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投资学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投资学 第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2834506.jpg)
- (美)滋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J.马库斯著;朱宝宪,吴洪,赵冬青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7554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94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816页
- 主题词:投资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投资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投资环境3
第一部分 导论3
1.1 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4
1.2.3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6
1.2.2 风险的分配6
1.2 金融市场与经济6
1.2.1 消费时机6
1.3.2 企业部门7
1.3.1 家庭部门7
1.3 金融系统的客户7
1.3.3 政府部门8
1.4.1 金融中介9
1.4 投资环境对顾客需求的反应9
1.4.2 投资银行10
1.4.3 金融创新与衍生工具11
1.4.4 对课税和管制的反应13
1.5 市场与市场结构14
1.6.1 全球化16
1.6 发展趋势16
1.6.2 证券化17
1.6.4 金融工程18
1.6.3 信用增强18
1.7 家庭与企业之间的关系19
小结21
第2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4
2.1.1 国库券25
2.1 货币市场25
2.1.4 银行承兑汇票28
2.1.3 商业票据28
2.1.2 大额存单28
2.1.7 联邦基金29
2.1.6 回购与反回购29
2.1.5 欧洲美元29
2.2 固定收益资本市场30
2.1.1 0货币市场工具的收益率30
2.1.8 经纪人拆借30
2.1.9 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市场30
2.2.2 联邦机构债券31
2.2.1 中长期国债31
2.2.3 市政债券33
2.2.4 公司债券35
2.2.5 抵押与抵押支撑证券36
2.3.1 作为所有权股份的普通股37
2.3 股权证券37
2.3.3 股市行情38
2.3.2 普通股的特点38
2.3.4 优先股股票39
2.4.1 股票市场指数40
2.4 股票与债券市场指数40
2.4.2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41
2.4.3 标准普尔指数45
2.4.4 其他的市值指数47
2.4.6 债券市场指标49
2.4.5 外国的与国际的股票市场指数49
2.5.1 期权50
2.5 衍生市场50
2.5.2 期货合约51
小结52
第3章 证券是如何交易的57
3.1.1 投资银行与承销58
3.1 公司怎样发行证券58
3.1.3 首次公开发行59
3.1.2 暂搁注册59
3.2.1 二级市场62
3.2 证券在哪里进行交易62
3.2.2 场外交易市场63
3.2.3 第三及第四市场64
3.3.1 参与人65
3.3 在交易所中进行的交易65
3.2.4 全国交易系统65
3.3.2 委托类型66
3.3.3 特定经纪商与交易的执行67
3.3.4 大宗销售68
3.4 场外市场的交易69
3.3.6 结算69
3.3.5 DOT系统69
3.4.3 东京股票交易所72
3.4.2 伦敦股票交易所72
3.4.1 其他国家的市场结构72
3.5 交易成本73
3.6 用保证金信贷购买74
3.7 卖空76
3.8.2 自我约束与回路短路78
3.8.1 政府的监管78
3.8 证券市场的监管78
3.8.3 内部交易80
小结82
第4章 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公司87
4.2.1 单位投资信托88
4.2 投资公司的类型88
4.1 投资公司88
4.2.2 投资管理公司89
4.3.1 投资策略91
4.3 共同基金91
4.2.3 其他投资机构91
4.4.1 费用结构94
4.4 共同基金的投资成本94
4.3.2 基金是怎样出售的94
4.4.2 费用与共同基金的收益96
4.5 共同基金的所得税97
4.6 共同基金的投资业绩:初步探讨99
4.7 共同基金的信息102
小结106
第5章 利率史与风险溢价110
5.1.1 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111
5.1 利率水平的确定方式111
5.1.3 名义利率均衡112
5.1.2 真实利率均衡112
5.1.5 税收与真实利率113
5.1.4 短期国库券与通货膨胀,1953~1996年113
5.2 风险和风险溢价114
5.3 历史纪录115
5.4 真实风险与名义风险119
小结121
附录5A连续复利124
第6章 风险与风险厌恶129
第二部分 资产组合理论129
6.1.1 单一前景的风险130
6.1 风险与风险厌恶130
6.1.3 风险厌恶与效用价值131
6.1.2 风险、投机与赌博131
6.2.1 资产风险与资产组合风险136
6.2 资产组合风险136
6.2.2 资产组合中的数学137
小结140
6A.1 概率分布的描述144
附录6 A均方差分析的辩论144
6A.2 正态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147
小结:附录6A148
附录6 B风险厌恶与预期效用149
第7章 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资本配置153
7.1 风险与无风险资产组合的资本配置154
7.2 无风险资产155
7.3 一种风险资产与一种无风险资产的资产组合156
7.4 风险忍让与资产配置159
7.5 消极策略:资本市场线162
小结165
第8章 最优风险资产组合171
8.1 分散化与资产组合风险172
8.2 两种风险资产的资产组合173
8.3 资产在股票、债券与国库券之间的配置180
8.4 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选择模型185
8.5.1 计算期望收益与方差188
8.5 一个表格模型188
8.5.2 资本配置与资产分割192
8.5.3 资产配置与证券选择193
8.6 具有无风险资产限制的最优资产组合194
小结197
附录8 A分散化的力量204
附录8 B保险原则:风险分担与风险聚集206
附录8 C时间分散化的错误207
第9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213
第三部分 资本市场均衡213
9.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214
9.1.1 为什么所有的投资者都持有市场资产组合215
9.1.2 消极策略是有效的216
9.1.4 单个证券的期望收益217
9.1.3 市场资产组合的风险溢价217
9.1.5 证券市场线221
9.2.1 限制性借款条件下的CAPM模型:零贝塔模型225
9.2 CAPM模型的扩展形式225
9.3 CAPM模型与流动性:流动溢价理论227
9.2.2 生命期消费:动态CAPM模型227
小结233
第10章 单指数与多因素模型240
10.1.1 系统风险同公司特有风险241
10.1 单指数证券市场241
10.1.2 指数模型的估计243
10.1.3 指数模型与分散化245
10.2.2 指数模型与已实现的收益247
10.2.1 实际收益与期望收益247
10.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指数模型247
10.2.3 指数模型与期望收益-贝塔关系248
10.3 指数模型的行业版本249
10.4.1 多因素模型的经验基础253
10.4 多因素模型253
10.4.2 多因素模型的理论基础255
10.4.3 经验模型与ICAPM256
小结256
第11章 套利定价理论262
11.1 套利机会与利润263
11.2.1 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265
11.2 套利定价理论与充分多样化的投资组合265
11.2.2 贝塔与期望收益267
11.2.3 证券市场曲线269
11.3 单个资产与套利定价理论270
11.4 套利定价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271
11.5 多因素的套利定价理论272
小结274
第12章 市场的有效性279
12.1.1 有效性来源于竞争280
12.1 随机漫步与有效市场假定280
12.1.2 有效市场假定的形式281
12.2.1 技术分析282
12.2 有效市场假定对投资政策的含义282
12.2.3 主动与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285
12.2.2 基本面分析285
12.2.4 在有效市场中资产组合管理的作用286
12.3 事件研究287
12.4.1 争论点290
12.4 市场是有效的吗290
12.4.2 股市收益可预测性的检验292
12.4.3 资产组合策略与市场异常294
12.4.4 是风险溢价还是异常299
小结308
12.4.5 那么,市场有效吗308
第13章 证券收益的经验根据314
13.1.1 期望收益-β关系315
13.1 指数模型与单因素套利定价理论315
13.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检验316
13.1.3 市场指数317
13.1.4 测度β的统计误差319
13.2 多因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的检验321
13.1.5 有效市场假定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321
13.3.1 攻击323
13.3 有关异常的文献:风险溢价或有效性323
13.3.2 防卫326
13.3.3 对贝塔中的人力资本和周期变量的考虑328
13.4 时间变动的易变性332
13.5 随机易变性与资产收益333
小结335
第14章 债券的价格与收益341
第四部分 固定收益证券341
14.1.1 中长期国债342
14.1 债券的特点342
14.1.2 公司债券343
14.1.6 债券市场的创新345
14.1.5 国际债券345
14.1.3 优先股345
14.1.4 其他发行者345
14.2 违约风险347
14.2.2 债券安全性的决定因素348
14.2.1 垃圾债券348
14.2.3 债券契约350
14.3 债券定价352
14.4.1 到期收益率354
14.4 债券的收益率354
14.4.2 赎回收益率355
14.4.3 到期收益率与违约风险356
14.4.4 已实现的收益复利与到期收益率357
14.5 债券的时间价格358
14.4.5 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回报率358
14.5.1 零息票债券359
14.5.2 税后收益360
小结361
第15章 利率的期限结构368
15.1.1 债券定价369
15.1 确定的期限结构369
15.1.2 持有期回报371
15.1.3 远期利率372
15.2 期限结构的测度373
15.3 利率的不确定性与远期利率375
15.4.1 预期假定376
15.4 期限结构理论376
15.4.2 流动偏好377
15.5 对期限结构的说明378
15.4.3 市场分割与优先置产理论378
小结382
第16章 固定收入资产组合的管理387
16.1.1 利率敏感性388
16.1 利率风险388
16.1.2 久期390
16.1.3 什么决定久期392
16.2.1 债券指数基金394
16.2 消极的债券管理394
16.2.3 净值免疫396
16.2.2 免疫396
16.2.4 目标日期的免疫397
16.2.6 关于常规传统免疫的其他问题402
16.2.5 现金流的匹配与贡献402
16.3 凸性403
16.4.1 潜在利润的来源405
16.4 积极的债券管理405
16.4.2 水平分析407
16.4.3 或有免疫408
16.5 利率掉期409
16.6 金融工程与衍生利率411
小结413
第17章 宏观经济分析与行业分析423
第五部分 证券分析423
17.1 全球经济424
17.2 国内宏观经济426
17.3 需求与供给冲击428
17.4.1 财政政策429
17.4 联邦政府的政策429
17.4.2 货币政策430
17.5.1 经济周期431
17.5 经济周期431
17.4.3 供给政策431
17.5.2 经济指标433
17.6 行业分析434
17.6.1 行业的定义435
17.6.2 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436
17.6.3 行业生命周期439
小结441
17.6.4 行业结构和业绩441
第18章 资本估价模型447
18.2 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448
18.1 资产负债表估价法448
18.3 红利贴现模型449
18.3.1 固定增长的红利贴现模型450
18.3.2 价格收敛于内在价值452
18.3.3 股价与投资机会453
18.3.4 生命周期与多阶段增长模型455
18.4.1 市盈率(P/E)比率与增长机会458
18.4 市盈率(P/E)比率458
18.4.2 市盈率(P/E)比率与股票风险461
18.4.3 市盈率(P/E)比率分析中容易犯的错误462
18.5 公司财务与自由现金流力法464
18.4.4 综合市盈率(P/E)比率分析与红利贴现模型464
18.6 通货膨胀与股权估值465
18.7.1 解释过去的行为468
18.7 整个股票市场的行为468
18.7.2 预测股票市场469
小结470
第19章 财务报表分析479
19.1.2 资产负债表480
19.1.1 损益表480
19.1 基本财务报表480
19.1.3 现金流量表481
19.3.1 过去股本收益率与未来股本收益率483
19.3 股本收益率(ROE)483
19.2 会计收入与经济收入483
19.3.2 财务杠杆与股本收益率484
19.4.1 股本收益率的分解485
19.4 比率分析485
19.4.2 周转率与其他的资产利用比率488
19.4.3 流动性与偿债能力比率489
19.4.4 市场价格比率490
19.5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说明491
19.6 可比性问题493
19.6.2 折旧495
19.6.1 存货估价495
19.6.3 通货膨胀与利息费用496
19.6.4 国际会计公约497
19.6.5 通货膨胀会计498
19.7 价值投资:格雷厄姆技术499
小结500
其他衍生工具513
第20章 期权市场介绍513
第六部分 期权、期货与513
20.1 期权合约514
20.1.1 期权交易515
20.1.2 美式期权与欧式期权516
20.1.5 其他期权517
20.1.4 期权清算公司517
20.1.3 期权合约条款的调整517
20.2.1 看涨期权520
20.2 到期时的期权价值520
20.2.2 看跌期权521
20.2.3 期权与股票投资522
20.3.1 保护性看跌期权524
20.3 期权策略524
20.3.2 抛补的看涨期权526
20.3.3 对敲527
20.3.5 双限期权528
20.3.4 期权价格差528
20.4 看跌期权与看涨期权的平价关系529
20.5.1 可赎回债券531
20.5 类似期权的证券531
20.5.2 可转换证券532
20.5.3 认股权证533
20.5.4 抵押贷款534
20.6 金融工程535
20.5.5 杠杆权益与风险债务535
20.7 新型期权537
小结538
20.7.5 两值期权538
20.7.1 亚洲期权538
20.7.2 屏障期权538
20.7.3 回顾期权538
20.7.4 币种转换期权538
第21章 期权定价547
21.1.1 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548
21.1 期权定价:简介548
21.1.2 期权价值的决定因素549
21.2.1 看涨期权价值的限制550
21.2 期权价值的限制550
21.2.2 提前行使期权与股息551
21.3.1 两状态期权定价552
21.3 二项式期权定价552
21.2.3 美式看跌期权的提前执行552
21.3.2 两状态方法的推广555
21.4.1 布莱克-舒尔斯公式557
21.4 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557
21.4.2 红利与看涨期权定价561
21.4.3 看跌期权定价562
21.5.1 套期保值率与布莱克-舒尔斯公式563
21.5 布莱克-舒尔斯公式的运用563
21.5.2 资产组合保险564
21.6 实证的证据567
小结568
第22章 期货市场574
22.1.1 期货合约基本知识575
22.1 期货合约575
22.1.2 已有的合约类型578
22.2.1 结算所与未平仓合约579
22.2 期货市场的交易机制579
22.2.2 盯市与保证金帐户580
22.2.4 监管582
22.2.3 现金交割与实物交割582
22.3.1 套期保值与投机583
22.3 期货市场策略583
22.2.5 纳税问题583
22.3.2 基差风险与套期保值584
22.4.1 现货-期货平价定理585
22.4 期货价格的决定585
22.4.2 价差587
22.4.3 远期定价与期货定价588
22.5.2 现货溢价589
22.5.1 预期假设589
22.5 期货价格与预期将来的即期价格589
小结590
22.5.4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590
22.5.3 期货溢价590
第23章 期货与互换:详细分析595
23.1.1 合约596
23.1 股票指数期货596
23.1.2 构造综合股票头寸:一种资产配置工具597
23.1.3 股票指数期货定价的实证检验599
23.1.4 指数套利与三重巫法日600
23.2.1 市场602
23.2 外汇期货602
23.2.2 利率平价603
23.3 利率期货605
23.4 商品期货的定价606
23.4.1 有存储成本时的定价607
23.4.2 商品期货的折现现金流分析608
23.5 互换610
23.5.1 互换市场的信用风险612
小结613
23.5.2 其他类型的互换613
第24章 资产组合业绩评估621
第七部分 资产组合管理的应用621
24.1.1 时间权重收益率与资金权重收益率622
24.1 测算投资收益622
24.1.2 算术平均与几何平均623
24.2 业绩评估的传统理论625
24.2.1 业绩的M2测度627
24.2.3 在三种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业绩测度方法629
24.2.2 资产组合评价标准的夏普测度629
24.2.4 各种不同业绩评估指标的相互联系632
24.2.5 实际的业绩评估:一个例子633
24.2.6 已实现收益与期望收益之间的比较634
24.4 市场时机636
24.3 资产组合成分变化的业绩评估指标636
24.5 业绩贡献分析程序638
24.5.2 部门与证券选择决策641
24.5.1 资产配置决策641
24.5.3 各部分贡献的加总642
24.6 对业绩评估的评价643
小结644
第25章 国际分散化653
25.1.1 世界股权的资产组合654
25.1 国际投资654
25.1.2 国际分散化655
25.1.3 跨国投资技术658
25.1.4 汇率风险661
25.1.5 消极与积极的跨国投资663
25.1.6 因素模型与国际投资667
25.1.7 世界资本市场的均衡669
小结670
第26章 资产组合的管理过程674
26.1.1 目标675
26.1 作出投资决策675
26.1.3 个人信托676
26.1.2 个人投资者676
26.1.7 人寿保险公司678
26.1.6 资助基金678
26.1.4 共同基金678
26.1.5 养老基金678
26.2 限制因素679
26.1.9 银行679
26.1.8 非人寿保险公司679
26.3 资产配置680
26.2.5 独特的需求680
26.2.1 流动性680
26.2.2 投资期限680
26.2.3 监管680
26.2.4 税收考虑680
26.4.3 为退休储蓄及风险的假定682
26.4.2 投资于住宅682
26.4 个人投资者的资产组合管理682
26.4.1 人力资本与保险682
26.4.5 避税684
26.4.4 自己管理自己的证券组合还是依赖于他人684
26.5.1 明确捐助型计划688
26.5 养老基金688
26.5.3 明确收益型养老基金义务的不同前景689
26.5.2 明确收益型计划689
26.5.4 养老金的投资策略690
小结692
附录26 A流行的劝告与证据调查704
第27章 风险管理与套期保值706
27.1.1 一般原理707
27.1 套期保值技术707
27.1.2 对冲系统风险709
27.1.3 对利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711
27.1.4 对定价错误期权投资的套期保值712
27.2 套利需求对资本市场均衡的影响716
小结717
第28章 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722
28.1 积极管理的优势723
28.2 积极的资产组合的目的724
28.3 市场时机726
28.3.1 将市场时机作为期权进行定价728
28.4.1 特雷纳-布莱克模型概述729
28.4 证券选择:特雷纳-布莱克模型729
28.3.2 不精确预测的价值729
28.4.2 资产组合的构造730
28.6 α值的不精确预测和特雷纳-布莱克模型在行业中的运用735
28.5 多因素模型与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735
小结737
附录A 定量计算的复习743
第八部分 附录743
A.1 概率分布744
A.2 分析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755
A.3 多随机变量的统计分析760
A.4 假设检验766
回归系数的T检验769
附录B 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试题指南771
附录C 关键词汇表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