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在校学生安全、暴力事件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在校学生安全、暴力事件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 第1卷
  • 钱达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13220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5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在校学生安全、暴力事件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未成年学生暴力犯罪原因总述3

第一节 未成年学生暴力犯罪现状与成因分析3

第二节 青少年落后群体的成因及其暴力犯罪的综合治理11

第三节 青少年暴力犯罪上升原因与防控19

第四节 社会消极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对策23

第二章 家庭影响因素原因分析29

第一节 家庭在青少年犯罪综合治理中的作用29

第二节 家庭关系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30

第三节 父母行为与教育方式的不良影响32

第四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配合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之一37

第三章 学校影响因素原因分析39

第一节 学校在青少年犯罪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9

第二节 学校教育方法与环境的不良影响40

第三节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之一46

第四章 社会大环境影响因素原因分析48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48

第二节 不良社会风气与文化宣传对学生犯罪的影响49

第五章 未成年学生自身因素原因分析59

第一节 未成年学生自身存在的违法犯罪因素59

第二节 未成年学生心理冲突与犯罪61

第三节 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分析64

第一章 在校学生学校暴力概述71

第一节 学校暴力的含义与形式71

第二节 暴力行为发案原因分析72

第三节 校园暴力的防范72

第二章 抢劫、抢夺暴力事件的防范与处理74

第一节 抢劫罪、抢夺罪的概述74

第二节 对抢劫、抢夺行为的具体分析75

第三节 遭到抢劫、抢夺时的处置方法77

第四节 抢劫、抢夺案件的预防80

第五节 基本防范技能83

第六节 抢劫、抢夺犯罪的有关法律规定84

第三章 打架斗殴暴力事件的防范与处理86

第一节 打架斗殴概述86

第二节 打架斗殴的危害86

第三节 打架斗殴的成因及预防对策87

第四节 打架斗殴行为的有关法律规定89

第四章 教师暴力事件的防范与处理91

第一节 教师暴力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性91

第二节 教师的法律责任95

第三节 教师暴力行为的具体内容及其法律责任97

第五章 学校暴力事件案例分析101

第一章 家庭暴力概述133

第一节 家庭暴力的含义133

第二节 家庭暴力的现状和特点136

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问题分析139

第一节 家庭暴力问题139

第二节 主动性质的家庭伤害问题146

第三节 家庭环境造成的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147

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成因分析154

第一节 家庭父母角色缺失154

第二节 父母教育方式失当156

第三节 少年儿童的社会处境不利159

第四章 家庭暴力的预防161

第一节 更新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提倡文明的科学的家庭教育161

第二节 优化社会的教育环境,加强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倡导社区互助和协调161

第三节 加强立法和司法,加强司法介入家庭暴力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的程度162

第五章 家庭暴力事件案例分析163

第一节 少年犯的狱中沉思163

第二节 双重角色的演绎179

第三节 环境造就的人185

第四节 鲜花下的坟茔192

第五节 这里酝藏着火山198

第六节 悲惨的花季204

第七节 爱的疯狂210

第八节 婚姻的沉沦219

第九节 为争遗产反目绝情224

第十节 拐卖家庭成员的罪恶229

第十一节 百名青年死囚的内心独白240

第十二节 悲怆婚姻的罪过250

第十三节 孤独的醒悟256

第十四节 枯萎的并蒂莲264

第十五节 “成全”的爱情婚姻273

第十六节 我想一个温暖可亲的家280

第十七节 少年铁锤杀母的震撼284

第十八节 “母爱”的罪过289

第十九节 贪婪使家庭航船沉入汪洋大海298

第一章 在校学生安全隐患与安全事件防范概述307

第一节 少年儿童安全事故概述307

第二节 中小学学校事故的现状330

第三节 中小学校园环境伤害事故的现状352

第四节 校园情境中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事故的现状382

第五节 少年儿童用品伤害事故的现状408

第六节 校园安全与学生生活436

第二章 校园盗窃案防范与处理447

第一节 学生宿舍盗窃447

第二节 教室盗窃450

第三节 校园及公共场所盗窃452

第四节 校园盗窃案的处置454

第三章 校园火灾防范与处理456

第一节 校园火灾的特点和类型456

第二节 校园火灾的预防459

第三节 校国火灾的扑救462

第四节 国家消防法规定的义务和责任465

第四章 在校学生交通与出行安全防范与处理467

第一节 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防范467

第二节 外出旅游的安全防范469

第三节 外出实习的安全防范472

第五章 在校学生生活与社会交往安全防范与处理473

第一节 生活安全473

第二节 社会交往安全483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与处理497

第一节 网络社交安全497

第二节 利用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的预防对策500

第三节 防范计算机病毒506

第七章 在校学生安全事件案例508

第一节 校内事故508

第二节 校外事故536

第一章 在校学生黄、赌、毒事件概述555

第一节 淫秽物品对青少年的影响555

第二节 青少年赌博的原因分析557

第三节 毒品与青少年违法犯罪559

第二章 在校学生涉黄事件的防范与处理563

第一节 扫黄概述563

第二节 淫秽物品对大学生的危害564

第三节 利用淫秽物品犯罪的特点565

第四节 涉黄犯罪的成因及防范565

第五节 涉黄违法犯罪的法律规定566

第三章 在校学生涉赌事件的防范与处理569

第一节 禁赌概述569

第二节 赌博的特点570

第三节 赌博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570

第四节 大学生参与赌博的危害及防范571

第五节 赌博罪的法律规定572

第四章 在校学生涉毒事件的防范与处理574

第一节 毒品与禁毒概述574

第二节 毒品的危害576

第三节 远离毒品579

第四节 中国的禁毒580

第五节 毒品犯罪的法律规定582

第一章 性骚扰、性侵害概述587

第一节 性骚扰、性侵害的含义587

第二节 性骚扰、性侵害的类型587

第二章 性骚扰、性侵害的常见规律589

第一节 性骚扰和性侵害的一般作案主体589

第二节 实施性骚扰、性侵害的主要手段589

第三节 易遭受侵害的时间和场所590

第四节 容易使女大学生遭性骚扰、性侵害的原因590

第三章 防范性骚扰、性侵犯的方法592

第一节 女性防止性侵害十忌592

第二节 女生独自外出时的防身593

第三节 摆脱异性纠缠的对策593

第四节 对付性讹诈的方法594

第五节 宿舍内防止异性骚扰的措施594

第四章 遇到性骚扰、性侵害的处理596

第一节 女生正当防卫十招596

第二节 女生遇到侵害时的措施597

第三节 女生遇到性侵害后的处置598

第四节 识别作案人体貌特征的方法599

第五节 在作案人身上留下暗记和痕迹的方法599

第六节 强奸案件“私了”的危害600

第五章 性骚扰、性侵害的法律责任601

第一节 强奸罪601

第二节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602

第一章 在校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的含义及内容607

第一节 严重不良行为的含义607

第二节 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607

第二章 在校学生严重不良心理610

第一节 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610

第二节 青少年严重不良犯罪心理623

第三章 在校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矫正的方法637

第一节 说服教育法637

第二节 疏导迂回法641

第三节 行为示范法646

第四节 评价指导法648

第五节 情理感动法653

第四章 在校学生具体不良行为的矫正656

第一节 青少年不良思想认识的扭转656

第二节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矫正661

第三节 青少年不良品质的克服662

第四节 青少年不良习惯的克服668

第五节 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树主675

第六节 青少年劳动审美观的建立685

第一章 学校治安防范概述697

第一节 治安防范的概念与治安现状697

第二节 防范原理712

第三节 防范关系735

第四节 犯罪类型防范752

第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危害772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772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783

第三章 学校家庭双重防范机制与措施788

第一节 家庭防范机制与措施788

第二节 学校防范机制与措施798

第四章 学生犯罪心理预测与防范810

第一节 学生犯罪心理预测与心理预防的概念810

第二节 学生犯罪的反常心理表现811

第三节 学生犯罪的心理诊断818

第四节 学生犯罪的心理治疗821

第五章 学生犯罪防范对策与教育826

第一节 学生犯罪防范概述826

第二节 学生犯罪综合治理与防范对策847

第三节 对犯罪学生的法律救助与教育875

第四节 家庭教育在防范学生和犯罪中的作用898

第六章 在校学生受害防范908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908

第二节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913

第三节 预防未成年人受害914

第七章 在校学生犯罪典型案例927

第一章 学校安全保卫概述945

第一节 校园环境安全945

第二节 学生伤亡事故防范950

第三节 学生违法犯罪预防953

第二章 学校安全保卫机构的法制建设957

第一节 治安防范与改革和发展957

第二节 治安防范与法制建设963

第三节 学校安全保卫机构法律基础968

第三章 学校安全保卫机构安全防范手段1029

第一节 治安防范与打击1029

第二节 治安防范与教育1034

第三节 治安防范与管理1038

第四节 治安防范与建设1043

第五节 治安防范与改造1045

第四章 科技防范技术在学校安全保卫中的运用1047

第一节 科技发展与科技防范1047

第二节 科技防范的功能开发和运用1051

第五章 学校安全保卫机构预防犯罪技术1060

第一节 概述1060

第二节 犯罪预防策略1072

第三节 保安观察与犯罪识别技术1088

第四节 犯罪被害防范技术1110

第五节 盗窃犯罪预防技术1122

第六节 强奸犯罪预防技术1135

第七节 杀人伤害犯罪预防技术1147

第八节 诈骗犯罪预防技术1154

第九节 抢劫抢夺犯罪预防技术1167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118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188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200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1208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1210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1215

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1219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22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228

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232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1239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1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26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27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1276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12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285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2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297

教育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1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3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13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3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388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39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3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404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1411

幼儿园工作规程1414

关于进一步加强勤工俭学、校办企业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1421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1422

关于加强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1424

关于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的通知1424

小学管理规程1425

幼儿园管理条例1431

关于印发教育部、卫生部、公安部领导在全国中小学安全工作电话会议上讲话的通知1434

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安全工作的通知1443

关于组织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通知1444

教育部公安部发出《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1445

关于2001年开展中小学“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1446

教育部办公厅就江西一村小爆炸事件发出通报建立学校安全防范体系1447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1448

教育部下发加强教育系统安全教育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通知1450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1452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1458

陕西省学校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试行)1465

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1469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473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475

关于创造良好社会教育环境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1477

关于安排好中小学生节假日休息和活动的通知1479

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1480

关于改进和加强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的意见1483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1486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旅游活动中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1490

关于确保学生春游和其他集体活动安全的紧急通知1490

关于加强对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1491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春游水上运输安全的通知1492

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地向学生开放的通知1493

关于合理安排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1494

教育部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确保中小学生春游活动安全1495

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做好“五一”节安全工作通知1496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1497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1500

关于深化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1504

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1506

关于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1508

中、小学校实验室工作的规定1511

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1514

关于加强各类武术学校及习武场所管理的通知15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1518

关于中小学危房修缮、改建工作的通知1522

全面消除和杜绝中小学危房的规定1523

关于加强学校基建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以及开展质量和安全工作检查的通知1524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舍危房修缮和改造的紧急通知1525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1525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52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529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536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540

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1542

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1544

关于开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1545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548

关于陕西、重庆等地学校相继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1550

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1552

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通知1554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1555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1557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15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5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1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57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非婚生子女解释的复函157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婚生子女抚养问题的批复157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离婚诉讼中子女归谁抚养问题如何处理的批复157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能否解除的批复1577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节录)157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578

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若干规定1581

民政部关于收养法律规定适用范围的复函1584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实施办法1584

民政部司法部关于外国公民收养我国孤儿问题的复函1586

民政部关于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办理收养登记若干问题的通知1587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津巴布韦共和国公民申请收养我国儿童有关问题的复函1588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有关问题的复函1588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毛里求斯公民要求收养中国儿童的复函1589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1589

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试行)(节录)15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节录)1598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节录)1599

收容教育所管理办法159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是否可以将行为人年满十四岁前后连续进行盗窃的行为一并作为认定惯窃罪的根据问题的批复16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成年人盗窃财物被劳动教养受害人要求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能否作为民事赔偿案件受理问题的函160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1606

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有关条款1608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条款16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拐卖人口案件中婴儿、幼儿、儿童年龄界限如何划分问题的批复160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16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应当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161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16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过失致人重伤是否应负刑事责任的批复1613

最高人民检察院查处“人质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案件的若干意见16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节录)1615

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全国检察系统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的通知16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1619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关于审理少年刑事案件聘请特邀陪审员的联合通知16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6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1627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1632

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会议纪要(节选)1637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16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活动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通知1643

公安部关于少年儿童作案材料处理问题给江苏省公安厅的批复(节录)164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应慎重处理被害人出庭问题的通知164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当前办理强奸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节录)16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1646

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少年管教所工作的意见1647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节录)1649

公安部关于检查和整顿少年管教所的通知1649

公安部关于收容劳动教养人员年龄问题的通知1650

公安部关于少年犯管教所收押、收容范围的通知1650

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16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节录)16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