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Exchange Server 2000高级开发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Microsoft Corporation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7962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80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600页
- 主题词:互连网络(学科: 数据交换 学科: 应用程序) 互连网络 数据交换 应用程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Exchange Server 2000高级开发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Microsoft Exchange 2000 ASP部署指南3
第1章 Exchange 2000 Server与Windows 2000 Server概况3
1.1 Exchange 2000 Server3
1.2 Windows 2000 Server4
1.3 Active Directory与Exchange 2000 Server5
1.3.1 组织单元6
1.3.2 用户主名7
1.3.3 目录安全性7
1.3.4 全局目录8
第2章 对Exchange的部署进行规划11
2.1 配置硬件11
2.2 对前端和后端配置进行规划12
2.3 规划容量13
2.4 网络配置14
2.5 系统需求14
2.6 命名规范15
第3章 安装与配置17
3.1 安装Windows 2000和Active Directory17
3.2 在后端服务器上安装Exchange 200019
3.3 在前端服务器上安装Exchange 200020
3.4 激活Exchange前端服务器21
3.5 允许匿名SMTP连接21
3.6 为实现对SMTP邮件的路由而配置智能主机22
第4章 配置组织单元、用户和组23
4.1 配置组织单元23
4.2 添加UPN后缀23
4.3 创建安全组24
4.4 创建用户组24
第5章 配置安全性并创建地址列表27
5.1 在组织单元上设置安全策略27
5.2 为用户创建收件人策略28
5.3 为组创建收件人策略29
5.4 创建全局地址列表30
5.5 为全局地址列表设置安全策略30
5.6 为组织单元创建脱机地址列表31
5.7 为脱机地址列表设置安全性32
5.8 为Customer1地址列表设置安全性33
第6章 创建具备邮件功能的用户并对外部DNS服务器进行配置35
6.1 创建具备邮件功能的用户35
6.2 配置外部DNS服务器36
第7章 测试客户端39
7.1 配置TCP/IP39
7.2 配置Outlook 200040
7.3 配置Outlook Express 5.040
7.4 配置Outlook Web Access41
第8章 配置网络负载平衡群集服务和存储45
8.1 安装NLBS45
8.1.1 安装并配置NLBS46
8.1.2 测试网络负载平衡48
8.2 安装群集服务49
8.2.1 安装群集服务49
8.2.2 在群集计算机上安装Exchange51
8.2.3 创建资源组(Exchange虚拟服务器)51
8.2.4 指定群集资源52
8.2.5 移动现有磁盘或创建存储资源53
8.2.6 创建额外的资源组(Exchange虚拟服务器)55
8.3 扩展Exchange存储55
8.3.1 创建存储组56
第2部分 开发ASP托管Exchange 2000服务61
第9章 Exchange Server托管服务61
9.1 基于Exchange 2000 Server的托管服务61
9.1.1 邮箱61
9.1.2 基于Web的电子邮件61
9.1.3 丰富的通信62
9.1.4 统一通信62
9.1.5 作为大型平台组成部分的通信62
9.1.6 实时协作63
9.1.7 工作流和协作应用程序63
9.1.8 外联网64
9.1.9 使用托管服务的客户65
9.2 利用Exchange 2000 Server建立托管解决方案65
9.2.1 完整的通信解决方案66
9.2.2 基于Web的电子邮件解决方案70
9.2.3 邮箱解决方案73
9.2.4 仅限MAPI的解决方案76
第10章 最佳经验方法81
10.1 使用微软的框架81
10.1.1 风险、过程和团队模型82
10.1.2 微软解决方案框架82
10.1.3 微软准备框架83
10.1.4 微软操作框架83
10.2 硬件开发商的选择83
10.3 使用自动化安装过程84
10.4 配置通信组件85
10.5 选择一种操作模式86
10.6 安装Active Directory86
10.6.1 共享的Active Directory森林模型87
10.6.2 专用Active Directory森林模型89
10.6.3 选择合适的Active Directory森林模型91
10.7 配置管理组92
10.8 配置路由组92
10.9 架设后端邮箱服务器93
10.9.1 使用Windows群集93
10.9.2 选择处理器94
10.9.3 安装网卡95
10.9.4 配置磁盘系统95
10.9.5 配置存储系统和存储组98
10.10 确保网络安全101
10.10.1 使用筛选路由器102
10.10.2 设置一个DMZ102
10.10.3 配置群集互联105
10.10.4 使用IPSec105
10.10.5 检测非法入侵106
10.10.6 选择DNS实现方式107
10.11 使用硬件负载平衡107
10.12 使用存储区网络108
10.13 建立一个供应系统109
10.14 实现一个计费系统112
10.15 规划带宽外管理113
10.16 为微软ASP认证做准备113
10.16.1 合格性114
10.16.2 准备114
10.16.3 现场评估114
10.16.4 ASP认证的优点115
第3部分 使用Exchange 2000 Server提供宿主服务119
第11章 在WINDOWS DNA平台上提供EXCHANGE 2000宿主服务119
11.1 可伸缩性119
11.2 高度可用性120
11.3 高度安全性122
11.4 易管理性123
第12章 Windows 2000与Exchange 2000125
12.1 Exchange 2000如何使用Active Directory125
12.1.1 集中管理服务125
12.1.2 全局目录127
12.1.3 安全性128
12.2 客户131
12.3 可伸缩性与可用性133
第13章 部署Exchange 2000135
13.1 Exchange 2000分区135
13.1.1 配置管理组136
13.1.2 配置路由组137
13.2 使用群集技术138
13.3 对故障排除进行设置138
13.4 配置公共文件夹虚拟根目录139
第14章 管理Exchange141
14.1 Microsoft管理控制台141
14.2 系统管理器141
14.3 生成定制工具142
14.3.1 Active Directory服务接口142
14.3.2 Windows管理装置143
第15章 管理操作147
15.1 用于Windows 2000的协作数据对象147
15.2 用于Exchange Server的CDO148
15.2.1 CDO for Exchange管理148
15.2.2 CDOEXM与ADSI149
15.2.3 传输事件149
15.3 SMTP服务事件150
15.4 Web存储系统事件151
第16章 供应153
16.1 供应153
16.2 计费156
第17章 实时协作157
17.1 即时通信157
17.2 聊天服务159
17.3 会议服务161
17.3.1 增强多点传送功能的DHCP服务器163
17.3.2 QoS164
17.4 数据中心中的会议服务器164
17.4.1 视频会议服务165
17.4.2 日志记录165
第4部分 ASP托管Exchange 2000 Server的供应和计费集成169
第18章 供应服务——ASP成功的先决条件169
18.1 ASP市场的驱动因素169
18.2 客户需求170
18.3 客户满意度170
18.4 界限170
18.5 供应工作流的需求171
18.5.1 事务171
18.5.2 强壮的日志171
18.5.3 安全性172
18.5.4 多个服务的可扩展性172
18.5.5 与其他供应/工作流过程和系统的集成172
18.5.6 资源管理——缺少的环节173
18.6 Active Directory供应的接口174
18.7 Exchange 2000供应的接口175
第19章 Exchange 2000和Windows 2000计费和评价集成的来源177
19.1 WMI供应者177
19.2 Exchange 2000存储、传输和协议事件179
19.2.1 Exchange 2000中的存储事件179
19.2.2 通过MAPI(通信API)接口获取Exchange 2000存储系统信息180
19.3 IExchangeManageStore::GetMailboxTable180
19.4 IExchangeManageStore::GetPublicFolderTable181
第5部分 利用Microsoft?Windows?2000和Microsoft Exchange 2000 Server托管多个虚拟组织185
第20章 实现方式问题185
第21章 实现虚拟组织187
21.1 新的域后缀188
21.2 DNS设置189
21.3 创建存储组和数据库189
21.4 组织单元190
21.5 创建组和添加用户190
21.6 设置权限191
21.7 域设置194
21.8 公共文件夹虚拟根目录197
21.9 管理委托200
第6部分 Microsoft?Web Storage System IT管理员系列207
第22章 Web Storage System简介207
22.1 Web Storage System特性207
22.2 HTTP,WebDAV,以及XML支持207
22.3 丰富的HTML支持208
22.4 Microsoft Win32支持208
22.5 脚本支持209
22.6 流化存储210
22.7 内建的内容索引和搜索210
第23章 增强的管理单—基座(Seat)存储管理211
23.1 可伸缩性和控制211
23.2 可靠性212
23.3 可以精细调整的安全性213
23.4 Microsoft Windows 2000集成213
第24章 增加生产力215
24.1 多样的客户机215
24.2 统一的存储216
24.3 增强了同Office 2000的集成216
24.4 属性提升217
24.5 脱机文件夹218
24.6 本地协作对象219
24.7 利用开发工具219
24.8 更多信息219
第7部分 Microsoft?Exchange共存和升级223
第25章 Exchange 2000 Server共存和升级基础知识223
25.1 Windows 2000和Active Directory之间的依存关系224
25.2 Exchange 4.0、Exchange 5.x和Exchange 2000之间的共存224
25.2.1 什么是共存?224
25.2.2 服务器版本共存225
25.2.3 目录共存226
25.2.4 站点复制服务226
25.2.5 站点、管理组和路由选择组共存229
25.2.6 代理地址共存231
25.2.7 消息共存232
25.2.8 路由共存234
25.2.9 站点服务帐户和验证234
25.2.10 用户数据共存236
25.2.11 Outlook Web Access共存238
25.2.12 在不升级现存服务器的情况下利用Exchange 2000238
第26章 升级到Exchange 2000 Server241
26.1 升级的方法241
26.2 为升级做准备241
26.3 Active Directory和域242
26.4 Exchange 2000 Server的硬件和软件要求243
26.5 Exchange 2000客户机243
26.6 升级之后用户会发现什么区别?244
26.7 现场升级方法245
26.8 移动邮箱升级方法246
26.8.1 将邮箱移动到Exchange 2000的步骤246
26.8.2 将公共文件夹移动到Exchange 2000的步骤247
26.9 交互跃进升级方法247
26.10 服务器升级顺序248
26.11 在升级过程中执行的步骤249
26.11.1 目录升级249
26.11.2 存储升级250
26.11.3 MTA和连接器升级250
26.11.4 遗留邮件系统连接器升级251
26.12 升级之后251
第27章 域升级和Active Directory帐户清除253
第28章 升级方案和预排工作257
28.1 场景1:Ramona Publishing,Ltd.257
28.1.1 升级进程258
28.2 场景2:ProElectron,Inc.259
28.2.1 升级到Exchange 2000的原因260
28.2.2 挑战261
28.2.3 升级方法262
28.2.4 美国升级进程262
28.2.5 英国升级进程263
28.2.6 瑞典升级进程263
28.2.7 澳大利亚升级进程264
第8部分 Microsoft?Exchange 2000 Server与Microsoft?Windows?2000的目录访问和整合271
第29章 Active Directory技术271
29.1 网域271
29.2 域树271
29.4 森林272
29.5 根域272
29.6 域控制器273
29.7 域模式273
29.8 站点274
29.9 命名上下文275
29.10 提供定位服务275
29.11 全局目录服务器275
29.12 客户登录和认证277
29.13 针对功能的备份277
29.14 GUID和可分辨名称277
第30章 Exchange 2000 Server和Active Directory279
30.1 内容介绍279
30.2 目录对象279
30.3 统一的用户管理工具280
30.4 为Exchange 2000设计Active Directory281
第31章 全局地址列表283
31.1 全局地址列表283
31.2 Active Directory域名283
31.3 确定所需的全局目录服务器的数量285
31.4 部署Active Directory森林285
31.5 森林之间的目录数据同步287
31.5.1 目录信息287
31.5.2 公共文件夹288
31.5.3 日历和日程安排288
第32章 丰富的目录访问方式289
32.1 理解可选择的部分复制289
32.2 有选择的将属性复制到全局目录291
32.3 安装Exchange 2000并规划Active Directory291
32.4 改变架构293
第33章 在Active Directory中实现群集295
33.1 Exchange Server 5.5分发列表295
33.2 Active Directory群集295
33.3 关于群集设计的建议296
33.4 决定创建群集的过程300
33.5 与老版本的共存及从老版本升级302
第34章 地址簿查找303
34.1 DSProxy303
34.2 对Active Directory的客户访问305
34.2.1 Exchange客户端和Outlook 97/98305
34.2.2 DSProxy进程产生的流量和负载306
34.2.3 Outlook 2000306
34.3 Exchange 2000目录访问缓存307
34.4 手动调整缓存参数308
34.5 取得目录数据310
34.6 邮件路由和群集扩充311
第35章 地址列表和离线地址簿313
35.1 地址簿视图313
35.2 地址列表313
35.3 地址列表和Exchange Server 5.x的兼容性316
35.4 地址列表服务316
35.5 离线地址簿316
第9部分 设计Windows 2000 Active Directory和Exchange 2000 Server所要考虑的问题321
第36章 综合要点321
36.1 目录321
36.2 用户322
36.3 组322
36.3.1 全局组323
36.3.2 域本地组323
36.3.3 通用组324
36.4 Exchange 2000 Server如何使用组324
36.5 混合方式域中的组325
36.6 命名环境325
36.6.1 域命名环境325
36.6.2 配置命名环境326
36.6.3 架构命名环境326
36.7 身份验证327
36.8 访问Active Directory的Exchange服务器327
36.9 网络传输328
36.10 名称解析328
36.11 全局编录328
36.12 地址簿搜索329
36.13 IIS330
36.14 Outlook Web访问330
36.15 即时消息处理330
36.16 会议331
36.17 SMTP332
36.18 NNTP332
36.19 Active Directory站点332
第37章 Active Directory设计问题335
37.1 DNS和名称空间335
37.2 域336
37.3 树337
37.4 森林337
37.5 域模式339
37.6 架构域控制器340
37.7 规划全局编录340
37.8 客户对Active Directory的访问343
37.8.1 MAPI访问343
37.8.2 Outlook 2000344
37.9 架构345
37.10 组346
37.11 全局组的使用347
37.12 域本地组的用法348
37.13 通用组的用法348
37.14 组用法总结348
37.15 安全性351
37.16 管理352
37.17 Active Directory接口353
37.18 Active Directory的初始化353
37.19 Exchange的帐号管理353
第10部分 深入Exchange Internet邮件服务355
第38章 IMS和其他Exchange组件的交互性357
38.1 邮件流入Internet邮件服务358
38.2 邮件从Internet邮件服务发出359
38.3 Internet邮件服务内部体系结构360
38.3.1 Internet邮件服务的磁盘格局360
38.3.2 Internet邮件服务的主要组件360
38.3.3 与Internet邮件服务相关的信息存储组件361
38.3.4 内容转化引擎361
38.4 Internet邮件服务内部邮件流动361
38.4.1 出境等待转化器(MTS-OUT)361
38.4.2 IMS MAPI Outbound362
38.4.3 IMS SMTP Outbound362
38.4.4 入境等待发送(MTS-IN)362
38.4.5 IMS SMTP Inbound363
38.4.6 IMS MAPI Inbound363
38.4.7 内容转换363
38.4.8 报表处理364
38.5 Internet邮件服务路由重选择364
38.6 Internet邮件服务启动过程365
38.7 Internet邮件服务作为站点连接器365
38.8 Internet邮件服务的注册表设定366
38.9 Internet邮件服务诊断日志记录373
第11部分 Exchange 2000 Conferencing Server 2000使用指南377
第39章 欢迎使用Exchange 2000 Conferencing Server377
39.1 Exchange Conferencing Server所具有的优点377
39.2 在组织内部使用Exchange Conferencing Server379
39.2.1 计划会议379
39.2.2 计划会议资源380
39.2.3 加入会议381
第40章 Exchange Conferencing Server安装规划383
40.1 规划概述383
40.2 系统和软件要求383
40.3 硬件要求386
40.4 权限388
第41章 组件规划389
41.1 会议管理服务389
41.2 最佳实践经验397
41.3 数据会议提供者规划398
41.4 视频会议提供者409
第42章 安装和配置417
42.1 安装Exchange Conferencing Server417
第12部分 技术文章精萃429
Microsoft对于移动通信的展望429
Web存储系统简介435
Compaq服务帮助Merrill Lynch公司实现了7万个用户的Exchange迁移447
让Exchange 2000成为ASP的首选451
实现Exchange与电话的接驳461
使管理功能成为一个管理单元471
使用Exchange和XML开发Web应用程序479
Exchange 2000技术内幕491
移植到Exchange 2000与Active Directory515
在同一台Exchange 2000 Server托管多个公司或部门:循序渐进529
Internet蜂窝智能访问(ICSA)概述543
Microsoft Exchange 2000 Server的Internet配置549
在向Exchange 2000 Server的升级失败后恢复Exchange Server 5.5553
附录559
附录A 针对Customer1.com的样本区域文件559
附录B 处理器指导原则与伸缩案例561
附录C 脚本563
附录D RFC2254-LDAP搜索过滤器569
附录E Exchange 5.5和Exchange 2000中的LDAP属性名称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