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煤化工工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煤化工工艺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452633.jpg)
- 宋永辉,汤洁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26798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煤化工工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煤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
1.2 煤化工的发展历程2
1.3 煤化工的范畴3
1.3.1 煤的干馏4
1.3.2 煤的气化4
1.3.3 煤的液化4
1.3.4 煤基碳素材料5
1.4 主要教学内容5
习题6
第2章 煤炭资源特点及性质7
2.1 煤炭资源概况7
2.1.1 世界煤炭资源7
2.1.2 中国煤炭资源8
2.2 煤的形成10
2.3 煤岩学基础12
2.3.1 宏观特征12
2.3.2 显微组成13
2.3.3 煤中的矿物质14
2.4 煤的分类及用途14
2.4.1 煤的分类14
2.4.2 主要煤类特征和用途15
2.4.3 煤的质量分级17
2.5 煤的组成和性质17
2.5.1 煤的化学组成17
2.5.2 煤的物理性质18
2.5.3 煤的化学性质20
2.5.4 煤的工艺性质22
2.6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25
2.6.1 煤炭分析的基准25
2.6.2 工业分析26
2.6.3 元素分析29
习题31
第3章 低温干馏32
3.1 概述32
3.2 煤的炭化热解原理32
3.2.1 煤中的官能团33
3.2.2 炭化热解机理33
3.2.3 煤炭化热解中的化学反应34
3.2.4 低变质煤的炭化热解过程35
3.3 低温干馏产品36
3.3.1 半焦/兰炭36
3.3.2 煤焦油37
3.3.3 煤气39
3.4 低温干馏产品的影响因素39
3.4.1 原料煤的影响39
3.4.2 加热条件的影响43
3.4.3 压力45
3.4.4 停留时间45
3.5 低温干馏主要炉型46
3.5.1 内热式与外热式炉的特点47
3.5.2 典型炉型47
3.6 国外典型工艺52
3.6.1 COED工艺52
3.6.2 鲁奇-鲁尔工艺53
3.6.3 Coalcon加氢干馏工艺54
3.6.4 Toscoal工艺54
3.6.5 美国的LFC技术55
3.7 国内典型工艺57
3.7.1 固体热载体干馏工艺57
3.7.2 SJ型系列内热式直立炉干馏工艺57
3.7.3 流化床热解热电气焦油联产工艺59
3.7.4 多段回转炉温和气化工艺59
习题60
第4章 炼焦62
4.1 概述62
4.2 焦炭的性质及其用途62
4.2.1 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能62
4.2.2 焦炭的化学组成64
4.2.3 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64
4.2.4 焦炭的用途及其质量指标64
4.3 炼焦用煤及其成焦理论67
4.3.1 炼焦用煤及其特点67
4.3.2 配煤炼焦68
4.3.3 煤的黏结成焦机理70
4.4 炼焦炉及其设备72
4.4.1 焦炉结构72
4.4.2 焦炉炉型79
4.4.3 筑炉材料86
4.4.4 护炉设备89
4.4.5 焦炉机械90
4.5 焦炉加热理论92
4.5.1 煤气的燃烧与热工评定92
4.5.2 焦炉传热97
4.5.3 焦炉的流体力学基础及其应用98
4.6 炼焦新技术102
4.6.1 配煤的预处理技术102
4.6.2 熄焦新技术109
4.6.3 型焦112
习题115
第5章 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116
5.1 炼焦化学产品116
5.1.1 炼焦化学产品的产生、组成及产率116
5.1.2 炼焦化学产品的用途118
5.1.3 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118
5.2 粗煤气的初冷、输送及初净化120
5.2.1 粗煤气的初步冷却120
5.2.2 焦油与氨水的分离125
5.2.3 煤气的输送126
5.2.4 煤气的初净化128
5.2.5 焦炉煤气的利用136
5.3 氨和粗轻吡啶的回收138
5.3.1 氨的回收138
5.3.2 粗轻吡啶的回收143
5.3.3 剩余氨水的处理145
5.4 粗苯的回收与精制150
5.4.1 粗苯的回收150
5.4.2 粗苯的精制159
5.5 焦油的加工172
5.5.1 焦油蒸馏前的准备174
5.5.2 焦油蒸馏175
5.5.3 焦油馏分的加工182
5.5.4 焦油沥青的加工187
习题189
第6章 煤的气化190
6.1 概述190
6.1.1 煤气化技术分类190
6.1.2 煤气化设备191
6.1.3 煤的气化评价指标195
6.1.4 装料和排灰197
6.2 煤的气化原理198
6.2.1 煤气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198
6.2.2 煤气化工艺的原则流程199
6.3 气化过程相关计算及影响因素200
6.3.1 煤的气化产物200
6.3.2 煤气平衡组成200
6.3.3 煤气的热值及计算202
6.3.4 煤气化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203
6.3.5 煤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206
6.4 固定床气化209
6.4.1 常压固定床气化209
6.4.2 加压固定床气化224
6.5 流化床气化231
6.5.1 流化床气化的特点231
6.5.2 工艺过程232
6.5.3 常压温克勒气化232
6.5.4 高温温克勒气化234
6.5.5 灰融聚流化床气化235
6.5.6 循环流化床气化240
6.5.7 恩德炉粉煤气化242
6.6 气流床气化243
6.6.1 气流床气化的特点244
6.6.2 气流床气化原理245
6.6.3 常压气流床粉煤气化245
6.6.4 加压气流床粉煤气化248
6.6.5 其它干法粉煤加压气化工艺250
6.6.6 水煤浆加压气化253
6.7 煤的地下气化258
6.7.1 定义及特点259
6.7.2 气化原理259
6.7.3 地下气化技术261
6.7.4 影响因素262
6.8 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265
6.8.1 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的特点265
6.8.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工艺流程266
6.8.3 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266
6.9 煤气的净化267
6.9.1 煤气中的杂质及其危害267
6.9.2 煤气中杂质的脱除方法268
6.10 煤气的甲烷化270
6.10.1 甲烷化基本原理271
6.10.2 甲烷化催化剂272
6.10.3 甲烷化工艺流程272
习题273
第7章 煤间接液化275
7.1 费托合成275
7.1.1 合成原理275
7.1.2 催化剂276
7.1.3 反应器277
7.1.4 主要影响因素282
7.1.5 F-T合成的典型工艺283
7.1.6 Sasol的煤间接液化工业化生产286
7.1.7 兖矿集团F-T合成技术289
7.2 合成甲醇292
7.2.1 合成原理293
7.2.2 催化剂293
7.2.3 反应条件294
7.2.4 反应器294
7.2.5 甲醇合成的典型工艺296
7.3 甲醇转化为汽油300
7.3.1 合成原理300
7.3.2 催化剂300
7.3.3 反应器301
7.3.4 典型工艺301
7.3.5 新西兰工业化生产303
7.4 甲醇利用进展304
7.4.1 甲醇燃料304
7.4.2 甲醇裂解制烯烃306
7.4.3 合成二甲醚309
7.5 煤制醋酐312
7.5.1 合成原理312
7.5.2 工艺流程312
7.6 合成气两段直接合成汽油313
7.6.1 两段固定床合成工艺313
7.6.2 丹麦两段组合合成工艺314
7.6.3 浆态床F-T与Mobil法组合工艺315
习题316
第8章 煤直接液化317
8.1 发展历程317
8.2 煤直接液化原理318
8.2.1 过程反应318
8.2.2 反应历程321
8.3 工艺过程及产物321
8.3.1 基本工艺流程321
8.3.2 直接液化产物322
8.4 直接液化过程影响因素323
8.4.1 原料煤323
8.4.2 溶剂324
8.4.3 工业催化剂325
8.4.4 反应温度326
8.4.5 反应压力327
8.4.6 反应时间327
8.4.7 气液比328
8.5 主要设备328
8.5.1 高压煤浆泵328
8.5.2 煤浆预热器与煤浆加热炉328
8.5.3 液化反应器329
8.6 德国煤加氢液化老工艺330
8.6.1 第一段液相加氢330
8.6.2 第二段气相加氢333
8.6.3 主要工艺条件和产品收率334
8.7 直接液化的其它典型工艺335
8.7.1 溶剂精炼煤法335
8.7.2 氢煤法337
8.7.3 埃克森供氢溶剂法339
8.7.4 催化两段液化工艺340
8.7.5 液体溶剂萃取工艺341
8.7.6 德国煤液化精制联合工艺342
8.7.7 我国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343
8.7.8 中国煤炭直接液化工艺344
8.7.9 煤油共处理技术345
8.8 煤液化油的提质加工349
8.8.1 液化油的组成及特点349
8.8.2 液化粗油提质加工化学品350
8.8.3 液化粗油提质加工工艺352
习题353
第9章 煤的碳素制品355
9.1 概述355
9.1.1 碳素制品的性质355
9.1.2 碳素制品的种类和用途355
9.2 电极炭357
9.2.1 原材料及其质量要求357
9.2.2 石墨化过程359
9.2.3 电极炭生产工艺过程360
9.2.4 碳电极和不透性石墨材料363
9.3 活性炭364
9.3.1 概述364
9.3.2 活性炭的种类365
9.3.3 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质365
9.3.4 活性炭的制备367
9.3.5 活性炭的再生371
9.3.6 活性炭的应用及发展372
9.4 碳分子筛372
9.4.1 碳分子筛分离原理373
9.4.2 碳分子筛的特点373
9.4.3 碳分子筛的制备373
9.4.4 碳分子筛的应用375
9.5 碳素纤维375
9.5.1 碳素纤维的种类和性能375
9.5.2 工艺流程376
9.5.3 碳素纤维的应用377
习题378
第10章 煤化工生产过程污染与防治379
10.1 概述379
10.1.1 环境污染379
10.1.2 环境污染的严重性380
10.2 煤化工主要污染物380
10.2.1 大气污染物380
10.2.2 液态污染物381
10.2.3 固态污染物383
10.3 废气处理技术383
10.3.1 烟尘治理384
10.3.2 烟气脱硫386
10.3.3 烟气脱硝387
10.3.4 废气燃烧388
10.4 废水处理技术388
10.4.1 废水处理概述389
10.4.2 焦化废水处理390
10.4.3 气化废水处理393
10.5 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395
10.5.1 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CO2减排395
10.5.2 CO2捕集与分离技术395
10.5.3 二氧化碳埋存技术396
10.5.4 气驱采油技术397
10.5.5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397
10.6 洁净煤技术的推广应用398
习题398
参考文献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