衰落信道151
6.1衰落和多径151
6.1.2衰落的数学模型153
6.2移动多径信道参数156
6.2.1时间色散参数(频率选择性)158
6.2.2频率色散参数(时间选择性)161
6.2.3角度色散参数(空间选择性)163
6.2.4衰落信道的包络统计特性167
6.2.5衰落信道的二阶统计特性169
6.3小尺度衰落信道分类172
6.3.1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172
6.3.2快衰信道和慢衰信道174
6.3.3标量信道和矢量信道175
参考文献177
第7章 标量信道建模及其仿真178
7.1平坦衰落信道建模178
7.1.1平坦衰落信道理论模型178
7.1.2多普勒功率谱182
7.2平坦衰落信道仿真[13]187
7.2.1正弦波叠加法188
7.2.2成形滤波器法228
7.3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建模[13]230
7.4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仿真234
参考文献237
第8章 矢量信道的建模及仿真239
8.1建立矢量信道模型的意义及现有模型总结239
8.2.1理论模型及基本假设244
8.2矢量信道的统计特性244
8.2.2空间相关性和空时选择性信道245
8.3基于(散射体)几何分布的单反射椭圆模型(GBSBEM)250
8.3.1GBSBEM简介250
8.3.2GBSBEM的多普勒频谱特性253
8.4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256
8.4.1MIMO信道建模256
8.4.2MIMO信道模型261
8.4.3MIMO信道模型仿真262
参考文献270
附录273
附录A正弦波叠加法273
附录B成形滤波器法280
附录C带有相关性MIMO信道仿真程序282
附录D典型信道类型285
附录E缩略语词汇290
参考文献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