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沙通史 现代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长沙通史 现代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5065770.jpg)
- 谭仲池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5390389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040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10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沙通史 现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五四前后的长沙(1919—1923)36
第一节 新思想传播与反帝爱国运动高涨37
一、五四运动与长沙学生的响应38
(一)长沙各界之声援行动38
(二)报道北京学生五四游行消息39
(三)听取北京大学南下宣传团介绍北京五四运动情况40
(四)长沙各校学生之总罢课41
二、新民学会与新思想的传播43
(一)新民学会的成立43
(二)新民学会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45
(三)新民学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9
(四)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52
(五)文化名人与新思想的传播57
三、抵制日货与反帝爱国浪潮57
(一)长沙各界举行抵制日货游行大会57
(二)日货在长沙的销售遭到严重打击59
(三)大批日货被焚毁61
(四)“六一”惨案及长沙市民抗议日人暴行61
第二节 北洋军阀暴政与“驱张”、“制宪”运动62
一、北洋军阀张敬尧的暴政63
二、驱张运动67
(一)驱张代表团的组建67
(二)湖南公民请愿代表团68
(三)驱张运动过程70
(四)长沙各界与裁兵运动75
三、以长沙为中心的“湘人自治”与制宪运动77
(一)毛泽东撰文要求“湘人自治”78
(二)“湘人治湘”思潮78
(三)长沙兴起制宪运动80
(四)《湖南省宪法草案》及《湖南省宪法》《修正湖南省宪法》83
第三节 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与工人阶级斗争90
一、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与社会主义青年团91
(一)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立91
(二)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93
(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99
(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100
(五)中国共产党湘区执行委员会在长沙成立101
(六)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在长沙地区的组织及活动102
(七)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及其工运活动104
(八)工团联合会的斗争108
二、工人阶级的成长与自发斗争110
(一)湖南第一纱厂工人罢工斗争110
(二)长沙理发工人要求增加工资113
(三)粤汉铁路长岳、长株段职工罢工风潮113
(四)长沙泥木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116
(五)长沙印刷工人的罢工斗争119
(六)长沙人力车工人组织工会120
(七)湖南劳动立法同盟121
(八)各行业索薪风潮121
第四节 现代商业、工矿业、金融业的起步123
一、商业、工矿业的初步发展123
(一)商业的发展123
(二)工矿业的发展124
(三)丁鹏翥与鸭绒、鹅绒加工业130
(四)毛泽东与长沙望麓园织布厂133
二、手工业的发展133
(一)传统手工业的规模133
(二)长沙湘绣产品特色及其在海外畅销135
(三)长沙彭三和毛笔136
三、通商银行136
第五节 自然灾害与米荒137
一、自然灾害与米荒138
(一)自然灾害138
(二)米荒141
二、赈灾救灾142
(一)湖南华洋筹赈会142
(二)政府及其他救助措施146
第六节 新文化运动激荡下的社会新气象152
一、新文化运动背景下长沙新气象153
(一)新旧思潮的激荡153
(二)新思想的传播156
(三)俄罗斯研究会159
二、新文化团体与报刊杂志161
三、中外文化名流长沙讲学165
(一)文化名流长沙讲学及其影响165
(二)罗素长沙讲学168
(三)杜威长沙讲学175
(四)章太炎1920年长沙之行179
(五)蔡元培、杨端六、吴稚晖、张继、张东荪、李石岑等长沙讲学188
(六)梁启超长沙演讲207
四、新式教育理念和思潮的传播208
(一)教育问题的探讨209
(二)新型革命干部学校213
(三)平民教育运动217
(四)晏阳初与长沙平民教育的推行219
(五)舒新城在长沙的教育活动222
五、新文化运动激荡下的湖南第一师范223
(一)湖南第一师范的办学特色及其影响223
(二)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活动228
(三)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开办平民夜学及工农子弟补习班230
六、赵五贞抗婚事件与社会观念的变化232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的长沙(1924—1927)234
第一节 国共合作及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235
一、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235
(一)在湖南的革命统一战线235
(二)中国国民党湖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238
(三)国共合作后在长沙的革命活动239
二、长沙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243
(一)声援北京“三一八”惨案243
(二)讨伐吴佩孚、驱逐赵恒惕运动244
(三)唐生智与叶开鑫的战争246
三、北伐军攻占长沙与长沙军事会议248
(一)北伐军攻占长沙248
(二)长沙军事会议249
第二节 中共组织的壮大与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251
一、马列主义的传播与中共组织的发展251
(一)马列主义的传播251
(二)中共农村党组织的发展252
二、长沙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254
(一)长沙民众的反帝罢学、罢工斗争254
(二)长沙工人支援北伐的斗争257
(三)长沙总工会成立259
(四)长沙各行业工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260
(五)建立工人纠察队261
(六)长沙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的结合263
三、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264
(一)长沙农民运动发展的基础和条件264
(二)农民运动发展各阶段266
(三)成立农民协会269
(四)建立农民政权273
(五)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的召开274
(六)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277
第三节 各界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280
一、声援“青沪惨案”280
(一)成立长沙青沪惨案雪耻会280
(二)举行反英反日大示威281
(三)对英、日经济绝交斗争283
二、反帝爱国运动的进一步高涨284
(一)长沙反帝废约运动的兴起284
(二)长沙市民举行“九七”国耻纪念大会286
(三)收回大金码头的斗争287
(四)成立“反英讨英行动委员会”289
(五)湖南工农商学大联合委员会举行反英大示威290
(六)长沙各界集会举行反英大示威291
(七)收回湖南邮政管理权293
(八)海关工人与海员罢工295
第四节 马日事变与国共合作破裂296
一、马日事变296
(一)马日事变的经过296
(二)国民党长沙清党300
二、工农革命军的反“清剿”斗争301
(一)中共新湖南省委的成立301
(二)十万农军进攻长沙302
(三)工农革命军反“清剿”斗争306
第五节 现代工业、交通及合作事业307
一、工业企业的创办307
(一)华昌烟草公司的创办307
(二)上海精益眼镜公司在长沙设厂309
二、合作事业的倡办311
(一)长沙合作事业的兴起311
(二)城市合作事业的发展312
(三)农村合作事业的兴起与发展314
三、交通事业的发展315
(一)长沙市人力车具的改进315
(二)长沙首次停落飞机317
第六节 自然灾害与赈灾活动318
一、水旱灾害318
(一)长沙连年水灾318
(二)宁乡暴雨成灾319
(三)浏阳旱灾320
(四)长沙县大火321
二、各界发起的赈灾321
(一)水旱灾害的影响321
(二)各界纷纷开展赈灾活动324
第七节 文化教育界的爱国浪潮与妇女解放运动326
一、长沙知识界反对文化侵略维护教育主权的斗争326
(一)反教会学校运动326
(二)长沙反文化侵略大同盟328
(三)章太炎在晨光学校的演说329
(四)全国教育联合会年会在长沙举行330
(五)长沙新闻界反帝爱国斗争332
二、千年学府的新生——湖南大学334
(一)筹设湖南大学334
(二)湖南大学正式成立335
三、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运动336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的长沙(1928—1936)341
第一节 秋收起义与工农武装割据342
一、何键主湘与中共反“白色恐怖”斗争343
(一)何鲁之争与何键主湘344
(二)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屡遭破坏348
(三)中共湖南省工委改为中共长沙中心市委350
(四)特科长沙工作组成立351
(五)中共湘江特委成立352
二、秋收起义354
(一)八七会议355
(二)沈家大屋会议357
(三)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359
(四)安源军事会议361
(五)秋收起义363
(六)文家市会师365
(七)长沙周边地区工农暴动368
(八)三湾改编369
三、长沙“灰日暴动”371
四、浏阳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与红五月总暴动375
五、红三军团长沙之役377
(一)攻打长沙誓师大会377
(二)金井战役380
(三)攻占长沙城381
(四)进城后的革命措施382
(五)撤离长沙城385
六、红一方面军长沙之役386
(一)文家市大捷386
(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388
(三)总攻长沙390
(四)弃攻长沙393
第二节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及其反共措施395
一、保甲制度396
(一)废止团总制397
(二)编组保甲制397
二、清乡剿共400
(一)清乡队与挨户团400
(二)陈觉、赵云霄夫妇就义404
(三)杨开明、杨开慧长沙遇害405
(四)蒋长卿就义409
三、特务统治409
(一)成立“中统”组织410
(二)成立“军统”组织411
四、文化教育钳制411
(一)明令停学整顿411
(二)提倡复古“读经”414
(三)实行“党化”教育416
(四)钳制社会舆论417
第三节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419
一、蒋桂战争与长沙的攻防420
二、中原大战与桂系在长沙的进退422
三、宁粤战争与长沙424
四、两广事变与长沙426
第四节 “九一八”事变与市民的抗日救亡运动429
一、长沙“湖南反日救国会”及其活动429
二、湖南青年反日铁血救国团在长沙成立431
三、长沙人民电慰马占山的抗日壮举433
四、长沙工人抗日救国会、湖南学生抗日救国会及其活动434
五、长沙各界声援十九路军抗战436
六、长沙各界抗日请愿活动436
七、长沙民众其他抗日活动437
(一)省公路局组成“北上抗日汽车队”437
(二)青年运动党团组织和青年读书会的抗日反蒋活动438
(三)长沙“一二·二○”大示威439
(四)建立民族解放先锋队441
(五)成立湖南文化界抗日救国会442
第五节 长沙建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444
一、长沙建市445
(一)长沙市政处的设立446
(二)长沙市升格为省辖市447
二、交通市政建设448
(一)加强交通路政管理448
(二)公路建设452
(三)长沙汽车西站和长沙火车南站的建设456
(四)新河大园洲飞机场的扩建457
(五)民众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459
(六)长沙开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办460
(七)粤汉铁路长衡段通车462
(八)电话线路的建设464
(九)长沙无线电台与长沙电报局合并466
三、现代联运业的发展467
四、邮政事业的发展469
(一)邮政事业发展概况469
(二)长沙各家民信局停业471
(三)军邮收集所在长沙成立471
五、特色产业的兴盛472
(一)长沙湘绣472
(二)浏阳花炮475
(三)浏阳夏布478
(四)长沙纸业479
六、农业的发展481
(一)加强农业管理与推动水稻品种改良482
(二)农副产业的发展483
七、工矿业的进步485
(一)工矿业进步概况485
(二)湖南第一纱厂快速发展491
(三)湖南电灯公司的扩大492
(四)木炭汽车和酒精汽车的使用494
(五)湖南机械厂产能产量的扩大496
(六)湖南炼锌厂与新法炼锌497
(七)全国锑业管理处在长沙成立498
八、商业、贸易的繁荣500
(一)商贸繁荣概况500
(二)“长沙米市,盛极一时”504
(三)南货名店的发展507
(四)长沙成为木材、桐油集散中心509
(五)化工、染(颜)料业的兴旺510
(六)旅游服务业的起步511
(七)广告的出现511
(八)国货陈列馆513
九、金融、保险市场的发展515
(一)长沙金融市场的形成515
(二)长沙保险市场的发展524
十、外商在长沙的经济活动526
(一)开设洋行527
(二)从事航运529
(三)办理金融、保险531
第六节 自然灾害与慈善卫生事业的兴办533
一、洪涝、疫病等灾害频繁发生534
(一)自然灾害频发534
(二)疾病的蔓延537
二、各界赈灾行动539
(一)长沙市民政机构的调整与赈灾行动540
(二)湖南孤儿院在长沙的发展544
(三)弃婴堂迁新址544
三、公共卫生治理545
(一)公共卫生治理概况545
(二)保卫国医运动与医学技术的发展549
第七节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风尚的变迁554
一、戏剧改良与广播电影事业555
(一)戏剧改良与发展555
(二)长沙广播电台建成及广播事业的发展563
(三)电影业的兴盛565
二、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568
(一)新闻报刊业568
(二)图书发行业571
(三)抗日救亡爱国宣传活动572
(四)共产党创办与领导的报刊及其影响575
三、变革中的现代教育事业579
(一)发展与变革中的教育事业579
(二)长沙教育界争取教育经费独立598
(三)中山图书馆的重建与扩充601
(四)湖南大学国立运动602
(五)私立湘雅医学院获教育部核准立案603
(六)民众教育馆和省立农民教育馆604
(七)胡适在长沙的学术演讲606
四、体育、国术事业的发展611
(一)学校体育612
(二)体育场馆的拓展与武术团体的兴起615
(三)民众体育617
五、宗教事业620
(一)宗教团体与教会620
(二)沩山密印寺的整修624
(三)长沙德生医院和长沙天主堂医院的创办625
六、新生活运动的开展与长沙社会风尚变革625
(一)新生活运动与社会风尚变革625
(二)中国第一个女邮工629
(三)省新生活运动会妇女服务团在长沙成立629
(四)长沙禁毒、禁烟运动630
(五)绘画艺社与艺术思想的解放632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长沙(1937—1945)634
第一节 日本全面侵华与长沙会战634
一、日本全面侵华与民众抗日热潮的高涨635
(一)长沙民众抗日热潮的高涨635
(二)张治中主湘与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638
二、文夕大火642
(一)大火惨状与损失642
(二)文夕大火的背后647
(三)文夕大火的善后653
三、第一次长沙会战655
四、第二次长沙会战663
五、第三次长沙会战667
六、长衡战役673
七、长沙会战的历史地位678
第二节 战时经济政策与民族经济的艰难发展681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扰与战时经济政策682
(一)日军对长沙经济的侵扰与掠夺682
(二)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与薛岳省政686
二、民族工业、金融业的发展692
(一)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692
(二)电力与交通695
(三)战时金融业698
(四)商业与贸易702
(五)手工业708
三、沦陷区工业企业内迁长沙712
第三节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抗日救亡运动718
一、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719
(一)文化名人云集长沙719
(二)抗战潮流中的文化团体721
(三)新闻出版事业的短暂繁荣726
(四)戏剧、歌咏等文化救亡活动729
二、外省学校迁长与抗战时期的长沙教育733
(一)抗战之初文化教育机构内迁与长沙临时大学734
(二)抗战时期的长沙教育739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赈灾运动746
一、抗战时期长沙的自然灾害747
(一)水、旱、虫灾747
(二)其他并发灾害748
二、政府赈灾749
三、社会力量赈灾752
四、长沙基督教青年会的战时救济工作754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长沙(1945—1949)759
第一节 战后混乱的政局与中共党组织的恢复759
一、战后混乱的政局759
二、中共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769
(一)中共长沙市工作委员会和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组建769
(二)长沙市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774
(三)周边地区党组织的恢复777
(四)党的外围组织的发展779
第二节 反内战民主运动的高涨787
一、学生反内战民主运动787
(一)“五二二”反内战大游行788
(二)“六二”总罢课大游行793
(三)“四罢”大合流796
(四)“四七”大游行799
(五)高继青惨案803
二、工人捍卫生存权的罢工斗争808
(一)电讯职工怠工808
(二)人力车工人罢工809
(三)泥木工人大罢工810
(四)宁乡煤矿工人罢工812
三、农民的抗征兵、抗征粮、抗征税斗争813
(一)抗征兵斗争814
(二)抗征粮斗争817
(三)抗征税斗争819
四、中共领导的地方武装游击斗争820
(一)湘中第一支队和第三支队的组建820
(二)湘东第四支队的组建824
(三)湘赣挺进纵队的组建827
第三节 混乱的经济局面及其整顿827
一、财政收支、工商行政管理状况828
二、工、农业生产情况831
(一)农业生产的凋敝832
(二)工矿业的萎缩834
三、金融业的恢复与再度混乱836
(一)金融业的短暂恢复836
(二)金融业的再度混乱851
四、交通、通信业的整顿与规划861
(一)交通业的整顿与规划861
(二)通信业的整顿与规划866
第四节 文教卫体事业的整顿与发展869
一、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869
二、新闻出版事业的长足发展880
三、文艺事业的整顿与发展885
四、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普及888
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890
第五节 长沙和平解放892
一、各界人士争取和平解放的斗争893
(一)湖南人民自救委员会的成立893
(二)长沙市人民争取真和平联合会的成立895
(三)各民主党派和进步人士争取和平解放896
二、程潜、陈明仁入湘及中共的统战工作898
(一)程潜回湘主政898
(二)中共的统战工作904
三、程潜、陈明仁等的反战主和起义914
(一)程潜、陈明仁等的反战主和活动914
(二)春华山密谈与和平起义921
四、和平解放925
(一)各界迎接解放联合会成立925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928
(三)新的中共长沙市委市人民政府成立931
附录:长沙现代大事年表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