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大豆优势区耕地质量专题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北大豆优势区耕地质量专题评价](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590137.jpg)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1952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大豆-耕地资源-资源评价-东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北大豆优势区耕地质量专题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东北大豆优势区概况1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区划1
一、地理位置1
二、大豆区划1
第二节 自然环境概况4
一、气候条件4
二、地形地貌5
三、植被分布6
四、水文条件7
五、成土母质8
第三节 农业生产概况10
一、耕地利用情况10
二、大豆生产概况10
三、农作物施肥品种和用量情况13
四、农作物灌溉情况13
五、大豆品种应用情况14
六、大豆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14
七、农作物机械化应用情况15
第四节 耕地土壤资源16
一、耕地主要土壤类型16
二、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情况21
第五节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21
一、制度建设及法律保障情况21
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22
第二章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25
第一节 资料收集与整理25
一、软硬件准备情况25
二、资料收集处理25
三、评价样点选择27
四、评价样点补充调查29
五、数据资料审核处理29
六、调查结果应用29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30
一、指标选取原则30
二、指标选取方法30
三、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分级标准确定33
第三节 数据库建立34
一、主要工作阶段34
二、建库的依据及平台35
三、建库的引用标准35
四、建库资料核查36
五、空间数据库建立36
六、属性数据库建立44
第四节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45
一、评价原则45
二、评价流程45
三、评价单元确定47
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47
五、评价指标处理48
六、耕地质量等级确定50
七、耕地质量等级图编制51
八、评价结果验证方法51
第五节 耕地土壤养分等专题图件编制方法55
一、图件编制步骤55
二、图件插值处理55
三、图件清绘整饰55
第三章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分析56
第一节 耕地质量等级面积与分布56
一、耕地质量等级56
二、耕地质量在不同大豆区划中的分布57
三、耕地质量在不同省域中的分布57
四、耕地质量在耕地主要土壤类型上的分布65
第二节 一等地耕地质量特征66
一、一等地分布特征66
二、一等地属性特征69
三、一等地产量水平71
四、一等地土地利用及质量维护方向72
第三节 二等地耕地质量特征72
一、二等地分布特征72
二、二等地属性特征75
三、二等地产量水平77
四、二等地土地利用及质量维护方向78
第四节 三等地耕地质量特征78
一、三等地分布特征78
二、三等地属性特征81
三、三等地产量水平83
四、三等地土地利用及改良方向84
第五节 四等地耕地质量特征84
一、四等地分布特征84
二、四等地属性特征87
三、四等地产量水平89
四、四等地土地利用及改良方向90
第六节 五等地耕地质量特征90
一、五等地分布特征90
二、五等地属性特征93
三、五等地产量水平95
四、五等地土地利用及改良方向96
第七节 六等地耕地质量特征96
一、六等地分布特征96
二、六等地属性特征99
三、六等地产量水平101
四、六等地土地利用及改良方向102
第八节 七等地耕地质量特征102
一、七等地分布特征102
二、七等地属性特征105
三、七等地产量水平107
四、七等地土地利用及改良方向108
第九节 八等地耕地质量特征108
一、八等地分布特征108
二、八等地属性特征111
三、八等地产量水平113
四、八等地土地利用及改良方向114
第十节 九等地耕地质量特征114
一、九等地分布特征114
二、九等地属性特征117
三、九等地产量水平120
四、九等地土地利用及改良方向121
第十一节 十等地耕地质量特征121
一、十等地分布特征121
二、十等地属性特征124
三、十等地产量水平127
四、十等地土地利用及改良方向127
第四章 耕地土壤有机质及主要营养元素129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129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差异129
二、耕地主要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影响因素131
三、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情况134
四、土壤有机质调控137
第二节 土壤全氮138
一、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差异138
二、耕地主要土壤全氮含量及其影响因素140
三、土壤全氮含量变化情况143
四、土壤氮素调控146
第三节 土壤有效磷147
一、土壤有效磷含量及其空间差异148
二、耕地主要土壤有效磷含量及其影响因素149
三、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情况153
四、土壤磷素调控155
第四节 土壤速效钾156
一、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其空间差异156
二、耕地主要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其影响因素158
三、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情况161
四、土壤钾素调控165
第五节 土壤有效铁165
一、土壤有效铁含量及其空间差异166
二、耕地主要土壤有效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167
三、土壤有效铁含量变化情况171
四、土壤有效铁调控174
第六节 土壤有效锌175
一、土壤有效锌含量及其空间差异175
二、耕地主要土壤有效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176
三、土壤有效锌含量变化情况180
四、土壤有效锌调控183
第七节 土壤有效钼184
一、土壤有效钼含量及其空间差异184
二、耕地主要土壤有效钼含量及其影响因素185
三、土壤有效钼含量变化情况189
四、土壤有效钼调控192
第八节 土壤有效硼193
一、土壤有效硼含量及其空间差异193
二、耕地主要土壤有效硼含量及其影响因素195
三、土壤有效硼含量变化情况198
四、土壤有效硼调控201
第五章 其他耕地指标203
第一节 土壤pH203
一、土壤pH分布情况203
二、土壤pH分级206
三、耕地主要土壤类型pH207
四、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及耕地质量等级210
第二节 有效土层厚度210
一、有效土层分布情况211
二、有效土层分级213
三、耕地主要土壤类型有效土层厚度215
四、有效土层厚度与地貌类型216
第三节 耕层厚度219
一、耕层厚度分布情况219
二、耕层厚度分级221
三、耕地主要土壤类型耕层厚度223
四、耕层厚度与地貌类型224
五、耕层厚度与有效土层厚度227
第四节 耕层质地227
一、耕层质地分布情况227
二、耕层质地分类230
三、耕地主要土壤类型耕层质地231
四、耕层质地与地貌类型233
五、耕层质地与土壤主要养分235
六、耕层质地调控238
参考文献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