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星空与帝国 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星空与帝国 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
  • 章启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9722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思想史-研究-中国-秦汉时代;占星术-研究-中国-秦汉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星空与帝国 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天人”如何“合一”?——用思想史的逻辑推演6

第一章 农耕文明与“观象授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生与性质28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根本性质28

第二节 中国上古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与二十四节气32

第二章 论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占星学的转折42

第一节 西方占星学述略42

第二节 作为问题的中国古代占星学46

第三节《夏小正》与《诗经·豳风·七月》没有占星学思想50

第四节 中国上古原发形态的天文学与占星学无关55

第五节 从天文学向占星学的转折59

第六节 转折的原因及元素66

第七节 转折证据之一:利簋铭文与《国语·周语下》的异同71

第八节 转折证据之二:《左传》、《国语》的其他记载76

第九节 占星学在当时的影响82

第三章 论邹衍学派——以《管子》为中心85

第一节《幼官》、《四时》、《五行》、《轻重己》、《水地》篇的作者问题87

第二节 五篇作者应是邹衍学派93

第三节 邹衍学派与占星学考辨(上)101

第四节 邹衍学派与占星学考辨(下)108

第五节《管子》其他篇章中的占星学—阴阳五行说思想114

第六节小结119

第四章《月令》的思想模式——中国古代最早的“天人合一”图式122

第一节《月令》与《逸周书》123

第二节《月令》与《管子》129

第三节《月令》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38

第四节《月令》的作者143

附:《月令》思想再议147

第五章 两汉经学观念与占星学思想义证158

第一节《易传》与占星学160

第二节《尚书》学与占星学165

第三节《诗》学与占星学172

第四节《礼记》与占星学178

第五节《春秋公羊传》与占星学187

第六节小结188

第六章论《易传》与占星学的关系——从《易传》对《易经》的思想拓展说起192

第一节 从吉凶之“象”到天文之“象”194

第二节 从巫术之数到天地之数199

第三节 从阴阳变易到“立天之道”203

第四节 流动的时空:从生活世界到历史哲学208

第五节 小结213

第七章《荀子·乐论篇》与《礼记·乐记》的根本区别——兼论占星学对于先秦儒家礼乐思想的冲击与整合215

第一节《乐论篇》与《乐记》关系略说215

第二节 同中之异219

第三节《乐论篇》、《乐记》的礼乐观有本质区别223

第四节《乐论篇》与荀子思想226

第五节《乐记》与占星学232

第六节《乐论篇》余论236

第八章 略论汉帝国的意识形态——董仲舒学说与占星学238

第一节从“五德终始”到“三正”、“三统”说239

第二节 灾异论与占星学245

第三节 天人互感的时空图式250

第四节 小结261

第九章《淮南子》与占星学——兼论《吕氏春秋》中的占星学思想264

第一节《淮南子》记载的占星学事迹266

第二节 天地人:《淮南子》的占星学宇宙观268

第三节 从占星到音律:《淮南子》的占星学特色274

第四节 新道论:《淮南子》用占星学改造先秦道家思想278

第五节 小结280

第十章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释义——从占星学的角度282

第一节 司马迁父子与占星学的关系283

第二节《史记·天官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288

第三节“天人之际”义考295

第十一章《黄帝内经》与秦汉天人学说——兼论帛书《黄帝四经》文本形成时间301

第一节《黄帝内经》的宇宙系统302

第二节《黄帝内经》是董仲舒思想的细化和深化305

第三节《黄帝四经》与占星学—阴阳五行说的关系309

第十二章《汉书·律历志》与秦汉天人思想的终极形态——以音乐思想为中心315

第一节从《史记》律历思想说起316

第二节《汉书·律历志》的形而上学321

第三节 黄钟为度量衡依据法则略述327

第四节 小结330

第十三章 荀子《天论篇》是对于占星学的批判334

第一节 荀子为什么作《天论篇》?335

第二节《天论篇》的文本分析340

第三节 荀子思想体系与占星学346

第四节小结351

第十四章 王充《论衡》与秦汉天人学说的终结354

第一节 时代问题与王充《论衡》主旨355

第二节 王充对于邹衍及其占星学的批判359

第三节 王充对于董仲舒灾异说的批判364

第四节 王充哲学是对汉儒天人学说的彻底否定368

第五节 王充批判的科学方法:证明和效验373

第六节 小结377

余论:秦汉思想遗产与中国思想的秘密380

一、阴阳五行是中国思想的核心密码381

二、“大一统”是中国思想的“集体无意识”389

三、乡土意识是中国思想的底色397

参考书目404

跋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