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者的沉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智者的沉思](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873110.jpg)
- 胡建,何云峰,魏洪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170220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诗歌-作品集-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者的沉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世界是什么3
第一章 世界的自然存在3
1.无可奈何星落去——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3
2.混沌初开《创世纪》——自然界的先在性11
3.吃人蟹:究竟谁吃谁?——自然界的属人性15
4.死亡之海中的绿都——自然界的对象性20
5.书中的秘密——神奇的世界三25
6.网络之恋——虚拟的世界28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35
1.数风流人物——世界的历史性35
2.“克隆”的奥秘——世界的规律性39
3.希特勒的预言——世界的可预测性45
4.泰坦尼克号与泰坦号——世界的必然性与偶然性51
5.海豚“自杀”之谜——世界的相关性56
6.计算机的利与弊——世界的矛盾性60
第三章 世界的状态65
1.物态奇观——事物与状态65
2.表演艺术中的动与静——状态、变化、发展的关系70
3.“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古希腊和中世纪人对事物状态的考察75
4.“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近代人关于事物与状态关系的理解80
5.打开形而上学的缺口——德国古典哲学对事物与状态关系的考察86
6.生物进化的三条路线——人类实践对世界状态的影响89
第二编 人是什么99
第四章 人的存在99
1.教授与神父的争论——人是从哪里来的99
2.“既生瑜,何生亮”——人是“对象化”的存在物102
3.“不自由,毋宁死”——人是自由的存在物108
4.刘希贵的特殊经历——自由与限制112
5.徽宗祭天惹天怒——人是实践的存在物117
第五章 人的本质124
1.心正则笔正——人的自由自觉性124
2.植物的造血功能——人的自由自觉本质与人的自我设计127
3.人到无求品自高——人的需要130
4.蝙蝠的嘴和耳朵——人的劳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134
5.“狼孩”卡玛拉的眼泪——人的社会性137
第六章 人的价值146
1.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人的个性价值146
2.“鉴湖女侠”赤血救同胞——个性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154
3.反戈“筷子协定”——人的价值实现中的公正原则157
4.“红色恐怖”与强盗逻辑——人权是人的价值的具体表现160
5.“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人权以个人与社会相统一为本位164
第七章 人的发展170
1.伴君如伴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170
2.乾隆的文字狱——人依附人的实质174
3.不患寡而患不均——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180
4.“金杯美酒腾细浪”——人的异化与拜金主义188
5.“全球大脑”将征服人类?——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194
第三编 思维是什么201
第八章 思维的主体和客体201
1.电子计算机不能完全代替人脑——主体是什么201
2.时光会倒流吗?——主体的微观结构207
3.别做电脑的奴隶——不同层次的主体发挥着不同的认识功能213
4.原子笔能写出人脑吗?——认识的主体性217
5.宇宙有末日吗?——现代科学技术对主体特征的影响222
6.海森堡与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认识的客体及其特征228
第九章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234
1.维纳对信息时代的预言——主体与客体的互动234
2.从世界性的硅谷热说起——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240
3.虚拟历史——认识活动中的理性因素243
4.失败是成功之母吗?——认识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248
5.苏格拉底的“灵异”——无意识的认识作用255
6.为什么有的人沉思时会在房间踱来踱去——思维过程中主体状态的调控258
第十章 真理与价值264
1.薛定谔猫的生与死——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264
2.重分析还是重综合?——从真理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规律评“科学的终结”论268
3.基础宽些再宽些——真理与知识275
4.笔下牡丹与花园牡丹谁更美?——认识与评价283
5.情人眼里出西施——评价的客观性和真理性286
第十一章 认识论的历史源流291
1.我能怀疑我自己的存在吗?——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291
2.舅舅与外侄的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的认识论观点297
3.海伦学会运用符号的启示——现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观点300
4.从“追光实验”到EPR佯谬——进化认识论:现代西方认识论发展的潮流304
5.形存与神存——全息认识论:认识论发展的新趋势310
第四编 社会是什么317
第十二章 社会本质论317
1.“人心齐,泰山移”——现实个人是社会的主体318
2.一位女青年的梦想——社会关系功能的展开维度321
3.历史上为何会出现拿破仑?——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325
4.流动民工也推动历史发展吗?——社会规律的客观性331
第十三章 社会决定论335
1.从“上海人的人格结构”谈起——“生产方式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的同构性335
2.“皇帝热”何以升温——“生产方式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的差异性344
3.“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文化价值认同系统的历史意义348
4.长虹集团的成功说明了什么?——生产方式对历史决定作用的表征354
第十四章 社会发展论358
1.“桃花源”与“天下大同”——“人类解放”的实质358
2.“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促成的——“人类解放”的基础362
3.从人的独立性到自由个性——“人类解放”与“自由人的联合体”364
4.“泥腿子”自己的路自己走——市场经济与“人的依赖关系”的扬弃367
5.“粉骨粹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展望未来远景:社会异化必然自我克服375
后记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