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分析化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分析化学基础
  • 徐金华主编;《有色金属工业分析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1133X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应用-有色金属-工业分析 有色金属-工业分析 工业分析-有色金属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分析化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1

1.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量和法定计量单位及其应用1

1.1.1 常用的量和单位1

1.1.2 量和单位在化学分析计算中的应用1

1.2 滴定分析9

1.2.1 酸碱滴定法9

1.2.2 络合滴定法22

1.2.3 氧化还原滴定法33

1.2.4 沉淀滴定法39

1.3 重量分析41

1.3.1 沉淀溶解平衡41

1.3.2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45

1.3.3 沉淀的形成和沉淀的条件46

参考文献50

2 电化学分析51

2.1 电位分析法51

2.1.1 电极电位与电极51

2.1.2 离子选择电极52

2.1.3 直接电位法58

2.1.4 电位滴定法60

2.1.5 离子计及自动分析系统63

2.2 电解分析法与库仑分析法64

2.2.1 电解分析法65

2.2.2 库仑分析法68

2.3 极谱分析法71

2.3.1 直流(经典)极谱法71

2.3.2 单扫描示波极谱法75

2.3.3 方波极谱法与脉冲极谱法76

2.3.4 半积分极谱法和半微分极谱法79

2.3.5 络合物吸附极谱波80

2.3.6 极谱催化波81

2.4 溶出分析法和循环伏安法83

2.4.1 溶出伏安法83

2.4.2 循环伏安法85

2.4.4 溶出分析法和循环伏安法的工作电极86

2.4.3 电位溶出法86

2.5 电流滴定法87

2.5.1 极谱滴定法87

2.5.2 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88

2.5.3 双电流滴定法和双电位滴定法88

2.6 电化学分析的进展89

2.6.1 电化学传感器89

2.6.2 电位分析91

2.6.3 伏安分析92

参考文献92

3 吸光光度分析95

3.1 基本原理95

3.1.1 物质对光的吸收95

3.1.2 光的吸收定律96

3.2 仪器的结构和仪器的类型96

3.3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98

3.3.1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98

3.3.2 影响吸光光度法准确度的因素100

3.4 单组分的测定103

3.4.1 工作曲线法103

3.4.2 最小二乘法103

3.3.3 显色反应的选择性103

3.5 多组分的同时测定104

3.5.1 等吸收点作图法104

3.5.2 方程组法105

3.6 差示吸光光度法107

3.6.3 精密法108

3.6.4 全差示法108

3.6.1 高含量吸光光度法108

3.6.2 低含量吸光光度法108

3.7 双波长吸光光度法109

3.7.1 基本原理109

3.7.2 双波长单组分的测定110

3.7.3 双波长多组分的测定111

3.8 导数吸光光度法112

3.9.1 基本原理114

3.9 动力学吸光光度法114

3.9.2 分析方法115

3.10 吸光光度分析的新技术116

3.10.1 固相吸光光度法116

3.10.2 浮选-吸光光度法117

3.10.3 光声光谱法118

3.11 应用119

3.11.1 成分分析119

3.11.3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120

3.11.2 光度滴定120

参考文献123

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25

4.1 基本原理125

4.1.1 原子吸收光谱125

4.1.2 原子吸收与浓度的关系128

4.2 仪器的结构和类型129

4.2.1 光源129

4.2.2 原子化器130

4.2.3 分光系统134

4.2.4 检测系统135

4.2.5 仪器类型135

4.3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137

4.3.1 光谱干扰137

4.3.2 电离干扰138

4.3.3 化学干扰139

4.3.4 物理干扰140

4.4.2 标准加入法141

4.4 校正方法141

4.4.1 工作曲线法141

4.4.3 间接测定法142

4.5 灵敏度和检出限143

4.6 应用144

参考文献146

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148

5.1 基本原理148

5.2.1 激发光源151

5.2 仪器的结构151

5.2.2 分光系统158

5.2.3 检测系统161

5.3 定性分析163

5.4 半定量分析164

5.5 定量分析165

5.6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166

5.6.1 光谱干扰167

5.6.2 非光谱干扰167

5.7 应用168

参考文献170

6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谱及其他光学分析172

6.1 X射线荧光光谱法172

6.1.1 基本原理172

6.1.2 X射线荧光光谱仪183

6.1.3 定性分析192

6.1.4 定量分析192

6.1.5 应用197

6.2.1 电子束与试样的作用198

6.2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198

6.2.2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199

6.2.3 应用200

6.3 原子荧光光谱法200

6.3.1 基本原理201

6.3.2 仪器的结构和类型203

6.3.3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206

6.3.4 分析方法206

6.4.1 基本原理207

6.4 分子荧光分析法207

6.3.5 应用207

6.4.2 仪器的结构209

6.4.3 应用210

参考文献211

7 活化分析和质谱分析212

7.1 活化分析法212

7.1.1 基本原理213

7.1.2 仪器的组成218

7.1.3 分析方法219

7.1.4 应用220

7.2 质谱分析法222

7.2.1 基本原理223

7.2.2 仪器的结构226

7.2.3 二镒离子质谱分析235

7.2.4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236

7.2.5 应用237

参考文献238

8 流动注射分析240

8.1 基本原理241

8.1.1 最简单的流动注射分析系统241

8.1.2 试样带的分散和流动注射分析体系的设计243

8.1.3 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248

8.1.4 能量转换过程249

8.1.5 流动注射分析与手工分析法灵敏度的比较249

8.2.1 流体驱动单元250

8.2.2 进样阀250

8.2 流动注射分析仪的组成250

8.2.3 反应器和连接器251

8.2.4 检测器252

8.3 流动注射技术简介254

8.3.1 采样注入技术254

8.3.2 分离与富集技术255

8.3.3 填充反应器257

8.3.4 流动注射梯度技术258

8.3.5 集成微管道化261

8.4 应用与发展262

参考文献264

9 色谱分析266

9.1 色谱分析的分类和特点266

9.1.1 色谱分析分类266

9.1.2 色谱分析的特点266

9.2 基本理论269

9.2.1 保留值与分配系数269

9.2.2 平衡塔板理论方程272

9.2.3 速率塔板理论274

9.2.4 分辨率及柱操作条件的选择275

9.3 色谱分析的固定相277

9.3.1 固体固定相277

9.3.2 液体固定相278

9.3.3 聚合物固定相和键合固定相279

9.4 色谱的定量分析279

9.4.1 响应信号的测量279

9.4.2 定量校正因子280

9.4.3 定量方法281

9.5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282

9.5.1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固定相282

9.5.2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的流动相283

9.5.3 离子色谱法283

9.5.4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在无机离子快速分离分析中的应用284

参考文献286

10 分离与富集288

10.2 沉淀和共沉淀分离法289

10.1 分离与富集方法的分类289

10.2.1 沉淀分离法290

10.2.2 共沉淀分离法293

10.2.3 沉淀和共沉淀分离法的应用295

10.3 溶剂萃取分离法300

10.3.1 萃取过程301

10.3.2 溶剂萃取的方法304

10.3.3 萃取体系的分类305

10.3.4 溶剂萃取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311

10.4 离子交换分离法313

10.3.5 溶剂萃取技术的新进展313

10.4.1 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和结构314

10.4.2 交联度和交换容量317

10.4.3 离子交换平衡和离子交换亲和力318

10.4.4 离子交换反应平衡中的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319

10.4.5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技术320

10.4.6 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和进展321

10.5 纸色谱和薄层色谱324

10.5.1 纸色谱325

10.5.2 薄层色谱法327

10.6 其他分离方法328

10.6.1 气态分离328

10.6.2 电化学分离与富集329

10.6.3 萃取色谱分离法331

10.6.4 化学形态分析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333

10.6.5 泡沫浮选分离334

10.6.6 选择性溶解335

参考文献337

11 过程分析化学339

11.1 过程分析化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340

11.2 过程分析仪器341

11.2.1 过程分析仪器的分类342

11.2.2 过程分析仪器的组成342

11.2.3 过程分析仪器的特点344

11.2.4 过程分析仪器的发展345

11.3 化学传感器345

11.3.1 质量型化学传感器346

11.3.2 电化学传感器348

11.3.3 光化学传感器349

11.3.4 传感器组353

11.4 微型计算机与分析仪器联用简介355

参考文献356

12 误差及分析测试数据的处理358

12.1 分析测试误差358

12.1.1 误差的来源和分类358

12.1.3 误差的表示方法359

12.1.2 准确度与精密度359

12.1.4 允许差365

12.1.5 提高分析测试准确度的方法368

12.2 随机误差的分布370

12.2.1 正态分布371

12.2.2 标准正态分布371

12.2.3 t分布373

12.3 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375

12.3.1 误差分布的正态性检验375

12.3.2 离群值的检验及其取舍378

12.3.3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380

12.3.4 分析结果的表达382

12.3.5 显著性检验383

12.4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385

12.4.1 有效数字385

12.4.2 数字修约规则386

12.4.3 数字运算规则386

参考文献387

13 化学计量学389

13.1 试验设计与优化390

13.1.1 单因素条件试验法391

13.1.2 正交设计392

13.1.3 单纯形法393

13.1.4 优化395

13.2 校正396

13.2.1 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397

13.2.2 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398

13.2.3 标准加入法401

13.2.4 秩消法402

13.2.5 张量校正403

13.3 信号处理404

13.3.1 信号变换及处理404

13.3.2 曲线拟合407

13.4 因子分析407

13.4.1 主成分分析408

13.4.2 目标变换412

13.5.1 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414

13.5 模式识别414

13.5.2 模式识别的基本过程415

13.5.3 决策分类方法417

13.5.4 聚类分析419

13.5.5 应用420

13.6 数据库、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420

13.6.1 数据库420

13.6.2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421

参考文献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