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老子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老子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3264995.jpg)
- 张松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025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道家;老子-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老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老子身世及《老子》版本1
第一章 有关老子身世的各种传说1
一、神话传说之一:老子是一位道教神仙2
二、神话传说之二:老子西出化胡3
三、老子即彭祖(篯铿)或彭祖的后裔5
四、少数佛教徒说老子出身十分低贱6
五、老子是一批学者或家族成员的统称8
六、老子是否战国人10
七、老子是否商王的后裔15
第二章 老子的出身及师承19
一、老子姓氏考19
(一)前人对老子之“老”、“聃”的解释19
(二)“老”和“李”都是老子的姓氏22
二、老子的出身26
三、老子的老师28
(一)老子的老师是常枞29
(二)老子的老师是商容29
(三)老子的老师是容成公30
第三章 老子是陈人及其与陈文化关系考31
一、老子是楚人这一错误看法产生的原因31
二、陈国的文化传统与老子的出现33
第四章 老子归隐故乡考38
一、老子去西域的说法不可信38
二、老子晚年回故乡授徒讲学40
三、道家在陈国周围兴起说明老子晚年回乡授徒讲学42
四、关于老子入秦及死于秦的说法44
第五章 流行本《老子》与竹简《老子》、帛书《老子》的关系47
一、否定流行本《老子》可靠性的观点47
二、出土的最早版本未必就是老子的原作48
三、先秦典籍证明流行本是当时的权威版本49
中编 老子思想研究54
第六章 先秦道家属中原文化的产物54
一、道家文化产生地在中原54
二、道家文化主要是批判继承中原文化的产物55
三、老子思想来自中原文化的史料证据60
第七章 老子是道、物(气)二元论者75
一、“道”指无形的规律、原则75
二、道、物相互配合产生万物78
三、关于置道于物先的问题82
第八章 老子的“无”不是道87
一、学界对“有”与“无”的理解87
二、对“有”、“无”的正确理解88
三、“无”、“有”非道的旁证及老子重“无”的原因93
第九章 老子的循环论是正确理论96
一、学界对老子循环论的批判96
二、老子已经意识到事物发展的递进问题97
三、循环论与递进论均为真理98
四、循环不已的“熔炉理论”99
五、终止循环的企图102
第十章 老子是第一位主张性善论的人104
一、老子的人性善论及其理论基础104
二、人性变恶的原因106
三、恢复美好天性的措施108
第十一章 老子的社会发展观110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宰者110
二、人类的知识和道德呈正负发展112
三、绝圣弃智的救世方略116
第十二章 重评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118
一、学界对“小国寡民”思想的批判118
二、“小国寡民”理想是人类经过文明发展后对自然的自觉回归119
三、“小国寡民”主张利大于弊120
四、“欲壑难填”的人性使科技无法为人类带来预期幸福124
五、“小国寡民”可以推迟人类衰落128
第十三章 老庄的仁义观130
一、老庄反对儒家仁义的原因130
二、老庄提倡道德层次更高的仁义133
三、老庄的仁义思想带有理想化137
第十四章 道家万物平等观与儒家人类中心观139
一、以老子为首的道家主张万物平等139
二、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主张以人类为中心141
三、万物平等观与人类中心观的得失145
第十五章 老子的礼学思想148
一、老子是礼学大师148
二、老子反礼的原因150
三、老子礼学思想的影响153
第十六章 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解释156
一、“无为”的确切含义156
二、“无不为”指能做成一切事情157
三、“无不为”是指做一切该做的事情158
四、“无不为”是指不分善恶的无所不为160
五、关于君无为而臣有为的问题161
第十七章 道与言的关系164
一、老子认为大道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164
二、最高境界就是无言境界166
三、后人对老子既提倡无言又著书立说这一矛盾做法的责难和解释168
第十八章 老子对中国教育的贡献170
一、老子是首创私学的人170
二、老子的教育思想175
第十九章 老子的处世思想182
一、守柔、谦和182
二、以退为进184
三、提倡俭朴186
四、主张宽容186
五、功成身退187
第二十章 老子学派的传承190
一、老子的亲授弟子:孔子、尹喜、亢仓子、南荣趎、文子、杨朱、娟子、柏矩190
二、老子的再传弟子:范蠡、彭蒙之师、列子201
三、庄子及稷下黄老学派、河上丈人206
四、张良与刘安是上承道家、下启道教的重要人物212
附录:《老子》注释新考217
一、第三章“不尚贤”的“贤”也可作财物解217
二、关于第五章“刍狗”的解释218
三、关于第十三章中的“无身”219
四、《老子》二十章是一首抒情诗及其对楚辞的影响220
(一)本章字句注释221
(二)对前人注释的驳正224
(三)本章对楚辞的影响226
五、关于三十九章及其他章节中“一”字的解释228
六、关于七十一章的“知不知,上”230
下编 老子对后世的影响232
第二十一章 从先秦、汉唐盛世看老子对政治的影响232
一、老庄对先秦政治的影响233
二、老子思想与文景之治234
三、老子思想与贞观之治241
四、老子思想与开元之治244
五、对老子思想的错误运用246
第二十二章 老子对儒家的影响249
一、对孔子的影响249
(一)前人对老、孔师生关系的否定249
(二)老子与孔子师生关系考252
(三)老、孔会面对孔子的影响256
二、对孟子的影响261
三、对朱熹的影响268
附录:先秦两汉时期道儒关系考272
(一)先秦时期主要为理论争辩272
(二)西汉初期主要为温和的理论斗争274
(三)景帝、武帝时期发展为激烈的政治冲突以及两家势力的消长情况275
(四)武帝掌权后儒盛道衰以及两家与神学更紧密的结合278
(五)黄巾起兵客观上是儒、道的一次最大较量280
第二十三章 老子与道教283
一、从老庄到黄老再到道教283
二、应把道家和道教视为一体287
第二十四章 佛教对老子思想的吸收和尊重292
一、外在帮助:崇拜黄老的黄巾军打开了佛教身上的枷锁292
二、内在帮助:佛教借助老庄的思想术语以宣扬和改造自己的教义295
三、佛教对老子的尊重300
主要参考书目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