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化教育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化教育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257861.jpg)
- 李运林,李克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06383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化教育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电化教育的基本概念1
第一节 什么是电化教育1
一、关于“电化教育”的名称问题1
二、电化教育的本质4
三、电化教育的定义8
四、电化教育学的研究领域12
五、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14
第二节 电化教育的作用19
一、提高教育质量19
二、提高教学效率22
三、扩大教育规模23
四、促进教育改革25
思考题30
第二章 电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31
第一节 电化教育的产生31
一、电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社会的需要31
二、电化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36
第二节 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38
一、起始38
二、早期播音教育和视觉教育并行发展时期39
三、视听教育的形成40
五、从视听教学向教育技术发展41
四、自动教学机器的出现41
第三节 我国的电化教育43
一、我国早期的电化教育43
二、五十~六十年代的初期发展阶段45
三、重新起步,迅速发展阶段46
四、开创电教工作的新局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50
思考题50
第一节 电化教育基础理论的来源51
一、学科的基础理论51
第三章 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51
二、电化教育基础理论的来源52
三、电化教育的主要基础理论54
第二节 视听教育理论55
一、戴尔(Eagar Dale)的“经验之塔”概述55
二、“做”的经验59
三、“观察”的经验61
四、“抽象”的经验63
五、戴尔“经验之路”的几点概括说明65
六、其它分类方法与观点65
一、概述68
第三节 学习理论68
二、联结派的学习理论70
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72
四、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74
第四节 传播理论77
一、概述77
二、传播过程的模式78
三、传的信息84
四、传的符号88
五、传者与编码92
六、受者与解码94
七、传的媒体96
八、传的效果97
第五节 系统科学理论100
一、概述100
二、系统101
三、系统论103
四、系统分析方法104
五、控制论105
第六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09
一、认识的构成110
二、认识的过程112
三、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14
思考题118
第四章 电化教学过程119
第一节 电化教学过程的本质119
一、教学媒体多样化120
二、教学方式立体化122
三、教学方法系统化123
第二节 电化教学过程的模式125
一、概述125
二、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127
三、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远距离教学的模式130
四、学生自主利用电教媒体学习的模式132
第三节 电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师134
一、教师的工作134
二、对教师的要求136
第四节 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学生138
一、学生的信息输入与加工活动138
二、信息的反馈141
三、对学生的要求142
第五节 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干扰143
一、干扰的来源143
二、克服干扰,提高电化教学质量144
思考题145
第五章 电化教学媒体146
第一节 电教媒体的分类146
一、非印刷媒体的形态和特点146
二、根据媒体的物理性能分类148
三、根据媒体的应用分类148
第二节 电教媒体的基本性质150
一、媒体是人体的延伸150
二、媒体传递信息的基本要素152
三、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性153
第三节 视听型媒体设计的基本原理157
一、最大价值律157
二、共同经验律158
三、抽象层次原理159
四、重复作用原理159
第四节 机读型媒体--电子计算机162
一、电子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特点162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164
三、CAI课件设计166
四、计算机管理教学(CMI)172
第五节 媒体选择的决策模型177
思考题181
第六章 电化教学原则183
第一节 电化教学原则的概念183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183
二、电化教学原则的概念185
第二节 电化教学教材编制与运用的原则187
一、电教教材编制的选题原则187
二、电教教材的评审原则187
三、电教教材运用的原则189
四、国外关于教育媒体制作与使用原则的观点190
一、目的性原则191
第三节 电化教学原则191
二、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192
三、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194
四、效果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原则196
五、形象与语词、直观与抽象相结合原则198
六、大面积施教、班级施教与个别施教相结合原则199
七、反馈性原则201
八、充分利用电教媒体与发挥教师、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203
思考题203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204
第一节 电化教学方法的概念204
第七章 电化教学方法204
二、电化教学方法的概念205
三、电化教学方法的分类205
第二节 媒体播放教学法207
一、课堂播放教学法207
二、远距离播放教学法213
第三节 程序教学法219
一、程序教学及其发展219
二、程序的主要模式221
三、程序的编制方法224
四、程序教材运用的方法226
第四节 微型教学法227
一、概述227
二、模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229
三、微型教学法230
第五节 成绩考查法232
一、课堂提问应答分析法233
二、声像记录分析法235
三、利用计算机考查的方法236
思考题238
一、电化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239
第一节 电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239
第八章 电化教育研究方法239
二、电化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243
三、科学的研究方法244
第二节 电化教育研究的准备工作246
一、选择课题246
二、建立假设250
三、抽取样本252
第三节 电化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256
一、调查方法256
二、观察方法259
三、实验方法262
四、测量方法268
五、特殊研究方法271
第四节 电化教育研究资料分析271
一、逻辑推理272
二、数学分析274
三、横向科学分析281
第五节 电化教育理论的系统化283
一、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283
二、科学理论系统化方法284
思考题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