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兴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兴起
  • 宋洪兵编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0019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先秦哲学-研究-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兴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国“诸子学”兴起之缘由3

论中国学者将尚子书&邵之棠辑3

治新学先读古子书说&唐才常5

《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节选)&胡适7

关于“诸子学”——罗根泽为张默生《先秦道家哲学研究》所作之序&罗根泽9

《先秦道家哲学研究》自序一&张默生12

道家法家均反对旧道德说&吴虞14

中国复兴与诸子学说&陈柱尊21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28

儒家思想与现代中国&吕金禄37

杨朱教义与复兴中国&杨大膺50

墨子教义与中华民族复兴之前途&熊世琳53

法家思想的复兴与中国的起死回生之道&常燕生59

法家的复兴&陈启天63

第二编 西学视野下的民国“诸子学”73

先秦诸子之进化论(改定稿)&胡适73

老孔学说与黑格耳马克斯学说之比较&胡远濬90

荀子名学之定义与现代论理学之内容&何兆清93

从西洋哲学观点看老庄&张东荪97

老子辩证法的研究&殷传经113

关于老庄的辩证法底商榷&胡守愚119

儒家社会主义(节选)&王缁尘126

孟子与社会主义&胡汉民141

墨学与社会主义&朱偰149

宪法与孔教&陈独秀152

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吴虞156

墨子的劳农主义&吴虞159

法治主义之发生及其衰减&梁启超165

儒教之国家观念&凰锦祥168

中国政治思想中之政原论&萧公权173

《中国政治思想史》初版序&吕振羽182

周末社会大转变与诸子学说的勃兴&嵇文甫187

秦汉大一统与先秦诸子的结局&嵇文甫197

第三编 民国“诸子学”的方法、评论与论争207

关于考据诸子学的态度&张西堂207

《子疏》先讲&刘咸炘209

论读子之法&吕思勉211

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郭沫若220

论近人讲诸子之学者之失&柳翼谋234

近人哲学史关于孟子学说之误解&胡毓寰251

评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邓广铭259

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梁启超266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张荫麟277

《中国哲学史》中几个问题——答适之先生及素痴先生&冯友兰286

评陆懋德《周秦哲学史》&柳诒徵290

评冯振著《老子通证》&冯友兰297

评黄子通先生著《儒道两家哲学系统》&石峻299

与陈柱尊教授论诸子书&吴经熊304

与陈柱尊教授论诸子书&李源澄305

论墨学&章太炎、章士钊、胡适307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胡适312

先秦诸子之起源&冯友兰316

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胡适319

附录一 与钱穆先生论《老子》问题书&胡适333

附录二 致冯友兰书&胡适335

读《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答适之先生&冯友兰337

第四编 民国“诸子学”的主要成就343

一、前序、绪论或结论343

杜守素《先秦诸子思想》绪言343

蒋伯潜《诸子学纂要》绪论346

周群玉《先秦诸子述略》刘白华序、自序及总论364

李源澄《诸子概论》伍非白、卢前序370

刘汝霖《周秦诸子考》自序371

胡耐安《先秦诸子学》序说373

李相显《先秦诸子哲学》唐嗣尧序及自序376

高维昌《周秦诸子概论》雷啸岑序、自序379

罗焌《诸子学述》李肖厢、杨树达序381

陈柱《子二十六论》冯振序及自序383

二、诸子源流386

《诸子通谊》之《流别》篇&陈钟凡386

原儒&章太炎390

“《说儒》”质疑&贺次君393

原儒墨&冯友兰405

原儒墨补&冯友兰423

原道(上、中、下)&章太炎428

原名&章太炎434

原名法阴阳道德&冯友兰439

论荀学&缪钺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