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转型与现代伦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转型与现代伦理
  • 窦炎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558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伦理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转型与现代伦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社会转型时期的伦理学思考1

一、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基本特征1

二、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进程及其伦理困惑和道德危机5

三、当今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伦理困惑和道德危机8

四、中华民族的伦理追求和道德前景16

第一篇 伦理原理27

第一章 伦理学的元问题27

一、伦理学的意义27

二、伦理学的功能31

三、伦理学的证明方法35

第二章 伦理学的对象问题40

一、康德对伦理学对象的规定41

二、恩格斯和列宁对伦理学对象的看法44

三、伦理学对象的历史规定性47

四、当代中国伦理学的现实课题49

第三章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52

一、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52

二、伦理学的对象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56

三、伦理学的范畴体系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59

四、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62

第四章 道德主体和道德主体性问题65

一、道德的主体和道德活动的主体65

二、道德的主体性和道德活动的主体性68

三、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道德71

四、道德活动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76

第五章 现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基本原则80

一、道德生活基本原则的规定性及其特征80

二、传统规范伦理学关于道德基本原则的规定84

三、现代伦理学确立道德生活基本原则的现实根据88

四、现代道德生活基本原则的实质内容93

五、现代道德生活基本原则的展开形态97

第六章 道德评价及其标准体系101

一、道德评价的内容与形式101

二、道德评价的标准体系105

三、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107

第七章 职业劳动与职业道德111

一、职业道德的实质:劳动规则111

二、职业道德的内容:服务规范115

三、职业道德的特征:创造理性119

第八章 应用伦理学及其有关问题123

一、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123

二、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25

三、应用伦理学的一般方法127

一、经济伦理的一般规定133

第九章 经济伦理的性质133

第二篇 经济伦理133

二、经济伦理的特殊性质139

三、经济伦理的现实意义144

第十章 经济伦理学的方法150

一、经济伦理学的学科定位150

二、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方法152

第十一章 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问题155

一、康德提出“二律背反”的本意155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二律背反”根源的揭示158

三、列宁对“二律背反”实质的分析160

四、我们面临的“二律背反”问题162

五、我们解决经济与道德“二律背反”的方法164

第十二章 评“市场经济与道德划界”论168

一、市场经济并不排斥道德168

二、道德并不要求超功利性172

三、金钱并不是市场经济的惟一尺度176

四、结论:做有道德的经济人179

第十三章 市场经济与道德观念的变革184

一、道德观念的变革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根据18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质内涵187

三、社会主义道德是过渡形态的公民道德192

第十四章 传统道德与市场秩序197

一、经济秩序的社会文化背景197

二、市场秩序的反传统性质199

三、传统道德对市场秩序的积极意义201

四、传统道德向市场秩序的转换205

第十五章 市场经济和市场道德建设208

一、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讲市场道德208

二、发展市场经济完全能够讲市场道德210

三、市场道德的两大基石:诚信和服务212

第十六章 商业劳动和商业道德214

一、商业劳动的一般特征214

二、市场经济对商业劳动的影响217

三、服务——现代商业道德的核心范畴219

第十七章 论无害化生产222

一、生产及其价值的实现形式222

二、无害化生产的实质及其评价标准226

三、无害化生产的现实途径229

第三篇 以德治国235

第十八章 “以德治国”的实质和标准235

一、“以德治国”的实质含义235

二、“以德治国”的主体和客体237

三、“以德治国”的阶级性与共同性240

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243

五、“以德治国”的评价标准246

一、道德作为社会信息的意义250

第十九章 “以德治国”的科学依据——道德信息反馈图式250

二、道德信息反馈的图式255

三、道德信息反馈图式的理论启示259

第二十章 “以德治国”的文化前提——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及其当代转型264

一、伦理文化的存在形态264

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和实质267

三、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转型272

第二十一章 “以德治国”的社会基础——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278

一、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278

二、小康社会的伦理关系283

三、小康社会的道德要求287

四、小康社会的人格理想292

五、小康社会的行为方式295

一、公民道德的性质299

第二十二章 “以德治国”的现实路径——加强公民道德建设299

二、公民道德的精神实质301

三、公民道德的核心内容304

四、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306

五、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308

第二十三章 21世纪的公民伦理教育311

一、传统伦理生活的局限性311

二、传统伦理生活的现代性后果313

三、21世纪的生活伦理314

四、21世纪的伦理教育317

第二十四章 儒学道德教育观借鉴319

一、地位作用:为政之要,六艺之首319

二、理论依据:儒学人性论322

三、方法论原则:早教幼学,致用务实326

第二十五章 重塑良心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