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淮河文化与皖北振兴 “第六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淮河文化与皖北振兴 “第六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309075.jpg)
- 徐东平,王勇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0953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288MB
- 文件页数:536页
- 主题词:淮河-流域-文化史-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淮河文化与皖北振兴 “第六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文化综合研究1
关于淮河文化研究的若干思考&曹天生1
跨淮政区的演变与淮河文化区的整合——以皖淮地区为中心的历史考察&李德楠 陈华龙12
淮河文化精神研究&梅良勇 袁静21
夏禹文化与淮河流域关系史述略&唐元海30
论淮河流域军事文化基本特征&王硕民37
淮河流域的道家思想浅析&于世勋49
基于淮河文化研究的孙悟空形象溯源&朱家席 章建生60
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刘化文70
沿淮花鼓灯的立体传承及其应用功能&戎龚停81
新时期花鼓灯艺术的保护与发展&马晓 洪光96
在神圣与凡俗之间转换——以豫南皖西民间的仪式舞蹈展演模式为依据&李敬民104
管见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流变特点&李清 陈蕾114
淮河流域民俗色彩解析——以朱仙镇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凤阳凤画为例&肖淮128
近十年(2001—2010)五禽戏研究综述&魏宏灿 程立中143
王安忆与淮河文化&袁媛 姚国建150
数字淮河文化的构想&蚌埠学院淮河文化兴趣小组159
打造“淮河文化”品牌 提升蚌埠文化软实力&邬旭东166
经济社会研究171
隋唐时期淮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及其盛衰变迁&张文华171
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政治经济学——读马俊亚《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马跃184
20世纪30年代淮河流域的传统食品业研究——以榨油业、酿酒业为例&朱正业193
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于文善 吴海涛201
从资源管理的视角分析淮河的治理——建立淮河流域综合治理特区刍议&黄敬林214
淮河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预研究——基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区水源的视角&曾承 吴海涛223
安徽沿淮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鲁峰228
发展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研究&陈传万 陈田田236
皖北民俗旅游发展的几点对策&谢政伟 胡飞 王怀平 王建241
历史时期淮北地区的移民及其作用&梁家贵247
清代黄淮平原东部地区流民问题述略&王开队 颜培华258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婚俗的传承与适应性选择&张邦建270
淮河流域地方婚俗与仪式“事实婚姻”的现代价值&朱林286
清代亳州的社会救助体系&张光华291
建国初期对皖西北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王申红297
浅论民初安徽长淮水上警察厅&邢光辉306
皖北振兴与中心城市带动研究&尹红316
皖北振兴: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郑晓奋324
历史遗存研究336
早期石崇拜演化与荆山、涂山的石文化&陈正俊336
古代妆刀艺术历史小考——以蚌埠双墩1号墓出土青铜小刀为实证&谭峰345
江淮群舒青铜器研究的意义&张爱冰 张钟云351
试论徐舒关系&孙振357
周代胡国历史与地理论考&金荣权371
疆土分封与权力一统——钟离国君墓的文化考古&朱光耀 朱德宏377
淮河流域古代运河的变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唐宋汴河为例&井红波384
明清黄淮区域八景分布与变迁&王大庆393
“水上长城”——洪泽湖高家堰大堤建筑成就考&卢勇410
历史人物研究418
淮河流域在汉代文学家地理分布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地域背景阐释&李艳洁418
魏晋南北朝时期颍川钟氏家族政治文化述论&简梅青430
中唐淮西军的兴衰&杨文春440
论唐末宣武集团的兴亡&张金铣454
汤和的智慧人生&赵兰会467
张謇与清末民初的淮河治理&刘家富478
淮上军对辛亥革命的重要贡献&管德宏489
倪嗣冲与民国初年蚌埠城市发展&李强495
倪嗣冲与白朗军入皖&郭从杰 郝天豪504
阜阳县志中的倪嗣冲形象初探&吴修申 卢燕512
附录517
第六届淮河文化研讨会闭幕式总结讲话&洪永平517
第六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综述&汪立星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