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史书地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史书地志
  • 胡阿祥,胡晓明,朱智武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6496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史籍-研究-中国;地方志-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史书地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篇 史书3

概说3

一 纪传体史书8

(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11

(二)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18

(三)两部出色的断代纪传史——《三国志》与《后汉书》24

(四)大一统下的“御撰”之书——《晋书》29

(五)从“分裂”之史到“统一”之史——“八书”与“二史”33

(六)新旧《唐书》与新旧《五代史》50

(七)“元修三史”——《宋史》、《辽史》与《金史》58

(八)新旧两《元史》63

(九)历经近百年始成的正史——《明史》67

(十)纪传体史书的余音——《清史稿》70

二 编年体史书75

(一)“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春秋》与“春秋三传”77

(二)两部出色的断代编年史——《汉纪》与《后汉纪》82

(三)“偏缺者五百余年”后的编年史巨著——《资治通鉴》87

(四)《资治通鉴》后的三部编年名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94

(五)《续资治通鉴》99

(六)矢志不移著国史——谈迁与《国榷》(附:《明通鉴》)101

(七)历朝史料之总汇——实录105

三 政书116

(一)经国之良模,理道之要诀——《通典》117

(二)集天下之书为一书——《通志》121

(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献通考》126

(四)制度史中的断代史——各类“会要”130

四 纪事本末体史书134

(一)一部另辟蹊径的新史——《通鉴纪事本末》137

(二)“于一代兴废治乱之迹,梗概略具”——《宋史纪事本末》与《元史纪事本末》141

(三)“集众长以成完本”——《明史纪事本末》143

(四)一部“搜罗宏富,词必有征”的“大书”——《绎史》(附:《左传事纬》)145

五 其他史学著作148

(一)古史148

(二)杂史154

(三)传记161

(四)史评164

(五)史考——以三大考史著作为例181

附录187

(一)类书与丛书187

(二)书目——从刘向《别录》说起197

下篇 地志205

概说205

一 全国性地理著作212

(一)“古今地理志之祖”——《尚书·禹贡》215

(二)正史地理志的发端——《汉书·地理志》219

(三)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221

(四)“疆土日蹙”的忧思与“故国难复”的隐痛——《通鉴地理通释》与《读史方舆纪要》225

(五)全国地理总志的结集——《嘉庆重修一统志》233

二 区域性地理著作237

(一)“地理大交流”催生出“六朝地志”的繁盛239

(二)“黍离”的隔世之叹——以《洛阳伽蓝记》为代表的城市地理著作242

(三)“一方之古今总览”——明清方志245

(四)开疆拓土的武功与边疆的危机——边疆地理志248

三 域外地理志256

(一)“外出使者例有纂述”——从《史记·大宛列传》到《异域录》258

(二)“西行求法”拓展了域外视野——《法显传》与《大唐西域记》262

(三)西潮激荡下的域外地理视角之变革——清代三部域外地理著作267

四 游记273

(一)大气磅礴开山祖——《穆天子传》275

(二)明朝中后期的游历之风与游记的兴盛277

五 山川河渠志289

(一)“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史记·河渠书》及史书中的河渠志290

(二)“模山范水”的佳作——《水经注》与《水道提纲》295

(三)“治水之功远绍夏禹”——潘季驯与《河防一览》300

(四)“讲求水政者,莫不奉为圭臬”——《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再续行水金鉴》305

六 地图309

(一)考古所见我国最早的实物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311

(二)我国传统地图绘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制图六体”与“计里画方”315

(三)我国首幅海防地图与海防观念的初兴——郑若曾的《万里海防图》319

(四)我国近代地图的雏形——《皇舆全览图》与《乾隆内府舆图》323

七 杂记与论著327

(一)“归奇顾怪”话亭林——顾炎武地理学思想透析328

(二)“天地原何故”的地理探索——《广阳杂记》与《柳庭舆地隅说》334

(三)“大瀛争购小方壶”——王锡祺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四种339

(四)“旷世绝学,独有千古”——杨守敬与《水经注疏》343

结语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