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
  • 苏华鸿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2866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1

目录1

1.1.2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3

1.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4

1.1.4 移动通信的应用5

1.1.5 移动通信的射频工程5

1.2.1 小区的构成和分布6

1.2 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的构成方法6

1.2.2 蜂窝网络9

1.2.3 分层蜂窝结构15

1.3 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17

1.3.1 无线电频谱及频段命名17

1.3.2 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18

1.4 蜂窝网络的特定环境覆盖技术20

1.4.1 室内覆盖系统20

1.4.2 公路、铁路覆盖系统26

1.4.3 地下隧道覆盖系统30

1.4.4 城市街区覆盖系统34

1.4.5 基站覆盖延伸系统37

参考文献38

第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39

2.1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39

2.1.1 自由空间传播场强的计算39

2.1.2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39

2.1.4 使用列线图计算Eo、Lp和Pr40

2.1.3 接收输入功率40

2.2 移动环境电波传播41

2.2.1 接收信号电平的统计方法41

2.2.2 移动环境电波传播的特点42

2.2.3 阴影效应44

2.2.4 多径衰落47

2.2.5 时延和时延扩展52

2.3 限定空间的电波传播55

2.3.1 建筑物内电波传播55

2.2.6 相关带宽55

2.3.2 特定空间的电波传播58

2.3.3 微小区中的电波传播61

2.4 路径损耗及常用传播模型64

2.4.1 传播损耗预测的基本概念64

2.4.2 常用的预测模型64

2.5 噪声与干扰80

2.5.1 干扰和噪声的分类81

2.5.2 噪声81

2.5.3 干扰83

参考文献85

第3章 移动通信天馈系统86

3.1 天线的基本概念86

3.1.1 电磁辐射与电波传播86

3.1.2 辐射参数90

3.1.3 电路参数95

3.2 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99

3.2.1 多径衰落与分集接收99

3.2.2 同频复用与干扰抑制103

3.2.3 优化覆盖与波束赋形105

3.2.4 智能天线技术108

3.2.5 基站天线应用选型110

3.3 无源器件111

3.3.1 功分器111

3.3.2 电桥与耦合器113

3.3.3 滤波器113

3.3.4 合路器与双工器114

3.3.5 无源器件的多系统合路应用116

3.4.1 射频同轴电缆118

3.4 射频电缆及连接器118

3.4.2 漏泄电缆120

3.4.3 射频连接器124

3.5 塔顶放大器127

3.5.1 塔放原理128

3.5.2 塔放的作用129

3.5.3 塔放的种类及应用131

参考文献132

第4章 GSM网射频工程134

4.1 GSM网系统特性134

4.1.1 时分多址系统的一般性能134

4.1.2 收发信机主要性能136

4.1.3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40

4.1.4 GSM系统的频率配置和小区规划143

4.1.5 GSM系统的无线接口148

4.1.6 GSM系统的控制和管理158

4.1.7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165

4.1.8 DCS1800系统简介167

4.2 GSM网直放站168

4.2.1 直放站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69

4.2.2 直放站的应用171

4.2.3 G网直放站的主要技术指标174

4.2.4 GSM直放站设备177

4.3 G网直放站应用和优化185

4.3.1 G网直放站应用中常见的问题185

4.3.2 无线直放站工程参数计算187

4.3.3 使用直放站应遵循的原则191

4.4 G网室内信号覆盖工程192

4.4.1 信号源和覆盖方式的选择192

4.3.4 直放站应用效果的判断方法192

4.4.2 覆盖链路预算及上下行链路的平衡195

4.4.3 功率分配系统设计198

参考文献203

第5章 CDMA网射频工程204

5.1 CDMA概述204

5.1.1 CDMA系统一般原理204

5.1.2 CDMA系统特点206

5.1.4 CDMA信道结构209

5.1.3 空中接口参数209

5.2 CDMA网相关技术参数210

5.2.1 导频PN码相位偏置规划210

5.2.2 导频搜索窗参数设置215

5.2.4 功率控制技术217

5.2.3 邻区列表设置217

5.2.5 RAKE接收机219

5.3.1 蜂窝基站设备220

5.3 CDMA网基站收发信设备220

5.2.6 软切换技术220

5.3.2 伪导频信号发射设备226

5.3.3 GPS接收机228

5.4 无线覆盖规划228

5.4.1 频段使用计划228

5.4.2 接续质量和相关射频参数229

5.4.3 无线链路预算229

5.4.4 容量计算233

5.5 CDMA800对GSM900干扰协调234

5.5.1 可能出现的问题234

5.5.2 可接受干扰功率建议234

5.5.3 隔离损耗235

5.5.4 杂散发射干扰的解决方法236

5.6 cdma2000 1x射频技术237

5.6.1 cdma2000 1x简介237

5.6.2 cdma2000 1x系统指标238

5.6.3 cdma2000 1x系统中的信道239

5.6.4 cdma2000 1x链路预算246

5.6.5 cdma2000 1x与CDMA IS-95容量比较247

5.6.6 双频网组网与切换技术248

5.7 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250

5.7.1 CDMA直放站主要用途及分类250

5.7.2 CDMA直放站的特点251

5.7.3 CDMA直放站主要技术指标252

5.7.4 CDMA直放站产品类型252

5.7.5 CDMA直放站使用的基本原则及信源选取253

5.7.6 无线直放站系统隔离度的计算253

5.7.7 直放站引入网络带来的噪声影响254

5.7.8 引入无线直放站后无线网络优化256

5.7.9 CDMA直放站工程参数计算259

5.7.10 CDMA扩大海域覆盖区所采取的措施262

参考文献265

6.1.1 PAS的一般性能267

6.1 PAS的系统特性267

第6章 个人接入系统(PAS)射频工程267

6.1.2 时分双工的特点268

6.1.3 收发信机主要性能268

6.2 PAS系统概要269

6.2.1 PAS的系统组成269

6.2.2 PAS的空中接口271

6.2.3 PAS的通信过程272

6.3 PAS与其他系统共站址干扰分析276

6.3.1 PAS与G网共站址干扰分析276

6.3.2 PAS与C网共站址干扰分析277

参考文献281

第7章 3G射频工程282

7.1 3G系统概要282

7.1.1 3G的发展282

7.1.2 3G系统的组成285

7.1.3 3G无线传输技术(RTT)286

7.1.4 3G主要目标288

7.1.5 与3G相关的关键技术289

7.2.1 WCDMA系统概要291

7.2 WCDMA射频工程291

7.2.2 WCDMA空中接口292

7.2.3 小区搜索与同步296

7.2.4 扰码规划297

7.2.5 功率控制298

7.2.6 切换299

7.2.7 WCDMA无线网络规划304

7.2.8 WCDMA系统中无线接入网的测试321

7.3 cdma2000技术326

7.3.1 1xEV技术特点327

7.3.2 1xEV前向信道类型328

7.3.3 1xEV反向链路信道328

7.3.4 3GPP2对1xEV-DV的要求329

7.4 TD-SCDMA射频技术329

7.4.1 TD-SCDMA物理信道329

7.4.2 扩频、扰码和调制336

7.4.3 物理层过程338

7.4.4 TD-SCDMA基站与塔顶放大器343

7.5.1 TDD-TDD干扰分析346

7.5 3G干扰分析346

7.5.2 UTRA WCDMA干扰分析349

7.6 3G直放站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352

7.6.1 3G塔顶放大器的使用352

7.6.2 3G光纤直放站353

7.6.3 3G室内分布系统353

7.6.4 3G无线直放站354

7.6.5 WCDMA无线同频直放站链路预算举例356

7.7.1 CDMA技术选用线性功放362

7.7 W-CDMA多载波线性功放362

7.7.2 多载波线性功放的优点363

7.7.3 前馈技术363

7.7.4 预失真技术365

7.8 3G与WLAN结合提供高速率数据业务366

7.8.1 WLAN与3GPP互联互通367

7.8.2 WLAN与3GPP2互联互通369

7.8.3 WLAN的无线接入点(AP)设备369

参考文献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