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 国秘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剑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80169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 国秘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初创时期——先秦第一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11
第一节 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和标志11
一、两个条件、两个标志11
二、文字的出现12
三、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的出现14
第二节 秘书工作的源头15
一、黄帝时文字的改进15
二、最早的秘书人员——史官出现16
三、文书的出现17
四、尧舜禹时期秘书工作的现象18
第三节 国家秘书工作的启端——夏20
一、国家的出现20
二、夏代的文字和国家机构21
三、夏代的国家公务文书21
四、夏代的史官22
第二章 商朝的秘书工作24
第一节 秘书人员及机构24
一、秘书人员24
二、史官的来源26
三、最早的秘书机构——太史寮27
第二节 文书工作28
一、甲骨文书28
二、简牍文书31
三、金文文书32
第三节 档案工作34
一、甲骨档案的保管34
二、简牍档案的保管36
第三章 西周的秘书工作37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人员37
一、太史寮的成型38
二、王宫秘书人员39
三、其它秘书机构41
四、秘书人员的特点42
第二节 文书工作45
一、文书运转有了初步程序45
二、金文文书46
三、简牍文书和甲骨文书47
四、公文文体48
第三节 档案工作51
一、最早的档案机构——天府51
二、副本制度和金藤之匮53
第四节 社会调查制度53
一、推行社会调查的原因54
二、调查工作制度55
第五节 重要秘书57
第四章 春秋战国的秘书工作60
第一节 秘书队伍更新、壮大60
一、史官地位衰落61
二、新秘书官职的产生63
三、士充实秘书队伍64
第二节 文书工作68
一、文书工作制度68
二、简牍、金文、缣帛、石刻文书71
三、公文文体73
第三节 档案工作76
一、档案被大批销毁76
二、档案大量流散77
三、档案被广泛利用78
四、档案开始被汇编成籍79
第四节 重要秘书81
第二编 秘书工作的确立和发展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五章 秦朝的秘书工作86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人员86
一、皇宫秘书人员86
二、中央政府的秘书机构89
三、地方政府和军队中的秘书机构91
四、对秘书人员的任用91
第二节 文书工作92
一、文书工作制度92
二、简牍、石刻、缣帛文书97
三、公文文体98
第三节 档案工作100
一、档案保管制度100
二、档案的利用100
三、对六国档案的焚毁101
第四节 重要秘书102
第六章 两汉的秘书工作105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人员105
一、尚书台取代丞相府105
二、其它皇宫秘书官员109
三、外朝的秘书机构112
四、地方政府及军队中的秘书机构113
五、秘书人员的来源116
第二节 文书工作118
一、简牍、缣帛、纸质、铁质文书119
二、文书处理程序120
三、公文文体122
第三节 档案工作126
一、对档案的广泛搜求126
二、建立有相当规模的档案库126
三、档案的利用127
四、汉、秦档案工作比较178
第四节 社会调查128
一、派员巡行和皇帝微服私访129
二、设立乐府129
三、社会调查的作用130
第五节 重要秘书139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秘书工作134
第一节 秘书机构和人员134
一、设中书省替代尚书台134
二、设门下省分散中书省之权137
三、初步形成相互牵制的三省137
四、皇宫中其它秘书官职138
五、政府各部门与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139
第二节 长官与秘书的关系140
一、曹操招纳、信用秘书人才141
二、诸葛亮对秘书的要求142
三、寒门掌机要144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145
一、文书制作制度145
二、公文拟写成为专门技能147
三、公文文体148
四、档案工作149
第四节 重要秘书151
第三编 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唐宋第八章 隋唐的秘书工作157
第一节 秘书机构157
一、三省的秘书职能157
二、三省中的主要秘书官员159
三、翰林学士163
四、最早的信访机构——匦使院165
五、唐朝的宦官秘书166
六、军队和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167
第二节 秘书人员的来源、素质、作用169
一、秘书人员的来源169
二、秘书人员的素质171
三、秘书人员的参谋作用174
第三节 唐朝的文书档案工作177
一、唐朝文书工作的律令177
二、文书工作制度181
三、公文文体183
四、唐朝的档案工作185
第四节 重要秘书188
第九章 两宋的秘书工作192
第一节 秘书机构192
一、中央秘书机构192
二、皇宫秘书机构197
三、信访机构的发展——鼓院、检院198
四、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200
第二节 秘书人员的来源、特点201
一、秘书人员的来源201
二、选拔朝廷文字秘书的制度202
三、秘书人员的民族气节204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206
一、文书工作制度206
二、公文文体208
三、档案工作212
第四节 重要秘书214
第十章 辽、金、元的秘书工作218
第一节 辽、金的秘书工作219
一、辽代的秘书工作219
二、金代的秘书工作221
第二节 元代的秘书机构和人员224
一、秘书机构224
二、秘书人员的选拔226
第三节 元代的文书档案工作228
一、文书工作制度228
二、公文文体232
三、档案工作232
第四节 重要秘书233
第四编 秘书工作的完备时期——明清第十一章 明朝的秘书工作238
第一节 秘书机构238
一、内阁238
二、六科240
三、通政司241
四、司礼监和文书房242
五、其它秘书机构245
第二节 秘书人员的来源、地位246
一、秘书人员的来源246
二、秘书人员的地位247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248
一、文书工作制度248
二、公文文体251
三、明中期后文书工作的混乱252
四、档案工作253
第四节 重要秘书256
第十二章 清朝的秘书机构和人员259
第一节 内阁260
一、从内三院到内阁260
二、内阁中的秘书部门261
三、内阁的职掌及其变迁265
第二节 军机处267
一、军机处的沿革267
二、军机处的结构268
三、军机处的秘书职能270
四、军机处的特点271
第三节 其它秘书机构273
一、通政使司和奏事处273
二、中书科和六科275
三、南书房和翰林院276
四、部院及地方官衙中的秘书机构277
五、鸦片战争后新产生的秘书机构278
第四节 书吏和幕僚380
一、书吏281
二、幕僚283
第十三章 清朝的秘书工作288
第一节 文书工作288
一、文书工作的迅速跃进288
二、公文文体289
三、密奏制度291
四、题本处理程序296
第二节 档案工作299
一、入关前的档案工作299
二、档案库的建立299
三、档案工作制度300
第三节 重要秘书302
第十四章 经验和鉴戒305
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选拔305
一、中央秘书机构设置的规律305
二、秘书选拔制度307
三、秘书人员的素质310
第二节 秘书工作的经验和鉴戒312
一、文书工作经验312
二、档案工作经验313
三、封建社会的文牍主义314
四、信访工作经验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