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单怀沧主编 著
- 出版社: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60052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1
一、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1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4
三、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6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2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12
二、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8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发展20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2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25
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2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6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2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32
第二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32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37
三、社会主义的联合所有制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经济形式42
一、个体经济及其管理42
二、私营经济和现阶段的政策43
三、国家资本主义44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49
一、社会生产目的和企业生产目的49
二、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目的及其调节52
三、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手段55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5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57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体系57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特点59
三、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原则61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62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62
一、商品与货币的一般原理62
二、商品经济的共性65
三、商品经济的三个阶段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71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71
二、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发展75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内在统一80
第三节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83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83
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改革计划体制8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分配87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8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88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89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9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94
一、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94
二、按劳分配的形式9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100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10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调节101
一、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103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消费1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103
二、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106
三、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10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109
一、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109
二、社会主义的消费结构111
三、国家对消费的指导11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和环境119
一、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119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系统119
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环境1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目标和机制125
一、经济运行目标的一般理论125
二、社会主义企业运行目标的优化127
三、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1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132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内涵132
二、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134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地位136
第七章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136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136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作用139
第二节 企业资金140
一、企业资金的来源及构成140
二、企业资金运动142
三、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果的途径1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素质146
一、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146
二、企业素质是微观经济运行的内在基础149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责任制151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方式151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153
三、租赁经营制155
四、股份制156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157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57
一、社会主义市场与市场体系157
二、整顿经济秩序、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65
一、市场调节的客观依据及作用1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调节机制167
二、市场调节机制体系169
三、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172
第三节 价格机制174
一、社会主义价格与价格体系174
二、社会主义市场中的价格机制176
三、改革价格体系和市场管理体制177
第一节 建立间接的宏观控制体系181
一、宏观控制的内涵和必要性181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经济运行机制181
二、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的转轨184
三、宏观控制的目标186
四、宏观控制的基本手段1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调节机制190
一、计划调节的客观依据190
二、计划机制及其作用19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是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193
一、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的调节机制194
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196
一、财政调控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199
第四节 财政税收调控及其政策199
二、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200
第五节 货币金融调控及其政策202
一、金融调控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202
二、货币政策和调控手段204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206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206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理论206
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208
三、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212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215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215
二、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216
三、战略方针218
四、战略重点219
第十一章 我国对外经济开放223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223
一、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223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225
第二节 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主要形式227
一、对外贸易228
二、利用外资231
三、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33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235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36
一、兴办经济特区236
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237
三、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238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240
第一节 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目标240
第十二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240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241
第二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中心环节245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245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47
第三节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249
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回顾249
二、体制改革的近期和中期目标251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255
后记259