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分析师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系统分析师之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021576.jpg)
- 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编;张友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2496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软件工程-系统分析-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系统分析师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技术讲座1
1.1 数据库安全技术1
1.1.1 数据库安全概述1
1.1.2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需求2
1.1.3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模型2
1.1.4 数据库系统安全机制3
1.1.5 总结与展望11
1.2 常用软件开发模型比较分析12
1.2.2 螺旋模型13
1.2.1 瀑布模型13
1.2.3 变换模型14
1.2.4 喷泉模型15
1.2.5 智能模型16
1.2.6 增量模型16
1.2.7 WINWIN模型17
1.2.8 原型实现模型18
1.2.9 RAD模型19
1.2.10 并发开发模型20
1.2.11 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21
1.2.12 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型21
1.2.13 XP方法22
1.2.14 第4代技术23
1.2.15 小结24
1.3 软件成本估计方法综述24
1.3.1 基于模型的技术25
1.3.2 基于专家判定的技术31
1.3.3 面向学习的技术33
1.3.4 基于动态的技术34
1.3.5 基于回归的技术35
1.3.6 组装技术36
1.4 复杂软件驱动系统的UCM与UML37
1.3.7 小结37
1.4.1 用例映射图38
1.4.2 UCM和行为图41
1.4.3 UCM和结构图44
1.4.4 讨论45
1.4.5 小结46
1.5 面向对象的数据存储47
1.5.1 面向对象的思想47
1.5.2 对象的持久化保存48
主要参考文献56
2.1 使软件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更加有效62
2.1.1 总体思路62
第2章 系统分析与建模62
2.1.2 面向客户:确认需求63
2.1.3 面向开发人员:规格化需求67
2.2 结对分析69
2.3 隐性需求72
2.3.1 隐性需求有哪些73
2.3.2 发掘隐性需求74
2.3.3 隐性需求的表达方法75
2.4 软件需求,实践的艺术75
2.4.1 引言75
2.4.2 深入理解需求76
2.4.3 需求分析的实践艺术78
2.4.4 小结82
2.5 关于用例的思考83
2.5.1 用例粒度取决于客户83
2.5.2 为用例加入设计的内容84
2.5.3 通过用例发现客户需求85
2.5.4 主业务流程和候选业务流程88
2.5.5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88
2.5.6 小结89
2.6 需求与设计评审89
2.6.1 评审的必要性89
2.6.3 评审的概念90
2.6.2 评审的作用和目的90
2.6.4 需求与设计评审的特点91
2.6.5 评审的形式92
2.6.6 需求与设计评审角色93
2.6.7 需求与设计评审的层次95
2.6.8 评审的流程97
2.6.9 评审准则99
2.6.10 评审常见问题100
2.6.11 评审工作建议101
2.6.12 他山之石106
2.7 论软件产品设计中的需求分析108
2.6.13 评审的持续改进108
2.7.1 软件产品设计的重要意义109
2.7.2 软件产品的分类及定位109
2.7.3 软件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定义110
2.7.4 软件产品的功能设计要点110
2.7.5 软件产品工程112
2.8 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获取方法112
2.8.1 需求获取的2个基本原则112
2.8.2 需求调研的5个步骤113
2.8.3 需求获取的重点113
2.8.5 需求获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4
2.8.4 需求整理与表达的方法114
2.9 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描述方法115
2.9.1 构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115
2.9.2 阅读需求文档的读者119
2.9.3 需求描述的表示技巧120
2.9.4 小结121
2.10 软件需求分析121
2.10.1 需求分析的任务121
2.10.2 需求分析过程122
2.10.3 需求风险123
2.10.4 需求分析人员和用户的合作关系125
2.10.5 需求文档128
2.11 编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130
2.11.1 从标准谈起131
2.11.2 技术方面的可行性132
2.11.3 经济方面的可行性137
2.11.4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138
2.11.5 小结138
2.12 涉众驱动的需求过程138
2.12.1 引言139
2.12.2 用户方在需求过程中的影响139
2.12.3 开发方在需求过程中的影响140
2.12.5 小结141
2.12.4 投资方在需求过程中的影响141
2.13 使用UML为铁路连锁软件建模142
2.13.1 UML建模技术概述142
2.13.2 连锁软件的结构建模143
2.13.3 连锁软件的动态建模145
2.13.4 小结146
2.14 某装配型制造企业ERP系统需求分析146
2.14.1 项目背景146
2.14.2 总体目标及系统范围147
2.14.3 需求分析148
2.14.4 详细需求分析150
2.14.5 小结162
主要参考文献163
第3章 项目管理164
3.1 优化软件企业项目管理164
3.1.1 软件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64
3.1.2 优化软件企业项目管理的关键166
3.1.3 小结169
3.2 项目沟通——小故事中的大道理169
3.2.1 沟通与效率169
3.2.3 沟通与专业技术170
3.2.2 沟通与成本170
3.3 项目管理中的放弃艺术171
3.3.1 需求发生重大变化171
3.3.2 合作方出现重大问题171
3.3.3 核心技术问题难以解决或技术落后172
3.3.4 不利的外部政策或产业结构的变化172
3.3.5 用户需要发生重大变更172
3.3.6 后续资金缺乏172
3.3.7 企业战略调整172
3.4 项目挣值分析及其应用173
3.4.1 基本概念173
3.4.2 挣值分析应用174
3.4.3 完成情况估计176
3.4.4 小结176
3.5 软件项目中的人文关怀176
3.5.1 形式多样的交流能激发每个人的潜能177
3.5.2 积极引导客户,主动获取客户真正需求177
3.5.3 专业知识重要,整体人文素养更重要177
3.5.4 不可缺少的周末总结交流178
3.5.5 改善工作环境,排除干扰178
3.5.6 合理制定进度计划,不提倡加班178
3.6.1 质量管理平台系统简介179
3.5.7 小结179
3.6 运用IBM模型法估算软件开发工作量实例179
3.6.2 估算方法182
3.6.3 质量管理平台系统功能点估算182
3.6.4 估算过程及结果184
3.6.5 建议184
3.7 运用UseCase估算工时185
3.8 项目3要素的内在关系探讨189
3.8.1 项目工期编排与按期完成的概率189
3.8.2 项目进度和成本的关系190
3.8.3 项目质量和进度、成本的关系191
3.8.4 小结192
3.9 软件项目估计192
3.9.1 软件项目估计的概念192
3.9.2 软件项目估计发展现状194
3.9.3 软件项目估计的基本准则195
3.9.4 软件项目估计方法196
3.9.5 小结198
3.10 软件项目管理的成功原则199
3.10.1 平衡原则199
3.10.4 实时控制原则200
3.10.3 分解原则200
3.10.2 高效原则200
3.10.5 分类管理原则201
3.10.6 简单有效原则201
3.10.7 规模控制原则201
3.11 选择与使用项目经理202
主要参考文献204
第4章 软件测试206
4.1 软件本地化外包测试流程分析206
4.1.1 国际化软件开发流程206
4.1.2 软件本地化测试阶段207
4.1.3 软件本地化测试流程208
4.1.4 本地化测试质量控制流程分析210
4.2 软件测试过程及方法指南213
4.2.1 前言213
4.2.2 引言216
4.2.3 管理216
4.2.4 测试计划219
4.3 基于Web的系统测试方法224
4.3.1 功能测试224
4.3.2 性能测试225
4.3.3 可用性测试226
4.3.4 客户端兼容性测试227
4.3.5 安全性测试227
4.3.6 小结227
主要参考文献228
第5章 过程改进229
5.1 依照CMM3级要求的软件过程定义229
5.1.1 项目定义软件过程裁剪方法229
5.1.2 项目软件过程定义230
5.1.3 小结232
5.2.1 建立3种同行评审方式233
5.2 实施有效的同行评审233
5.2.2 避免管理人员参与同行评审234
5.2.3 限制参加的人数234
5.2.4 避免争论234
5.2.5 确定评审策略235
5.2.6 对同行评审进行度量235
5.2.7 制定同行评审检查单235
5.2.8 有效地控制评审会的进程235
5.2.9 加强对发现问题的原因分析236
5.3 软件企业如何引进6σ236
5.3.1 6σ管理法236
5.3.2 6σ管理法的改进模型和工具237
5.3.3 6σ管理法可用于软件企业的哪些方面238
5.3.4 高层领导的高度关注238
5.3.5 建立组织保障238
5.3.6 选择合适的6σ项目239
5.3.7 软件企业实施6σ的优势240
5.4 深入软件过程240
5.4.1 前奏:风险、创新与赚钱240
5.4.2 第1幕:需求,简单吗241
5.4.3 第2幕:设计,民主与集中242
5.4.4 第3幕:测试,那些幕后的英雄们243
5.4.5 第4幕:发布中的角力244
5.4.6 质量,选择还是放弃244
5.4.7 面对过时,怎么办244
5.4.8 尾声:别了,昔日的战友245
5.4.9 小结245
5.5 建立软件项目质量评估体系245
5.5.1 软件项目质量评估指标245
5.5.2 软件项目质量评估模型247
5.6 中国CMM/CMMI咨询机构10强调查报告248
5.6.1 前言248
5.6.3 咨询机构影响力调查249
5.6.2 调查参与者情况249
5.6.4 对咨询机构进行综合评价251
5.6.5 市场调查部分252
5.6.6 调查声明254
主要参考文献254
第6章 解决方案255
6.1 编写中小企业ERP项目的解决方案书255
6.1.1 引出问题255
6.1.2 服装行业中小企业问题256
6.1.3 ERP协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257
6.1.4 供应链管理的解决方案259
6.1.5 工作流的描述262
6.1.6 小结264
6.2 基于架构的省级林政管理业务系统方案265
6.2.1 系统技术架构265
6.2.2 应用系统功能设计267
6.2.3 网络平台方案268
6.2.4 信息安全管理服务系统方案269
6.2.5 小结270
6.3 IT运维管理方法和技术初探271
6.3.1 IT运维管理基本知识介绍271
6.3.3 IT运维管理的基本技术273
6.3.4 IT运维管理系统探析273
6.3.2 IT运维管理的基本理论273
主要参考文献277
第7章 软件设计278
7.1 为C语言程序设计一个异常处理框架278
7.1.1 异常处理机制的意义278
7.1.2 C++异常处理模型279
7.1.3 C语言中的setjmp和longjmp函数280
7.1.4 为C语言程序设计一个异常处理框架284
7.1.5 验证异常处理框架294
7.2.1 从线程说起299
7.2.2 COM组件的线程安全299
7.1.6 小结及注意事项299
7.2 COM线程模型设计解密299
7.2.3 微软设计的解决方案302
7.2.4 线程模型与套间的对应关系307
7.2.5 总结时,就是收获时310
7.3 基于构件的J2EE项目自动生成技术312
7.3.1 自动生成框架的设计312
7.3.2 自动生成框架的实现313
7.3.3 小结316
7.4.1 原理介绍317
7.4 需求推动下的高性能RADIUS软件架构设计317
7.4.2 宽带业务需求318
7.4.3 软件架构设计319
7.4.4 测试与应用效果320
主要参考文献320
第8章 信息化应用322
8.1 ERP/CRM与TOM的关系322
8.1.1 背景322
8.1.2 两种模型图322
8.1.3 模型分析324
8.2 解决在线信息系统的亚健康问题325
8.1.4 小结325
8.2.1 为什么信息系统时常罢工或慢得如蜗牛326
8.2.2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主动性能管理327
8.2.3 主动把握系统稳定性的优化解决方案327
8.3 遗留系统的评价方法和进化策略328
8.3.1 遗留系统的评价方法329
8.3.2 遗留系统的进化策略332
8.3.3 小结333
8.4 基于数字签名技术的财务管理系统333
8.4.1 数字签名原理334
8.4.2 系统功能设计334
8.5 数字图书馆系统应用平台体系结构336
8.4.3 小结336
8.5.1 用户分层模型337
8.5.2 应用系统模型338
8.5.3 技术架构340
8.5.4 进一步发展展望343
主要参考文献343
第9章 教育认证345
9.1 美国的IT认证考试345
9.1.1 概况345
9.1.2 ICCP认证考试简介346
9.1.3 CIO认证问题347
9.2 漫漫系分路,伴我进步348
9.2.1 合理安排好时间350
9.2.2 培养正确的自学方法351
9.2.3 考试时沉着、冷静、细心351
9.2.4 可能的话参加辅导352
9.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应试建议352
9.3.1 确立正确的复习应试思想353
9.3.2 上午试题的备考建议353
9.3.3 下午试题一的备考建议354
9.3.4 下午试题二论文的备考建议355
9.3.5 小结356
主要参考文献357
10.1 系统分析员的8项修炼358
10.1.1 关于访谈和沟通358
第10章 顾问之声358
10.1.2 全局观念和系统思考359
10.1.3 成功主持有效的会议359
10.1.4 提高文字表达能力360
10.1.5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360
10.1.6 不断进行技术积累361
10.1.7 在行业应用中形成竞争优势361
10.2.1 业务流程分析员362
10.2.2 业务设计员362
10.2 系统分析的职责分配362
10.1.8 不断总结,与时俱进362
10.2.3 业务模型复审员363
10.2.4 需求复审员363
10.2.5 系统分析员363
10.2.6 用例阐释者363
10.2.7 用户界面设计员363
10.3 聚为京城增辉,散可星火燎原364
10.4 寂寞的系统分析员365
10.5 一个系统分析员的希望366
10.6 CSAI任重道远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