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史笔记科学 科学时报45年作品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史笔记科学 科学时报45年作品选
  • 黄安文,王友恭主编;科学时报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22257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新闻-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史笔记科学 科学时报45年作品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六省区治沙规划会议部署了战斗计划&本报通讯员1

我国第一座试验水电站建成&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通讯组2

加速实现南水北调的宏伟理想&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通讯组3

中苏等国科学家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本报记者5

对虾人工培苗成功&海洋所通讯组7

为开发青甘地区画出壮丽的图景&青甘队通讯组8

遗传研究所连续集会展开争鸣&本报记者9

我国第一台太阳望远镜诞生&本报通讯员12

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研制成功&本报记者13

我国获得世界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本报通讯员15

在安徽和县发现完整猿人头盖骨&本报记者16

国务院批准我院增补一批新的学部委员&本报记者18

我国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成功&李玉麟 吴英熙19

科学家严肃批评所谓“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和宣传&本报记者20

我国授予第一批博士学位&本报记者22

新疆发现罕见天然动物园&魏柳根23

我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工程在京破土动工&本报记者24

我国发现绝对温度百度以上超导体&袁硕焱 黄兴章25

我国“澄江化石动物群”堪称稀世珍宝&邹国良 顾龙友26

我国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出束&王立朝 岳海奎27

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建成出光&朱光华 蒋家平28

一次不伦不类的鉴定会&熊和生29

恶性肿瘤细胞可“改邪归正”&陈协川30

青藏高原地质历史距今10亿年&刘剑 徐建辉31

李富斌剽窃论文始末&王友恭31

邱氏鼠药案终审判决 五专家胜诉&刘茂胜35

专家当上陪审员&余平凡36

中国科学家和中国新闻界与伪科学作斗争&田里37

采用《中国科学报》一条信息北海市诞生亿元产值厂&贺根生38

征服海拔7000米力取冰川5吨芯&王立朝39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本报记者40

国务院批准242个科研机构转制&傅红41

科技界召开批判“法轮功”座谈会&刘茂胜42

中国宇宙飞船首游太空&李占军44

沙尘肆虐北京城根源在人不在天&张其瑶 李占军 王学健45

《院士科普书系》首批出版&马晓中47

“阳阳”欢蹦乱跳迎远客&王百战 高立勋 马军涛49

中国离诺贝尔奖有多远&刘振坤 王齐放 寇宇红50

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开幕&杨虚杰 卢家兴52

昔日裸露风化岩今朝绿染采石坡&李洁尉54

科学家“拍摄”首张化学键图像&赵如江 彭德建54

克隆研究何去何从&赵路56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566名院士投票评出爱立信杯200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黄安文 李占军 徐彬58

邹承鲁痛陈科技界七大怪现状&张其瑶66

贝尔实验室论文造假结果查明&赵彦 王丹红68

首款商品化高性能“龙芯”CPU问世&马晓岚 刘振坤 傅红70

科学家揭开反应堆中微子消失之谜&王静71

中国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绘就&马晓岚72

上海磁浮列车成功试运行&赵晓梅74

我国完成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刘义强 孙鼎盛75

科学家找到抗心律失常药物最佳靶点&好诚76

洪涛院士直面衣原体之误&徐彬77

研究证实SARS是动物源性疾病&王丹红79

中国聚变研究能力向前迈进一大步&张建平 程艳8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保婷婷81

孔雀羽毛为何绚丽多彩&黄辛82

我国将重点建设100个大学科技园&卢小兵 王静84

新亚欧大陆桥缘何被冷落&谭永江史俊庭86

专家绘就松嫩平原发展蓝图 盐碱荒漠地将再现江南风光&石明山 李宏88

我国“探测一号”卫星发射升空&马晓中 庞之浩89

站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前沿&本报评论员91

所长难当难在哪里&陈贤礼92

“一条街热”宜降温&纪平94

知识升值是必然趋势&方言95

拧出成果评审中的“水分”&合声96

惊乎?喜乎?——珠海重奖科技人员之感慨&安闻97

科技热中的冷思考&张亚光98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惨淡经营何时了?&郭志明102

“但那辉煌只是瞬间”&杨钊良105

“下海”“上岸”两由之&朽木106

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本报评论员107

科学家,你为何沉默?&于宗瀚109

说创新&王友恭110

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里程碑——纪念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话二十周年&本报评论员113

不会忘却的纪念——《中国科学报》的四十年&本报编辑部115

反对新的封建迷信反对新的有神论&何祚庥116

祖国万岁科学万岁——热烈祝贺中国科学院成立五十周年&本报评论员118

迎接伟大的复兴——新千年新世纪新年献辞&本报评论员121

院士要有勇气接受监督&余国琮 周恒123

莫搞“学术经济”&冀星 王真124

宽容科学失误&赵永岐126

请科考远离媒体&范庆书127

敢扬“家丑”才能消灭“家丑”&邹承鲁128

让火车驰过腾格里沙漠&林业土壤研究所固沙组131

誓为祖国夺取一个“世界冠军”——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全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诞生记&薛宏基 赵绮秋134

探索者的脚印——记热爱边疆献身科学的著名科学家彭加木&杨忠华 吴燕熙 蔡云水141

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记优秀中年科学家蒋筑英&宋世绵 高景泰150

科考队员之歌——记南京地理所助理研究员范云崎&魏金生158

六盘山下的春天——固原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纪实&马春沅162

长夜行人路不迷——赵忠尧教授归国追记&马春沅 卜向群167

友谊,让大海做证——记中美学者联合考察我国南黄海&王美功169

拼搏,向着高临界目标&王鹤山 袁硕焱 黄兴章171

呜咽泉的诉说——记李守泉扶贫十九年&温瑾178

卫星的“舵手”在这里诞生&刘乃庆 邹淑英183

灼灼其华——博士生王轩的奉献与追求&刘亚坤184

一个科学家的墓志铭&王雨宁190

桂冠未染纤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增选工作纪实&刘茂胜192

小院春深桑梓情——访台湾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刘茂胜198

大地的女儿——记中科院长沙大地构造所副研隋静霞&李浩鸣200

既是天皇又是学者——记日本明仁天皇访问中国科学院&李存富205

在“地狱”入口处——记双目失明的科学家侯永庚&张亚光 王亚芬208

在海拔3688米的高原上&——记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杨虹216

走进猕猴王国——访南湾自然保护区&黄安文 刘荃瑞218

超越不幸&王亚芬221

此情温暖人间——记陈景润院士的最后时日&徐建辉223

北陲五日志——漠河观日全食琐记&杨永田226

战略科学家蒋新松&刘茂胜 宋德忠 李新彦235

黑暗中,阳光如此灿烂&薛惠尹252

总书记来电话&罗炎明261

一颗不息的科学强国之心——青年科学家胡可心的生命进行曲&刘振坤263

永远的黄土情——记刘东生院士获“泰勒环境成果奖”&卢家兴272

江河为证——记中国水利水电泰斗张光斗&徐彬276

一部书稿的十年流浪史&杨虚杰281

诺奖得主与中国学子的生死情&宋莹 庄一琳 张高萍283

推动科学与文学联姻——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郑培明287

霍金在中国的日子&杨乐291

韦加宁的人生图谱&潘锋295

“天上最亮的那颗星,就是你”——追忆总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郁建兴烈士&保婷婷 李国峰 秦军300

与隐形敌人战斗的日日夜夜——记非典科研攻关一线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科技人员&王静305

当人民召唤科学的时候——记战斗在抗击非典前线的共产党员文洁&王学健 马晓岚309

非典反思:科学家也要解放思想——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教授访谈&石硕314

放飞一个千年的等待——发射现场目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保婷婷318

航天英雄回来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击“神舟”五号飞船返回&马晓中 唐文俊320

通过科学和知识获得尊严——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拉奥&石硕324

发刊词&本报编辑部326

革命热情与科学精神相结合&郭沫若328

南水北调是向自然进军的矛头&竺可桢331

科学找到了真正的主人之后&华罗庚334

古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杨钟健338

春风吹又生——《科学报》复刊词&李昌343

精确与毛估&卢嘉锡344

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周光召346

再论科学道德问题&邹承鲁 沈善炯 吴吴 李林 彭桓武 师昌绪 梁栋材 王世真 蒋丽金 卢嘉锡 周明镇 钮经义 吴征镒 冯端352

科学事业的悲剧&马尔丘克357

再谈基础性研究&钱学森361

春风化雨润心扉&葛庭燧口述 张建平整理369

水真能变成油吗?&何祚庥373

“863计划”缘起、发展及展望&王大珩375

参加第一个科学规划的经历&于光远380

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的关系&李政道385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龚育之388

书山有路勤为径&钱伟长391

不寻常的中国计算机产业&柳传志393

技术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从北大方正说起&王选397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水资源问题&张光斗401

发挥科学思想库的作用——《科学时报》首刊致词&路甬祥404

展望新世纪&路甬祥405

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张劲夫408

中关村,请多一点美学思考&吴良镛427

感悟创新&吴征429

奋起迎接纳米科技争夺战&黄昆 郑厚植 甘子钊 王启明 王迅 陈良惠431

千秋耻,既已雪,中兴业,需人杰!&杨振宁434

工程技术百年颂&宋健437

发展“绿色钢铁”&徐匡迪444

弘扬传统科学文化之精髓&王绶琯445

重新认识黄河&钱正英447

我们走过的历程——科学时报社45年大事记453

科学时报社历届主要负责人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