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深基坑防渗体的设计施工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深基坑防渗体的设计施工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3440220.jpg)
- 丛蔼森,杨晓东,田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0397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34页
- 文件大小:227MB
- 文件页数:860页
- 主题词:深基坑-防渗体-施工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深基坑防渗体的设计施工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1
第1章 基坑工程概述1
1.1 基坑的基本概念1
1.2 地下连续墙的优缺点1
1.3 深基坑和深基础工程的发展概况2
1.3.1 概述2
1.3.2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深度2
1.3.3 基坑内部开挖深度2
1.3.4 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厚度3
1.3.5 深基坑的平面尺寸3
1.3.6 混凝土的强度3
1.3.7 地下连续墙深基础4
1.4 基坑工程的设计要点4
1.4.1 概述4
1.4.2 支护结构的内力计算与细部设计4
1.4.3 防渗和降水设计4
1.4.4 地基处理设计5
1.4.5 检测和监测6
1.5 设计思路的改进6
1.6 本书写作说明7
第2章 地基土(岩)和地下水的基本概念8
2.1 概述8
2.1.1 土的基本概念8
2.1.2 土的矿物成分和特性8
2.2 土的基本性能8
2.2.1 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8
2.2.2 土的基本力学性质10
2.2.3 土的分类11
2.2.4 几种特种土12
2.3 岩石的基本概念12
2.3.1 岩石的分类12
2.3.2 岩石的基本性能15
2.3.3 残积土和风化带16
2.4 地下水19
2.4.1 地下水分类19
2.4.2 地下水特性20
2.4.3 地下水的作用22
2.4.4 地下水对基坑工程的影响22
2.4.5 岩石中的地下水23
2.5 土的渗透性24
2.5.1 基本概念24
2.5.2 土的渗透性和达西定律25
2.5.3 渗流作用力27
2.5.4 渗透系数的测定和参考建议值29
2.6 流网和电拟实验35
2.6.1 概述35
2.6.2 描述稳定渗流场的拉普拉斯方程35
2.6.3 流网的一般特征36
2.6.4 电拟实验37
2.7 渗流破坏类型和判别39
2.7.1 概述39
2.7.2 土体渗流破坏型式40
2.7.3 临界渗透坡降的计算43
2.7.4 渗流破坏型式的判别47
2.7.5 砂砾地基的渗透变形特点52
2.7.6 黏性土地基的渗透变形特点54
2.7.7 坑底残积土渗透破坏判别55
2.8 砂的液化55
2.9 本章小结57
2.9.1 土(岩)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57
2.9.2 土的渗透破坏57
2.9.3 粉细砂的液化问题57
2.9.4 计算单位问题57
第3章 槽孔的稳定59
3.1 概述59
3.2 非支撑槽孔的稳定59
3.2.1 干砂层中挖槽59
3.2.2 黏土层内挖槽60
3.3 黏土中泥浆槽孔的稳定61
3.3.1 稳定分析方法61
3.3.2 黏土中挖槽的特殊问题62
3.4 砂土中泥浆槽孔的稳定64
3.4.1 干砂中泥浆槽孔的稳定性64
3.4.2 含水砂层中泥浆槽孔的稳定性65
3.4.3 粉砂及粉质砂土中的深槽66
3.4.4 砂土中挖槽的特殊问题66
3.5 槽孔稳定性的深入研究67
3.5.1 黏土中的槽孔67
3.5.2 浇注混凝土时的槽孔稳定68
3.5.3 砂土中的深槽68
3.5.4 泥浆的渗透作用69
3.5.5 泥皮对槽孔稳定的影响70
3.5.6 槽孔的圆弧滑动72
3.5.7 槽孔的稳定分析72
3.6 泥浆的流变性对槽孔稳定的影响77
3.7 深槽周围的地面沉降78
3.8 泥浆与地基土的相互作用78
3.8.1 护壁79
3.8.2 渗透79
3.8.3 界面化学作用80
3.9 关于槽孔稳定问题的讨论81
3.9.1 有利于槽孔稳定的因素81
3.9.2 不利于槽孔稳定的因素81
3.9.3 提高槽孔稳定性的措施81
3.10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槽孔稳定性82
3.10.1 非常松散的砂基82
3.10.2 软土地基82
3.10.3 黏性土地基82
3.11 工程实例82
3.12 本章小结85
第4章 地下连续墙和深基坑(础)的试验研究成果和论文86
4.1 槽孔混凝土成墙规律试验研究86
4.1.1 概述86
4.1.2 模型设计制作86
4.1.3 试验方法及内容88
4.1.4 槽孔混凝土的流动形态89
4.1.5 在泥浆下浇注槽孔混凝土的几种现象97
4.1.6 地下连续墙质量缺陷的试验研究98
4.2 地下连续墙质量缺陷和预防105
4.2.1 地下连续墙墙体质量缺陷105
4.2.2 其他质量缺陷109
4.3 多层地基和承压水深基坑的渗流问题探讨111
4.3.1 引言111
4.3.2 对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112
4.3.3 深基坑渗流特性112
4.3.4 基坑渗流计算113
4.3.5 深基坑抗渗设计要点117
4.3.6 基坑渗流控制措施118
4.3.7 结论119
4.4 当前基坑支护工程必须考虑渗流稳定问题——《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中有关问题的讨论119
4.4.1 当前基坑工程出现的一些问题119
4.4.2 从实践中发现JGJ 120—1999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120
4.4.3 对基坑渗流压力与静止水压力的理解120
4.4.4 对承压水的理解120
4.4.5 对基坑土体多样(层)性的认识120
4.4.6 对入土深度hd的讨论121
4.4.7 基坑坑底的渗流稳定分析124
4.4.8 对基坑防渗体和地下连续墙合理深度的讨论125
4.4.9 关于基坑降水(水位)的讨论126
4.4.10 结语127
4.5 非圆形大断面的地下连续墙深基础工程综述127
4.5.1 引言127
4.5.2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129
4.5.3 墙桩(条桩)的设计133
4.5.4 我国的应用实例136
4.6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最新进展144
4.6.1 概述144
4.6.2 单管法的新进展146
4.6.3 改良后的二重管法146
4.6.4 三重管法146
4.6.5 多重管法147
4.6.6 超级喷射法(SUPER JET)147
4.6.7 交叉喷射法(X—JET)148
4.6.8 喷射搅拌法(JACSMAN)149
4.6.9 低变位喷射搅拌工法(LDis)150
4.6.10 扩幅式喷射搅拌工法(SEING—JER)150
4.6.11 喷射干粉工法150
4.6.12 苏联的喷射冷沥青技术150
4.6.13 意大利的RJP工法152
4.6.14 关于浆液的改进155
4.6.15 关于高喷灌注体的质量检验155
4.6.16 结语156
第5章 深基坑支护工程总体设计要点157
5.1 概述157
5.1.1 发展概况157
5.1.2 我国发展概况158
5.2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要点159
5.2.1 概述159
5.2.2 深基坑支护的主要型式162
5.2.3 支护结构选型168
5.2.4 基坑安全等级分类169
5.2.5 设计基本原则169
5.2.6 设计内容170
5.3 设计荷载和计算参数170
5.3.1 概述170
5.3.2 土的抗剪强度与强度指标的选定171
5.3.3 土压力计算178
5.3.4 地下水对土压力的影响和计算187
5.3.5 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190
5.3.6 土的常用参数及其选用190
5.3.7 结构及土体参数的选用计算196
5.4 地下连续墙设计200
5.4.1 概述200
5.4.2 地下连续墙的特点和适用条件200
5.4.3 地下连续墙的细部设计201
5.4.4 T形地下连墙设计要点205
5.4.5 我国的T形地下连续墙211
5.5 基坑土体加固214
5.5.1 概述214
5.5.2 基坑内被动区的加固方法215
5.5.3 被动区加固设计218
5.5.4 基坑加固的其他方法221
5.6 本章小结223
第6章 井筒式深基础工程设计要点225
6.1 概述225
6.1.1 发展概况225
6.1.2 地下连续墙基础的分类227
6.2 井筒式基础的设计228
6.2.1 概述228
6.2.2 深基础的设计条件230
6.2.3 设计流程231
6.2.4 基础的平面形状232
6.2.5 基础的稳定计算232
6.2.6 细部设计239
6.2.7 顶板(承台)的设计243
6.2.8 设计实例1244
6.2.9 设计实例2250
6.3 建筑深基础的设计要点253
6.3.1 概述253
6.3.2 周边地下连续墙桩254
6.3.3 组合建筑基础的设计260
6.4 本章小结267
第二篇 深基坑的渗流分析和防渗体设计第7章 深基坑的渗流分析与计算270
7.1 概述270
7.1.1 渗流分析的目的270
7.1.2 渗流计算内容270
7.1.3 渗流计算水位271
7.1.4 最不利的计算情况271
7.2 基坑渗流的基本计算方法271
7.2.1 概述271
7.2.2 基坑渗流水压力计算272
7.2.3 基坑底部垂直渗流水压力计算274
7.2.4 水下混凝土底板的抗浮计算276
7.2.5 板桩基坑中的渗流计算278
7.2.6 基坑支护水压力探讨280
7.3 深基坑综合渗流分析方法和实例281
7.3.1 概述281
7.3.2 基坑工程基本资料281
7.3.3 计算原理和方法282
7.3.4 计算研究的成果分析284
7.3.5 坑底地基的渗透稳定分析和安全评估290
7.3.6 小结292
7.4 三维空间有限元1292
7.4.1 概述292
7.4.2 燕塘站基坑渗流计算292
7.5 三维空间有限元2298
7.5.1 概述298
7.5.2 燕塘站计算结果及分析298
7.6 支护墙(桩)裂隙渗流计算306
7.6.1 概述306
7.6.2 工程概况306
7.6.3 桩间空隙的渗流计算306
7.6.4 渗流计算结果307
7.6.5 桩间灌浆帷幕的评价311
7.6.6 咬合桩防渗帷幕实例311
7.6.7 防渗墙的开叉(裂缝)315
7.7 潜水条件下基坑渗流分析小结315
7.7.1 概述315
7.7.2 地下连续墙悬挂在砂层中316
7.7.3 地下连续墙悬挂在坑底表层有黏土的砂层中316
7.7.4 地下连续墙悬挂在双层地基中317
7.7.5 地下连续墙底深入黏土层内317
7.7.6 小结318
7.8 深基坑防渗体渗流分析小结318
7.8.1 概述318
7.8.2 深基坑防渗体深度的确定318
7.8.3 渗流计算方法的选定320
7.8.4 潜水和承压水的渗流计算方法321
7.8.5 水泵失电(动力)计算和防护322
7.8.6 岩石风化层对渗流的影响322
第8章 深大基坑的渗流控制324
8.1 渗流控制的基本任务324
8.2 渗流控制原则324
8.2.1 渗流控制目的324
8.2.2 基本措施324
8.2.3 防渗和止水324
8.2.4 基坑降水324
8.2.5 反滤325
8.3 允许渗透坡降的参考值325
8.3.1 渗流安全准则325
8.3.2 水利水电地质勘察规范325
8.3.3 水闸设计规范推荐的允许渗流坡降值326
8.3.4 管涌土允许平均渗流坡降326
8.3.5 管涌土允许渗透坡降与含泥量的关系327
8.3.6 黏性土体的允许渗流坡降327
8.4 对基坑底部地基抗浮稳定的讨论327
8.4.1 坑底抗浮稳定和结构物抗浮的区别327
8.4.2 坑底抗浮的有利和不利因素328
8.4.3 如何判断坑底抗浮稳定性328
8.5 本章小结329
第9章 深基坑的防渗体设计330
9.1 概述330
9.1.1 设计要点330
9.1.2 深基坑防渗措施330
9.1.3 不透水层331
9.2 基坑底部的防渗轮廓线332
9.2.1 概述332
9.2.2 防渗轮廓线设计要点332
9.2.3 地下连续墙底进入不透水层的必要性334
9.2.4 小结335
9.3 地下连续墙的入土深度335
9.3.1 概述335
9.3.2 地下连续墙入土深度的确定335
9.4 深基坑防渗体的合理深度337
9.4.1 概述337
9.4.2 基坑的防渗和降水方案的比较337
9.4.3 防渗墙和帷幕的比较338
9.4.4 深基坑防渗体的合理深度338
9.5 深基坑垂直防渗体设计338
9.5.1 垂直防渗体设计要点338
9.5.2 地下连续墙兼做防渗墙339
9.5.3 地下连续墙与灌浆帷幕343
9.5.4 高压喷射灌浆和水泥土搅拌法350
9.5.5 深基坑外围防渗体的设计369
9.6 基坑底部的水平防渗体设计376
9.6.1 概述376
9.6.2 坑底水平防渗设计377
9.6.3 坑底水平防渗措施378
9.6.4 对水平防渗帷幕漏洞的讨论382
9.7 悬挂式防渗墙的基坑设计要点390
9.7.1 何时用悬挂式防渗体390
9.7.2 设计要点391
9.7.3 悬挂式基坑支护的防渗设计391
9.8 深基础的基坑防渗设计391
9.8.1 概述391
9.8.2 井筒式深基础的基坑设计要点392
9.9 本章小结392
9.9.1 深基坑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392
9.9.2 以渗流控制为主的设计新思路392
9.9.3 深大基坑应优先考虑防渗为主392
9.9.4 基坑入土深度的确定393
9.9.5 深基坑防渗体的概念393
9.9.6 深基坑垂直防渗体设计393
9.9.7 坑底水平防渗帷幕394
9.9.8 深基础的基坑防渗设计394
9.9.9 悬挂式防渗墙394
第10章 深基坑降水396
10.1 概述396
10.1.1 降水的作用396
10.1.2 基坑渗水量估算396
10.1.3 降排水方法与适用范围396
10.1.4 事故停止抽水的核算397
10.1.5 施工降水引起地面的沉降与变形397
10.2 基坑降水的最低水位398
10.2.1 概述398
10.2.2 地铁接地线施工要求的地下水位398
10.2.3 残积土基坑的降水水位398
10.2.4 承压水基坑的降水水位398
10.3 基坑降水计算398
10.4 基坑降水设计要点399
10.4.1 概述399
10.4.2 应掌握的资料399
10.4.3 基坑降水设计过程400
10.4.4 基坑降水应以内降水为主,外降水为辅400
10.5 井点降水400
10.5.1 概述400
10.5.2 井点降水设计405
10.5.3 滤水管的设计408
10.5.4 渗水井点的设计与施工409
10.5.5 小结411
10.6 疏干井和减压井411
10.6.1 概述411
10.6.2 疏干井设计411
10.6.3 减压井降水设计412
10.6.4 小结415
10.7 超级真空井点降水416
10.8 回灌417
10.8.1 概述417
10.8.2 回灌井的设计418
10.8.3 回灌井的施工418
10.9 辐射井降水419
10.9.1 辐射井概念419
10.9.2 辐射井出水量的计算420
10.9.3 辐射井设计要点422
10.9.4 辐射井的施工要点424
10.9.5 辐射井施工事故预防428
10.9.6 辐射井工程实例429
10.9.7 小结431
10.10 减少基坑降水不良影响的措施431
10.10.1 充分估计降水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431
10.10.2 设置有效的止水帷幕,尽量不在坑外降水431
10.10.3 采用地下连续墙431
10.10.4 坑底以下设置水平向止水帷幕431
10.10.5 设置回灌系统,形成人为常水头边界432
10.11 本章小结432
第11章 防渗体接头433
11.1 概述433
11.2 对防渗体接头的基本要求433
11.3 钻凿接头434
11.3.1 概述434
11.3.2 套接接头434
11.3.3 平接接头434
11.3.4 双反弧接头435
11.4 接头管436
11.4.1 概述436
11.4.2 圆接头管437
11.4.3 排管式接头管441
11.4.4 塑料接头管442
11.4.5 接头管的施工要点444
11.5 接头箱444
11.5.1 概述444
11.5.2 接头箱实例445
11.6 隔板式接头447
11.6.1 概述447
11.6.2 隔板接头实例448
11.7 预制接头451
11.8 软接头452
11.8.1 概述452
11.8.2 胶囊接头管452
11.8.3 麻杆接头管453
11.9 其他接头454
11.9.1 充气接头454
11.9.2 滑模接头454
11.9.3 灌注桩接头454
11.9.4 防水接头454
11.10 施工接头的缺陷和处理455
11.11 本章小结458
第12章 深基坑工程监测462
12.1 基坑工程监测设计462
12.1.1 监测设计要求462
12.1.2 施工监测要点463
12.2 在防渗墙中埋设观测仪器463
12.2.1 在防渗墙中埋设观测仪器463
12.2.2 埋设方法464
12.3 在地下连续墙中埋设观测仪器466
12.3.1 测斜仪的埋设和观测466
12.3.2 土压力和水压力观测仪器的埋设和观测470
12.3.3 钢筋应力计的埋设和观测475
12.3.4 观测仪器埋设实例477
12.4 本章小结477
第三篇 施工479
第13章 深基坑施工要点479
13.1 概述479
13.2 施工组织设计479
13.2.1 概述479
13.2.2 施工组织设计要点480
13.3 基坑的施工方式480
13.3.1 基坑的施工分段480
13.3.2 基坑施工方式480
13.4 基坑土方开挖481
13.4.1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481
13.4.2 施工前准备工作482
13.4.3 基坑土方开挖方式482
13.4.4 人工开挖485
13.4.5 机械开挖486
13.4.6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应重视的几个问题487
13.5 基坑施工的环境效应及控制488
13.5.1 概述488
13.5.2 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量估算489
13.5.3 基坑工程环境效应和对策490
13.6 基坑施工应注意的问题490
13.7 本章小结491
第14章 工法和设备492
14.1 概述492
14.1.1 地下连续墙施工要点492
14.1.2 几点说明492
14.2 常用工法概要493
14.2.1 概述493
14.2.2 桩柱(排)式地下连续墙工法493
14.2.3 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工法493
14.2.4 钢制地下连续墙工法495
14.3 冲击钻进工法和设备495
14.3.1 概述495
14.3.2 冲击钻496
14.3.3 冲击反循环钻进工法和设备496
14.3.4 液压抓斗的冲击功能497
14.3.5 回转冲击工法和设备498
14.4 抓斗挖槽工法和设备499
14.4.1 概述499
14.4.2 钢丝绳抓斗499
14.4.3 液压导板抓斗500
14.4.4 导杆式抓斗502
14.4.5 混合式抓斗503
14.5 旋挖钻钻孔法507
14.6 水平多轴回转钻进工法和设备508
14.6.1 概述508
14.6.2 液压双轮铣槽机508
14.6.3 电动铣槽机510
14.6.4 德国的大型液压铣槽机511
14.6.5 法国的超大型液压铣槽机511
14.7 本章小结512
14.7.1 地层特性512
14.7.2 开挖深度和宽度513
第15章 工程泥浆515
15.1 工程泥浆概述515
15.1.1 概述515
15.1.2 泥浆的功能和用途517
15.2 工程泥浆的原材料521
15.2.1 概述521
15.2.2 造浆黏土和水521
15.2.3 泥浆外加剂530
15.2.4 泥浆材料的选定537
15.3 泥浆的基本性能和测试方法538
15.3.1 概述538
15.3.2 泥浆的流变特性540
15.3.3 泥浆的稳定性547
15.3.4 泥浆的失水与造壁性551
15.3.5 泥浆的电导特性554
15.3.6 泥浆的其他性能556
15.4 泥浆性能的变化与调整558
15.5 泥浆质量控制标准565
15.5.1 我国水电标准565
15.5.2 我国建工标准566
15.5.3 英国标准566
15.5.4 德国标准566
15.5.5 日本标准566
15.5.6 意大利标准567
15.5.7 美国标准567
15.5.8 我国台湾地区的泥浆控制标准570
15.5.9 笔者建议570
15.6 超泥浆571
15.7 本章小结578
第16章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579
16.1 概述579
16.1.1 施工过程图579
16.1.2 施工计划579
16.2 施工平台与导墙582
16.2.1 施工平台582
16.2.2 导墙585
16.3 槽段的划分593
16.3.1 概述593
16.3.2 槽段(孔)长度的确定593
16.3.3 槽孔的划分597
16.4 挖槽施工要点606
16.4.1 概述606
16.4.2 复杂地层中的挖槽609
16.4.3 挖槽的质量保证措施612
16.5 清孔和换浆613
16.5.1 概述613
16.5.2 土渣的沉降613
16.5.3 换浆和清底615
16.5.4 接头刷冼617
16.6 检测和验收618
16.6.1 概述618
16.6.2 检测618
16.6.3 超声波检测仪的应用620
16.6.4 验收622
16.6.5 成墙质量检查623
16.7 钢筋的加工和吊装625
16.7.1 概要625
16.7.2 钢筋施工图626
16.7.3 钢筋加工和组装630
16.7.4 钢筋笼吊装入槽632
16.7.5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的质量要求634
16.8 水下混凝土浇注636
16.8.1 墙体材料636
16.8.2 水下混凝土浇注637
16.9 孔底浇砂浆问题645
16.10 本章小结648
第17章 防渗帷幕的施工649
17.1 概述649
17.1.1 防渗措施649
17.1.2 防渗帷幕施工应注意的问题649
17.2 防渗灌浆帷幕650
17.2.1 概述650
17.2.2 灌浆材料651
17.2.3 岩石风化层防渗帷幕灌浆651
17.2.4 覆盖层防渗帷幕灌浆654
17.3 高压喷射灌浆661
17.3.1 高喷灌浆的适用范围661
17.3.2 高喷灌浆的方法661
17.3.3 高喷灌浆工艺参数的选择663
17.3.4 浆液材料和机具664
17.3.5 高喷施工669
17.3.6 质量检查和控制671
17.4 深层水泥搅拌桩防渗墙672
17.4.1 概述672
17.4.2 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674
17.4.3 对深层搅拌法评价674
17.5 SMW工法674
17.6 TRD工法675
17.6.1 概述675
17.6.2 TRD工法概要675
17.6.3 TRD工法实例677
17.7 本章小结679
第四篇 应用681
第18章 水利水电工程的深基坑和深基础681
18.1 三峡二期围堰和基坑工程681
18.1.1 概况681
18.1.2 设计方案和渗流分析682
18.1.3 防渗墙的施工687
18.1.4 二期围堰的效果689
18.1.5 小结689
18.2 桐子林水电站导流明渠690
18.2.1 概述690
18.2.2 工程概况692
18.2.3 地质条件693
18.2.4 深基坑渗流分析与控制694
18.2.5 出口段结构布置方案比较697
18.2.6 对原设计的优化和改进698
18.2.7 框格式墙桩组合深基础设计要点704
18.2.8 组合深基础施工要点706
18.2.9 主要技术成果和创新点710
18.2.10 本课题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713
18.2.11 小结714
18.3 盐官排洪闸的地下连续墙715
18.3.1 概述715
18.3.2 设计要点715
18.3.3 施工要点717
18.4 本章小结721
第19章 城市建设中的深基坑和深基础722
19.1 天津市冶金科贸中心大厦722
19.1.1 概况722
19.1.2 地质条件723
19.1.3 基坑支护和桩基方案723
19.1.4 施工图设计726
19.1.5 施工727
19.1.6 效果727
19.1.7 结语728
19.1.8 点评729
19.2 上海地区的基坑降水工程729
19.2.1 上海地区降水工程特点729
19.2.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基坑降水工程729
19.2.3 上海地区某深基坑降水工程732
19.3 北京新兴大厦基坑支护工程735
19.3.1 概述735
19.3.2 基坑支护设计变革735
19.3.3 施工要点737
19.3.4 点评737
19.4 北京嘉利来世贸中心基坑条桩支护工程738
19.4.1 概述738
19.4.2 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739
19.4.3 基坑支护设计739
19.4.4 桩间防渗与基坑降水743
19.4.5 施工要点743
19.4.6 工程质量和效果744
19.4.7 点评744
19.5 本章小结744
第20章 地下铁道工程的深基坑745
20.1 天津市于家堡交通枢纽一标段基坑工程745
20.1.1 概述745
20.1.2 地质概况和周边环境746
20.1.3 工程施工难点748
20.1.4 深基坑渗流稳定和降水749
20.1.5 地下连续墙施工要点752
20.1.6 连续墙接缝防渗漏施工761
20.1.7 深基坑工程质量评价761
20.1.8 评论761
20.2 广州地铁3号线燕塘站762
20.2.1 概述762
20.2.2 原基坑防渗设计存在的问题765
20.2.3 燕塘站深基坑渗流分析和计算766
20.2.4 灌浆帷幕的试验和设计770
20.2.5 帷幕灌浆的施工772
20.2.6 质量检查和效果773
20.2.7 结语775
20.3 本章小结775
第21章 悬索桥的锚碇基础776
21.1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南锚碇基坑776
21.1.1 概述776
21.1.2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776
21.1.3 南锚碇圆形地下连续墙设计施工要点776
21.1.4 结语778
21.2 广州黄埔珠江大桥锚碇779
21.2.1 概况779
21.2.2 对原施工图设计的评审意见780
21.2.3 补充地质勘察780
21.2.4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780
21.2.5 水文地质条件781
21.2.6 基坑渗流计算782
21.2.7 基坑防渗和降水设计783
21.2.8 小结785
21.3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786
21.4 本章小结787
第22章 竖井工程788
22.1 鹤岗煤矿通风副井788
22.2 意大利地下水电站的竖井和隧道788
22.3 川崎人工岛竖井789
22.4 武汉长江隧道南段盾构井791
22.5 本章小结797
第23章 环保工程798
23.1 概述798
23.1.1 发展概况798
23.1.2 机理798
23.1.3 应用范围798
23.2 防渗体的型式和选用799
23.2.1 主要防渗体型式799
23.2.2 防渗体的选用799
23.3 防渗体材料的试验研究799
23.3.1 基本要求799
23.3.2 污染物对防渗墙渗透性的影响799
23.3.3 污染物对混凝土材料的影响801
23.3.4 小结802
23.4 设计施工要点802
23.4.1 概述802
23.4.2 防渗墙的平面设计803
23.5 铬渣场防渗墙工程实例805
23.5.1 污染情况和治理方案805
23.5.2 铬渣场防渗墙的试验研究807
23.5.3 防渗墙设计807
23.5.4 施工简况808
23.5.5 质量监控和工程效益809
23.5.6 结语809
23.6 美国提尔登铁矿尾矿坝810
23.7 山区工业废渣堆场的防渗810
23.7.1 概述810
23.7.2 岸边废物堆场的防渗810
23.7.3 河道废物堆场的防渗812
23.8 本章小结812
第24章 工程事故分析和预防814
24.1 概述814
24.2 勘察、规范和设计问题815
24.2.1 勘察问题815
24.2.2 规范的问题815
24.2.3 设计问题815
24.2.4 实例815
24.3 深基坑施工问题819
24.3.1 概述819
24.3.2 挖槽施工问题820
24.3.3 水下混凝土浇注问题820
24.3.4 接头施工问题820
24.4 基坑开挖问题821
24.4.1 概述821
24.4.2 基坑土方开挖问题821
24.4.3 坑底渗流稳定问题821
24.4.4 墙体渗漏问题821
24.4.5 深基坑破坏型式821
24.5 高压喷射灌浆问题825
24.5.1 概述825
24.5.2 评论828
24.6 竖井问题828
24.6.1 概述828
24.6.2 煤矿竖井突水事故828
24.7 本章小结830
第25章 深基坑工程技术展望832
25.1 地下连续墙技术展望832
25.2 新基坑工程技术展望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