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残疾人教育研究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国残疾人教育研究 1](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484222.jpg)
- 杨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460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残疾人-特殊教育-教育研究-美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国残疾人教育研究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问题的提出2
(一)残疾人教育业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主题2
(二)关注残疾人教育状况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5
(三)美国残疾人教育历经的变革可以为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9
二、核心概念12
(一)残疾人教育12
(二)特殊教育14
(三)全纳教育16
三、文献综述17
(一)国内研究现状17
(二)国外研究现状22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26
(一)研究思路26
(二)研究方法27
第一章 美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进程29
一、隔离教育阶段31
(一)学徒制32
(二)贫民院34
(三)儿童救助福利院36
(四)特殊教育学校39
(五)特殊班级45
二、回归主流运动阶段49
(一)回归主流运动的动因49
(二)回归主流运动的图景52
三、全纳教育阶段57
(一)普通教育主动性运动57
(二)全纳教育进程59
第二章 美国残疾人教育的理论基础67
一、多元智力理论68
(一)对传统智力测验的抨击68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70
(三)对残疾人教育的启示74
二、生态系统理论77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78
(二)对残疾人教育的启示81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86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87
(二)对残疾人教育的启示90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95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主张96
(二)对残疾人教育的启示100
五、全纳教育理论104
(一)全纳教育的兴起104
(二)全纳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107
(三)对残疾人教育的启示109
第三章 美国残疾人教育的法律保障115
一、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立法背景116
(一)黑人民权运动的冲击118
(二)利益集团的呼吁122
(三)两个重要教育判例的推动129
二、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颁布与修订133
(一)1975年《所有残障儿童教育法》134
(二)1986年《残疾婴幼儿法》141
(三)1990年《残疾人教育法》146
(四)1997年《残疾人教育法修正案》155
(五)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163
三、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实际影响172
(一)推动了残疾儿童受教育人数的持续增长172
(二)推动了残疾儿童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174
(三)促进了残疾儿童教育环境的显著改变176
第四章 美国残疾人教育的有效实施179
一、美国残疾人教育的实施原则180
(一)零拒绝的原则180
(二)非歧视性评估的原则183
(三)免费与合适的公立教育的原则189
(四)最少受限制环境的原则193
(五)家长参与的原则196
(六)正当程序保护的原则202
二、美国残疾人教育的实施机构206
(一)特殊教育学校206
(二)特殊班级207
(三)资源教室208
(四)全纳学校210
三、美国残疾人教育的课程体系212
(一)课程的管理体制213
(二)课程的分层214
(三)课程的设置216
四、美国残疾人教育的个别化教育方式218
(一)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必要性219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220
第五章 美国残疾人教育的经验、问题及启示231
一、美国残疾人教育的经验232
(一)发挥制定法和判例法的作用232
(二)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237
(三)构建牢固的支持系统243
(四)提供强大的科技辅助246
二、美国残疾人教育存在的问题249
(一)全纳教育的认识存在分歧249
(二)特殊教育教师严重短缺253
(三)残疾人教育的经费配置不均衡255
(四)残疾人教育对象的确认标准难以实行256
三、美国残疾人教育的启示258
(一)树立新的残疾人观260
(二)加强特殊教育立法261
(三)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264
(四)建立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269
主要参考文献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