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构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邓杉,戴倩,廖桂芳主编;邓美林,鲍芳芳,朱林,任保鹏,杨桂花,王净萍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2520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组织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建立模型-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3
二、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要求9
三、当代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概况15
四、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构建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8
第二章 构建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哲学思考35
第一节 大学生共同体文化35
一、大学生的价值观共同体35
二、大学生话语与行为共同体42
第二节 从解释学角度分析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构建48
一、解释学:视域融合与问答逻辑49
二、解释学:提供一种分析和路径53
第三节 大学生冲突取向的调和61
一、大学生个体之间主要的冲突取向61
二、一种调和与引导的渠道:走向交流与共享66
第三章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构建研究综述71
第一节 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研究概述71
一、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概念和背景72
二、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研究概述76
三、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测量方法86
第二节 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现状93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93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100
第三节 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研究意义和发展趋势102
一、理论意义102
二、实践意义102
三、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103
四、大学生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05
第四章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构建的理论视阈108
第一节 创新团队的基本理论108
一、创新团队基本概念108
二、团队建设理论113
三、团队组织理论115
四、团队的关键因素理论117
第二节 共享心理模型的基本理论124
一、共享心理模型的内涵124
二、共享心理模型的相关理论128
三、共享心理模型与创新团队的关系136
第三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理论借鉴139
一、激励理论借鉴139
二、组织行为学理论借鉴143
三、组织理论借鉴145
四、心理学理论借鉴149
第五章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现状研究153
第一节 研究综述153
一、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绩效关系的研究154
二、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适应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154
三、共享心理模型的构建与团队氛围的研究155
四、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成果的研究155
第二节 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57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157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158
三、研究的启示167
第六章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构建170
第一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构建的设想171
一、关于团队的内涵及特征171
二、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含义173
三、大学生创新团队的特征174
四、共享心理模型176
第二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构建184
一、创新团队任务共享心理模型的构建186
二、创新团队成员共享心理模型的构建189
三、创新团队团队过程共享心理模型的构建192
第三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应用——以大学生教学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应用为例195
一、大学生教学创新团队概述195
二、大学生教学创新团队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197
三、大学生教学创新团队任务共享心理模型的应用199
四、大学生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共享心理模型的应用202
五、大学生教学创新团队过程共享心理模型的应用203
第七章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运行207
第一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运行条件207
一、国家宏观层面的条件207
二、学校微观层面的条件210
第二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运行机制213
一、基于团队成员层次与创新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213
二、基于任务知识的表征与创新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217
三、基于团队过程层次与创新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222
四、基于多样化的评价机制227
第三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运行方法232
一、成员心理模型相似度的构建232
二、任务知识表征准确度的确立235
三、团队过程分布性的确定239
第八章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评估243
第一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测量244
一、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测量维度244
二、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性245
三、结果与讨论248
第二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成效249
一、任务模型与团队绩效249
二、成员模型与团队绩效251
三、过程模型与团队绩效252
第三节 创新团队共享心理模型改进之处253
一、理论方面253
二、运行方面263
三、评论和展望264
第九章 团队创新教育实施方案267
第一节 制订团队创新教育方案的背景267
一、 “团队创新教育”的含义267
二、制订团队创新教育方案的依据269
三、制订团队创新教育方案的研究背景274
第二节 共享心理模型下的团队创新教育方案275
一、方案的指导思想275
二、方案的目标276
三、方案的原则278
四、方案的内容281
五、方案的实施286
第三节 团队创新教育方案的可行性分析291
一、方案的特点及优势291
二、方案的阻力及消除294
三、方案的可行性295
第十章 建立团队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298
第一节 团队创新教育机制的运行现状及成因298
一、现行机制的SWOT分析299
二、现行机制的成因302
三、发展趋势304
第二节 建立团队创新教育长效机制的必要性305
一、长效机制的内涵305
二、长效机制的运行机理307
三、建立长效机制的理论依据310
四、建立长效机制的现实意义312
第三节 团队创新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314
一、指导原则314
二、构建思路316
三、实施策略318
四、保障措施320
第四节 团队创新教育的国际视野324
一、“特异、开放”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创新教育324
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英国创新教育325
三、“借鉴和吸收”谋发展的日本创新教育326
四、展望326
参考文献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