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史新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史新义](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818185.jpg)
- 何炳松著 著
- 出版社: 商务艺术馆
- ISBN:710007698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史学-研究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史新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导言 历史研究法与社会科学14
一、历史研究法——历史之性质——历史研究法之间接性质——历史之作用14
二、社会科学——此名词之旧义——实在之意义——社会科学之性质17
三、社会科学中历史研究法之必要——对于现代现象之研究——对于现象演化之研究21
上编 社会史料研究法25
第一章 史料之理论25
一、史料之性质——史料为一种过去行为之遗迹——产生史料各种必要工作之解析:文笔,语言,思想,信仰,智识;各种工作与实际真相之连锁25
二、史料之来历——知人论世之必要——决定来历之各种步骤30
第二章 考订之原理32
一、考订之必要——轻信之自然倾向,轻信之动机32
二、考订之雏形——证据观念,司法证据理论之不足,分析之必要37
三、分析40
四、考订之步骤41
第三章 史料来历之考订43
一、史料来历之考订之条件43
二、社会科学材料上之特殊困难44
第四章 诠释之考订46
一、初步之分析——分解为原质——实际上之方法——智识之限制——进行之速度46
二、诠释之考订——语言文字——文义——迂曲之意义——此种工作之结果50
第五章 诚伪及正确之考订53
一、二种考订功夫之特殊条件——诚伪,变更原因,进行方法——正确、错误之原因,发见错误之方法53
二、共通之工作——审问,史料产生之一般状况,各种工作之特殊条件,可疑之事件——结果56
第六章 事实之利用63
一、断定事实之困难——实际上之解决63
二、容有之事实——极难诬罔之事实——极难致误之事实——非常之断语适足为一种真相之假定64
三、各种独立观察之暗合——正当暗合之条件——研究断语是否独立之方法,来历之考订——独立观察之比较68
第七章 事实之编比73
一、事实编比之条件——由史料中提出之事实状况,程度,性质,及盖然性之不同73
二、暂时之编比——专著,类纂75
三、事实之性质——一般事实或单独事实,确定事实或可疑事实——生存,人类行为,动机78
第八章 社会科学事实之编比83
一、社会科学中事实之性质——物质与心理之特性,绝对客观方法之不可能83
二、社会之分析——社会分析与生物分析之不同——社会分析之抽象与主观性,想象之地位85
三、编比之进程——比论之应用——问题之应用88
第九章 并时事实之编比法91
一、社会事实主观性质之结果——算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及归纳心理学方法之不合法——实际规则91
二、编比之方法——社会之一般状况——主要社会现象表98
第十章 连续事实之编比法101
一、社会之变动——变动与演化——社会演化与生物演化之不同101
二、变动之分析研究——各种步骤及考证上应注意之点102
三、演化之比较——统计方法——心理方法——演化之历史进程,习惯之变动,个人之更替——科学结论之条件104
下编 社会史研究法111
第十一章 历史之种类111
一、中国史学之发展——编年史——纪传体——纪事本末——浙东史学之世系支派111
二、西洋史学之发展——上古时代之历史,中古时代之历史,文艺复兴时代之历史——专史与通史——专史之产生,世界史,全史114
三、历史与社会科学之关系——社会科学因其为史料科学故应用历史之考订——社会科学中研究过去之必要——社会史之分类118
第十二章 社会史之现状122
一、各种历史现状之比较——专著——特种纲要与普通纲要——社会史之落后122
二、进步迟缓原因之原于事实性质者——事实之外部性质,史料之主观性质,事实主观部分获得之较易——各种原理之历史125
三、进步迟缓原因之原于史料种类者——著作之史料,保存之史料,出版之史料——记事史料,文学史料,教育史料,实用史料之选择128
第十三章 社会事实之编比132
一、编比之必要——并时事实与连续事实132
二、并时事实之编比法——审问,历史审问与研究审问之不同133
三、社会史之标准——地理上之划分——应有问题——现象之描写135
第十四章 社会史之特殊困难139
一、决定事实数量之必要——历史中之定性知识——社会事实中数量决定之必要139
二、决定数量之方法——度量——计数——估值——举隅——通概141
三、实际上之结果——特殊之规则——编著之限制146
第十五章 社会团体之决定149
一、社会事实之特性——人类抽象限定之事实——个人行为——标式行为——集合行为149
二、团体——明定社会团体之困难,与生物团体之异用——历史团体之普通性质——社会史之特殊困难,注意之点及限制152
第十六章 演化之研究157
一、演化研究之条件——统计图表之用及条件——生物学上与社会科学上演化之不同——演化之种类——产生演化之事实之决定157
二、特种演化之条件——产生,转移,分配161
三、了解演化之条件——用比较法确定习惯之变动——新陈代谢所产之演化,确定之困难162
第十七章 各类历史联合之必要166
一、静的研究——事实之连锁,孟德斯鸠,德国派——习惯之共通性,集合行动之共通性166
二、演化之研究——各种变动中之连锁172
三、综合事实之方法——专门家及通史家173
第十八章 社会史之系统175
一、一贯性之倾向——玄学及形上学之形式——当代之形式——经济之形式——圣西门——马克思及其学派175
二、经济物质主义之批评——物质状况分析之不全——经济行为与他种行为间连锁分析之错误178
第十九章 社会史与其他历史之连锁181
一、决定连锁之方法——原因及条件181
二、人口学上之事实——物质条件之影响。人类地理学,人类学,物质事实之特点,物质事实为生存之条件,非方向之条件183
三、经济事实——研究此种事实在社会上及演化上之影响之方法185
四、社会史在历史知识中之地位——统计学之地位——经济史189
第二十章 单独事实及于社会事实之影响191
一、问题之位置——经济事实及人口事实不同之范畴191
二、习惯之影响——理智习惯,信仰,知识,物质习惯,私人生活,消费193
三、单独事象之影响——发明与创造——由在上者所产生之方向变化198
第二十一章 集合事实及于社会生活之影响200
一、集合之组织——私人组织,家庭,社会制度,阶级,政治制度——统治政府,特殊职务——教会组织——国际组织——语言200
二、集合之事象——内部革命——冲突与条约——国际关系205
结论207
何炳松先生学术年表&房鑫亮209
《通史新义》简评&房鑫亮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