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轮机工程手册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轮机工程手册 下
  • 《轮机工程手册》编委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03617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108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31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轮机工程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6卷船舶动力装置1

目 录1

2 常规型集中监视系统之二(WE—2

3 常规型集中监视系统之三(KM—2

指标3

第1章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常用技术经济3

第1篇 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与机桨配合3

1.1功率指标3

1 技术指标3

1.2重量指标4

1.3尺寸指标5

2 经济指标7

2.1动力装置的总效率7

2.2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ge7

2.3船舶主机日耗油量GDm8

2.4船舶日耗油量GD8

2.5 每海里燃油消耗量Gn8

2.6运输船舶燃油消耗量国家标准8

2.7经济航速10

2.8评价船舶动力装置设备选型及节能10

投资的经济标准10

2.10船舶经济指标计算示例11

2.9 所需运费率RFR11

3 性能指标12

3.1 可靠性13

3.2机动性14

3.3续航力15

参考文献16

3.6机舱自动化程度16

3.5振动和噪声的限制16

3.4 生命力16

第2章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动力系统17

1 起动系统17

1.1概述17

1.2系统的主要设备和要求18

1.3主要设备的估算20

2.1概述21

1.4压缩空气系统的管理要点21

1.5典型的压缩空气系统实例21

2.2系统的分类和要求24

2 冷却系统24

2.3系统的主要设备和估算29

2.4冷却水系统的管理要点33

2.5典型系统实例34

3 燃油系统41

3.1 概述41

3.2系统的组成和要求41

3.3系统的主要设备和估算48

3.4燃油系统的管理要点58

3.5典型的燃油系统实例59

4 滑油系统65

4.1 概述65

4.2滑油的品种和选用65

4.3系统的组成和种类65

4.4系统的设备、估算和要求68

4.5滑油系统的管理要点75

4.6典型的滑油系统实例76

参考文献80

1.1船、机、桨的能量关系81

1.2特性、配合与工况81

第3章船、柴油机、桨的特性与配合81

1 基本概念81

2 船、柴油机、桨的基本特性82

2.1船舶柴油机的基本特性82

2.2船舶航行阻力特性84

2.3船舶螺旋桨推进特性85

2.4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86

3 船、机、桨的能量转换与配合性质87

3.1推进装置机械能的传递过程87

3.2环境状况与推进装置功率转换计算87

3.3机、桨的配合性质89

3.4几种机型的配合特点与实例91

3.5大型低速柴油机桨的设计点及MCR100

点在减额输出区的确定100

4.1单机单桨直接传动104

4 典型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104

4.2减速齿轮箱传动106

4.3 多速齿轮箱传动107

4.4 多机并车传动107

4.6单机经液力偶合器传动109

4.5一机分车传动109

4.7 多机多桨传动111

4.8轴带负荷时的工况配合111

5 调距桨的基本特性114

5.1调距桨的三个基本工作特性114

5.3调距桨的轴带负荷的特性配合115

5.2调距桨的调速特性115

5.4调距桨的最佳匹配117

6 船、机、桨在变工况时的配合117

6.1 系泊工况117

6.2过渡工况118

6.3船舶在营运时的变工况122

参考文献125

2 节能型推进装置126

第4章船舶动力装置节能技术126

1 节能措施126

2.1 提高螺旋桨推进性能的一般概念126

2.2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127

2.3 导管螺旋桨128

2.4可调螺距螺旋桨131

2.5大侧斜螺旋桨131

2.6 串列螺旋桨132

3.1 K—7型舵134

3 舵及操舵系统的节能134

3.2自动操舵系统136

4 风帆助航、节省主机能耗137

4.1 风帆装置的类型138

4.2现代风帆的控制141

4.3现代风帆船的实航效果142

5.1轴带发电机的节能原理142

5 轴带发电机142

5.2轴带发电机的效益143

5.3轴带发电机的频率控制方式143

5.4轴带发电机的类型145

5.5功率分配146

5.6轴带发电机运行中若干情况的处理146

6 船舶动力装置余热的利用147

6.1船舶余热利用的合理性147

余热的组成148

6.2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的能量分配和148

6.3船舶柴油机余热的回收方法149

6.4柴油机冷却水?值的提高156

6.5热管的利用157

6.6余热的储存159

7 柴油机船舶动力装置进、排气管系的节能措施160

7.1舷外进气的采用160

7.2进、排气管内气体波动效应的应用160

7.3进、排气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64

8 船舶动力装置中辅助系统的节能165

8.1辅助系统的能量消耗及其降低165

8.2主机冷却变量系统及其节能效果165

8.3鼓风机的变速驱动167

8.4舷外冷却器的应用168

9.1减少照明用电169

9.2船舶电机的节能169

9 船舶电力系统的节能169

9.3 可控硅电子设备在船舶节能装置170

中的应用170

9.4快速无功补偿装置172

10 船舶动力装置的节能管理172

10.1节油运行点的选择172

10.2减速航行173

11.1金属清洗剂的去污原理177

11.2金属清洗剂的类别及其节油效果177

11 采用金属清洗剂清洗机件以节油177

12 润滑油的节约178

12.1节约润滑油的措施178

12.2废润滑油的回收与再生179

13 船舶节能的潜力180

14 船舶节能措施的经济标准182

14.1船舶燃油消耗量考核标准183

14.2年节油量的计算183

14.3节能措施的经济标准183

14.4船舶动力装置节能措施可行性的184

讨论184

参考文献187

1.1 概述189

1.2主机基座的准备189

1 船舶主柴油机的安装和检验189

第5章主、辅机的安装和检验189

1.3主机定位191

1.4主机固定192

1.5 曲轴臂距差及其测量195

1.6大型低速柴油机的安装195

1.7主机安装的检验197

2 船舶辅机的安装和检验198

2.1概述198

2.2辅机在船上的刚性安装199

2.3辅机采用环氧垫片的安装200

2.4辅机在船上的弹性安装201

2.5辅机安装的检验202

1 概述203

2 系泊试验203

第6章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试验203

2.1船舶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试验203

3 航行试验215

3.1简述215

3.2机舱动力设备试验215

3.3振动与噪声测试219

1 船舶轴系的任务与组成221

第2篇轴系与传动设备221

第1章船舶轴系221

1.2轴系的组成221

1.1轴系的任务221

2.1轴线222

2.2轴承的位置及间距222

2 轴系的布置222

2.3轴系布置的典型实例223

3 传动轴229

3.1传动轴的组成229

3.2传动轴的结构229

3.3 传动轴的基本轴径计算与校核237

3.4传动轴的材料238

3.5传动轴的防腐和防机械损伤239

3.6传动轴的检修242

4 中间轴承与推力轴承246

4.1 中间轴承246

4.2推力轴承250

4.3管理、维修与检验254

5 尾轴管装置257

5.1 尾轴管装置的组成与要求257

5.2尾管257

5.3尾管轴承260

5.4尾管密封装置266

5.5尾管装置的润滑271

5.6尾管装置的保养和维修273

6 隔舱填料函275

6.1 一般要求275

6.2结构型式276

6.3技术要求276

7 轴系制动器276

7.1制动器的功用276

7.2制动器的结构277

7.3制动力矩277

7.4制动器的计算277

8 轴系传动效率278

9.1轴承负荷的限制279

9 轴承负荷及应力的确定和检验279

9.3轴上弯曲应力的限制280

9.2轴颈倾斜度的限制280

9.4轴承负荷计算方法280

9.5轴承负荷的检验281

9.6轴颈应力的检验284

10.1 轴系校中及其对轴系运转的影响285

10 轴系校中285

10.2轴系校中方法287

10.3轴系合理校中292

10.4轴系失中295

参考文献300

第2章轴系振动301

1.1轴系振动301

1.2激励与响应301

1.3危害性301

1 概述301

1.4检验要求302

1.5预防措施303

1.6计算方法303

2 扭转振动304

2.1 简述304

2.2当量系统306

2.3固有频率计算308

2.4激励源314

2.5阻尼计算319

2.6响应计算321

2.7特殊扭转振动现象322

2.8减振措施325

2.9实例333

3 纵向振动337

3.1简述337

3.2当量系统340

3.3固有频率计算342

3.4激励源343

3.5阻尼346

3.6 响应计算348

3.7减振措施349

3.8实例351

4 回旋振动353

4.1简述353

4.2当量系统356

4.3固有频率计算358

4.4激励源361

4.5阻尼361

4.6减振措施361

4.7实例362

5 测试与分析366

5.1简述366

5.2测试仪器367

5.3测试方法372

5.4测试结果分析处理373

5.5测试报告377

6 衡准378

6.1简述378

6.2扭振衡准378

6.3纵振衡准381

6.4回旋振动衡准382

6.5转速禁区383

参考文献383

2 齿轮传动装置385

2.1齿轮传动配置方案385

第3章推进装置与传动设备385

1 概述385

2.2典型齿轮箱性能参数390

2.3辅助功率齿轮箱选用396

2.4船用齿轮传动装置的系统397

2.5船用齿轮箱的散热401

2.6船用齿轮箱的使用与保养403

3 联轴节409

3.1简述409

3.2联轴节的选用409

3.3刚性固定式联轴节411

3.4弹性联轴节425

4 摩擦离合器437

4.1简述437

4.2摩擦离合器的基本类型437

4.3液压片式摩擦离合器442

4.4高弹性双锥体摩擦离合器451

4.5摩擦离合器的摩擦材料457

4.6船用摩擦离合器的工作特性459

4.7离合器的使用和维护464

5 推进器466

5.1简述466

5.2螺旋桨备部分名称466

5.3螺旋桨工作原理468

5.4螺旋桨的选配470

5.5特种推进器474

5.6技术管理与检修484

参考文献500

第3篇船舶机械与设备的振动与噪声控制502

第1章船舶机械与设备的振动控制502

1 概述502

1.1危害性502

1.2振动故障的原因分折502

1.3减少与控制振动的方法502

2 隔振的基本原理503

2.1隔振处理503

2.2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度振动503

2.4积极隔振505

2.3隔振系统505

2.5消极隔振508

2.6双层隔振系统509

3.1橡胶隔振器510

3 隔振器的类型及其特点510

3.2金属弹簧隔振器511

3.3隔振吊架512

3.4其它隔振器材512

4 振源分析512

4.1往复机械512

4.2旋转机械513

4.3螺旋桨扰动(船舶航行振动)515

4.4波浪作用(船舶摇摆振动)515

5 隔振支承516

5.1隔振设计步骤516

5.2 隔振支承的技术评定517

5.3隔振器的布置方案521

6.1机架振动的危害性526

6.2机架振动的类型526

6 柴油机机架振动526

6.3机架横向振动激励源527

公式)529

6.4机架横向振动的简易估算法(半经验529

6.5 机架振动与船体振动之间的关系530

6.6机架振动的预防措施531

6.7衡准532

7 船舶管路、容器的振动及其控制532

7.1管路的机械振动532

7.2管路内流体的脉动现象534

7.3管路内不稳定流动引起的振动和噪声536

7.4容器内液面的激荡(Sloshing in Tanks)538

7.5管路振动的控制540

8 测试与评价541

8.1振动测试的目的541

8.2测点数目和位置542

8.3测量仪器542

8.4机械设备振动衡准542

8.5振动的环境评价545

8.6实船振动测试550

参考文献552

1 常用名词术语553

1.1一般声学术语553

第2章船舶机械与设备的噪声控制553

1.2室内声学557

1.3噪声控制559

1.4测量仪器与方法560

2 声学资料与计量561

2.1 声学单位561

2.2主要声学量的级和基准值562

2.3声学常数562

2.4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563

2.5频带和频带声压级565

2.6计权网络与计权声级567

2.7声级计算569

2.8噪声评价参数571

2.9船舶噪声与噪声容许标准578

2.10船舶噪声源的声级估算581

3 船舶柴油机的噪声控制582

3.1柴油机的声学特性582

3.2柴油机的空气动力性噪声587

3.3柴油机的机械噪声603

4 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装置的噪声610

控制610

4.1主要声源610

4.2燃气轮机的噪声控制610

4.3排气管道中气流激发的振动615

4.4燃气轮机的进排气消声器616

4.5减速齿轮噪声及其控制617

4.6阀门管道系统噪声及其控制620

5 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623

5.1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源623

5.2通风空调系统的声学计算626

5.3通风空调系统的降噪措施633

5.4通风空调系统的消声器634

6 船舶液压系统、压缩机和电机的636

噪声控制636

6.1液压系统噪声控制636

6.2泵的噪声及其控制642

6.3活塞式压缩机的噪声642

6.4电机噪声及其控制643

7.1螺旋桨的声源645

7 螺旋桨噪声645

7.2降低螺旋桨噪声的途径648

8 船舶吸声降噪651

8.1吸声材料的类型651

8.2吸声系数表654

8.3吸声减噪计算658

9.1舱室噪声的传播途径661

9 船舶隔声降噪661

9.2构件隔声量662

9.3室内噪声级计算665

9.4隔声室、隔声罩与隔声屏666

10 船舶固体声的隔离673

10.1阻振质量和刚性肋材的隔振值674

10.2板连接的隔振值676

10.3阻振质量的布置676

11.1刚性吸振涂层677

11 船舶吸振降噪677

11.2柔性吸振涂层678

11.3约束吸振涂层679

11.4夹心板680

11.5船舶结构中吸振层敷设位置的选择682

11.6船舶结构吸振涂层效果的评定683

12 舱室噪声估算与典型防噪声结构684

12.1机舱噪声估算684

12.2舱室噪声估算686

12.3机械设备的降噪结构图例689

12.4舱室的降噪结构图例693

13.1测量仪器697

13 船舶噪声测量697

13.2舱室吸声系数测量699

13.3舱室围壁隔声量的测量699

13.4船舶噪声测量700

13.5船舶辐射噪声测量707

第7卷船舶系统711

第1篇通用附件715

第1章概论715

1 有关名词术语715

1.1公称通径715

1.2公称压力716

1.3设计压力716

1.4试验压力716

1.5设计温度716

1.6薄壁管和厚壁管716

1.7管路等级716

2 系统分类717

3 布置原则718

4.2管径720

4.3流量720

4.4水力坡度720

4.5壁厚720

4.1流速720

4 基础计算公式720

4.6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公式723

4.7直管摩擦阻力损失计算公式723

4.8 当量长度和当量局部阻力系数724

4.9各种阻力损失的累加原则724

4.10系数和允许流速724

1 管子761

1.1管子分类761

1.2规范对船用管子的要求761

第2章管子和通用附件761

5.2裸管的热损失762

5.1 绝热包扎厚度的选择原则762

5 管路的绝热保温762

5.3绝热包扎厚度763

6.2清洗管子的几种溶剂配方764

6.1管子(钢管、铜管、铝管)的化学清洗764

6 管子化学清洗764

6.3清洗步骤765

7 船舶系统的管子和附件的水压试验765

7.1水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和一般要求765

试验压力766

7.2船舶系统的管子、管路和附件的水压766

7.4阀门和旋塞密性试验的渗漏率767

7.3阀门质量分级767

8.1管路的修理和验收768

8 船舶系统管路和附件的修理768

8.2附件的修理和验收779

1.3管子材料和使用范围782

1.4塑料管785

1.5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786

1.6管子弯曲加工787

1.7船用碳钢无缝钢管标准789

2 通用附件791

2.1附件的分类791

2.2规范对船舶管路附件的要求791

2.3通用管路附件的结构和选择793

2.4通海阀810

2.6船舶系统的管路及其附件图形符号812

2.5灰铸铁、铸钢、铸青铜和铸黄铜的阀件壁厚812

参考文献822

第2篇供水系统823

第1章舷外水系统823

1 舷外水系统823

2 供水方式823

3 系统设备823

4 供水器具及其阀件和管径824

5 支管和干管825

6 海水泵计算826

6.1总耗水量826

6.2海水泵计算827

7 舷外水系统图例829

6.3 一般船舶常用的海水泵排量和压头829

以及压力水柜829

4 供水器具及其阀件和管径830

第2章洗濯水系统830

1 洗濯水系统830

2 供水方式830

3 系统设备830

6.1 供重力水柜用的淡水泵831

5 支管和干管831

6 淡水泵计算831

6.2供压力水柜用的淡水泵831

6.3热水循环泵832

7 淡水注入管833

8 淡水供水的应急接管833

9 洗濯水系统图例833

6.4 一般船舶常用的淡水泵和热水循环泵的排量和压头以及压力水柜833

第3章饮水系统835

1 饮水系统835

2 生活饮水水质标准和卫生条件835

4 饮水杀菌装置837

3 供水方式837

6 供水器具及其阀件和管径838

7 支管和干管838

5 过滤器838

8 饮水泵计算839

8.1 一般船舶常用的饮水泵排量和压力水柜规格参数839

9 饮水系统图例840

第4章水柜和江水净水器841

1 水柜841

1.2压力水柜841

1.1重力水柜的容积841

1.3热水柜844

2 江水净水器844

2.1工作原理844

2.2操作原理845

2.3维修保养847

2.4 JSL型江水净水器规格847

参考文献847

第3篇船舶压载、油污水和舱底水系统848

第1章船舶压载系统848

1 压载舱及其要求848

1.1设压载舱的目的848

1.2对压载系统的一般要求848

2 压载系统849

2.2压载系统的形式849

2.1 压载系统装置的原则和一般要求849

作用849

1.3各种船舶的压载方式和压载水舱的849

2.3机舱压载泵与管系布置853

3.1压载泵的选择856

3 压载泵和压载管管径的选定856

3.2压载管系管径的确定856

4.1常用阀件型式857

4.2阀的操纵857

4 压载管系阀件和附件型式及其操纵857

4.3压载管系的附件858

5 压载管系的管理和维修858

5.1压载管系的操作858

5.3压载管系的修理859

5.4压载管系压排水操作常见故障和859

事故859

5.2压载管系的管理859

2 舱底水的来源和舱底积水对船舶861

2.2舱底积水对船舶产生的影响861

2.1舱底水的来源861

产生的影响861

1.2舱底水系统的组成861

1 舱底水系统的用途和组成861

第2章舱底水系统861

1.1舱底水系统的用途861

3.1 对舱底水系统的要求862

3.2对客船排水的附加要求862

3 对舱底水系统要求和布置原则862

3.3首、尾尖舱的排水863

3.4对冷藏货舱舱底排水要求863

3.5油船货油泵舱和隔离空舱的舱底864

3.6其它舱室的排水要求864

3.7舱底水系统的布置原则864

排水要求864

4 舱底水吸口的布置866

4.1 货舱舱底水吸口的布置866

4.2机(炉)舱舱底水吸口的布置866

4.3舱底水吸口沿船长方向的布置867

4.4管隧中舱底水(包括压载水)管路的868

4.5污水井的布置868

布置868

4.6附件868

5 舱底水管系的计算872

5.1舱底水管管径的确定872

6 舱底水泵873

6.1型式873

6.2泵数量874

6.3泵排量875

7 舱底水系统的遥控与自动化875

7.1舱底水系统的遥控875

7.2对遥控舱底水系统的要求875

7.3实现遥控的动力875

7.4遥控系统的组成875

6.4泵压力(扬程)875

7.5遥控系统877

8.1小型船舶的舱底水系统880

8.2大型货船舱底水系统880

8 舱底水系统应用实例880

9 舱底水管系的安装和维修保养882

9.1舱底水管系安装要求882

9.2舱底水管路的试验和验收882

9.3舱底水系统的管理、维修和保养883

管路885

1.3空气管的布置885

1.1空气管的作用885

1.2对空气管的一般要求885

1 空气管885

第3章 空气、溢流、测量和甲板疏排水885

1.4空气管管头的型式886

1.5空气管的管理和维修886

2 溢流管887

2.1溢流管的作用887

2.2对溢流管的一般要求887

2.3溢流管的尺寸和高度的确定887

2.4燃油舱(柜)、日用油柜和沉淀油柜888

的溢流管管路888

2.5溢流管的管理888

3 测量管888

3.1测量管的作用888

3.2对测量管的一般要求888

3.4测量管管口帽盖889

3.5测量舱(柜)液面计的型式889

3.3测量管的尺寸确定和位置选择889

3.6测量管的维修和管理890

4 疏排水管系890

4.1疏排水管的作用890

4.2对疏排水管的一般要求890

4.3疏排水管的布置和注意事项892

4.5疏排水管路的故障及排除893

4.4疏排水管的管理和维修893

第4章船舶舱底油污水处理系统894

1 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标准894

2 舱底油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894

2.1海船机舱舱底水防油污处理设施…(894.)2.2内河船舶舱底水防油污处理设施895

2.3污油舱(柜)896

3 机舱舱底油污水896

3.1控制污油及污水进入舱底896

2.4标准排放接头896

3.2舱底水的水质897

3.3舱底油污水的产量897

4 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处理量897

处理量的确定898

4.2拖船和小型船舶舱底油污水分离898

装置处理量的确定898

4.1大中型船舶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898

4.3船用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系列899

5 舱底油污水处理系统899

5.1常见的舱底油污水处理系统899

5.2油船机舱舱底油污水处理系统900

5.3污油处理系统900

6 舱底油污水分离方法901

6.1舱底油污水常用的分离方法901

6.2聚结分离方法的发展901

7 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的组成902

7.1油水分离装置的配套泵902

7.2油水分离装置的自动控制903

8 典型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简介906

8.1国产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906

8.2国外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911

8.3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的选型914

9.2型式试验915

9 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的型式认可915

9.1型式认可的程序和要求915

10 油分浓度报警器918

10.1常用的油分浓度监测方法918

10.2船用油分浓度报警器技术要求920

10.3油分浓度报警器的型式认可920

10.4油分浓度报警器产品概况921

10.5油分浓度报警器的选型922

11.1在机舱中的布置923

11 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的安装923

11.2安装位置及主要管系要求923

12 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的使用和维修924

12.1首次启动的检查及准备924

12.2运行中注意事项924

12.4常见故障925

12.3维护925

参考文献926

第4篇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927

第1章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927

1船舶生活污水的定义927

2排放船舶生活污水的有关规范和927

公约927

2.2设备要求927

2.1 船舶排放生活污水的一般规定927

2.3标准排放接头928

2.4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水排放标准928

2.5检验和发证929

3 生物化学处理装置929

3.1三叉牌(Super Trident)处理装置929

3.2红狐牌(Red Fox)处理装置932

3.3勒卜马梯克(Nepmatic)处理装置935

3.4 WCB—50(S)型处理装置939

4 物理化学处理装置941

4.1艾孙(Elsan)处理装置941

装置943

4.2阿特拉斯(ATLAS)AWWU型处理943

4.3 WCE型污水处理装置944

5 粉碎与消毒装置946

6 集污舱(柜)947

6.1对集污舱(柜)的基本要求947

6.2集污柜排放系统947

1 焚烧炉的用途与要求948

2 海豚式焚烧炉948

第2章船用焚烧炉948

2.1结构特点949

2.2操作、保养与维修951

3 英西马(INCYMAR)式焚烧炉953

4 阿特拉斯ASWI—402—A焚烧炉955

5 OG/GS系列焚烧炉957

6 AQ—10焚烧和蒸汽两用炉958

参考文献961

第1章 船舶舱室的舒适和卫生环境条件963

第5篇船舶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963

1通风换气要求963

2船舶空调参数966

3舒适空调环境条件967

第2章舱室空气调节系统968

1 空调过程基本原理968

1.4在H—d图上表示空调的基本过程969

1.3两种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过程969

1.2表示湿空气状态变化的热湿比969

1.1 空气的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969

2 舱室空调系统的分类及组成970

2.1舱室空调系统的分类970

2.2根据主风管内空气流速分类972

2.3根据其调节处理方式分类972

3 船舶空气调节器973

3.1船舶空气调节器的基本组成974

3.2空气的冷却和加热974

3.3空气的加湿与减湿975

3.4空气的净化处理977

3.5船用空调器的规格和主要技术参数978

4 船舶空气诱导器、布风器和管道986

4.2高速诱导器986

4.1空气诱导器、布风器的作用986

5 空调系统的节能及热回收989

5.1空调系统节能989

5.2空调系统热回收991

6 船舶空调系统的自动化992

6.1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992

6.2空调系统的湿度控制997

6.3空调送风系统的静压控制999

7.2热负荷估算1001

7.1舱内外空调参数的确定1001

7 空调系统的热负荷估算1001

8 法规要求和噪声控制1004

8.1对船舶空调系统的法规要求1004

8.2船舶空调系统噪声控制1005

9 船舶空调系统的检验与管理1005

9.1船舶空调系统的测试与调整1005

9.2空调系统的管理1006

9.3空调装置常见故障的排除1008

第3章船舶通风系统1010

1 船舶通风系统的意义与分类1010

1.1船舶通风系统的意义1010

1.2船舶通风系统分类1010

2 机、炉舱通风1011

2.2机、炉舱通风装置的组成1011

2.1机、炉舱通风装置的功能1011

2.3机、炉舱通风重点送风部位1012

2.4机、炉舱通风量计算1012

2.5机、炉舱通风的气流分布1014

2.6净油机间通风1016

2.7机、炉舱通风实例1016

3 货舱通风1025

3.1货舱通风的作用1025

3.2货舱通风的通风量1027

3.3货舱通风装置1027

3.4货舱通风系统维护、使用注意事项1029

3.5货舱通风系统实例1029

4.2厨房通风1030

4.1 居住生活舱室通风1030

4 其他舱室通风1030

4.3 CO2室通风1031

4.4蓄电池室通风1031

4.6 甲板机械控制器室的通风1033

4.5油船的泵舱通风1033

4.7制冷机舱通风1034

4.8应急发电机室通风1034

4.9弹药舱通风1034

4.10其他舱室通风注意事项1034

5.1船舶通风系统布置要求1035

5.2通风管道布置要求1035

5 船舶通风系统要求1035

5.3风机进出接头的选择1037

5.4自然通风的布置1038

6 船舶通风设备1039

6.1船用通风机1039

6.2风管及其附件1039

7 船舶通风系统的测试1054

1.1船舶蒸汽加热系统1055

1 船舶加热系统1055

第4章船舶加热系统和干燥装置1055

1.2船舶热油加热系统1057

2 船舶通风系统干燥装置1066

分类1066

2.2冷却除湿装置1066

2.1船舶通风系统干燥装置的用途和1066

2.3液体除湿装置1067

2.4固体除湿装置1067

2.5船舶通风干燥装置的试验1068

参考文献1069

第6篇船舶消防系统1070

第1章船舶消防系统的要求和分类1070

1 用途和要求1070

1.1用途1070

1.2基本要求1070

2.1分类1072

2 系统分类及特点1072

1.3适用范围1072

2.2灭火工质1073

1.2消防泵1086

第2章船舶灭火系统1086

1.1 系统的组成和布置1086

1 水灭火系统1086

1.3消防水管路1087

1.4消火栓、水带接口、水枪和水带1088

1.5国际通岸接头1093

1.7试验与检验1093

1.6操作与维护1093

2 蒸气灭火系统1094

3 CO2灭火系统1094

3.1系统适用范围1094

3.2系统的组成和布置1094

3.3试验1098

3.4 CO2的施放1099

4.1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1100

4 卤代烷灭火系统1100

4.2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1103

4.3卤代烷灭火系统的试验和维护1105

5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1105

5.1类型1105

5.2系统布置1106

6.1 适用范围和有关规定1112

5.3系统的试验和检查1112

6 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1112

7.1 系统的组成1116

7 干粉灭火系统1116

7.2 系统的控制和操作1118

8 自动喷水、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1120

8.1 系统的组成1120

8.2 系统的工作1122

8.3 74安全公约和规范的规定1122

8.5试验1123

8.4维护和检查1123

第3章失火报警系统1124

1 失火报警系统的分类1124

1.1船舶失火报警系统的类别1124

1.2 法规和74安全公约对失火报警1125

系统的要求1125

2.1感温探测器1127

2 探测器1127

2.2感烟探测器1129

2.3火焰探测器1131

2.5手动报警按钮1133

2.4组合式探测器1133

2.6探测器的线路监控1134

3 报警指示设备1135

3.1 主要功能1135

3.2其他功能1136

3.3声光显示1136

3.4 总报警指示器和区域报警指示器1137

4 舱室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1137

4.1安装和布置1137

3.5 电源1137

4.2探测器保护面积和选用1138

4.3管理和维护1139

5 货舱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1140

5.1 干货舱的抽烟式自动探火及报警1140

系统1140

报警系统1141

5.2滚装船装货处所可燃气体探测及1141

5.3管理和维修1142

6.2 自动化机舱内探测器的选择和安装1143

6 自动化机舱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的功能和安装的特殊要求1143

6.1功能的特殊要求1143

第4章消防设备及供应品1146

1 灭火器1146

1.1泡沫灭火器1146

1.2干粉灭火器1148

1.3 CO2灭火器1151

1.4 1211灭火器1153

2 手抬机动消防泵1156

1.5清水灭火器1156

2.2技术性能1157

2.1 构造1157

2.3新泵拆封试车须知1159

2.4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159

2.5操作方法和要求1159

2.6维护保养和检查1159

3 其他消防设备1160

3.1手提消防工具1160

3.2空气呼吸器1162

3.3消防员装备1162

第5章防爆1164

1.1石油蒸汽的成分1164

1.2易燃蒸气和气体的爆炸极限1164

1 易燃气体的特性1164

2 测爆仪1166

2.1工作原理1166

2.2测爆仪使用的注意事项1167

2.3测爆仪的操作1167

3.1 易燃气体对健康的危害1168

3.2人员下舱注意事项1168

3 人员进入货油舱的条件1168

4 油船热工工作条件1169

4.1 申请热工工作的船舶应具备的条件1169

4.2检查与测试1169

5.2热工工作(明火作业)标准1170

参考文献1170

5.3证书1170

5.1油船进入一般港区标准1170

5 热工工作标准1170

1.1货油管路1172

第7篇油船专用系统1172

第1章货油系统1172

1 货油装卸系统1172

1.2管路附件1177

1.3货油泵1179

2.1自动扫舱系统1181

2 扫舱系统1181

2.2扫舱管路布置1184

2.3扫舱泵1184

3 货油系统遥控1184

3.1液压遥控系统管路布置1184

3.2液压遥控系统1187

4.2机械浮子式液位计1188

4.1液位遥测装置形式1188

4 货油舱液位遥测装置1188

4.3吹气式液位计1189

第2章货油舱透气系统1191

1 货油舱透气系统的作用1191

2 货油舱透气系统基本形式1191

2.1公用总管型透气系统1191

2.2独立型透气系统1192

3 货油舱的油气清除和/或除气1193

3.1抽出式1193

4 呼吸阀1194

3.2排出式1194

5 阻止火焰进入货油舱的装置1195

第3章油船压载系统1198

1 油船压载和压载水排放要求1198

1.1油船压载1198

1.2压载系统1198

1.3压载水排放要求1199

2 专用压载舱(SBT)及其系统1201

2.1专用压载舱的设置1201

2.2公约及防污规范对专用压载舱及其1201

系统的设计要求1201

2.3专用压载舱的操作和管理1207

3 清洁压载舱(CBT)和额外压载1207

3.1清洁压载舱1207

3.2额外压载1209

4 排油监控系统1209

4.1 73/78防污公约的要求1210

4.2产品型号1212

4.3排油监控系统的组成1212

1 惰性气体系统类型1214

1.1烟气式惰性气体系统1214

第4章油船惰性气体系统1214

1.2发生装置式惰性气体系统1215

1.3“组合式”惰性气体系统1215

1.4各类惰性气体产生的气体成分1216

2 烟气式惰性气体系统的主要设备1216

2.1烟气抽气阀1216

2.2洗涤塔1217

2.3除湿器1219

2.4甲板水封1220

2.5压力/真空安全装置1223

2.6鼓风机1224

3 惰性气体系统操作和管理1224

3.1惰性气体系统操作要点1224

装置1227

3.2惰性气体系统的安全报警和控制1227

3.3隋性气体系统的试验1228

2 水洗舱系统1230

2.1水洗舱系统的特点和操作1230

第5章油船洗舱系统1230

1.2基本要求1230

1.1用途1230

1 油船洗舱系统的用途和基本要求1230

2.2水洗舱作业的安全1231

2.3水洗舱用的洗舱机1232

3.1原油洗舱的特点1233

3 原油洗舱系统1233

3.2法规和公约对原油洗舱系统的要求1234

3.3原油洗舱系统1234

3.4原油洗舱机的布置原则1235

3.5原油洗舱机1235

3.6原油洗舱作业1241

3.7原油洗舱作业的安全1245

3.8原油洗舱的检验1247

1 货油舱加温系统1250

第6章货油舱加温系统1250

1.1加温系统的用途和分类1250

1.2直接加温系统1250

1.3对直接加温系统的要求1251

1.4间接加温系统1252

2.1对加温的要求1252

2 直接加温系统估算1252

第7章甲板洒水系统1252

2.2加温计算1252

2 甲板洒水系统1256

1 甲板洒水系统的用途1256

参考文献1257

第8篇 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和液化气体1258

船舶的专用系统1258

第1章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的专用1258

系统1258

1 定义及专用系统基本概念1258

1.1有关名词术语的定义1258

1.2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1259

1.4货物种类1259

1.3《散化规则》(BCH规则)和《国际散化规则》(IBC规则)1259

1.5货物特性1260

1.6船舶类型及液货舱布置1260

1.7液货舱类型1260

1.8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1261

2 液货装卸系统1262

2.1系统的组成1262

2.2系统的分类1262

2.4材料1263

2.3受内压管管壁厚度1263

2.5管路的连接1264

2.6试验1265

2.7修理时的注意事项1265

3 液货温度控制系统1265

3.1系统的作用1265

3.2加热或冷却系统的布置1265

3.3液货加热系统1266

3.4冷却系统1267

3.5加热介质的选用1267

3.6温度测量1267

4 液货舱透气系统1267

4.1透气系统的布置1268

4.2透气管出口的位置1268

5.2惰性气体系统1269

5.1环境控制的方法1269

5 环境控制系统1269

4.3压力/真空阀的调整1269

6 灭火系统1270

6.1货泵舱灭火系统1270

6.2液货舱区域的保护——甲板泡沫1271

系统1271

7 货物区域内的通风系统1271

7.1 装卸货过程中经常进入的处所1271

9 高液位报警装置和溢流控制装置1272

8.2气体探测装置1272

8.1液位测量系统1272

8 液位测量和气体探测系统1272

7.2不经常进入的处所的通风1272

9.1高液位报警装置1273

9.2溢流控制装置1273

9.3液货舱装载率1273

10散化船专用系统的检验和维修1274

10.1检验分类1274

10.2检验后的维护1274

1.1分类1277

措施1277

1 有毒液态物质的分类和防止污染1277

第2章防止散装化学品船舶的污染1277

2 73/78防污公约附则?对散装化学1278

品船舶的要求1278

2.1船舶应具备的防污文件1278

1.2防止污染措施1278

2.2有毒液态物质排放规定1279

3 排放有毒液态物质的程序和布置1280

3.1吸排管路系统布置1280

3.2吸排管路系统的水试验1283

3.4许可的最大排放率1284

3.3粘着残余物的计算1284

3.6水下排放口位置1285

3.7水下排放口尺寸1285

3.5流量控制和记录装置1285

3.8强制预洗1286

3.9通风清除液货舱内残余物1286

3.10液货舱清洁和残液处理程序1287

4 检验1291

4.1初次检验1291

4.2法定年度检验1291

4.3期间检验1292

4.4定期检验(换证检验)1292

第3章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的专用1293

系统1293

1 定义及专用系统基本概念1293

1.1有关定义1293

1.3《气体规则》(GC规则)和《国际1294

气体规则》(IGC规则)1294

1.2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1294

1.4散装运输液化气体的特性1295

1.5液化气体货物的种类1296

1.6液化气体船舶的类型及液货舱布置1296

1.8液化气体船的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1297

1.7液货舱的型式1297

2 货物液体、蒸气和处理管路系统1298

2.1液货管系和处理管系1298

2.2受内压管管壁厚度1298

2.3设计压力1298

2.4 材料1298

2.5管路附件的型式试验1298

2.6管路的连接1299

2.7液货系统阀的设置1300

2.9试验1301

2.10修理时的注意事项1301

3 舱底水和压载水系统1301

2.8液货驳运系统1301

4 液货舱透气系统1302

4.1压力释放系统1303

4.2液位控制附加压力释放系统1305

4.3真空保护系统1305

5 首尾装卸系统1306

6 液货压力/温度控制系统1306

6.1机械制冷系统——液货蒸气再液化1306

系统1306

6.2制冷系统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307

7.4环境控制用惰性气体1308

7.3 C型独立舱周围处所的环境控制1308

围护系统)内的环境控制1308

7.2货舱处所(除C型独立舱外的货物1308

7.1液货舱和液货管路内的环境控制1308

7 环境控制系统1308

8 防火和灭火系统1309

8.1水消防主要设备1309

8.2水雾系统1310

8.3化学干粉灭火系统1310

8.4气体危险围蔽处所的灭火系统1311

9 货物区域内的机械通风系统1312

9.1装卸作业期间需要进入的处所1312

9.2通常不进入的处所1312

10测量和气体探测系统1312

10.1 与液货有关的测量和探测项目1312

10.2液货舱的液位测量要求1313

10.3压力测量要求1313

10.4温度测量要求1314

10.5液货气体探测1314

11高液位报警装置和溢流控制系统1314

12蒸发气体燃料输送系统1315

13.2检验后的维护1316

检查1316

13.1检验分类1316

13液化气体船专用系统的检验和维修1316

参考文献1318

第8卷船舶电气1321

第1章船舶电气仪表及仪器1323

1 分类1323

2 标志及型号1323

第1篇船舶电气元件1323

3 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误差和准确度1327

3.1仪表的基本误差1327

3.3误差的表达形式1327

3.4仪表的准确度1327

3.2仪表的附加误差1327

4 仪表准确度的选择1328

5 磁电系仪表1328

5.1磁电系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328

5.2磁电系电流表1329

5.3磁电系电压表1330

6.1 电磁系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330

6 电磁系仪表1330

6.2电磁系电流表1331

6.3电磁系电压表1332

7.1 电动系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332

7 电动系仪表1332

8.1电动系功率表的工作原理1333

7.2电动系电流表1333

8 功率表1333

7.3电动系电压表1333

8.2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方法及电1335

动系三相功率表1335

9 感应系电度表1337

9.1 感应系电度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1338

原理1338

9.2三相有功电度表1338

10 功率因数表(相位表)1340

10.1 电动系功率因数表1340

10.2铁磁电动系三相功率因数表1341

10.3 电磁系三相功率因数表1342

10.4变换器式功率因数表1344

11 频率表1344

11.1 电动系频率表1344

11.2铁磁电动系频率表1345

11.3变换器式频率表1347

11.4振动式频率表1348

11.5数字式频率表1348

12 整步表(同步表)1349

12.1 电磁系整步表1349

12.2组合式同步表1351

13 万用表1353

13.1模拟式万用表1353

13.2数字式万用表1353

14 钳形电流表1358

15 兆欧表1358

15.1摇表1358

15.2面板式兆欧表1359

16 电桥1360

16.1直流单臂电桥1360

16.2直流双臂电桥1361

17 电子仪器仪表及其使用方法1363

17.1示波器1363

17.2低频信号发生器1364

17.3脉冲信号发生器1365

17.5晶体管测试仪1367

17.4电子毫伏表1367

18 部分船用电表的规格数据1370

18.1 13、45系列船用电表1370

18.2 51系列船用电表1372

18.3 19系列船用电表1373

18.4 62T51系列船用电表1374

功率表测量范围(kW)1374

18.5 13D1—W、45D1—W、51D1—W型1374

18.6 19D1—W、19D1—Var型三相1375

功率表的测量范围1375

参考文献1376

第2章船用电机1377

1 直流电机1377

1.2基本结构1377

1.1基本工作原理1377

1.3按励磁方式分类1381

1.4电势与电磁转矩1381

1.5电枢反应1382

1.6换向及改善换向的方法1383

1.7直流发电机1383

1.8直流电动机1386

1.9直流电机的可逆应用1390

方法1391

1.10直流电机火花的射频干扰及抑制1391

1.11 船用直流电动机的用途、分类和技术要求1391

1.12直流电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393

1.13直流电机的拆装1395

1.14直流电机在使用中的校验和检查1395

1.15 常用船舶直流电机的型号含义1396

2 变压器1397

2.1工作原理1397

2.2基本结构与分类1397

2.3变压器的特性1401

2.4变压器联接组标号1401

2.5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1403

2.6自耦变压器1403

2.7仪用互感器1404

2.8小型变压器设计1409

2.9变压器的维护、检查及故障分析1414

3 异步电机1415

(见文献)1415

2.10船用变压器型号规格及铭牌数据1415

3.1基本结构与分类1416

3.2工作原理1422

3.3三相异步电动机1425

3.4单相异步电动机1428

3.5变极多速异步电动机1432

3.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维护和1436

拆装1436

3.7 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438

3.8船用异步电机型号规格及铭牌数据1440

(见文献)1440

4 同步电机1440

4.1基本结构与分类1441

4.2工作原理1444

4.3同步发电机的主要参数1445

4.4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1447

4.5同步电动机1448

4.6同步电机的使用、维护和拆装1451

4.7运行中的故障分析1453

铭牌数据1454

4.8国内船用同步发电机型号规格及1454

5 控制电机1455

5.1控制电机的分类与基本要求1455

5.2 自整角机1455

5.3伺服电动机1458

5.4测速发电机1462

5.5步进电动机1465

5.6电机扩大机1467

5.7其它控制电机1469

5.8控制电机型号命名及主要产品1470

名称代号1470

参考文献1471

第3章船用电器1472

1 概述1472

1.1低压电器产品型号编制法1472

1.2低压电器产品的分类及其用途1474

1.3船用低压电器基本技术要求1476

2.1刀开关1478

2 开关1478

2.2转换开关1478

3.1用途及分类1479

2.3钮子开关1479

2.4组合开关1479

3 熔断器1479

3.2主要特性1480

3.3熔断器一般性能简介1480

3.4熔断器的选用1481

4 接触器1482

4.1 用途及分类1482

4.2结构和动作原理1482

4.3直流接触器1482

4.4交流接触器1483

4.5接触器的维护与检修1484

5 控制继电器1485

5.1控制继电器简介1485

5.2电磁式控制继电器1487

5.3时间继电器1489

5.4舌簧继电器1491

5.5 JTX系列小型通用继电器1492

6.1结构和调节1492

6 热继电器1492

6.3 JR15系列热继电器1493

6.2热继电器简介1493

7 凸轮控制器1494

7.1结构和动作原理1494

7.2直流凸轮控制器1494

7.3交流凸轮控制器1495

8 主令电器1495

8.1按钮1495

8.2主令控制器1496

8.3万能式转换开关1496

8.4行程开关1499

8.5微动开关1500

9 磁力起动器1500

9.1交流磁力起动器1500

9.2直流磁力起动器1501

10 阻容元件1503

10.1变阻器1503

10.2电阻元件1503

10.3电容元件1504

11 电热元件1505

11.1电热材料简介1505

11.2电热元件1505

11.3 SRK2系列电加热器1505

12 自动化控制元件1506

11.4 SRB型电热板1506

12.1电磁元件1506

12.2铁磁元件——磁放大器1511

12.3光电元件——光敏电阻1513

12.4热电元件——热(敏)电阻1514

13 船用特种装置1515

13.1消磁装置1515

13.2船体阴极保护装置1515

参考文献1517

1.2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518

1.3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基本原理1518

1.1 电子计算机的类型1518

1 电子计算机1518

第1章概述1518

第2篇计算机基础1518

1.4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类型1519

2 微型计算机1519

2.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519

2.2微型计算机的分类1520

2.3微型计算机的特点1521

2.4评价标准1521

3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概况1521

1 数制1524

1.1数的位置表示法1524

1.2各种进位制1524

2 数制的转换1524

2.1 十进制数和其它进位制数之间的1524

转换1524

第2章计算机中的数和数码1524

2.2 2n进位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1525

3 二进制编码1526

3.1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编码1526

3.2字母和符号的编码1527

4 计算机中的数1528

4.1数符的表示1528

4.2 小数点的处理1528

4.3原码、补码、反码1528

5.1加减运算1529

5 运算规则1529

5.2乘除法运算1530

1.1逻辑门电路1531

第3章微型计算机结构1531

1 基本逻辑电路1531

1.2触发器1532

1.3锁存器1534

1.4寄存器1536

1.5计数器和定时器1537

1.6译码器1539

2 微处理器的结构1540

1.7输出缓冲器1540

2.2寄存器阵列1541

2.3运算器1541

2.1典型的微处理器的结构1541

2.4控制器1542

3 存贮器1542

3.1存贮器的功用1542

3.2存贮器的分类与基本结构1542

3.3只读存贮器1543

3.4随机存取存贮器1544

4.2总线结构1546

4.3系统总线1546

4.1总线的概念1546

4 总线结构1546

5 常用CPU芯片介绍1547

第4章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1548

1 指令格式1548

1.1指令1548

1.2指令格式1548

2 寻址方式1548

3 状态标志1549

4 Z80指令功能表1550

4.1 Z80指令功能表1550

4.2 Z80与8080指令对照表1560

1.2高级语言1565

2 高级语言BASIC及举例1565

2.1 BASIC语言的词法1565

1 常用计算机语言1565

1.1汇编语言1565

第5章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1565

2.2 BASIC语言的句法1566

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569

3.1汇编语言语句格式1569

3.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570

1 CPU与外设传送信息的方式1572

1..1 CPU与I/O之间的接口信号1572

1.2查询方式1572

第6章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技术1572

1.3中断传送方式1574

1.4 直接存贮器存取方式(DMA)1577

2 I/O接口电路1579

2.2 可编程序并行I/O接口电路(PIO)1581

2.3可编程序计数器/定时器电路(CTC)1584

2.4 可编程序串行数据通讯的I/O1586

接口电路(SIO)1586

3 数/模转换1592

3.1 D/A转换电路的性能指标1592

3.2 DAC0832组成及主要特点1592

3.3 DAC0832使用方式1593

4 模/数转换1595

4.1 A/D转换电路的性能指标1595

4.2 ADC0809的组成及主要性能1595

5 主要类型的微型计算机简介1596

5.1 Z80CPU1596

5.2 8085A—CPU1599

5.3 Z8000CPU1600

第7章微型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及接口1608

1 键盘1608

1.2非编码键盘1608

1.1键盘输入操作的过程1608

1.3编码键盘1609

2 盒式磁带机1610

2.1用盒式磁带机记录0和1的标准1610

(KC标准)1610

2.2记录数据块格式(Intel Hex标准)1611

2.3盒式磁带转贮1611

2.5盒式磁带“转贮”、“装入”操作过程1612

2.4盒式磁带装入1612

3.2软磁盘记录数据的方式1613

3 软磁盘接口1613

3.1软磁盘结构1613

3.3软磁盘与微处理器接口1614

第8章可编程序控制器1616

1 概述1616

2 PC控制的特点1616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组成1617

3.1 可编程序控制器(SIMATICS5)1617

3.2编程器1617

3.3程序语言1617

4 系统的工作原理1617

5 编程语言1618

5.1编程规则1618

5.2典型电路的编程1619

5.3编程举例1623

参考文献1624

1 概述1626

1.1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1626

第1章船舶电站1626

第3篇船舶电气系统1626

1.2船舶电力系统特点和基本要求1627

2 电站参数50Hz380V电设备用在1628

60Hz440V时应注意事项1628

2.1白炽灯和电加热器系统1628

2.2荧光灯照明系统1628

2.3变压器1628

1.3船舶电站的基本参数1628

2.4异步电动机1629

2.5电器设备1631

2.6电子仪器及自动化仪表1631

岸电时注意事项1632

3.1白炽灯和电热器系统1632

3.2荧光灯照明系统1632

3.3电磁吸力1632

3.4电动机起动力矩1632

3.5异步电动机最大力矩1632

3 60Hz、440V电制船舶接50Hz、380V1632

3.8两种电制实测数据比较1633

3.6同步转速1633

3.7 电压相等频率不等的危害1633

4.1确定船舶电站容量的目的和方法1635

4 电站容量选择1635

4.2按三类负荷法确定电站容量1636

4.3概率论法计算电站容量1647

5 船舶配电装置1649

5.1概述1649

5.2配电装置中的自动空气开关1651

5.3装置式自动空气开关1654

5.4国内外自动空气开关主要类型及1654

型号1654

5.5选择配电电器和载流部分的一般1658

原则1658

6 总配电板1661

6.1发电机控制屏1661

6.2并车屏1661

6.3负载屏1661

6.4连接母线1661

6.5应急配电盘1664

6.6 中压配电盘特点及操作1666

6.7空气断路器及参数整定与操作1666

7.1 同步发电机并车条件1667

条件1667

7 船舶同步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并车1667

7.2 同步发电机并车方法及步骤1668

和分配1670

7.3直流发电机并车条件及负载转移1670

7.4 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调节1671

8 船舶同步发电机电压及无功功率的1674

调节1674

8.1 同步发电机电压变化的原因后果和1674

调压措施1674

8.2 自动电压调整器的作用1674

8.3对调压器的基本要求1675

8.4 自动调压器的基本原理1676

8.5调压器的分类1677

8.6 自励同步发电机自励起压基本1677

原理1677

8.7不可控相复励恒压基本原理1678

8.8 电磁迭加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1679

8.9调压器电路计算1680

自励恒压装置1682

8.10电磁迭加具有电压曲折绕组的1682

8.11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1684

8.12无刷同步发电机1690

9.1船舶应急电站的作用1696

9.2对船舶应急电站的要求1696

9 船舶应急电站1696

9.3船舶应急电站及岸电与主电站1697

联锁关系1697

9.4蓄电池在船舶上的应用1698

9.5蓄电池分类1698

9.6蓄电池工作原理1699

9.7蓄电池日常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1699

10.2 电刷、刷握及刷握架的维护1702

10 船舶电站的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1702

10.1 直流发电机日常维护及保养方法1702

方法1702

10.3其它项目清洁和检查1703

10.4交流发电机的一般性维护1703

10.5 交流发电机空载电压过低或过高1703

分析和检查方法1703

10.6 两台机组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分配1704

11.1 船舶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原理1704

不均的原因和排除方法1704

11 船舶电站自动化1704

11.2船舶发电机组自动起动的要求1705

11.4备用发电机组自动起动过程的1706

控制1706

11.3备用发电机组自动起动条件1706

11.5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停机的控制1708

11.6自动并车装置1709

11.7发电机与电网间的差频电压1710

11.8频差符号的鉴别1713

11.10呆滞扰动及单机投入1715

11.9调速脉冲宽度1715

11.11 获得恒定超前合闸指令的方法1716

11.12允许频差的检测原理1718

11.13允许电压差检测原理1718

11.14微型计算机自动并车原理1719

11.15自动频载调节装置1721

11.16 虚有差频载调节系统工作原理1721

11.17负载转移控制原理1722

11.18频率变换器1723

11.19功率变换器1723

11.21 EPF-3型自动频载调节装置1725

11.20速度调整器1725

11.22投入并联机组台数的控制1728

11.23 自动分级卸载1729

控制系统1730

11.24 GAC-2S型船舶发电机自动1730

11.25“广河”船电站自动化系统1732

11.26“大城”船电站自动化系统1735

11.27GENA-S船舶电站自动化系统1735

11.28 CDZ船舶电站自动化系统1738

11.29“南口”船电站自动化系统1739

11.30 ACS船舶电站自动化系统1740

11.31 EEA22船舶电站自动化系统1742

11.32某进口船电站自动化系统1743

11.33国外某船电站自动化系统1747

11.34“德跃”船微机控制的自动化1751

电站1751

11.35 ERA-11控制的电站自动化系统1752

参考文献1754

1 概述1755

2 船舶电网线制1755

第2章船舶电网1755

3 船舶电网的分类1756

4 船舶电网的结线方式1757

5 船舶电缆与电线1758

5.1船舶电网的计算1760

5.2常用船用电缆、电线型号规格及1768

用途1768

5.3电缆的敷设1771

6 船舶电网保护1772

8 分配电板(箱)1775

7 区域配电板1775

9 交流配电板(直流制船舶)1778

10 岸电箱1779

11 电工试验板1781

12 船舶电网的维护和常见故障排除1783

方法1783

参考文献1787

1 概述1788

1.1对船舶照明的要求1788

第3章船舶照明及日常用电设备1788

1.2船舶照明系统1789

1.3船舶照明常用光源种类1789

2.2灯具的型号规格1795

2 船用灯具分类及规格型号1795

2.1灯具分类1795

3 灯具的选型、布置与安装1803

3.1灯具的选型1803

3.2灯具的布置1804

3.3灯具的安装1809

4 照明属具1810

4.1简介1810

4.2尼龙接线盒、插头、插座和开关1811

4.3钢壳水密式接线盒、插头、插座、1812

开关和按钮1812

5 照明系统图及布置图1812

5.1照明电气图纸常用的图形符号1812

5.2照明布置图及系统图1815

6 日常用电设备1820

6.1电热设备1820

6.2其它生活用电设备1822

参考文献1828

1.1电力拖动的力学基础1829

第4章电动机的控制1829

1 概述1829

1.2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平衡概念1830

1.3电动机调速的基本概念1832

1.4电动机的控制及其分类1833

2 机械特性1834

2.1转矩-转速特性的概念1834

2.2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835

2.3三相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