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015265.jpg)
- 郑起东,周祖文,杜丽红,吴敏超,李晓龙著;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300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起步1
第一节 萌芽1
第二节 经济史研究的重镇形成7
第三节 经济史研究的百花齐放13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24
第一节 资料整理与出版25
一 计划及其执行25
二 经验与问题32
第二节 关于基本理论的讨论34
一 资本主义萌芽35
二 资本原始积累47
三 资本主义发展51
第三节 侧重政治面向的研究61
一 近代经济史分期讨论62
二 中国资产阶级研究66
三 帝国主义在华投资72
四 政治事件的经济背景研究83
五 其他专业史研究87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近代经济史研究100
第一节 重要论著影响深远100
第二节 史料整理成绩卓著113
一 史料整理方式的丕变113
二 各种史料的分类出版117
第三节 学术活动蓬勃开展154
一 各地经济史学会和中国经济史学会先后成立155
二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先后创立157
三 学术会议频繁召开159
第四节 融入国际经济史学界183
第四章 旧问题的深化187
第一节 中外经济关系187
一 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187
二 中外投资190
三 对外贸易193
四 国际收支194
五 对中外经济关系定性的争论196
第二节 传统经济与资本主义发展198
一 传统农业与资本主义198
二 手工业与资本主义201
三 传统经济再评价206
第三节 国内市场210
一 国内市场理论210
二 国内贸易总值和市场规模212
三 市场层次与类型215
四 农产品商品化218
五 市场价格体系与经济增长220
六 社会总需求与城乡消费222
第四节 洋务企业226
一 对洋务企业的研究227
二 对洋务企业人物的研究228
三 洋务企业的性质和作用230
第五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233
一 含义和指标234
二 甲午战争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236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237
四 抗战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238
五 新中国成立前夕资本主义发展水平242
第六节 资产阶级243
一 资产阶级的产生243
二 资产阶级的结构246
三 买办249
四 是否存在官僚资本251
五 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作用252
第五章 新领域的开拓255
第一节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255
一 百年中国近代史是进步,还是沉沦255
二 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争论258
三 回顾与反思266
第二节 现代化研究267
一 现代化的内涵267
二 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和发展阶段271
三 中国现代化的类型275
四 中国现代化的研究范式279
第三节 商会史282
一 商会史研究的发轫期(1981—1985)282
二 商会史研究的繁荣期(1986—2000)285
三 商会史研究的新进展(2001年至今)291
四 总结与思考296
第四节 财政史298
一 专门著作和资料整理298
二 近代财政史301
三 近代外债史研究311
四 财政史研究的特点、理论和存在的问题315
第五节 金融货币史318
一 金融史料的整理318
二 金融政策与金融制度319
三 货币的发行流通324
四 金融机构328
五 金融市场334
六 小结337
第六节 部门经济史的拓展338
一 农业史研究338
二 手工业史研究341
三 工业史研究346
四 商业史研究350
五 交通史研究355
六 小结359
第七节 经济法规和政策359
一 晚清时期359
二 北洋政府时期362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364
四 小结与展望368
第六章 学派与理论的多元化370
第一节 三大学派的形成和发展370
一 历史学派370
二 社会学派373
三 经济学派374
第二节 理论和方法的多元化378
一 新制度经济学378
二 比较经济史学386
三 区域经济史理论391
四 历史经济地理学403
五 计量经济史学410
第七章 未来发展趋势425
第一节 GDP研究425
一 GDP的定义427
二 GDP的研究方法428
三 GDP的估算值431
第二节 全球史研究434
一 全球史观的概念434
二 全球史观的实践436
三 对全球史观的展望437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史与生态环境史的结合438
主要参考书目444
后记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