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材机械工程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材机械工程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8/34399371.jpg)
- 朱昆泉,许林发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1375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338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13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材机械工程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2.1 物料的晶粒结构及其对粉碎的影响3
2.2 物料的强度、硬度3
目录3
第1篇 粉碎机械3
第1章 概述3
1 粉碎过程的分析3
2 机械粉碎力学3
3.1.1 单颗粒的粒径4
3.1 粒径表示方法4
2.3 含水量4
2.4 物料的磨蚀性4
2.5 物料的易碎性4
3 粉碎产品粒度特性表示方法4
3.2.1 累积分布曲线5
3.2 粉碎产品的粒度分布5
3.1.2 颗粒群的平均粒径5
4.1 破碎机械6
4 粉碎机械的类型及用途6
3.2.2 频度分布曲线6
3.2.3 粒度分布方程6
4.2 粉磨机械7
5.1 破碎系统8
5 粉碎系统8
5.2.3 辊压机系统9
5.2.2 立磨系统9
5.2 粉磨系统9
5.2.1 球磨系统9
1.2.1 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12
1.2 颚式破碎机的构造12
第2章 破碎机械12
1 颚式破碎机12
1.1 颚式破碎机的应用、工作原理和类型12
1.2.3 液压简摆颚式破碎机13
1.2.2 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13
1.3.1 结构参数的确定15
1.3 颚式破碎机结构参数及工作参数的确定15
1.3.2 工作参数的确定16
1.4.1 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的受力分析19
1.4 颚式破碎机的主要零部件计算19
1.4.2 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的受力分析20
1.4.4 推力板的计算21
1.4.3 动颚板的计算21
2.1 圆锥式破碎机的应用、工作原理和类型22
2 圆锥式破碎机22
2.2.2 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23
2.2.1 旋回破碎机的构造23
2.2 旋回破碎机23
2.2.3 旋回破碎机主要零件的受力分析25
2.3.1 菌形圆锥破碎机的构造26
2.3 菌形圆锥破碎机26
2.3.2 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31
2.3.3 菌形圆锥破碎机主要零件的计算32
3.2.1 双辊破碎机的构造34
3.2 辊式破碎机的构造34
2.4 颚旋式破碎机34
3 辊式破碎机34
3.1 辊式破碎机的应用、工作原理和类型34
3.2.2 单辊破碎机的构造37
3.3.1 钳角38
3.3 辊式破碎机工作参数的确定38
3.3.4 功率39
3.3.3 生产能力39
3.3.2 辊子转速39
4.2 锤式破碎机的构造40
4.1 锤式破碎机的应用、工作原理和类型40
4 锤式破碎机40
4.3.1 基本结构参数的确定42
4.3 锤式破碎机主要参数的确定42
4.3.2 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44
5.2.1 φ500×400单转子反击式破碎机45
5.2 反击式破碎机的构造45
5 反击式破碎机45
5.1 反击式破碎机的应用、工作原理和类型45
5.2.2 φ1250×1250双转子反击式破碎机47
5.3.1 基本结构参数48
5.3 反击式破碎机主要参数的确定48
5.4.1 转子轴的强度计算49
5.4 反击式破碎机主要零件的受力分析49
5.3.2 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49
6.1 立式冲击破碎机的应用、工作原理和类型50
6 立式冲击破碎机50
5.4.2 轴承负荷的计算50
5.4.3 反击装置的自身重力、弹簧的预压力或液压力的确定50
6.2 立式冲击破碎机的结构51
6.3 立式冲击破碎机的特点52
1.1.1 球磨机的工作原理53
1.1 球磨机的工作原理和类型53
第3章 粉磨机械53
1 球磨机53
1.1.2 球磨机的分类54
1.2.1 间歇式球磨机的构造55
1.2 球磨机的构造55
1.1.3 球磨机的特点55
1.2.2 管磨机的构造56
1.3.1 研磨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式106
1.3 球磨机中研磨体的运动分析106
1.3.3 研磨体运动降落点的轨迹107
1.3.2 研磨体运动脱离点的轨迹107
1.3.5 研磨体在磨机筒体横断面的分布108
1.3.4 最内层研磨体半径108
1.4.1 球磨机的转速109
1.4 球磨机主要参数的确定109
1.4.2 球磨机的功率110
1.4.3 球磨机的产量111
1.5.1 筒体113
1.5 球磨机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113
1.5.2 中空轴114
1.5.3 端盖115
1.5.4 中空轴与端盖的联结螺栓116
2.1 辊磨机的用途和工作原理117
2 辊磨机117
2.2.1 悬辊式辊磨机118
2.2 辊磨机的构造118
2.2.2 盘式辊磨机119
2.3.2 磨辊直径D与物料粒径d的比例124
2.3.1 钳角α124
2.3 辊磨机主要参数的确定124
3.1 辊压机的用途和工作原理125
3 辊压机125
2.3.3 磨盘转速125
2.3.4 辊磨机的功率125
2.3.5 辊磨机的产量125
3.2 辊压机的构造126
3.3.5 传动功率N132
3.3.4 生产能力Q132
3.3 辊压机的主要参数确定132
3.3.1 辊径D和辊宽B及最小辊隙Smin的确定132
3.3.2 工作压力132
3.3.3 辊速132
4.2 辊筒磨主要参数的确定133
4.1 辊筒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33
4 辊筒磨133
5.1 自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34
5 自磨机134
5.2 自磨机主要参数的确定135
6.1 振动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36
6 振动磨136
6.2 振动磨的主要参数确定137
1 概论139
第4章 超细粉碎机械139
1.1 粉碎过程141
1.2 球体应力和破碎现象142
1.3 物料的粉碎性能144
2.1 分类151
2 超细粉碎机械151
2.2.1 结构153
2.2 转子型冲击粉碎机(冲击磨)153
2.2.2 转子型冲击粉碎机设计的基本条件160
2.3 气流粉碎机162
2.3.1 扁平式气流磨166
2.3.2 循环管式气流磨172
2.3.3 对喷式气流磨174
参考文献179
1.3 分级设备的用途183
1.2 分级设备的分类183
第2篇 分级设备183
第1章 概述183
1 分级设备的分类及用途183
1.1 粉体及其分级183
1.1.1 分级的定义183
1.1.2 流体分级与筛分183
2.1.1 粒度分布184
2.1 颗粒的大小及其测试184
1.3.1 流体分级设备的用途184
1.3.2 筛分机械的用途184
2 分级结果的评价184
2.1.3 粒度分布的测试185
2.1.2 平均粒径185
2.2 部分分级效率186
2.5.1 细颗粒回收率γu187
2.5 回收率与循环负荷187
2.3 分级径187
2.4 评价分级精度的几种指数187
2.4.1 台拉(Terra)指数ET187
2.4.2 不完全度I与分级锐度指数Si187
2.4.3 分级精度指数K187
3.2 粉体的物性对分级设备性能的影响188
3.1.4 价格比188
2.5.2 循环负荷L188
2.6 综合分级效率(牛顿效率)188
3 分级设备的性能与选择188
3.1 分级设备的性能188
3.1.1 粉体浓度188
3.1.2 分级径与分级精度188
3.1.3 能量比188
3.3.1 按分级原理选择分级设备189
3.3 分级设备的选择189
3.2.1 颗粒的密度189
3.2.2 颗粒的形状189
3.2.3 粉体的凝聚性189
3.3.2 按处理能力选择分级设备190
4.1.1 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阻力191
4.1 颗粒在流体中的相对运动191
3.3.3 按产品的粒度选择分级设备191
3.3.4 从节能的角度选择分级设备191
3.3.5 从设备、土建费用的角度选择分级设备191
3.3.6 按粉体的性质选择分级设备191
4 流体分级的理论基础191
4.1.2 颗粒在流体中的一维运动方程与沉降末速度192
4.1.3 颗粒在流体中的二维运动193
4.2 流体分级的基本原理195
4.1.4 沉降末速度的修正195
4.2.2 惯性式分级的原理196
4.2.1 重力分级的原理与分级径196
4.2.3 离心力分级的原理与分级径197
1.2 分级粒径DT与压力损失△P198
1.1 结构与工作原理198
第2章 气力分级设备198
1 半自由涡式离心力分级设备(旋风筒)198
2.1 结构与分级原理199
2 离心式分级机(选粉机)199
1.3 旋风筒的结构形式与几何尺寸199
2.2 性能与技术参数200
3.1 结构与分级原理201
3 旋风式分级机(选粉机)201
2.3 特点及应用201
2.4 主要机型201
3.2 性能与技术参数203
3.4 旋风式分级机的其他主要机型204
3.3 特点204
4.1.1 结构与分级原理207
4.1 O-Sepa型高效分级机207
4 高效分级机(选粉机)207
4.1.2 性能与技术参数208
4.2.1 Sepax型高效分级机209
4.2 类似于O-Sepa的高效分级机209
4.1.3 特点209
4.2.2 Sepol型高效分级机210
4.3.2 特点211
4.3.1 结构与分级原理211
4.3 SKS型高效分级机211
4.4.2 IHI-SD型高效分级机212
4.4.1 S-SD型高效分级机212
4.3.3 应用212
4.4 其他类型的高效分级机212
5 微粉分级机214
4.4.3 MDS型高效分级机214
5.1.2 带机械分散装置的微粉分级机215
5.1.1 带气流分散装置的微粉分级机215
5.1 强制涡式离心力微粉分级机215
5.1.3 TC型涡轮分级机216
5.2 利用附壁效应的分级设备217
1 重力沉降分级设备219
第3章 液力分级设备219
1.1 螺旋分级机220
1.2 浮槽分级设备222
2 水力冲击分级设备223
3 液体旋流器225
4.1 圆筒式离心力分级机228
4 离心力分级机228
4.2 分离板式离心力分级机229
5 弧形筛230
1.3 筛面234
1.2 筛制234
第4章 筛分机械234
1 概述234
1.1 筛分与筛分机械234
1.4 筛分机理与筛分效率235
2.2 主要工作参数236
2.1 结构与工作原理236
1.5 筛分速度方程236
2 回转筛236
4 振动筛237
3.2 主要工作参数237
2.3 特点237
3 摇动筛237
3.1 结构与工作原理237
4.2 惯性振动筛238
4.1 偏心振动筛238
4.4 振动筛的工作参数239
4.3 共振筛239
4.5 振动筛的技术参数240
4.6 概率筛241
参考文献242
1.1 混合过程的机理245
1 混合的机理及评价245
第3篇 均化、混合、储存设备245
第1章 概述245
1.2.1 取样与测定246
1.2 混合质量的评价246
1.2.2 混合质量的评价参数247
1.3 混合曲线与混合速度248
1.4 影响混合过程的因素249
2.1.1 流态化现象及其应用250
2.1 粉料的流态化及其特性250
2 流化床气力混合的基本原理250
2.1.2 粉料的流化特性251
2.1.3 不正常的流化现象252
2.2 流化床中粉料混合的机理253
1.1.2 圆形预均化堆场254
1.1.1 矩形预均化堆场254
第2章 原料的预均化及设备254
1 预均化堆场254
1.1 预均化堆场的布置形式254
1.1.3 矩形和圆形预均化堆场的比较255
1.2 堆料方式256
2.1 臂式堆料机257
2 堆料机257
1.3 取料方式257
2.1.1 运行机构258
2.1.5 对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260
2.1.4 胶带输送机260
2.1.2 回转机构260
2.1.3 俯仰机构260
2.3 桥式胶带堆料机261
2.2 天桥(屋顶)胶带堆料机261
3.1.1 结构与工作原理262
3.1 刮板取料机262
2.4 刮板式堆料机262
2.5 几种堆料机的比较262
3 取料机262
3.1.2 设计与计算265
3.2.1 桥式斗轮取料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67
3.2 斗轮取料机267
3.2.2 斗轮机构及其设计268
3.3 滚筒式取料机272
3.4 桥式圆盘取料机273
4 影响预均化效果的主要因素274
1.1.1 结构与工作原理275
1.1 流化床式气力均化库275
第3章 粉状物料的均化及设备275
1 间歇式气力均化库275
1.1.2 库底结构276
1.1.3 流化床式气力均化库的设计279
1.2.1 外管重力式气力均化装置282
1.2 重力式气力均化装置282
1.3 输送床气力均化装置283
1.2.2 旋管重力式气力均化装置283
2 连续式气力均化库284
1.4 脉冲旋流气力均化装置284
2.2.1 结构与工作原理285
2.2 混合室(均化室)均化库285
2.1 串联及双层连续式均化库285
2.2.2 主要的库型及其结构286
2.2.3 混合室均化库的设计(以鄂城水泥厂混合室均化库为例)287
2.3.2 多点流连续式均化库290
2.3.1 IBAU中心室均化库290
2.3 多料流式均化库290
2.3.3 控制流连续式均化库291
1.1.1 水平桨式搅拌机294
1.1 机械搅拌机294
第4章 搅拌和混合机械294
1 料浆搅拌机294
1.1.2 螺旋桨式搅拌机295
1.1.3 行星式搅拌机297
1.3 机械气力搅拌机298
1.2 气力搅拌设备298
2.1 桨叶式混合机299
2 粉料混合机299
2.2 QH式混合机300
2.3 艾立赫式混合机301
2.4 螺旋式混合机302
2.6 行星式轮碾混合机304
2.5 轮碾式混合机304
1.1 储料设备的分类307
1 储料设备的分类与作用307
第5章 固体颗粒储存设备307
2.1 粉粒体流动性质和状态308
2 料仓内粉粒体的重力流动308
1.2 储料设备的作用308
2.2 粉粒体的重力流动309
3.1 料仓的形状及容积313
3 料仓的设计计算313
3.3 物料作用于仓壁上的压力315
3.2 料仓的卸料能力315
4 料仓中物料的偏析和堵塞现象及其防治317
5.1 料仓闸门的作用和类型325
5 料仓的闭锁设备325
参考文献327
5.2 料仓闸门的计算327
1.2 工作原理331
1.1 构造331
第4篇 喂料及计量设备331
第1章 喂料设备331
1 电磁振动喂料机331
1.3.3 频率f和振幅A1332
1.3.2 激振角β和安装角α332
1.3 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332
1.3.1 机械指数K和抛掷指数KP332
1.4.1 GZ系列电磁振动喂料机333
1.4 电磁振动喂料机的规格和性能333
1.3.4 喂料能力Q333
2.1 构造334
2 圆盘喂料机334
1.4.2 GZD系列电磁振动喂料机334
2.4.1 吊式圆盘喂料机335
2.4 圆盘喂料机的常用规格和性能335
2.2 工作原理335
2.3 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335
2.3.1 喂料能力的计算335
2.3.2 圆盘转速的计算335
2.4.2 座式圆盘喂料机336
3.3.1 弹性叶轮喂料机337
3.3 叶轮喂料机的常用规格和性能337
3 叶轮喂料机337
3.1 结构及工作原理337
3.2 叶轮喂料机的喂料能力337
3.3.2 刚性叶轮喂料机338
4.3 板式喂料机常用规格和性能340
4.2.2 生产能力计算340
4 板式喂料机340
4.1 结构及工作原理340
4.2 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340
4.2.1 链板宽度的确定340
4.3.2 中型板式喂料机341
4.3.1 轻型板式喂料机341
5.1 结构及工作原理342
5 螺旋喂料机342
4.3.3 重型板式喂料机342
5.4.1 SIW系列双管螺旋喂料机344
5.4 螺旋喂料机的常用规格和性能344
5.2 螺旋叶片344
5.2.1 标准螺距344
5.2.2 双螺旋面344
5.2.3 带状螺旋面344
5.2.4 双带状螺旋面344
5.2.5 直径渐大形螺旋面344
5.2.6 螺距渐大的螺旋面344
5.3 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344
5.3.1 喂料能力计算344
5.3.2 功率的计算344
5.4.2 单管螺旋喂料机345
6.3 普通槽式喂料机的规格和性能346
6.2 生产能力计算346
6 槽式喂料机346
6.1 结构及工作原理346
7.1 结构及工作原理347
7 箱式喂料机347
8.1 结构及工作原理348
8 胶带喂料机348
7.2 生产能力计算348
7.3 普通箱式喂料机的规格和性能348
8.3 胶带喂料机的常用规格和性能349
8.2 生产能力计算349
1.1 工作原理350
1 电子皮带秤350
第2章 计量设备350
1.2.2 多托辊双杠杆式秤架351
1.2.1 单托辊秤架351
1.2 秤架结构351
1.3.1 称重传感器352
1.3 传感器352
1.2.3 多托辊悬浮秤架352
1.2.4 悬臂式秤架352
1.3.2 测速传感器354
1.4.3 微机化称重仪表355
1.4.2 数字式称重仪表355
1.4 称重指示控制仪355
1.4.1 模拟式称重仪表355
1.6.3 DCM-1型悬臂式电子皮带秤356
1.6.2 ICS-Y901型工业散料计量系统356
1.5 电子皮带秤的选择356
1.6 常用电子皮带秤的规格和技术特性356
1.6.1 BMP型托辊式电子皮带秤356
2.1 工作原理358
2 核子皮带秤358
1.6.4 ICS-Y902型工业散料配料系统358
1.6.5 PCS型微机控制配料秤358
1.6.6 TDG系列微机调速定量给料秤358
1.6.7 简易电子皮带秤358
2.4 华海HCS系列微机核子秤的规格和技术特性359
2.3 核子皮带秤的安装要求359
2.2 影响核子秤计量精度的主要因素359
3.2.1 额定喂料量360
3.2 主要参数的设计与选择360
3 螺旋电子秤360
3.1 工作原理360
4.1 工作原理361
4 转子电子秤361
3.2.2 电机功率361
3.2.3 准确度要求361
3.2.4 螺旋叶片361
3.3 特点361
3.4 LDC型螺旋电子秤的规格和技术特性361
5.1 工作原理362
5 失重秤362
4.2 特点362
4.3 DZC系列转子电子秤的规格和技术特性362
6.1 工作原理363
6 冲击流量计363
5.2 特点363
5.3 SIMPLEX失重秤的规格和技术特性363
7 溜槽流量计364
6.3 LFD型冲击流量计的规格和技术特性364
6.2 特点364
8.1 工作原理365
8 电子轨道衡365
7.1 工作原理365
7.2 特点365
7.3 LLJ-10溜槽流量计365
参考文献366
8.3 GCS系列电子轨道衡366
8.2 特点366
1.1.3 回转窑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主要内容369
1.1.2 回转窑设计的基本原则369
第5篇 煅烧、冷却和烘干机械369
第1章 回转窑369
1 总体设计369
1.1 概述369
1.1.1 回转窑的作用和地位369
1.2.1 湿法回转窑370
1.2 水泥熟料煅烧工艺370
1.2.3 带余热锅炉干法窑371
1.2.2 半干法回转窑371
1.2.4 带悬浮预热器干法窑372
1.2.5 预分解窑374
1.3 主要参数和产量375
1.3.1 主要参数的确定376
1.3.3 填充系数计算377
1.3.2 产量计算377
1.4.2 总图基础水平距离及标高计算378
1.4.1 筒体热膨胀378
1.4 筒体安装尺寸的计算378
2.1.3 管道内的热交换381
2.1.2 旋风预热器级数381
2 预烧过程及设备381
2.1 旋风预热器381
2.1.1 预热过程和要求381
2.1.4 高效低阻旋风筒383
2.2 立筒预热器的结构参数387
2.3.2 预分解窑系统流程组合388
2.3.1 分解炉的功能及设计原则388
2.3 分解炉388
2.3.3 几种主要的分解炉形式简介389
3.1.2 热补偿393
3.1.1 保温隔热393
3 窑尾系统设备设计393
3.1 热风管道的保温隔热和热补偿393
3.2.1 悬挂式支座399
3.2 支座设计399
3.2.2 裙式支座400
4.1.3 回转窑机械设计要点403
4.1.2 回转窑主要机械事故403
4 回转窑机械设计403
4.1 回转窑机械设计要点403
4.1.1 回转窑结构特点403
4.2.1 筒体轴向应力计算404
4.2 筒体404
4.2.2 筒体环向应力计算414
4.2.3 筒体径向变形原因及其控制措施419
4.2.4 筒体缩颈温度应力422
4.3 轮带423
4.3.2 轮带结构424
4.3.1 概述424
4.3.3 轮带设计计算427
4.4.1 托轮及其支承结构430
4.4 支承装置430
4.4.2 托轮及其轴承设计436
4.4.3 托轮的调整441
4.5.1 挡轮结构443
4.5 挡轮装置443
4.5.2 挡轮设计444
4.5.3 液压挡轮设计446
4.6.1 传动的特点和方式447
4.6 传动装置447
4.6.2 大齿圈和小齿轮450
4.6.3 传动功率计算454
4.6.4 回转窑扭振计算459
4.7.2 结构461
4.7.1 作用和特点461
4.7 密封装置461
2.1 单筒冷却机466
2 筒式冷却机466
第2章 熟料冷却机466
1 概述466
1.1 熟料冷却的目的466
1.2 熟料冷却机发展简况及分类466
2.1.2 主要参数选择467
2.1.1 冷却机工作原理467
2.1.3 筒内装置及配置468
2.2.1 多筒冷却机470
2.2 多筒冷却机470
2.2.2 新型多筒冷却机471
2.2.3 主要零部件472
3.1.1 发展概况473
3.1 推动篦式冷却机473
3 篦式冷却机473
3.1.2 阻力篦板及其直接鼓风系统477
3.1.3 参数确定480
3.2 回转篦式冷却机482
4 立筒式冷却机483
3.3 振动篦式冷却机483
5 几种主要冷却机的性能比较484
1.1.1 差热法485
1.1 立窑生产方法485
第3章 机械立窑485
1 概述485
1.2.2 立窑直径和高度486
1.2.1 窑体结构486
1.1.2 全黑生料法486
1.1.3 包壳料球法486
1.1.4 中料全黑生料法486
1.1.5 部分黑生料法486
1.1.6 白生料法486
1.2 立窑结构尺寸和产量486
1.2.5 年产量487
1.2.4 产量487
1.2.3 窑体形状487
1.3.2 卸料篦子功率488
1.3.1 卸料篦子转速488
1.3 机械立窑工艺参数488
1.4.1 风机选型489
1.4 鼓风系统489
1.3.3 风量、风速和风压489
1.4.2 降低噪声措施490
2.2.1 结构组成492
2.2 成球盘结构与工作原理492
2 成球盘492
2.1 成球目的与要求492
2.1.1 成球目的492
2.1.2 料球质量要求492
2.3.1 料球运动基本方程式493
2.3 成球盘参数493
2.2.2 工作原理493
2.3.2 参数选择494
2.3.3 成球盘调整495
2.4.1 生产过程496
2.4 预加水成球496
2.4.2 主要设备498
3.1.2 卸料装置类型和工作原理501
3.1.1 对卸料装置要求501
3 卸料装置501
3.1 卸料装置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501
3.2 卸料篦子结构改进设计504
3.1.3 各种卸料篦子比较504
3.2.2 改进卸料篦子的破碎和卸料结构505
3.2.1 改进卸料篦子的通风结构505
3.2.3 改进卸料篦子的支承与密封507
3.3.2 传动方式509
3.3.1 传动特点509
3.3 卸料篦子传动和电机功率509
3.3.3 传动系统设计计算512
4 卸料密封装置514
4.1.2 水平料封卸料密封器515
4.1.1 垂直料封卸料密封器515
4.1 类型和结构515
4.2.1 料封管的锁风原理516
4.2 料封工作原理516
4.2.2 料封管卸料原理517
4.4 节流器518
4.3 料封管内物料运动特点518
4.5.2 几种常用的料位控制仪519
4.5.1 对料位控制仪的要求519
4.5 料位自动控制519
1.2 烘干方法及其分类522
1.1 烘干的目的和要求522
第4章 烘干设备522
1 概述522
1.3.1 湿度523
1.3 湿空气性质523
1.3.3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524
1.3.2 热含量524
2.2.1 烘干机热量衡算525
2.2 热量衡算525
2 干燥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525
2.1 物料衡算525
2.1.1 水分蒸发量525
2.1.2 干燥介质消耗量525
3 干燥速率526
2.2.2 燃烧室热量衡算526
3.1.2 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527
3.1.1 水分与物料结合方式527
3.1 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527
3.2.2 预热阶段528
3.2.1 干燥速率528
3.1.3 结合水与非结合水528
3.2 物料干燥过程机理528
3.2.3 等速干燥阶段529
3.2.5 临界含水量530
3.2.4 降速干燥阶段530
3.4 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计算531
3.3.5 烘干机械结构和参数531
3.2.6 不恒定条件下的干燥速率531
3.3 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531
3.3.1 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及流速531
3.3.2 干燥介质与物料接触情况531
3.3.3 物料性质与结构531
3.3.4 物料的初始与最终含水量及其临界含水量531
4.1 对烘干设备的要求532
4 烘干设备及其设计计算532
3.4.1 等速干燥阶段所需干燥时间τ1532
3.4.2 降速干燥阶段所需干燥时间τ2532
4.2.1 概述533
4.2 回转烘干机533
4.2.2 工艺参数设计计算534
4.3.1 结构和工作原理539
4.3 流态烘干机539
4.2.3 机械结构设计计算539
4.3.2 参数设计540
4.4.1 原理和结构543
4.4 振动烘干机543
4.3.3 物料平均停留时间543
4.4.2 主要参数设计544
参考文献545
1.1.1 有槽垂直拉制(引上)法549
1.1 拉制法549
第6篇 玻璃成型机械549
第1章 概述549
1 平板玻璃的成型原理和生产方法549
1.1.2 无槽垂直拉制(引上)法550
1.1.4 水平拉制(平拉)法552
1.1.3 对辊垂直拉制(引上)法552
1.2.1 窄流槽浮法工艺(PB法)554
1.2 浮法554
1.2.3 洛阳浮法工艺556
1.2.2 宽流槽浮法工艺(LB法)556
2 成型工艺对机械设备的要求557
1.3 压延法557
1 引上机的作用及其结构558
第2章 垂直引上机558
1.2 机膛559
1.1 传动装置559
3.1 引上机机膛的高度560
3 机械系统基本参数的确定及结构设计560
1.3 压杠机构560
1.4 抬起机构560
2 垂直引上机的技术性能560
3.2 引上机机膛的宽度562
3.4.2 石棉辊的受力状态与刚度计算563
3.4.1 石棉辊的结构563
3.3 石棉辊的布置563
3.3.1 纵向(垂直)布置563
3.3.2 横向(水平)布置563
3.4 石棉辊的结构设计563
3.4.3 石棉辊的设计564
3.6 传动机构565
3.5 吊耳结构及安装位置565
3.6.3 对电力拖动的要求566
3.6.2 传动站的位置566
3.6.1 传动方式566
3.7.2 功率消耗567
3.7.1 玻璃原板引上的力学条件567
3.7 引上机所需功率计算567
1 锡槽的结构与基本参数的确定568
第3章 浮法生产机械568
1.2.2 锡槽的形状尺寸569
1.2.1 锡槽的生产能力569
1.1 锡槽进端结构569
1.2 锡槽本体结构569
1.2.5 锡槽顶盖570
1.2.4 锡槽胸墙570
1.2.3 锡槽槽底570
1.2.7 锡槽电功率的配备571
1.2.6 锡槽的钢结构571
1.3.2 出端结构574
1.3.1 出端结构的设计要求574
1.3 锡槽出端结构574
1.4.2 拉边机的结构及技术性能575
1.4.1 拉边机的作用及工艺要求575
1.3.3 辊道的规格、材料575
1.4 拉边机575
2.2 退火窑的结构576
2.1 退火窑的设计要求576
2 退火设备576
2.2.2 退火窑的总体布置577
2.2.1 现代浮法玻璃退火窑技术的基本特点577
2.2.3 辊道579
2.2.4 主传动系统580
2.3.2 退火窑各区段玻璃带纵向表面温度的分布581
2.3.1 退火窑长度与生产规模581
2.3 退火窑的设计规范581
2.3.3 控制玻璃带温度的方法582
2.3.5 实例583
2.3.4 退火窑能量消耗的确定583
3.1.1 纵切机584
3.1 切割区设备584
3 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冷端设备及配套系统584
3.1.2 横切机586
3.1.3 掰板机587
3.1.5 输送辊道588
3.1.4 掰边机588
3.2.1 立式堆垛机592
3.2 堆垛区设备592
3.2.2 中片堆垛机的主要技术性能593
1.1 压花玻璃595
1 压延玻璃的成型过程595
第4章 压延机械595
2.1 压延机的结构596
2 压延机的结构、规格及技术性能596
1.2 夹丝(夹网)玻璃596
2.2 压延机械的种类及技术性能597
2.2.2 生产夹丝玻璃的组合式压延机组598
2.2.1 生产压花玻璃的压延机组598
3.2 压延辊的表面形状、质量及选材599
3.1 压延辊的直径与长度599
2.2.3 生产波形玻璃的压延机组599
2.2.4 生产U型瓦的组合式压延机组599
3 压延机主要部件基本参数及材料的选择599
3.4 压延机的功率计算600
3.3 压延机的速度600
参考文献601
1.2.1 坩埚法(再熔法)拉丝工艺605
1.2 玻璃纤维的生产方法605
第7篇 无机纤维成型机械605
第1章 概述605
1 连续玻璃纤维拉丝工艺简介605
1.1 玻璃纤维的分类605
1.2.2 池窑法(直熔法)拉丝工艺606
2.3 影响玻璃纤维拉丝的工艺因素607
2.2.2 公制号数607
2 影响玻璃纤维拉丝的工艺因素及对设备的要求607
2.1 玻璃纤维的成型过程607
2.2 原丝的分类607
2.2.1 公制支数607
2.3.2 拉丝速度与纤维张力608
2.3.1 拉丝速度与纤维直径608
2.3.3 玻璃纤维拉丝的工艺参数(举例)609
3.1 矿棉生产的工艺流程610
3 矿棉(岩棉)纤维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成型方法610
2.4 对拉丝设备的要求610
3.2.3 组合法(离心-喷吹法)611
3.2.2 离心法611
3.2 矿棉生产的成型方法611
3.2.1 喷吹法611
4.1 纤维成型原理612
4 矿棉辊式离心法成型工艺及设备612
4.2.2 沉降集棉系统613
4.2.1 成纤系统613
4.2 矿棉成型工艺及生产设备613
4.2.3 制品加工系统614
4.2.5 辅助加工系统615
4.2.4 固化炉615
4.2.7 生产线总传动系统616
4.2.6 包装机616
4.3.2 摆锤法的集棉铺毡技术与设备617
4.3.1 摆锤法的离心成纤技术617
4.3 成型工艺的改进——摆锤法生产技术及设备617
1.1 工艺位置的确定原则620
1 拉丝设备的工艺布置620
第2章 连续玻璃纤维拉丝机620
2 拉丝机的结构、规格及技术性能621
1.2 平左拉工艺特点621
2.1.1 机头622
2.1 691型自动换筒拉丝机622
2.1.2 排线机构623
2.1.4 机体624
2.1.3 换筒机构624
2.2 大卷装拉丝机626
2.1.5 制动器626
2.3 直接无捻粗纱拉丝机627
2.4 分拉拉丝机628
2.5 拉丝机的规格及技术性能629
3.1.1 机头的结构形式630
3.1 机头630
3 玻纤拉丝机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参数选择630
3.1.2 机头的材质及技术要求631
3.2.1 缝隙式排线器632
3.2 排线器632
3.1.3 机头直径的选取632
3.1.4 机头的传动632
3.2.2 钢丝排线器633
3.2.3 槽筒式排线器636
3.3 换筒机构640
3.3.1 气圈吸附法641
3.3.2 机械卷绕法642
4.1.2 弹性单支承机头系统的振动643
4.1.1 刚性支承机头系统的振动643
4 拉丝机的振动及主要零件强度计算643
4.1 拉丝机的振动643
4.1.4 拉丝机振动的评定645
4.1.3 弹性双支承机头系统的振动645
4.2.1 机头支承动载荷及结构参数计算647
4.2 主要机件强度计算647
4.2.2 机头转筒的强度分析648
4.2.3 离心式机头的零件强度计算650
1.1.2 冷却、润滑系统652
1.1.1 机芯652
第3章 矿棉离心成型机652
1 辊式离心机的结构、规格及技术性能652
1.1 辊式离心机的结构652
2 辊式离心机的基本参数确定654
1.2 四辊离心机的技术性能654
1.1.3 机体与行走装置654
2.3 辊轮的宽度和辊间距离的确定655
2.2 辊轮直径及转速的选择655
2.1 影响纤维直径的因素655
2.5 产量的估算656
2.4.2 射入角β656
2.4 工艺位置的调整656
2.4.1 入料角(布料角)α656
3.1.1 辊子系统的振动657
3.1 离心辊结构参数的动态设计657
3 离心辊的结构参数与轴承动载荷的确定657
3.1.2 临界转速与结构参数658
3.2 轴承动载荷的计算659
3.1.3 支承刚度的计算659
4 离心辊的平衡660
4.1.2 转子平衡方程式与平衡条件661
4.1.1 转子的不平衡量661
4.1 转子的平衡条件661
4.2.1 平衡精度的概念662
4.2 转子的平衡精度662
4.2.3 平衡精度等级的选择663
4.2.2 许用不平衡量663
参考文献665
1.2 玻璃钢制品及应用669
1.1 概述669
第8篇 玻璃钢制品缠绕成型机械669
第1章 玻璃钢制品缠绕工艺669
1 玻璃钢及其制品669
2.3 与缠绕机设计相关的工艺参数和要求670
2.2 纤维缠绕工艺技术670
2 纤维缠绕(FW)工艺方法670
2.1 玻璃钢制品成型工艺简介670
3.2.2 螺旋缠绕线型规律671
3.2.1 环向缠绕线型规律671
3 纤维缠绕线型的基本规律671
3.1 缠绕线型671
3.2 缠绕线型的基本规律671
4.2 标准线型的参数关系673
4.1 标准线型及切点数673
3.2.3 平面缠绕线型规律673
4 缠绕线型分析及设计673
4.4 缠绕线型及速比计算674
4.3 缠绕速比微调674
1 纤维缠绕机的发展历程676
第2章 纤维缠绕机的发展及分类676
2.5 按缠绕运动控制轴数分类677
2.4 按可缠绕制品类型的通用性分类677
2 缠绕机分类677
2.1 按照不同的缠绕运动形式分类677
2.2 按缠绕运动控制的不同方法分类677
2.3 按芯模夹持时轴线的方向分类677
1.1 缠绕机的基本组成679
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679
第3章 机械控制链传动卧式缠绕机679
1.2.1 绕丝头运动轨迹及坐标变化曲线680
1.2 缠绕机的工作原理680
2.1 芯模夹持的最大长度及中心高681
2 设计参数的确定681
1.2.2 绕丝头运动控制数学模型及控制方案681
3.1.1 专用缠绕机传动系统682
3.1 传动系统方案682
2.2 缠绕工艺及线型参数的确定682
3 传动系统设计682
3.1.2 通用缠绕机传动系统683
3.2.1 缠绕运动速度分析及芯模转速确定684
3.2 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684
3.2.2 传动系统的环链长度及环链布局685
3.2.4 挂轮传动比的确定686
3.2.3 传动系统中固定传动比的确定686
1.2.2 内联系传动链687
1.2.1 外联系传动链687
第4章 其他类型缠绕机687
1 立式缠绕机687
1.1 立式缠绕机原理687
1.2 立式缠绕机传动系统687
3 球形制品缠绕机688
2 跑道式缠绕机688
5 玻璃钢管道连续缠绕机689
4 弧形制品缠绕机689
5.1.1 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690
5.1 钢带式连续缠管机690
5.1.2 芯轴装置691
5.2 步进式连续缠管机692
2 概念设计694
1 概述694
第5章 微机控制缠绕机694
3 总体设计695
4.2.1 硬件部分696
4.2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结构设计696
4 控制系统设计696
4.1 纤维缠绕工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696
4.3 缠绕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697
4.2.2 软件部分697
4.3.1 MCFW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一698
4.3.2 MCFW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二699
4.4.1 软件组成700
4.4 缠绕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700
4.3.3 MCFW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三700
4.4.2 软件开发702
5 微机控制缠绕机的联调、运行和维护704
1.3 滴胶式浸胶装置706
1.2 接触式浸胶装置706
第6章 缠绕机辅助装置706
1 浸胶装置706
1.1 沉浸式浸胶装置706
3.1.1 机械反馈力平衡式张力器(“CTC”张力器)707
3.1 张力器707
2 绕丝头707
3 张力控制装置707
3.2 张力自动控制708
3.1.2 磁粉离合器708
4.2 芯模结构709
4.1.2 芯模分类709
4 成型模具709
4.1 芯模材料与分类709
4.1.1 缠绕芯模对材料的要求709
4.3.1 芯模的强度计算710
4.3 芯模的强度、刚度计算710
5 多芯模托架及工位转换装置711
4.3.2 芯模刚度计算711
参考文献712
1.1 国内外建筑陶瓷工业发展概况715
1 建筑陶瓷概述715
第9篇 陶瓷及砖瓦机械715
第1章 概述715
1.4.3 仿花岗岩墙地砖716
1.4.2 外墙砖和地砖的生产工艺流程716
1.2 陶瓷的概念和分类716
1.3 陶瓷墙地砖的用途及分类716
1.4 现代陶瓷墙地砖的生产工艺流程716
1.4.1 釉面砖的生产工艺流程716
1.5.1 粉碎设备717
1.5 陶瓷墙地砖生产设备717
1.5.3 成型方法及成型机械718
1.5.2 制粉设备718
1.5.5 窑炉719
1.5.4 墙地砖施釉机械719
2.3.1 原料制备720
2.3 砖瓦生产工艺及设备720
2 砖瓦生产概述720
2.1 砖瓦生产概况720
2.2 生产砖瓦的主要原料720
2.2.1 粘土720
2.2.2 煤矸石720
2.2.3 粉煤灰720
2.2.4 页岩720
2.4.1 粘土砖生产工艺流程721
2.4 砖生产基本工艺流程721
2.3.2 粘土砖瓦的成型721
2.3.3 干燥721
2.3.4 焙烧721
2.4.4 煤矸石砖、瓦722
2.4.3 页岩砖、瓦的生产工艺流程722
2.4.2 粘土瓦的湿压瓦成型生产工艺722
2 喷雾干燥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23
1 概述723
第2章 喷雾干燥塔723
2.1.2 干燥塔724
2.1.1 热风炉及热风管路系统724
2.1 压力式喷雾干燥塔的构造及功能724
2.1.6 检测及控制系统728
2.1.5 振动筛728
2.1.3 排风收尘系统728
2.1.4 供浆雾化系统728
2.2 离心式喷雾干燥塔的构造及功能729
2.3.2 离心盘式雾化器730
2.3.1 压力式喷嘴雾化器730
2.3 雾化器730
3.3 按喷雾和气体流动方向分类731
3.2 按加热形式分类731
2.4 喷雾干燥中的蒸发过程731
3 喷雾干燥塔分类731
3.1 按生产流程分类731
4.1 泥浆浓度733
4 喷雾干燥的影响因素733
3.4 按雾化形式分类733
4.4.1 进塔热气温度734
4.4 进塔热气温度和排出废气温度734
4.2 泥浆粘度734
4.3 进浆量734
4.5.2 喷雾压力735
4.5.1 离心盘转速735
4.4.2 排出废气温度735
4.5 离心盘转速和喷雾压力735
5.1 国内喷雾干燥塔736
5 喷雾干燥塔的规格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736
4.6 喷嘴孔径736
4.7 喷嘴中旋涡板的厚度736
4.8 喷雾干燥塔的类型736
6 喷雾干燥塔的选型计算737
5.2 国外喷雾干燥塔737
2 摩擦压力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739
1 概述739
第3章 摩擦压力机739
2.1 各部分的组成及作用740
2.2 工作过程741
3 材质及加工要求742
2.3 主要参数计算742
4.2 模具结构743
4.1 模具设计原则743
4 模具743
5.1 部分产品的规格尺寸及性能744
5 摩擦压力机型号、技术性能及选型744
4.3 材料选择744
4.4 电加热装置744
5.3.3 举例745
5.3.2 压机台数计算745
5.2 摩擦压力机生产厂家及其产品745
5.3 选型计算745
5.3.1 选型745
1.4 液压压砖机的发展方向746
1.3 结构形式746
第4章 液压压砖机746
1 概述746
1.1 概况746
1.2 液压压砖机的特点746
2.2 Nassetti公司VIS系列压机的结构特点747
2.1.2 工作原理747
2 液压压砖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47
2.1 YP1000型液压自动压砖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47
2.1.1 压砖机的结构747
2.2.7 液压装置748
2.2.6 安全装置748
2.2.1 机体748
2.2.2 冲压油缸748
2.2.3 活动横梁748
2.2.4 顶模装置748
2.2.5 喂料器的组成748
2.4 压机辅机749
2.3.2 GMV公司的TWIN型二次喂料系统749
2.2.8 高效互换的控制系统749
2.3 二次喂料加压成型新工艺749
2.3.1 LB公司DUAL/140型二次喂料系统749
3 液压控制系统751
2.6 压机喂料静态均料器751
2.5 压机辅件——模具751
3.4.2 自动控制部分752
3.4.1 动力部分752
3.1 液压系统的结构752
3.2 工作制度752
3.3 压机的动作程序752
3.4 电气系统752
4.1 国产液压压砖机756
4 液压压砖机的规格型号,技术性能及设备选型756
4.2 国外液压压砖机758
4.3.2 压机选型761
4.3.1 选型依据761
4.3 液压压砖机选型761
4.3.3 压机台数的选择762
2.1 施釉线的构成原理764
2 施釉线的组成764
第5章 陶瓷墙地砖的施釉彩饰机械764
1 概述764
2.2 电气控制特点766
4.1 选型767
4 施釉线的选型设计767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67
5.1 输送线769
5.1.1 速度计算769
4.2 举例769
5 输送线及辅助单机结构原理769
5.1.3 皮带联接形式770
5.1.2 功率计算770
5.3.2 立式清扫机771
5.3.1 卧式清扫机771
5.2 转弯装置771
5.2.1 锥形辊子弯道771
5.2.2 塑料托槽弯道771
5.2.3 轮槽弯道771
5.2.4 塑料链板弯道(俗称小飞机)771
5.3 清扫机771
5.6.1 方形擦边机772
5.6 擦边机772
5.4 排坯机(坯体流动缓冲器)772
5.5 吹风机772
5.8 固定剂喷洒机773
5.7 转向机773
5.6.2 轮形擦边机773
5.6.3 轮组擦边机773
5.10.2 控制原理774
5.10.1 结构774
5.9 涂底面保护膜装置774
5.10 补偿器774
5.13.2 规格性能775
5.13.1 结构775
5.10.3 选择工作状态775
5.10.4 技术参数775
5.11 振动过滤器775
5.12 射流搅拌泵775
5.12.1 结构775
5.12.2 特点775
5.12.3 参数775
5.13 立式泵775
5.16.2 速度选择776
5.16.1 结构原理776
5.14 8字形搅拌桶776
5.15 清带装置776
5.15.1 不锈钢锥筒式刮带器776
5.15.2 块状自调式刮带器776
5.16 喂坯机776
6.1.1 钟罩式浇釉机777
6.1 浇釉机777
5.16.3 技术指标777
5.17 磨边机777
5.18 损裂载荷检验机777
6 施釉机777
6.2 甩釉机778
6.1.3 瀑布式浇釉机778
6.1.2 箱式(狭缝式)浇釉机778
6.3.1 固定喷釉机779
6.3 喷釉机779
6.2.1 结构779
6.2.2 技术特性779
7.1.1 结构原理780
7.1 往复式丝网印花机780
6.3.2 摆动喷釉机780
7 丝网印花机780
7.1.4 技术性能782
7.1.3 电气系统782
7.1.2 气动系统782
8.1.1 结构原理784
8.1 滚筒印花机784
7.2 全自动旋辊式丝网印花机784
7.2.1 工作原理784
7.2.2 技术特点784
7.2.3 Nassetti公司的旋辊丝网印花机技术性能784
8 彩饰机784
8.2.3 带式喂料干法施釉机的技术参数785
8.2.2 结构原理785
8.1.2 规格型号785
8.1.3 滚筒印花机的优点785
8.2 干法撒釉施釉机785
8.2.1 施釉方法785
8.3.1 工作原理及参数控制786
8.3 泼釉机786
8.2.4 干法施釉优点786
8.4.2 参数控制787
8.4.1 结构原理787
8.3.2 结构特点787
8.3.3 技术参数787
8.4 点条机787
8.6.2 技术参数788
8.6.1 结构原理788
8.4.3 结构特点788
8.4.4 技术参数788
8.5 大理石花纹机788
8.5.1 结构原理788
8.5.2 参数控制788
8.5.3 结构特点788
8.5.4 技术参数788
8.6 杯滴机788
8.7.4 笔涂类789
8.7.3 淋釉类789
8.7 其他彩饰机789
8.7.1 侧甩机789
8.7.2 刷涂类789
1.4 设计原则790
1.3 辊道窑的分类790
第6章 辊道窑790
1 概述790
1.1 概况790
1.1.1 辊道窑的组成790
1.1.2 辊道窑的工作原理790
1.2 辊道窑的特点790
2.2.2 各带长度及比例的确定792
2.2.1 确定窑长的原则792
1.5 设计原始资料792
2 辊道窑的结构792
2.1 内宽和内高的确定792
2.2 窑长的确定792
2.2.3 选型计算793
2.3.1 钢架结构系统794
2.3 窑体结构794
2.2.4 部分陶瓷墙地砖辊道窑技术参数794
2.2.5 坯釉配方、燃料质量均无变化时,窑炉偏离烧成制度的原因794
2.3.2 砌体系统795
2.3.3 其余设施796
2.4.1 对辊棒材质的要求797
2.4 辊棒797
2.5.3 平皮带出窑机798
2.5.2 出窑机工作原理798
2.4.2 辊棒的材质798
2.4.3 辊棒的规格尺寸及辊距798
2.5 入窑机和出窑机798
2.5.1 入窑机工作原理798
3.1.1 分类及组成799
3.1 液体燃料799
3 燃料及燃烧计算799
3.1.2 重油的性质800
3.2.1 分类及组成802
3.2 气体燃料802
3.2.2 煤气的性质803
3.3.1 燃料热值的计算804
3.3 燃料燃烧计算804
3.3.2 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烟气量的计算805
3.3.4 实际空气量和实际烟气量的计算806
3.3.3 空气过剩系数的计算806
4.4 燃烧器808
4.3 对燃料的要求808
4 工作系统808
4.1 工作系统的确定808
4.2 确定工作系统的原则808
4.4.1 燃烧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809
4.5.4 抽热风机810
4.5.3 雾化风机810
4.4.2 燃烧器的配置810
4.5 风机设置810
4.5.1 排烟风机810
4.5.2 助燃风机810
4.6 风机811
4.5.7 配温风机811
4.5.5 急冷风机811
4.5.6 窑尾轴流风机811
4.7.2 柴油或重油管道布置原则812
4.7.1 空气、煤气管道布置原则812
4.7 窑上管道设计812
4.7.5 工作系统管道直径的选择813
4.7.4 窑前工作油罐和泵站813
4.7.3 供油系统的回油方式813
4.7.6 管道材料的选用815
5.3 链条传动817
5.2 传动系统分类817
5 传动系统817
5.1 设计传动系统的主要依据817
5.4.2 两端带动、分段传动式直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818
5.4.1 统一带动、分段传动式的直齿轮传动系统和工作原理818
5.4 直齿轮传动818
5.7 辊棒的运动状态819
5.6 传动系统的应急措施819
5.5 螺旋齿轮传动819
5.8.3 齿轮传动820
5.8.2 链条传动820
5.8 传动设计方法820
5.8.1 传动功率820
1.4 半干压成型821
1.3 硬塑成型821
第7章 砖瓦成型机械821
1 砖瓦的成型分类821
1.1 湿塑成型821
1.2 半硬塑成型821
2.1 挤出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822
2 湿塑成型机——非真空挤出机822
2.2.2 压泥板824
2.2.1 进料箱824
2.2 挤出机的主要结构824
2.2.3 圆筒泥缸825
2.2.6 机口827
2.2.5 机头827
2.2.4 螺旋绞刀827
3.1 真空处理的作用829
3 半硬塑和硬塑的成型设备——双级真空挤出机829
3.2 螺旋绞刀833
3.4 挤出机的产量835
3.3 挤出轴的转速835
3.6 挤出机的工作效率η836
3.5 挤出机功率计算836
3.7 挤出机的挤压力计算837
3.8 上级搅拌部分838
3.10 真空挤出机机口840
3.9 真空挤出机机头840
4.1 W型往复真空泵844
4 真空泵844
4.2 双级水环式真空泵845
4.4 三种真空泵的比较847
4.3 射流真空泵847
1.2 等静压成型原理和分类850
1.1 等静压成型技术发展概况850
第8章 等静压成型技术850
1 概述850
1.4 等静压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851
1.3 等静压成型技术特性851
2.1.1 冷等静压成型工艺852
2.1 等静压成型工艺简介852
2 等静压成型技术852
2.2.1 冷等静压成型包套和模具853
2.2 等静压成型包套和模具853
2.1.2 热等静压成型工艺853
2.2.2 热等静压成型包套和模具856
3.1.1 高压缸857
3.1 冷等静压机的构成857
3 等静压成型机857
3.1.2 高压发生装置858
3.2 冷等静压机的主要类型859
3.1.3 辅助设备859
3.2.1 湿袋式和干袋式冷等静压机860
3.2.2 螺纹式冷等静压机861
3.2.3 框架式冷等静压机862
3.3.2 绕丝钢体的设计原则863
3.3.1 符号说明863
3.2.4 圆销盖式冷等静压机863
3.3 冷等静压机的主要承载件设计863
3.4 热等静压机的构成及类型864
3.3.3 绕丝缸设计的主要计算公式864
3.4.1 高压缸865
3.4.2 热等静压炉866
3.4.3 气体加压系统867
3.4.5 辅助系统868
3.4.4 电器系统868
3.6.1 热等静压缸的温差应力计算869
3.6 热等静压缸的设计869
3.5 热等静压炉的结构设计869
3.6.3 热等静压缸的安全措施870
3.6.2 热等静压缸的密封870
参考文献873
1 劈裂878
第1章 岩石劈裂分离设备878
第10篇 装饰石材机械878
3 机械压力劈裂机的工作方法与参数879
2.2 倾角小于45°的薄层矿体分离879
2 岩石劈裂方法与工作参数879
2.1 水平或缓倾斜层状矿体分离879
4 液压顶石机880
1.1 钢丝绳锯机的工作原理882
1 钢丝绳锯机882
第2章 锯岩机械882
1.2 钢丝绳的锯割力883
1.3 钢丝绳锯机电机功率的确定884
1.4 钢丝绳锯机的结构885
2.1 金刚石绳锯机的工作原理887
2 金刚石绳锯机887
2.2.1 按动力机构分类888
2.2 金刚石绳锯机的类型与性能888
2.3.1 金刚石绳的结构890
2.3 金刚石绳(亦称串珠金刚石绳)890
2.2.2 按行走机构分类890
2.3.2 串珠的类型892
1.2 链式切岩机的类型及技术性能894
1.1 链式切岩机的工作原理894
第3章 切岩机械894
1 链式切岩机894
1.3.2 切割部分895
1.3.1 机架895
1.3 链式切岩机的结构895
1.3.3 液压站898
1.3.4 行走导轨架899
1.3.7 电气控制900
1.3.6 润滑油泵900
1.3.5 桁架式手动起重吊900
2 盘式切岩机901
1.4 链式切岩机的生产能力901
2.1 火焰切岩机的基本组成902
2 火焰喷射切岩机的结构与性能902
第4章 火焰喷射切岩机902
1 火焰喷射切岩的工作原理902
2.2 火焰喷射器的结构(HG-55型)903
2.3 火焰喷射切岩机的技术性能904
3.2 火焰喷射器结构形式的选择905
3.1 火焰喷射器的设计要求905
3 火焰喷射切岩机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905
3.3.2 参数计算906
3.3.1 设计的原始参数906
3.3 主要参数的计算906
3.3.3 喷管计算907
3.3.4 燃烧室尺寸908
3.3.5 其他尺寸909
1.1 影响石材可加工性的主要因素910
1 石材的加工性能910
第5章 锯石机械910
2 框架摆式锯机911
1.2 石材可加工性分类911
2.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912
2.2.1 锯框的运动分析913
2.2 工况分析与参数选择913
2.2.2 框架摆式锯机的工况分析与参数选择915
3.1 平动钢砂锯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917
3 框架平移式锯机917
3.2 平动钢砂锯机工况分析与参数选择918
3.3 平动钢砂锯机的锯条与液压张紧919
4.1.1 卧式金刚石框架锯机(锯框作水平运动)920
4.1 金刚石框架锯机的种类920
4 金刚石框架锯机920
4.3 金刚石框架锯机的工况分析与参数选择921
4.2 金刚石框架锯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921
4.1.2 立式金刚石框架锯机(框架作上下直线往复运动)921
1.2.1 单颗粒金刚石的破岩机理923
1.2 金刚石圆锯片锯切机理923
第6章 圆盘锯切机923
1 圆盘锯切机的分类及金刚石圆锯片的锯切机理923
1.1 圆盘锯切机的种类923
2.1 用于锯切荒料的单锯片圆盘锯机924
2 圆盘锯切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924
1.2.2 金刚石圆锯片的锯切过程924
2.2 双向锯机925
3.1 手摇切板机926
3 圆盘切板机926
2.3 对剖机926
4.1 金刚石锯片的类型及基本结构927
4 金刚石锯片927
3.2 桥式切板机927
4.3 金刚石圆锯片的锯切工艺参数选择929
4.2 金刚石锯片的选用原则929
4.4 金刚石圆锯片的安装与检测931
5 圆盘锯切机的功率932
1.2 手扶摇臂式研磨机的研磨技术要点933
1.1 手扶摇臂式研磨机的基本结构933
第7章 研磨加工设备933
1 手扶摇臂式研磨机933
3.1 连续铣平机934
3 连续式多头研磨机934
2 桥式研磨机934
2.1 桥式研磨机的工作原理934
2.2 桥式研磨机的特点934
3.2.1 连续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935
3.2 连续磨机935
3.2.2 设备的安装及调试要点936
4.2 抛光机理937
4.1 抛光方法937
4 石材的抛光及设备937
5 磨边倒角机938
4.3 连续抛光机938
参考文献939
2.1 重力沉降速度的计算943
2 重力沉降速度943
第11篇 收尘设备943
第1章 重力沉降室943
1 重力沉降室的工作原理及特点943
1.1 重力沉降室的工作原理943
1.2 重力沉降室的特点943
2.3 沉降速度公式的分析944
2.2 沉降速度的求解944
4.2 流体阻力△P945
4.1 重力沉降室的收尘效率η945
3 重力沉降室的设计945
3.1 尺寸设计945
3.2 设计注意事项945
4 重力沉降室的性能参数945
5.1.1 容积式重力沉降室946
5.1 水平气流沉降室946
5 重力沉降室的结构形式946
5.2 垂直式沉降室947
5.1.2 多层沉降室947
1.2.2 径向速度948
1.2.1 切向速度948
第2章 旋风收尘器948
1 旋风收尘机理948
1.1 旋风收尘器的工作原理948
1.2 旋风收尘器内的流场948
1.2.5 局部涡流949
1.2.4 旋风收尘器内压力分布949
1.2.3 轴向速度949
1.3 旋风收尘器内尘粒的运动950
2.2 分离直径951
2.1 旋风收尘器的压力损失951
2 旋风收尘器的性能参数951
2.3 旋风收尘器的效率952
3.1.1 特点953
3.1 CLT/A型旋风收尘器953
3 旋风收尘器的结构953
3.1.3 规格尺寸954
3.1.2 主要尺寸关系954
3.2.1 特点961
3.2 XLP型旋风收尘器961
3.2.3 规格尺寸962
3.2.2 主要尺寸关系962
3.3.2 主要尺寸关系966
3.3.1 特点966
3.3 CLK型扩散式旋风收尘器966
3.3.3 规格尺寸967
3.4.2 立式多管旋风收尘器的性能参数968
3.4.1 特点968
3.4 多管旋风收尘器968
3.4.3 立式多管旋风收尘器结构尺寸969
3.4.5 XLD型多管式旋风收尘器972
3.4.4 CLG型多管式旋风收尘器的性能及结构参数972
3.4.6 V型旋风收尘器与多管旋风收尘器975
3.5.2 DXS型单式旋风收尘器的性能尺寸976
3.5.1 DXS型单式旋风收尘器的特点976
3.5 DXS型单式旋风收尘器976
3.6.1 结构特点978
3.6 XCX型旋风收尘器978
3.6.2 规格尺寸979
3.8.1 特点981
3.8 XZZ型旋风收尘器981
3.7 XPW型旋风收尘器981
3.7.1 特点981
3.7.2 规格尺寸981
3.8.2 规格尺寸982
3.9.1 特点983
3.9 XDF型大风量旋风收尘器983
3.10.2 型号与性能984
3.10.1 特点984
3.9.2 规格尺寸984
3.10 DC型旋风收尘器984
4.3 进风口985
4.2 收尘器筒体尺寸985
4 影响旋风收尘器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985
4.1 收尘器的直径985
4.8 粉尘的性质986
4.7 气体的性质986
4.4 排气管986
4.5 排灰口986
4.6 进口风速986
5.3 估算性能参数987
5.2 确定进口风速和规格987
5 旋风收尘器的选型计算987
5.1 结构形式的选择987
1.2 袋式收尘器的过滤机理988
1.1 概述988
第3章 袋式收尘器988
1 袋式收尘器的工作原理988
2.2.1 机械清灰989
2.2 按清灰方式分类989
2 袋式收尘器的结构类型989
2.1 按滤袋形状分类989
2.1.1 圆袋989
2.1.2 扁袋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