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糖尿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糖尿病学
  • 迟家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852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16页
  • 文件大小:255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糖尿病-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糖尿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糖尿病流行病学概况1

第1章 糖尿病流行病学1

第1节 2型糖尿病的世界流行趋势1

一、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快速增长1

二、存在大量糖耐量受损者1

三、糖尿病的年轻化趋势2

四、糖尿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2

第2节 糖尿病流行病学2

一、糖尿病地区分布2

二、时间分布3

三、人群分布3

第3节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5

一、遗传因素5

二、肥胖5

三、糖调节受损5

四、代谢综合征及代谢综合征组分异常5

五、其他因素6

第4节 糖尿病预防6

一、早期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6

二、高危人群的干预7

第5节 1型糖尿病8

一、1型糖尿病的人群分布8

二、1型糖尿病的地区分布8

三、1型糖尿病的地理分布8

四、1型糖尿病的其他患病特征8

第2部分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1

第2章 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11

一、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11

二、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17

第3章 胰岛素抵抗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20

一、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胰岛素抵抗的基本含义20

二、胰岛素抵抗的评价指标21

三、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22

四、胰岛素抵抗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25

五、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处理27

六、胰岛素抵抗研究的意义28

第4章 糖尿病与胰岛α、β、δ、 PP及ε细胞功能30

一、胰岛的微观解剖30

二、胰岛α细胞与糖尿病31

三、胰岛8细胞与糖尿病32

四、胰岛PP细胞与糖尿病33

五、胰岛ε细胞与糖尿病33

六、胰岛各细胞分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33

第3部分 代谢综合征37

第5章 肥胖症37

一、肥胖的历史和现状37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38

三、肥胖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39

四、肥胖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1

五、肥胖相关疾病42

六、肥胖的预防和治疗43

第6章 代谢综合征47

一、代谢综合征(MS)概述47

二、MS的定义及内涵47

三、流行病学特点51

四、病因及发病机制53

五、临床处理及预防53

六、未来研究方向55

第7章 肥胖与2型糖尿病57

一、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57

二、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57

三、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60

四、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60

第4部分 糖尿病的相关检查65

第8章 血糖的测定65

一、血糖测定方法的变迁及前景65

二、血糖测定方法66

第9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实验室检测方法70

第10章 血液乳酸的测定73

一、酶促分光光度法73

二、酶促比色法75

第11章 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测定77

一、简史及命名77

二、糖化血红蛋白的基本概念与名称78

三、糖化蛋白的生物合成及结构79

四、HbAlc是反映血糖(真糖)水平的最佳指标80

五、各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特征80

六、临床意义85

第12章 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的测定89

一、材料与方法89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89

第13章 血清1,5-脱水山梨醇的测定93

一、概述93

二、化学结构93

三、代谢特点93

四、1 ,5-AG的测定方法94

五、正常值范围94

六、临床意义95

第14章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98

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学98

二、OGTT结果判读99

三、OGTT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意义101

第15章 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105

一、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的方法105

二、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108

第16章 胰岛相关自身抗体的测定110

一、常用胰岛相关自身抗体测定项目概要110

二、胰岛相关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114

三、胰岛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注意事项115

四、胰岛相关自身抗体的测定方法115

第17章 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肾病118

一、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机制118

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及评价119

三、微量蛋白尿的鉴别诊断120

四、目前对微量白蛋白尿的认识120

第18章 糖尿病肾病核素检查122

一、肾动态显像和肾小球滤过率测定122

二、肾动态显像和肾小管排泌功能测定123

第19章 糖尿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125

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发展历史125

二、基本原理和方法125

三、荧光素血管造影片释义127

四、正常眼底荧光造影及临床分期127

五、异常眼底荧光图像128

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期及荧光血管造影改变128

七、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吲哚菁绿血管造影134

八、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血管造影的意义135

第20章 糖尿病的临床微循环检查138

一、微循环的定义、研究内容、临床意义138

二、临床微循环检查方法简介139

三、糖尿病的临床微循环检查142

第21章 超声波检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146

一、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和技术简介146

二、颈动脉超声波检查148

三、腹主动脉超声波检查151

四、肾动脉超声波检查152

五、肢体动脉和静脉超声波检查153

六、眼底动脉超声波检查158

第22章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MRA检查160

一、概述160

二、MR血管成像的方法160

三、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成像过程160

四、糖尿病患者下肢MR血管成像的新进展162

第23章 多普勒无创血管检查仪的临床应用163

一、多普勒无创血管检查方法163

二、临床应用168

第24章 四肢阻抗式血流图测定171

一、进展的历史171

二、原理171

三、方法172

四、测定注意事项172

五、测定结果分析与计算172

六、临床意义173

第25章 四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175

一、概述175

二、周围神经的解剖和生理175

三、四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原则176

四、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因素177

五、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方法177

六、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正常值178

七、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糖尿病中的应用179

八、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与其他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的关系179

第5部分 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182

第26章 糖尿病分型182

一、WHO 1965年糖尿病分型182

二、WHO 1980年糖尿病分型182

三、WHO 1985年糖尿病分型182

四、各型糖尿病及葡萄糖耐量低减的特点182

五、WHO 1999年推荐的糖尿病分型186

六、糖尿病的临床分期190

第27章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2

一、我国兰州会议订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2

二、1985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3

三、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3

四、用HbAl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商榷195

第6部分 糖尿病的治疗199

第28章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199

一、糖尿病的三级预防199

二、糖尿病教育200

三、教育对象203

四、教育方式204

第29章 糖尿病与精神病学的关系205

一、糖尿病与精神病学的关系205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05

三、临床表现205

四、诊断206

五、治疗207

第30章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210

一、概述210

二、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210

三、糖尿病食谱的制订方法216

四、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治疗219

五、糖尿病肾病的营养治疗220

六、糖尿病合并痛风的营养治疗221

第31章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223

一、运动中的代谢改变及相关影响因素223

二、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机制224

三、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225

四、运动的副作用225

五、运动的安全性评估226

六、运动中糖尿病的处理原则226

七、运动中1型糖尿病患者的特殊处理228

第32章 糖尿病的口服抗糖药物治疗231

一、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种类231

二、磺脲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231

三、双胍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235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237

五、胰岛素增敏剂238

六、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239

七、其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240

八、选择抗糖尿病药物的原则242

九、抗糖尿病药物联合应用242

第33章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244

一、胰岛素的发现和发展史244

二、胰岛素的临床药理246

三、胰岛素应用的适应证248

四、常用胰岛素制剂的种类及其特点249

五、胰岛素的临床应用252

六、胰岛素应用技术的改进256

第34章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260

一、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260

二、日常护理与治疗260

三、心理护理264

第35章 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联合治疗266

一、控制高血糖的五大措施266

二、调整好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因素268

三、抗糖尿病药物的联合应用269

第36章 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274

一、概述274

二、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优势与特色274

三、中医病因病机认识275

四、单味中药对血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276

五、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280

六、中药的副作用及其禁忌证280

七、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283

第37章 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88

第1节 胰岛移植实验研究288

一、胰岛的分离与纯化289

二、胰岛细胞培养290

三、实验性胰岛移植290

四、胰岛移植物排斥的机制291

五、胰岛移植物排斥的防治292

六、胰岛组织保存方法296

第2节 临床胰岛移植296

一、临床胰岛移植发展历史296

二、胰岛移植物的制备297

三、胰岛制备物质量监测299

四、病例选择与术前准备300

五、最佳移植部位选择300

六、免疫抑制剂应用301

七、胰岛移植效果评定301

八、胰岛移植后的自身免疫再激活301

第3节 胰岛移植现状和展望302

一、成人胰岛移植302

二、猪胰岛异种移植304

三、胰岛干细胞305

第38章 胰腺及胰腺联合肾移植治疗糖尿病313

一、胰腺及胰腺联合肾移植治疗糖尿病概述313

二、胰腺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13

三、胰腺移植术式313

四、胰腺移植的术前准备313

五、胰腺移植手术314

六、胰腺移植术后处理315

七、胰腺移植的展望316

第39章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监测317

一、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317

二、如何正确监控血糖317

三、如何监测病情318

第40章 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误区322

一、防治糖尿病应遵循“一、五、十”防治原则322

二、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十大误区323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糖尿病的防治工作329

第7部分 糖尿病急症及急性并发症331

第41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31

一、DKA的病理生理331

二、DKA的诱因333

三、DKA的诊断334

四、DKA防治总则335

五、胰岛素治疗335

六、补液恢复血容量342

七、补钾342

八、碱性药的应用344

九、酮症酸中毒的两期或两型344

十、预后和流行病学345

第42章 高血糖高渗状态347

一、病理生理347

二、发病率和死亡率349

三、诱因349

四、临床表现349

五、诊断350

六、防治总则351

七、补液不足或过量352

八、补液恢复血容量,防治休克354

九、胰岛素治疗、补钾和补碱357

第43章 糖尿病与低血糖358

一、糖尿病与低血糖的定义358

二、正常血糖的调节358

三、糖尿病中低血糖的病因359

四、低血糖的病理生理361

五、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362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363

七、糖尿病低血糖的防治363

第44章 糖尿病与感染366

一、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因366

二、临床表现366

三、治疗原则368

第8部分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371

第45章 糖尿病并发症的生物化学基础与机制研究371

一、蛋白质的非酶糖化反应机制371

二、多元醇通道假说378

第46章 代谢控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382

一、糖尿病患者各项代谢指标控制不良的后果382

二、影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产生的危险因素382

三、改变可变危险因素以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的产生384

第47章 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性397

一、餐后高血糖损害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397

二、餐后高血糖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增加397

三、餐后高血糖可以促使和加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398

四、餐后高血糖可以引起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99

五、餐后高血糖加重肾脏与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400

第48章 糖尿病与血脂代谢异常402

一、血液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402

二、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特点407

三、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诊断409

四、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处理412

第49章 糖尿病与高血压420

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420

二、发病机制420

三、病理生理421

四、分型与临床表现421

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422

第50章 糖尿病与心脏病429

第1节 糖尿病与冠心病429

一、概述429

二、发病因素与病理生理429

三、临床表现43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35

五、治疗435

六、预防448

第2节 糖尿病与心肌病449

一、概述449

二、病理449

三、发病因素及机制450

四、临床表现45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52

六、治疗453

七、预防454

第51章 糖尿病与脑血管病456

一、流行病学研究456

二、糖尿病和脑梗死的病因学关系456

三、常见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症状457

第52章 糖尿病与神经病变460

一、概述及发病机制460

二、分类461

三、病理461

四、糖尿病性神经病变462

五、电生理检查466

六、糖尿病性神经病的治疗467

七、糖尿病时神经系统的其他合并症469

第53章 糖尿病与下肢血管病变474

第1节 糖尿病与下肢大血管病变474

一、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特点474

二、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475

三、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475

四、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477

第2节 糖尿病与肢体微血管病变477

一、微血管基本概念477

二、糖尿病肢体微血管病变病因病理及其临床意义477

第54章 糖尿病足(肢端坏疽)诊断与治疗481

第1节 糖尿病足(肢端坏疽)临床诊断481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48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481

三、临床表现和体征483

四、实验室检查484

五、特殊检查484

六、临床诊断485

第2节 糖尿病足(肢端坏疽)内科综合治疗与分级处理486

一、内科综合治疗基本原则486

二、糖尿病足、坏疽分级处理487

三、影响坏疽愈合的常见因素490

四、疗效判定标准492

第55章 糖尿病与眼部疾病493

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93

二、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502

三、糖尿病性虹膜病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03

四、糖尿病与白内障504

五、糖尿病性眼肌麻痹505

六、糖尿病与屈光改变506

七、糖尿病性眼表疾病507

第56章 糖尿病肾脏病变511

第1节 糖尿病肾脏疾病511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511

二、发病机制511

三、病理学特点515

四、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分期及其临床表现516

五、筛查与诊断518

六、治疗520

第2节 肾脏感染527

一、气肿性肾盂肾炎528

二、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528

第3节 其他肾脏损害531

一、肾乳头坏死531

二、神经源性膀胱531

三、急性肾衰竭532

第57章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534

一、糖尿病患者的口腔表现534

二、糖尿病患者合并口腔疾病的治疗原则534

三、糖尿病与口腔颌面部感染535

四、糖尿病与牙周炎536

五、糖尿病与口腔念珠菌病537

六、糖尿病与唾液腺良性肥大538

第58章 糖尿病与耳聋540

一、发病机制540

二、糖尿病颞骨组织病理改变与听力损害的关系541

三、糖尿病听力损害与临床相关因素542

四、临床表现542

五、糖尿病致听力损失及眩晕的治疗与预后543

第59章 糖尿病与肺结核545

一、糖尿病与肺结核并发情况545

二、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的机制545

三、结核病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545

四、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病情程度判断546

五、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治疗547

六、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预后547

七、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预防547

第60章 糖尿病与胃肠病549

第1节 糖尿病与消化系统疾病549

一、食管549

二、胃549

三、小肠551

四、大肠552

五、肛门括约肌552

第2节 糖尿病与肝胆疾病553

一、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53

二、糖尿病与胆石症556

第3节 肝源性糖尿病557

第61章 糖尿病与阳痿560

一、阳痿的定义560

二、糖尿病患者阳痿的性质560

三、糖尿病性阳痿的发生率562

四、阳痿的发生率与患糖尿病时间的关系562

五、阳痿与性欲的关系563

六、阳痿的发生率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关系563

七、阳痿与其他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563

八、阳痿与性激素的关系563

九、糖尿病性阳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563

十、糖尿病性阳痿的诊断565

十一、糖尿病性阳痿的治疗567

十二、糖尿病性阳痿的预防572

十三、病例573

第62章 糖尿病与皮肤病577

一、瘙痒症577

二、皮肤感染577

三、糖尿病性皮病577

四、糖尿病性局部缺血577

五、糖尿病足578

六、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578

七、糖尿病性硬肿病578

八、环状肉芽肿578

九、糖尿病性大疱病579

十、胡萝卜素沉着症579

十一、黄瘤病579

十二、糖尿病性皮肤发红579

第63章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580

一、糖尿病对钙、磷等矿盐代谢的影响580

二、糖尿病与骨代谢581

三、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582

四、糖尿病与骨折583

五、治疗584

第9部分 糖尿病伴随情况的处理587

第64章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587

一、流行病学587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588

三、临床表现589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89

五、治疗591

六、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594

七、预防596

第65章 糖尿病与妊娠599

第1节 妊娠期糖尿病599

一、妊娠期血糖的变化及糖代谢的特点599

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原因600

三、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600

四、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600

五、妊娠期糖尿病的分类及诊断602

六、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603

第2节 糖尿病合并妊娠607

一、糖尿病合并妊娠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影响608

二、糖尿病合并妊娠诊断及分级608

三、糖尿病合并妊娠处理609

第66章 老年人糖尿病611

一、流行病学特点611

二、病因学特点611

三、病理生理特点613

四、临床表现的特点615

五、老年糖尿病的诊断618

六、老年糖尿病的治疗618

七、老年糖尿病和长寿621

第67章 糖尿病与肝脏疾病623

第1节 肝源性糖尿病623

一、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623

二、临床表现623

三、诊断624

四、鉴别诊断624

五、治疗624

六、预后和预防625

第2节 糖尿病合并肝脏疾病的治疗626

一、糖尿病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机制626

二、糖尿病所致肝损害病理表现626

三、糖尿病所致肝损害临床表现626

四、糖尿病所致肝损害的诊断626

五、糖尿病所致肝损害的治疗626

第68章 糖尿病与外科629

一、糖尿病对外科手术的影响629

二、围术期处理629

三、外科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630

第69章 糖尿病围术期血糖634

一、概述634

二、外科疾病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634

三、围术期血糖控制的实施方法635

四、糖尿病患者的术前准备636

五、糖尿病患者手术中的处理637

六、糖尿病患者手术后的处理638

七、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处理639

第10部分 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糖尿病643

第70章 胰腺疾病与糖尿病643

一、胰腺炎643

二、胰腺切除648

三、胰腺囊性纤维病649

四、胰腺癌651

第71章 血色病653

一、病理生理653

二、发病因素653

三、临床表现653

四、实验室检查654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654

六、治疗654

第72章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656

第1节 肢端肥大症656

一、有关肢端肥大症的概念656

二、肢端肥大症与糖代谢异常656

第2节 皮质醇增多症658

一、概述658

二、皮质醇增多症患者IGT和DM患病率658

三、皮质醇增多症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659

四、皮质醇增多症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659

五、皮质醇增多症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处理原则659

第3节 嗜铬细胞瘤与糖尿病660

一、概述660

二、嗜铬细胞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661

三、临床表现661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661

五、治疗662

第4节 醛固酮增多症663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63

二、原醛症与代谢综合征664

第5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66

一、发病机制666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667

三、治疗667

第6节 胰高糖素瘤667

一、病理和病理生理668

二、发病机制668

三、临床表现668

四、诊断669

五、治疗669

第7节 生长抑素瘤与糖尿病669

一、概述669

二、生长抑素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669

三、临床表现67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671

五、治疗和预后671

第73章 应激性高血糖673

一、流行病学特征673

二、应激性高血糖的病因和发生机制673

三、常见影响胰岛素调控血糖水平的因素674

四、应激性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675

五、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治对策676

第74章 心血管系统用药及其他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682

一、药物对糖代谢影响的临床评价方法682

二、心血管系统用药683

三、其他药物689

第11部分 糖尿病的预防693

第75章 1型糖尿病的预防693

一、诱导免疫耐受693

二、免疫抑制695

三、免疫调节695

四、细胞因子及自由基免疫干预696

五、中药免疫干预697

第76章 2型糖尿病的预防699

一、一级预防699

二、二级预防700

三、三级预防702

索引7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