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散文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代散文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616971.jpg)
- 杨庆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07383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古典散文-文学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代散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散文发生与散文概念新考2
第一节 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怪圈与散文文体的始源形态:散文的产生并不晚于诗2
第二节 内涵的扑朔迷离与出处的似是实非:“散文”概念辨析与渊源新考9
第二章 古代散文的研究范围与音乐标界的分野模式26
第一节 散文范畴与文本确定之讨论26
第二节 学人对赋与骈文的直观认识30
第三节 诗、文的原生属性与音乐标界的分野模式32
第四节 骈文属性39
第五节 赋之归隶41
第三章 古代散文的演进与宋代散文的定位51
第一节 古人对前代散文发展轨辙的宏观审视与阶段厘分51
第二节 古代散文的演进分期与特征简述55
第三节 宋代散文的历史定位63
第四章 宋文繁荣的表象景观与深层底蕴66
第一节 作家投入与作品产出:数量统计及其图表显示66
第二节 运行机制:多元并存与整合驱动72
第三节 发展模式:群体式创作与流派型衍传76
第四节 社会环境:崇文意识与文化氛围80
第五节 创作主体透视:知识结构与群体意识85
第五章 北宋前期散文的流派与发展(上)91
第一节 宋初骈散两派的并峙92
第二节 五代派:“沿溯燕许”与华实并重93
一、后进宗师徐铉95
二、五代派的重要代表作家99
三、五代派的历史贡献101
第三节 复古派:宗经尊韩与垂教尚散103
一、复古派的理论主张104
二、文风复古的首倡者柳开105
三、复古派的重要作家113
四、“雄文直道”的王禹偁115
五、主张文风复古的重要作家119
第六章 北宋前期散文的流派与发展(下)122
第一节 时文古文对垒相埒的时代氛围122
第二节 西昆派:崇尚骈丽与盛世风采123
一、西昆派的中坚作家125
二、西昆领袖杨亿127
三、西昆派重要作家晏殊131
第三节 古文派:力涤排偶与独高古文134
一、古文派的创作主张134
二、古文派的重要代表作家穆修135
三、古文派的其他重要作家139
第四节 文风新变与“有愧于古”147
第七章 北宋中叶的散文演进与体派鹊起(上)151
第一节 时间断限、古文一统与总体特征151
第二节 欧阳修时期的散文成就155
第三节 体派共生的多元复合群体:欧、苏古文派160
第四节 一代文章宗师欧阳修的历史贡献165
第八章 北宋中叶的散文演进与体派鹊起(下)174
第一节 文章派、经术派与议论派174
一、文章派174
二、经术派175
三、议论派176
第二节 苏门派、太学派与道学派178
一、苏门派178
二、太学派180
三、道学派181
第三节 黄庭坚散文的艺术境界182
一、现存山谷散文数量统计183
二、前人视野中的山谷散文186
三、山谷散文分类考察191
四、山谷散文的艺术特征及其人文精神208
第九章 南渡前后文采派与抗战派的崛起214
第一节“穷极华丽”的文采派214
第二节“文采第一”的李清照之散文215
一、易安传世的散文作品及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16
二、抒写性情,广寓识见:易安散文的立意与旨趣218
三、含纳丰富,意蕴深厚:易安散文的储存信息与潜在意识222
四、灵活变化,跌宕多姿:易安散文的结构方法与布局安排226
五、典赡博雅,精秀清婉:易安散文的语言文采与艺术风格229
第三节“刚大愤激”的抗战派233
第十章 南宋中兴诸派的联袂与踵武235
第一节 事功派与“文中之虎”陈亮236
第二节 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成就238
一、人格与文格的统一:稼轩散文的立意与境界239
二、抗战实践的艺术结晶:稼轩散文的针对性、现实性与社会性243
三、兵法与文法的融合:稼轩散文的结构与层次246
四、学养与笔力的造型:稼轩散文的语言与节奏248
第三节 理学派与一代贤哲朱熹的散文创作253
第四节 永嘉派与道学辞章派255
一、永嘉派与叶适255
二、道学辞章派与真德秀256
第十一章 宋代散文的终结与爱国派的绝响259
第一节 宋室的衰落与散文的式微259
第二节 民族爱国派与文天祥的慷慨悲歌260
第十二章 宋代散文体裁样式的开拓与创新264
第一节 “记”体散文的勃兴与新领域的开拓264
第二节 书序的美学变化与长足发展271
第三节 题跋的创制及其趣韵风神275
第四节 文赋的脱颖与文艺散文的诞生279
第五节 诗话、随笔的创造与日记范式的确立282
第六节 宋文体式创新的时代基因与宋代文人的体裁意识286
附录一 主要引用书目289
附录二 文话308
附录三 宋文品鉴324
附录四 专家评语345
Abstract361
后记369
修订版后记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